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6年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

石素平

关键词:不合格处方, 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的处方书写和用药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和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随机抽查2016年我院门诊处方,每月抽取3 d,共13450张.对处方书写及用药情况等进行归类统计以及分析与评价.结果 门诊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和用药不合理问题.不合格处方1201张,百分率8.93%,其中不规范处方396张,百分率2.9%,不合理用药805张,百分率5.89%.结论 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仍然存在,处方书写与合理用药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手术室中的人员一共分成六个质控小组,形成有科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员与专科组长共同组成的质控体系,通过全方位、多功能的系统性质量控制进行护理.结果 将实施质控小组之前与实施质控小组之后进行比较,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情况逐渐下降,护理质量评分也在不断升高,由84.5升至93.1,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量小组能够有效地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使护理更加标准,具有完整的制度体系,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效果和能力,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幼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疗效的观察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小儿下腹部手术100例作为本次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后实施不同麻醉方法:50例对照组为氯胺酮麻醉,50例研究组为施氯胺酮、腰硬联合麻醉,并统计麻醉结果.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20.0%,P<0.05;研究组患儿手术后的MAP、HR指标和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等指标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 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实施氯胺酮、腰硬联合麻醉能加快苏醒速度,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学习.

    作者:李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致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 探析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致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进行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的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分析组和参照组.分析组患者31例,对本组患者施行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方案;参照组患者31例,对本组患者施行常规的治疗方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分析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为90.32%,参照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为61.29%.同时,分析组患者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参照组患者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48%.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常规的抗结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来说,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疗效更好,不仅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而且可以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对患者的康复带来较大的帮助,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儿童自闭症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 探究儿童自闭症患者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儿童自闭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针对护理满意度及CARS评分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针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0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CARS评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自闭症患者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明显改善患者情绪状况,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凝血功能分析

    目的 分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推测血栓形成是否是CRAO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将CRAO患者作为病变组,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普通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将统计结果进行t检验,评价凝血功能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及临床意义.结果 60例病变组与60例对照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49例男性病变组与49例男性对照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PT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三项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却无临床意义.11例女性病变组和11例女性对照组凝血功能检查,PT活动度和纤维蛋白原两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却无临床意义.结论 CRAO患者与普通人群相比,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差异无临床意义.CRAO患者无明显血栓形成倾向,进一步推测血栓形成不是CRAO的主要病因.

    作者:王莹;胡庆军;刘涛;尚荣辉;邓青;刘国华;王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氯沙坦钾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氯沙坦钾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来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氯沙坦钾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咳嗽、眩晕、睡眠障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7%)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6.4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5.00%)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8.57%),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钾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肝硬化B超中肝门静脉管径大小及血流变化诊断分析

    目的 探究B超在肝硬化中门静脉管径大小及血流变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在我院行常规体检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的肝脏轮廓、肝实质光点以及脾脏大小等进行B超检测,比较其门静脉管径大小及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门静脉管径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血液流速则呈现为明显的变缓趋势(P<0.05),统计学有意义.对肝硬化患者给予B超检测,发现有19例肝脏轮廓呈现出锯齿状变化,18例出现肝实质光点增粗,20例存在胆囊壁厚度增加现象,另外出现脾脏肿大的为22例,存在明显腹水症状的为14例.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给予B超检测,能够明确门静脉管径大小以及血流变化情况,其能够作为肝硬化的重要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菊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银川市某医院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银川地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为防治本地区消化性溃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胃镜检出率、发病季节、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民族、职业等.结果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56:1;14368例患者中经胃镜检出2603例为消化性溃疡,检出率为18.12%;其中十二指肠溃疡为1889例(占72.58%),胃溃疡为565例(占21.70%),复合性溃疡为149例(占5.72%);260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51.67%;十二指肠溃疡以20~40岁年龄段为主(占41.47%),胃溃疡以40~60岁年龄段为主(占38.52%);以春季发病率高为30.25%,夏季低为17.63%;回族为1291例,汉族为1312例;以自由职业及无业人员为主为45.37%;老年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P<0.05);女性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结论 银川地区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某些方面与其他地区有相同之处,在某些方面又有其独特性,为防治本地区消化性溃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罗正芳;李成才;韩自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诊断与病理特点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高频超声特征,同时对比超声和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符合率.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术后病理确诊的2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诊断表现,并将超声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术前超声检查提示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为2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4.60%.其中I型血流2例,Ⅱ型血流2例,Ⅲ型血流18例;22例纵横比(L/T)≥1;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桥本氏病1例.结论 不同的病理特征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癌决定了不同的超声图像,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癌准确率较高、操作方便、费用低等优点,肿块纵横比和血流特点有较高的特异性.

    作者:周春兰;闻华;贺燕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辩证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χ2=26.6350,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5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1.4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816,P<0.05).结论 与西医疗法相比,中医辩证疗法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更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更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爱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法分析诺氟沙星胶囊的溶出度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方法 选择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三乙胺缓冲液:水:乙腈(60:28:1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7 nm,柱温25℃,按照药典中浆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结果 HPLC法中诺氟沙星胶囊在2.03~50.9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634.4X-543.1,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0.23%,RSD 1.7%;诺氟沙星胶囊在醋酸缓冲液介质中溶出度均值为91.37%,符合药典标准.结论 高效液相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准确、可靠,可以作为溶出度检测的参考方法.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身麻醉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全身麻醉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在基础上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全身麻醉术后发生并发症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并发症发生类型以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全麻后常见并发症类型包括舌后坠、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呼吸遗忘、心血管并发症、喉痉挛、呼吸抑制、喉头水肿、呕吐、反流和误吸,分别占比49.00%、26.50%、10.20%、4.10%、3.10%、3.10%、3.10%、1.00%.其中舌后坠、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居于并发症发生率前两位.结论 临床实践中麻醉人员要熟悉掌握麻醉基本知识以及常用操作技能,明确并发症发生的具体原因,能够对异常状况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张东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并分析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消毒供应室管理中护理新理念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护理新理念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情况.结果 护理新理念实施前,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为86.33%,物品洗涤合格率为85.67%,物品包装合格率为84%,护理新理念实施后,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6.33%,物品洗涤合格率为96.67%,物品包装合格率为96.67%,实施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有效实施不仅可提高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 物品洗涤合格率和物品包装合格率,且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室服务的满意度,对促进消毒供应室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沈菊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缓解青年期乳腺癌术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缓解青年期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30例青年期乳腺癌患乳切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分别于术前和出院当天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干预前患者SAS、SDS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干预后患者SAS、SDS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青年期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曾秋华;包国萍;左疆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使用品管圈对于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40例ICU患者进行感染预防的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间40例ICU患者进行感染预防的品管圈管理,并归为观察组;在两组护理结束后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均相对较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相关肺炎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患者12.50%(5例)明显较低(对照组为9例,比例为2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在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中的应用发现,其对于患者情况的改善,和相关不良事件的减少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邹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梗塞运用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68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遵循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两组,一组33例,单纯采用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35例,采用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定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满意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仅有一名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有良好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且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满意程度高.

    作者:果志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与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与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阴道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甲硝唑与雌激素治疗)和观察组(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与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与雌激素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张永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热性惊厥患儿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的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热性惊厥患儿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患儿血清及脑脊液样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样本中的HHV-6 IgM、IgG抗体,采用巢氏PCR法检测样本中的HHV-6 DNA.结果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HHV-6 IgM阳性率为17.00%(9/53),IgG阳性率为66.00%(35/53);脑脊液HHV-6 IgM和IgG均未检出阳性.血清样本中,HHV-6 DNA扩增阳性率为18.90%(10/53),其中有7例IgM为阳性,95份脑脊液样本均未扩增出HHV-6 DNA.结论 热性惊厥和HHV-6感染可能有相关性,但本研究仅在部分热性惊厥患儿血清中查出HHV-6 IgM或HHV-6 DNA,脑脊液样本均未查出HHV-6 IgM或HHV-6 DNA,因此本研究未能证实HHV-6的噬神经特点,有待加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孙岩;王锋;于静;马兰红;古丽比亚;余亮;罗新辉;孙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临床的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让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行常规康复护理;早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早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比常规组高,出院时间明显早于常规组,疼痛评分明显比常规组低,康复后HSS膝关节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膝关节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吴龙英;金佳;宋宏晖;姜习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