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三拥

关键词:小儿腹泻,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和探讨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的110例小儿腹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B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3±1.1)d明显小于A组患者的(7.6±1.3)d;B组患者的住院费用(3125.6±35.9)元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5025.8±45.7)元,B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8.18%明显大于A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是比较好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保证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因此可以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行常规康复护理;早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早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比常规组高,出院时间明显早于常规组,疼痛评分明显比常规组低,康复后HSS膝关节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膝关节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吴龙英;金佳;宋宏晖;姜习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并分析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消毒供应室管理中护理新理念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护理新理念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情况.结果 护理新理念实施前,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为86.33%,物品洗涤合格率为85.67%,物品包装合格率为84%,护理新理念实施后,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6.33%,物品洗涤合格率为96.67%,物品包装合格率为96.67%,实施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有效实施不仅可提高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 物品洗涤合格率和物品包装合格率,且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室服务的满意度,对促进消毒供应室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沈菊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疗器械软件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写

    产品技术要求是医疗器械软件监管的重要技术依据.本文基于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要求,针对医疗器械软件产品技术要求编写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软件版本的认识误区进行了解析,分析了独立软件部分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的编制要求,并对体系结构图、用户界面关系图、物理拓扑图的制作进行举例说明.

    作者:朱鹏志;许晓萍;赵嘉宁;周恒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不同护理流程应用于口腔种植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对比不同护理流程应用于口腔种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口腔种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腔种植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流程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流程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74.00%),P<0.05;且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流程干预口腔种植患者,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马杜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诊断与病理特点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高频超声特征,同时对比超声和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符合率.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术后病理确诊的2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诊断表现,并将超声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术前超声检查提示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为2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4.60%.其中I型血流2例,Ⅱ型血流2例,Ⅲ型血流18例;22例纵横比(L/T)≥1;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桥本氏病1例.结论 不同的病理特征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癌决定了不同的超声图像,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癌准确率较高、操作方便、费用低等优点,肿块纵横比和血流特点有较高的特异性.

    作者:周春兰;闻华;贺燕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肝硬化B超中肝门静脉管径大小及血流变化诊断分析

    目的 探究B超在肝硬化中门静脉管径大小及血流变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在我院行常规体检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的肝脏轮廓、肝实质光点以及脾脏大小等进行B超检测,比较其门静脉管径大小及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门静脉管径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血液流速则呈现为明显的变缓趋势(P<0.05),统计学有意义.对肝硬化患者给予B超检测,发现有19例肝脏轮廓呈现出锯齿状变化,18例出现肝实质光点增粗,20例存在胆囊壁厚度增加现象,另外出现脾脏肿大的为22例,存在明显腹水症状的为14例.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给予B超检测,能够明确门静脉管径大小以及血流变化情况,其能够作为肝硬化的重要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菊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0例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每组25名患者,然后对两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脂代谢、肝肾功和血尿酸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时,患者会出现肥胖和血脂代谢异常的风险,且此时出现的几率要高于单一的糖尿病.

    作者:李树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食品中胭脂虫红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胭脂虫红的方法.方法 采用提取的溶液为:盐酸和甲醇,检测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和二极管阵列,提取和检测时保留时间定性,定量采用外标法.结果 在100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当线性相关系数>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04g/kg,方法定量限为0.001g/kg,加标回收率是92.3%~105.6%,0.7%~6.5%是相对标准偏差数值.结论 采用本文方法的特点是简单实用,该方法适合各类食品中胭脂虫红的检测.

    作者:李晓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经DSA检查的患者椎动脉发育不良与眩晕关系的探讨

    目的 研究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是否可以作为眩晕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在西安高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检查的患者60例,经过临床、视频眼震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TCD)、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确诊为眩晕的患者33例,对照组27例.均进行椎动脉直径的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①眩晕组颅内右侧椎动脉直径为(3.12±0.54)mm,左侧椎动脉直径为(2.93±0.71)mm,对照组颅内右侧椎动脉直径为(3.10±0.68)mm,左侧椎动脉直径为(2.89±0.67)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眩晕组患者中符合椎动脉发育不良有10例,占30.30%,非眩晕组患者中符合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有9例,占33.33%,经统计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的椎动脉发育不良可能不是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相关关系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张策;王玉芳;刘建军;李尊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目的 分析低位直肠癌治疗中运用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204.8±36.2)min、术中出血量(116.2±64.8)ml、切除淋巴结(14.9±2.7)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5.2±2.6)h、住院时间(7.9±1.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3/53);随访12个月,控制排便功能优良率77.4%(41/53),复发率1.9%(1/53),远处转移率5.7%(3/53).结论 临床应用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园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康复率为30例(65.22%),显效率为14例(30.43%),治疗总有效率为44例(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康复率26例(56.52%)、显效率13例(28.26%)和总有效率39例(84.78%)(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10.87%(P<0.05).结论 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云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深入分析和探讨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的110例小儿腹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B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3±1.1)d明显小于A组患者的(7.6±1.3)d;B组患者的住院费用(3125.6±35.9)元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5025.8±45.7)元,B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8.18%明显大于A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是比较好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保证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因此可以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三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依那普利与阿魏酸钠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 讨论使用依那普利与阿魏酸钠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双嘧达莫和丹参片常规治疗方式,同时口服依那普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静脉滴注,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67%,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依那普利与阿魏酸钠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魏俊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缓解青年期乳腺癌术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缓解青年期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30例青年期乳腺癌患乳切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分别于术前和出院当天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干预前患者SAS、SDS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干预后患者SAS、SDS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青年期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曾秋华;包国萍;左疆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腹股沟疝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理想,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戴银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干预护理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控制眼压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干预护理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67例患者控制眼压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手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对护理后的眼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术后护理,67例患者视觉功能恢复良好,患者眼内压力有效的控制在15 mmHg左右,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眼压均正常范围,没有出现复发现象.结论 对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患者视觉功能.

    作者:谭亚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研究

    目的 将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实施护理,分析疗效并总结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可靠,辅以优质护理措施,效果更佳.

    作者:饶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研究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6年8月~12月间诊治的60例泌尿外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行为指导,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28例对护理人员满意,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中,20例对护理人员满意,满意度为66.67%,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见有不良事件出现,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护理不良事件,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外科护理中实施护理标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出现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房蓉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腹壁、腹腔粘连性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腹壁、腹腔粘连性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待产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80例产妇,根据患者首次剖宫产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采用的是新式剖宫产术,对两组产妇的盆腹腔粘连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娩时间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产妇再次妊娠剖宫产术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娩时间以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首次剖宫产后盆腹腔粘连情况和子宫疤痕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的对再次妊娠产妇来说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产妇子宫疤痕的恢复,减少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痛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针对在临床当中使用酮康唑单一治疗以及将酮康唑和克酶唑栓联合治疗的方式分别对患有念球菌性阴道炎的老年患者起到的治疗效果展开探究和总结.方法 随机择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诊的患有念球菌性阴道炎的老年患者100例,将其分成单一组以及联合组,每组50例患者.对单一组行以酮康唑进行治疗,对联合组在此基础之上加以行克酶唑栓来进行联合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案之后,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体征改善情况上,呈现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在起效时间上,联合组要明显地好于单一组,P<0.05.结论 在临床当中,使用酮康唑单一治疗以及将酮康唑和克酶唑栓联合治疗的方式对患有念球菌性阴道炎的老年患者均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过联合使用的方式起效更快,能够尽快令患者恢复健康,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美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