学术投稿

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在下腹部气腹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吴会华;曾勇;梁秀婷

关键词: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下腹部气腹腹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 对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在下腹部气腹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下腹部气腹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和实验组(复合椎管内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下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0.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具有清醒时间短、术中全身麻醉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少的特点,极大的减少了患者住院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病房护理风险的控制及管理研究

    风险管理能够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提前控制,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随着近年来医院当中医患纠纷的增多,医院对于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增强.本文主要对妇科病房当中的护理风险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不断促进妇科病房护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傅义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研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选取病例,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挑选102例纳入到研讨领域中,并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和对照组(美托洛尔)各51例,观察两组患者冠心病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效果显著,既能改善冠心病症状,又能改善心律失常.

    作者:董红艳;彭娟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术后残石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概述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多种新生儿疾病均可引起新生儿发生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的改变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目前治疗主要以病因治疗及抗凝治疗为主,而替代治疗及危重症换血治疗也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袁二伟;曲海新;张雅静;魏建和;郭华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肥胖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标准化护理干预

    目的 总结肥胖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手术室护理管理规范,为手术室的标准化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关节外科2014年6月~2016年3月100例BMI≥30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常规组(n=50)和干预组(n=50)两组.常规组进行术中常规护理指导,不采用针对性护理管理方法,干预组采用针对性术中标准化护理.并评价肥胖患者生理、心理状况以及对临床疗效的满意度,同时评价相关医务工作人员对标准化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术前、术后1 d患者HAMA评分干预组较常规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SF-36各项目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对临床疗效的满意度以及医务工作人员对标准化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肥胖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手术室标准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手术体验,提高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琦;陆云;翁梅;颜芳;颜连启;孙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α-酮酸对初始腹膜透析患者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α-酮酸对初始腹膜透析患者营养、钙磷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38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监测患者透析前、透析后6个月的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血钙、血磷、血清甲状旁腺等指标.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31.87±4.61)g/L较对照组白蛋白(28.61±6.24)g/L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蛋白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治疗组甘油三脂(1.52±0.89)mmol/L、血磷(1.55±0.94)mmol/L、甲状旁腺激素(285.64±141.62)ng/L较治疗前下降,血钙(2.08±0.28)mmol/L上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总胆固醇治疗前后无差异.结论 复方α-酮酸在初始腹膜透析患者改善钙磷代谢紊乱、调节营养及脂质代谢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值得临床长期使用.

    作者:赵安佩;蒋红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54例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血液透析知识、依从性、健康责任、自我护理技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子宫肌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生育年龄,严重影响育龄期女性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对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子宫肌瘤的治疗也发生了变化,临床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就近年来子宫肌瘤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秀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自主屏气用力联合不同体位管理在第二产程中对初产妇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自主屏气用力联合不同体位管理在第二产程对初产妇的影响.方法 将396例拟采用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132例.A组的产妇在其宫口开全后,由助产士指导采用左侧卧位配合自主屏气用力进行分娩;B组的产妇在其宫口开全后,由助产士指导采用半卧位屈大腿抱膝法的分娩体位配合自主屏气用力进行分娩;C组的产妇在其宫口开全后,则由助产士指导采用传统的分娩方法.比较三组初产妇阴道分娩率、宫颈裂伤的发生率、肩难产的发生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会阴水肿情况、产后尿潴留情况、产后42 d盆底肌力等指标.结果 A组、B组与C组的初产妇在阴道分娩率、宫颈裂伤的发生率、肩难产的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产后会阴水肿情况、产后尿潴留情况、产后42 d盆底肌力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第二产程初产妇采取自主屏气用力联合不同体位分娩能减轻产妇体力消耗、降低母婴并发症,可有效地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黄海燕;张静;陈美芳;韦睿源;李洁;方喻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应用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龋齿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应用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治疗,对照组40例仅给予常规口腔清洁处理不予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1年后其龋齿脱落率为6.94%、新发龋齿率为1.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81%、9.67%,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窝沟封闭在预防龋齿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有效地降低龋齿的临床发病率,有效地降低龋齿的脱落情况,有效改善口腔卫生,保护牙齿避免进一步的伤害,对于维持口腔卫生以及保证牙齿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涛;王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沐舒坦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注射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沐舒坦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注射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取静脉注射沐舒坦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联合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呼吸急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84.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注射治疗新生儿肺炎具有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潘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锌制剂辅助治疗对轮状病毒肠炎幼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短期再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锌制剂辅助治疗对轮状病毒肠炎幼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短期再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RV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锌制剂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72 h后临床疗效,高热、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腹泻复发情况及3个月内重型腹泻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72 h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72 h后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高热、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腹泻复发率及3个月内重型腹泻复发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锌制剂辅助治疗RV肠炎幼儿,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并有效预防短期腹泻再复发,此法简单且经济,易于临床推广.

    作者:杨秀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录的120例患者分别在检查的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三个时期护理干预后的不良并发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命体征指标情况.结果 患者检查中的SBP、DBP、HR和SpO2情况均高于检查前和检查后,且差异较大(P<0.05);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83%;检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检查中高于检查后,差异较大(P<0.05).检查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检查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17%;检查中高于检查后,差异较大(P<0.05).检查前的SAS评分为(44.12±7.89)分,检查后的SAS评分为(34.42±4.12)分,检查前高于检查后,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 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患者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检查成功率.

    作者:孟凡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雾化面罩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非机械通气的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应用雾化面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气管切开非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时间内,应用气道内滴注法,观察组在患者气道切开后应用雾化面罩,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雾化面罩效果好,利于气道管理,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且操作较为简便,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林桂兰;黄小平;吴兰英;王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针对患者输液前传染病指标的检测结果实施分析并探究.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19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的患者于输血之前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式检验两项指标,分别为梅毒螺旋体抗体和艾滋病抗体的水平情况.并且对所有患者实施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的检测,检测的方式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对于以上各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进行观察并作详细的统计.结果 经过对1980例患者输血前展开四项传染病指标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具有20例,阳性检出率为1.0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具有188例,其阳性检出率为9.49%;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具有18例,存在0.91%的阳性率;艾滋病抗体阳性具有2例,存在0.10%的阳性检出率.结论 在患者输液之前,实施传染病指标水平检测尤为重要,可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

    作者:温茹春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案.方法 通过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HAMD评分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化指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HAMD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血浆置换治疗重症黄疸肝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生化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症状,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傅学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CT、MRI诊断及误诊研究

    目的 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CT、MRI诊断情况与误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共62例,按照扫描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MRI扫描)与对照组(CT扫描),对两组诊断准确率、扫描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试验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58.0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13例误诊,5例患者被误诊为囊腺瘤,8例患者被误诊为功能性囊肿;试验组共有2例误诊,2例患者均被误诊为双侧附件炎.结论 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行CT及MRI扫描,其诊断结果均表现为囊内信号与囊壁薄厚程度不同的多囊性病变,其中MRI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此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多聚甲醛固定对流式细胞术检测抗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 以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为例,探讨科研工作中多聚甲醛固定时间对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平均荧光强度的影响,为科研中准确检测表面抗原提供依据.方法 获取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别以CD3-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CD4-藻红蛋白(PE)标记淋巴细胞,样本制备完成后用2%多聚甲醛固定,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细胞的百分比及平均荧光强度,并分别在0 h、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168 h记录数据,比较以上时间点CD3+、CD4+细胞的百分比及平均荧光强度是否有差异.结果 样本经2%多聚甲醛固定后,CD3+、CD4+细胞的百分比及平均荧光强度与样本制备完成立即上机检测相比均逐渐降低,其中24 h之后各个时间点CD3+、CD4+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与0 h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3+、CD4+细胞的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群体中抗原表达百分比受固定时间影响较小,尤其是高表达抗原如CD3、CD4等分子;抗原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更易受固定时间的影响.样本制备完成后,尽早上机检测,是获取准确数据的优选择,不能立即上机检测的应使用2%多聚甲醛固定后4℃保存24 h内上机检测,仍然可以得到较为真实可靠的数据.对于需要多时间点收集的强抗原检测,可以考虑制样后1w内检测,其阳性细胞表达率仍然可信.

    作者:刘云;苏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超声监测卵泡在指导受孕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卵泡在指导受孕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备孕妇女,6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超声监测卵泡指导受孕,同期选取6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排卵试纸监测卵泡指导受孕.结果 观察组受孕54例,对照组受孕44例,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监测卵泡在指导受孕中有着较高的特异性,特别是对排卵不规律的妇女,指导其受孕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作者:宋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与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 在开展康复护理前,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简易肢体运动功能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经统计无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简易肢体运动功能量表评分要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经统计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肢体障碍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快肢体功能的康复,对患者临床治疗有良好帮助.

    作者:梅双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