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锦全;李文萍
目的 调查徐州市区天主教信仰人群组成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问卷调查江苏省徐州市天主信教人群.对信众的构成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结果 宗教信仰人群中老年居多,宗教信仰人群的心理异常率为37.6%,信仰天主教改善了人际敏感因子、忧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偏执因子.强迫症因子也稍有变化.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未见明显变化,信众的躯体化因子高子常模水平.聚类分析揭示信众分老中青年3组,以女性为主,信教时间分20年左右和6~8年两组.结论 宗教信仰对改善信众的部分因子有帮助,而躯体化因子、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无改善,在控制宗教消极作用的前提下,信仰天主教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共建社会和谐.
作者:卓朗;洪婷婷;丁伟洁;宋慧;蒋卓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利用彗星实验和微核实验反映土壤有机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方法 选取某污灌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下称“污灌区”),地下水灌溉农田土壤为对照(下称“对照区”),采用超声振荡法提取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土壤中的有机物进行分析;采用灌胃的方式对小鼠进行染毒,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和徽核试验检测土壤有机提取物的联合毒性.结果 污灌区土壤检出的主要污染物为烷烃类、苯系物及多环芳烃,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及含量高出对照区数倍;与试剂对照组和对照区相同染毒剂量组比较,污灌区各组拖尾率、微核率均增高(P<0.05).结论 该污灌区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物污染,且污染物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毒性.
作者:褚金龙;高红霞;刘英莉;关维俊;范建军;王秀英;赵雅玲;马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调查成都市新都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对象,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户主年龄、户主文化背景、家庭类型的常住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种类和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3项人口学特征是影响新都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意愿的重要因素.结论 提供卫生服务时应更多地考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意愿与影响因素.
作者:黄持;李宁秀;余荣江;黄礼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CPAP)对儿童高原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观察其在治疗儿童高原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1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ACEI、吸氧(流量2~5L/min)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右室射血分数(REF),右心房收缩波(As)、肺动脉压力,心胸比例,RPEP/RAT.结果 两组右室射血分数(REF),右心房收缩波(As)、肺动脉压力,RPEP/RAT,心胸比例.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有利于改善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肺动脉压力及心胸比例,是治疗高原性心脏病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颜维孝;赵生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提高社区医院老年高血压的管理.方法 运用基线调查、健康教育培训、回访及评估分析高血压社区动态综合管理模式.结果 采用动态综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明显(P<0.05).结论 动态综合管理方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治疗和预防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作者:钱郑凤;陈德宣;刘贝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糖类抗原125 (CA125)、糖类抗原19-9 (CA19-9)和癌胚抗原(CEA)检测的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对某院就诊的75例卵巢恶性肿瘤,80例良性卵巢肿瘤和98例正常体检女性进行CA125,CA19-9及CEA水平血清电化学免疫分析.结果 卵巢癌患者CA125,C A19-9,CE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8%,68.8%,42.5%.CEA+CA125检测敏感性为85%;CA19-9+CA125检测敏感性为75%;CA125+CA19-9+CEA检测敏感性为91.3%.结论 对于卵巢肿瘤的诊断,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比单纯进行某一项检测敏感性更高,对于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进行病理分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周肇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血浆( 1-3) -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作用及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0.7~2011.1入住某院100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血浆(1-3) -β-D葡聚糖的定量检测,并与真菌培养方法加以对比,同时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00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 -β-D葡聚糖检测的阳性率66.0%,真菌培养阳性率为42.0%,血浆(1-3) -β-D葡聚糖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x2=18.89,P< 0.05).对38例临床诊断高度疑似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平均年龄64.8岁,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肾功能疾病10例,恶性血液疾病10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其他疾病8例),1/例患者使用激素,7例使用免疫抑制剂,38例患者均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头孢二、三代及喹诺酮类为主,且使用时间较长,其中32例具有肺影像学的改变.结论 血浆( 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比真菌培养能够更早、更灵敏地反应深部真菌的早期感染,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深部真菌的感染与患者的高龄、严重的原发基础疾病以及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有关,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保勇;喻华;曾小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抗宫炎片中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Lichrospher5-NH2 (4.6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选择乙腈∶水=87∶13,柱温:2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192 nm.结果盐酸水苏碱在2.748~12.826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关系方程为:Y=1.2697x+6.2415,r=0.9996(n=5),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值=1.64%(n=5).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宫炎片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其方法简单可行,可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黄小蕾;邢志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组织微阵列技术可实现高通量、并行性、大规模、快速准确的基因、蛋白质的原位可视化研究,并可分别在基因、基因的转录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功能等3个水平上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组织微阵列的原理、制作方法,在医学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运动性心肌肥大相关基因筛选、运动基因选材、运动性疲劳及运动损伤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调查唐山地区居民糖尿病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及检测空腹血糖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唐山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6.15%.男性患病率为5.40%,女性患病率为6.73%,不同性别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47,P>0.05).不同年龄段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701,P<0.05),70岁以上居民患病率为9.54%,30岁以下居民患病率为0.50%.城市居民患病率为7.10%,乡镇居民患病率为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2,P<0.05).文化水平越高患病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17,P<0.05).体重过低人群患病率3.73%,肥胖人群患病率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年龄、地区、文化水平、体重指标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不同,应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开展糖尿病防控工作.
作者:李卫红;张红梅;信佳言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内镜联合腹腔与开腹胆道治疗胆囊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0例为观察组和30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CRP水平低、切口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ERCP+LC对胆囊胆总管结石进行治疗,具有痛苦小、重复性好、恢复快、死亡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王震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调查某院210名妇科疾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1月于该院就诊的210名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中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段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疾病治疗的态度进行比较.结果 本科及以上患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和治疗遵从性很好率均高于其他患者,另外40~50岁患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和治疗遵从性很好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多次就诊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和治疗遵从性很好率均高于其他患者,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疾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且与年龄、就诊次数和文化层次也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欧海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灌注水平的影响.方法 83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n=43)和常规治疗组(n=40)及健康对照组(n=40).采用全脑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观察患者在治疗后48 h,7d的脑灌注水平,并在治疗后7d进行临床疗效的判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7d后,前列地尔组在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积(rcBV),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可能通过改善脑灌注水平发挥治疗ACI的有效性.
作者:陈泽谷;赖玉洁;郭子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观察TEC与FEC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11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rEC方案组和FEC方案组,每组59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18例患者均接受了4个周期的TEC方案或FEC方案的化疗,TEC方案的总有效率为76.3%,FEC方案的总有效率为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等,TEC方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FEC方案组.结论 对晚期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TEC方案疗效优于FEC方案,但不良反应较大.临床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
作者:刘莉萍;欧阳取长;曹敏;水峥嵘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在口腔外科临床实习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6月~2012年3月在某院口腔科实习的实习生共5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口腔科传统带教法带教,观察组采用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实习生在实习期满后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实习生对实习效果的评价结果,综合评价阶段性目标教学法在口腔外科临床实习生带教中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综合技能考核均分为: (81.1±2.5)分,对照组实验得分均分为: (72.3±2.9)分.对照组实习生对实习满意率为72.0%,观察组实习生为96.0%,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阶段性目标教学法通过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完成口腔科纷繁复杂的临床实习任务,通过每个阶段明确目标,强化了实习生实习的针对性,提高了实习的效率.
作者:杨立川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MRI与关节镜对半月板损伤诊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2011年2月140例拟诊断为半月板损伤患者,都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和关节镜检查.结果 140例半月板损伤的MRI图像征象各一,碎块内移征/髁间碎块征发病率高.诊断阳性的为135例,阴性5例.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MRI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9.3%和90.0%,显示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MRI能有效显示所有半月板损伤的MRI征象,敏感性与特异性都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小松;陈炎城;柏小金;李鹏;向柄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探讨该技术评价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COPD患者84例,对照组70例,心尖四腔观测量右室前壁舒张末期厚度(RvFT)、右房舒张末期内径(RAED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右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右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结果根据肺动脉压将COPD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组(NPAH)和肺动脉高压组(PAH);与对照组比较,PAH组RVFT显著增厚.RAEDd、RVEDd显著增大,RVFA及三尖瓣口E/A显著减小,NPAH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AH组和NPAH组右室游离壁和室间隔SRs、SRe与SRe/SRa均显著降低,SRa无显著变化;与NPAH组比较,PAH组右室游离壁和室间隔SRs、SRe与SRe/SRa均显著降低,SRa无显著变化.COPD患者右室游离壁SRs与FEV1/FVC、DLco/VA呈显著正相关;而右室游离璧SRe、RVFA、三尖瓣口E/A与FEV 1/FVC、DLco/VA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无论有无肺动脉压增高,其右室功能已经受损;应变率成像技术可便捷、无创检测COPD患者右室功能.
作者:邹秋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微创介入手术与开颅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7月~2010年8月,某院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共64例患者,根据出血量的多少,按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微创介入观察组及开颅手对照组两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发热人数、住院时间、意识状态评分、死亡人数.结果 出血量在30~50 ml之间的患者钻孔组与开颅组相比患者在5d后NIHSS评分,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在50~70 ml之间的两组术后,患者在5d后NIHSS评分、术后发热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ADL(日常生活量表)分布情况,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介入治疗适用于中等量脑出血患者,手术创伤少,治愈率高,术后恢复好,开颅手术适应于较大量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死亡率相对较低.
作者:夏金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嚼槟榔对妇科手术后吗啡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妇科手术患者8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0~60岁.根据患者术前是否有嚼食槟榔史分为2组(n=40):嚼食槟榔组和未嚼食槟榔组.两组术后48 h内均采用静脉吗啡自控镇痛.记录术后2、6、12、24、48 h患者的VAS评分、吗啡用量和不良反应的程度.结果 与未嚼食槟榔组比较,嚼食槟榔组术后48 h内吗啡平均用量、VAS评分降低(P<0.05),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长期嚼槟榔增强妇科手术后吗啡静脉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增加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陈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或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某医院2008年7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46例,均经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老年性高血压,随机均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1组使用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治疗2组使用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治疗2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少于治疗2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有着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何勇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