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护理体会

王幼玲

关键词:脑卒中, 跌倒, 危险因素,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 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抽选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根据不同的防跌倒护理方式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A组患者采取常规教育,B组在A组基础上应用跌倒评估及相关跌倒知识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的跌倒率.结果 B组跌倒率低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高于80岁为主要跌倒群体;跌倒高发时段是21:00-8:00;跌倒多发地为床边,主要跌倒因素为患者肢体平衡状态,体力不支.结论 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可显著降低跌倒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9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两组,乙组以平常传统护理方法给予护理,甲组以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给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治疗总有效率;遵医用药评分、遵医饮食评分、溃疡愈合时间;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甲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乙组高(P<0.05);甲组相较于乙组遵医用药评分、遵医饮食评分更高,溃疡愈合时间更短(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相似(P>0.05);护理干预后甲组相较于乙组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加速溃疡愈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徐挺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ALI/ARDS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辅(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助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高危因素、治疗方案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我科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及瓣膜置换手术术后出现ALI/ARDS的患者26例,通过对病例的分析总结,探讨术后引起ALI/ARDS的高危因素,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并为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降低术后ALI/ARDS的发生率.结果26例ALI/ARDS患者经充分镇静、机械通气及肺复张治疗、抗炎及严格控制出入量、营养支持等治疗,24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因ARDS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死亡.结论术后积极有效的机械通气,能有效复张塌陷肺泡,改善氧合,减少肺泡反复开放、闭合所导致的肺损.此外术前积极控制各项高危因素,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也是降低术后ALI/ARDS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志凯;晋炳申;王泽;李立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托吡酯对部分性发作癫痫低龄患儿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托吡酯对部分性发作癫痫低龄患儿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岁以下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托吡酯单药治疗,初始剂量为1 mg/kg·d,后每周酌量增加0.5~1 mg/kg·d,直至目标剂量或佳剂量;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本次研究中,完全控制30例,基本控制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未出现症状加重病例,控制率为83.33%,有效率为93.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主要表现为皮疹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托吡酯对部分性发作癫痫低龄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临床治疗低龄患儿部分性发作癫痫的优选药物.

    作者:杨义玲;郭渠莲;陈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型颈椎固定枕在颈椎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颈椎固定枕的设计理念及制作方法,并对其在颈椎微创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将60例行颈前路人颈椎微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摆放法,观察组使用新型颈椎固定枕摆放体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舒适度、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体位摆放时间(6.87±0.81)min,观察组(2.45±0.15)min,对照组舒适度72.13%,观察组舒适度92.03%,观察组满意度93.33%,对照组满意度73.33%.结论 新型颈椎固定枕在颈前路人颈椎微创手术体位摆放中应用能缩短体位摆放时间,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华秀;曾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Annexin a7的抑癌作用及相关机制

    Annexin a7属于annexins蛋白家族的一员,是一种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其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表达降低,且高低水平表达的annexin a7与高低转移率有负向调节机制,提示其对有抑制肿瘤细胞作用.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进行用药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90例胃出血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联合组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进行用药治疗,单一组单用凝血酶.观察两组疗效、恢复情况以及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服药1 w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联合组高达95.60%,单一组只有80.00%,单一组较联合组疗效差,P<0.05;服药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0%;单一组发生率高达33.30%,单一组较联合组不良反应多,P<0.05,联合组较单一组恢复用时少,P<0.05.结论 凝血酶对胃出血有治疗效果,但若与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少、恢复快、疗效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雄彪;胡雪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绝经促性腺激素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 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析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绝经促性腺激素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收治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132例,给予其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66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66例,行联合治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绝经促性腺激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提供联合用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沈昕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产科高危因素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分娩并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病例172例,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主要为脐带异常、羊水异常、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双胎妊娠、早产、重度子痫前期、阴道助产术、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结论 做好孕期保健,及时正确处理各种产科高危因素,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杨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现状文献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改进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文献采集标准,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收录在多种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涉及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及分析.结果 符合采集标准的文献共计118篇,包括综述、描述性研究、质性研究和经验总结.其中经验总结特别是主观评价培训效果的文献较多,显示出对当前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的满意度较高,但是培养模式、标准及流程并不明确.结论 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的模式有较大的发展和改进空间,亟待研究并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模式.

    作者:梁政波;李琦;吴军;王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在妊高症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应用于妊高症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妊高症产妇140例,按照随机方式将全部产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选择布比卡因麻醉,实验组产妇则选择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感觉阻滞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产妇麻醉镇痛起效时间、 镇痛持续时间和感觉阻滞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产后1min、5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高症剖宫产产妇的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麻醉具有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肺癌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对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阶段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肿瘤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肺癌疾病围手术期的外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癌症疾病外科手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阶段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谢亚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啶在上消化道出血老年危重患者急诊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上消化道出血老年危重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呼吸、循环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70岁以上,ASAIII级,拟行急诊胃镜检查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达到上述镇静评分后行胃镜检查操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T1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T2、T3两个时间点A组MAP、RR、SpO2较B组显著降低(P<0.05),B组HR较A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年龄>70岁,ASAⅢ级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右美托米定辅助小剂量丙泊酚麻醉下行急诊胃镜检查较单用丙泊酚麻醉循环、呼吸更稳定.

    作者:梁永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十二指肠镜对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对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患者的的操作技巧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患者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及其对ERCP、EST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该组2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患者,占所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19.2%(23/120).ERCP造影成功率100%,23例患者中22例(95.7%)成功施行EST取石.1例因结石过大网篮圈套困难EST后取石失败.该组EST术中切缘出血者2例均经局部内镜止血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道结石发生率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有关.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管结石的影响是有限的,需要采用不同方法.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时十二指肠镜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李堃;张炳印;任早亮;庞勇;刘丹青;白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髋骨骨折围术期护理效果临床分析

    目的 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围术期,前者给予综合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20.00%,满意度分别为92.50%、75.00%,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评价高,效果显著.

    作者:吴佳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术在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技术在触诊阴性的乳腺肿瘤病变中的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8例超声探及但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肿瘤.在超声引导下将乳腺定位导丝置入乳腺肿瘤病灶内部,术中依据导丝定位位置切除肿瘤并送病理检查.结果 58例患者中,55例为乳腺良性病变,3例为乳腺恶性肿瘤.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术是一种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好的方法,对于触诊阴性乳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向川南;宋朝芳;冯敏;安宏元;姚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并随机分组,治疗组(n=34)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n=34)采取常规开腹取石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借鉴.

    作者:宋学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是威胁妇女健康的5种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同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又是一种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因为社会关注度低、缺乏知识普及、经济、精力有限、患者羞于启齿、有思想顾虑、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患者就诊率低,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更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广大妇女产后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家庭和谐.努力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是产科临床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该文对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夏桂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方式的蓝光照射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方式的蓝光照射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34例新生儿黄疸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持续蓝光照射,试验组患儿给予间歇蓝光照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的临床临床疗效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胺碘酮对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采用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 由2015年2月~2015年11月来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高血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设定为探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设定患者数为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手段,而观察组则采用口服胺碘酮的方式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以及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 在采取口服胺碘酮的治疗方式后,在保障患者不良反应率较低的条件下,有效地提高其疗效,值得医疗界的推广及其应用.

    作者:钟耀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DCA管理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查阅国内外有关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文献,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发现PDCA循环能提高医院药学管理效率,为患者和临床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药学服务.医院药学管理使用PDCA循环能加快学科发展建设,更利于工作开展.

    作者:方媛;徐宏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