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楠
目的 分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推测血栓形成是否是CRAO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将CRAO患者作为病变组,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普通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将统计结果进行t检验,评价凝血功能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及临床意义.结果 60例病变组与60例对照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49例男性病变组与49例男性对照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PT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三项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却无临床意义.11例女性病变组和11例女性对照组凝血功能检查,PT活动度和纤维蛋白原两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却无临床意义.结论 CRAO患者与普通人群相比,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差异无临床意义.CRAO患者无明显血栓形成倾向,进一步推测血栓形成不是CRAO的主要病因.
作者:王莹;胡庆军;刘涛;尚荣辉;邓青;刘国华;王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通过雾化氧气吸入法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纠正,对患者低血钾情况的干预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心内科住院AMI患者72例,血钾浓度均在3.5 mmol/L以下.根据住院号尾数奇偶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行以氧气雾化吸入进行钾元素补给,对照组按常规予以静脉及口服补钾.比较两组血钾上升时间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补钾,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钾值,干预前后差异在统计学层面上具有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层面具有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方法与静脉、口服途径有相同的补钾效果,但氧气雾化吸入法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能够补钾的同时增加患者舒适度,达到安全补钾的目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挺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针对盐酸氨溴索应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6年8月~12月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128例进行治疗效果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之以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结果 运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总效率高达84.4%.而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成功的总有效率为65.6%,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远超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实验组除喘息外其他各项症状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治疗结束后基本没有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产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乔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缓解青年期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30例青年期乳腺癌患乳切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分别于术前和出院当天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干预前患者SAS、SDS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干预后患者SAS、SDS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青年期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曾秋华;包国萍;左疆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总结电子医嘱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防范对策.严格执行医嘱制度和医嘱查对制度,可有效地预防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可保证电子医嘱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作者:刘宝芬;徐建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密闭式循环联合超滤预冲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5例,每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半开放式预冲法和密闭式循环联合模拟超滤法各30次.患者在治疗次数为单数时采用半开放式预冲法,透析例次2250例,设为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次数为双数时采用密闭式循环联合模拟超滤法,透析例次2250例,设为实验组.实验过程中记录管路预冲气泡评分,观察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程度,监测尿素清除指数Kt/V值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验组在血液透析充分性Kt/V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251,P=0.048);在残余气泡检测上,实验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26,P=0.017);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发生凝血情况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0.639,P=0.002);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302,P=0.009).结论 密闭式循环联合超滤预冲相比传统半开放式预冲有很大的优越性,降低了透析过程凝血的发生概率,提高了患者透析充分性,得到了患者的满意.
作者:林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辩证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χ2=26.6350,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5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1.4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816,P<0.05).结论 与西医疗法相比,中医辩证疗法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更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更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爱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马钱子生品、油炸品、油炸煨制炮制品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 马钱子油炸品与生品比较,马钱子碱降低22.5%,士的宁降低21.0%,油炸煨制品与生品比较马钱子碱降低35.5%,士的宁降低41.1%,与油炸品比较马钱子碱与士的宁分别降低16.8%、25.4%.结论 油炸煨制炮制法可以在油炸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降低士的宁与马钱子碱的含量.
作者:刘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还少活络效灵汤与西药用于血管性痴呆(VD)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平均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应用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还少活络效灵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等均显著优于A组,且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5.00%,显著高于A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颇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少活络效灵汤与西药联合治疗VD患者,疗效确切,应用价值高.
作者:林长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的处方书写和用药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和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随机抽查2016年我院门诊处方,每月抽取3 d,共13450张.对处方书写及用药情况等进行归类统计以及分析与评价.结果 门诊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和用药不合理问题.不合格处方1201张,百分率8.93%,其中不规范处方396张,百分率2.9%,不合理用药805张,百分率5.89%.结论 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仍然存在,处方书写与合理用药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作者:石素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康复率为30例(65.22%),显效率为14例(30.43%),治疗总有效率为44例(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康复率26例(56.52%)、显效率13例(28.26%)和总有效率39例(84.78%)(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10.87%(P<0.05).结论 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云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内生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变化情况;并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出院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对比1年内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肌酐、内生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内生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肌酐、内生肌酐以及尿素氮等指标水平,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生存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章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腹壁、腹腔粘连性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待产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80例产妇,根据患者首次剖宫产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采用的是新式剖宫产术,对两组产妇的盆腹腔粘连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娩时间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产妇再次妊娠剖宫产术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娩时间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首次剖宫产后盆腹腔粘连情况和子宫疤痕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的对再次妊娠产妇来说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产妇子宫疤痕的恢复,减少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痛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奥氮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 24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奥氮平组12例,奥氮平联用尼麦角林组12例.治疗前后予心电图、生化及简明精神量表(BPRS)、简明精神症状检查(MMSE)检测,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BPRS比较:奥氮平组有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MMSE评分比较:联合组定向力、言语能力评分优于奥氮平组(P<0.05,<0.01),余项无明显差异.联合组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少于奥氮平组(χ2=0.027).结论 奥氮平联合尼麦角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奥氮平对心脏的不良影响,临床用药安全性较好.
作者:赵志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深入分析和探讨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的110例小儿腹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B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3±1.1)d明显小于A组患者的(7.6±1.3)d;B组患者的住院费用(3125.6±35.9)元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5025.8±45.7)元,B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8.18%明显大于A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是比较好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保证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因此可以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三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为有效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的心功能,选择有效药物治疗尤为重要,分析研究重症心衰老年患者临床使用氢氯噻嗪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90例重症心衰的老年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联合组用氢氯噻嗪与厄贝沙坦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单一组单用厄贝沙坦服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2 w后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联合组高达75.6%,单一组只有51.1%,单一组较联合组疗效差,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联合组只有13.3%,单一组高达28.9%,单一组较联合组不良反应多,P<0.05.结论 采用氢氯噻嗪联合厄贝沙坦用药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疗效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群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在基层疾控机构所面临的问题,并探讨相关的措施对策.方法 采取经验性总结的方法对相关的文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结果 通过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相关的文件进行总结之后,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实验设备配置等硬件落后、实验过程的不规范化、实验方法缺乏科学化和标准化、检验人员专业素质水平较低.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控制,包括完善实验设备配置、规范实验过程、应用标准科学的实验方法以及加强和提高优秀实验人员的考核制度等.结论 保证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质量,关键是实施针对性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对于提高机构微生物检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培美曲塞治疗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PEF(2.85±0.67)L/s、MMF(1.54±0.54)L/s、PEmax(46.87±2.65)%、Pimax(81.36±4.12)%、总不良事件发生率(6.00%)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贾原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CT征象联合临床特征在颈淋巴结阴性单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和手术确诊的128例单发PTC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其中CLNM阳性者68例,CLNM阴性者60例.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肿瘤位置、钙化、与甲状腺边缘接触情况、肿瘤大小、性别、年龄与CLNM的关系.结果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与甲状腺边缘的接触情况、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与CLNM显著相关;甲状腺边缘接触、 年龄<45岁、 男性、 肿瘤大小直径>1.0 cm的患者CLNM阳性更常见(P<0.05).肿瘤位置,钙化与CLNM无关(P>0.05).结论 经CT征象及临床资料分析显示:PTC中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甲状腺边缘接触、年龄<45岁、男性和肿瘤直径大于1.0 cm.
作者:靳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儿童自闭症患者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儿童自闭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针对护理满意度及CARS评分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针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0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CARS评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自闭症患者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明显改善患者情绪状况,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