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凯;晋炳申;王泽;李立元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上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抽选140例,根据护理方式分成两组:70例研究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7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措施,统计结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3%、97.1%,对照组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5.7%、85.7%,P<0.05,有区别.结论 临床给予维持性血透患者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陈晓玲;肖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不管在任何临床治疗中,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都非常重要,因此,今天本文要讲的是关于风险控制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本文今天主要探讨的是PDCA这个循环模式如何能够更好的运用到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当中.本次对于如何将PDCA这个循环模式更好的应用到消化内镜的护理风险控制当中,本次研究选择了两组对比,及将在采用PDCA循环模式实施之前和实施PDCA循环模式之后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经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从护理岗位的管理方面来看,还是从消化内镜的护理安全、护理过程中的消毒隔离、仪器医学和操作考试等各方面来看,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护理的质量和护理评分都明显高出实施PDCA循环模式之前.这样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将PDCA循环模式继续甚至大规模的应用到临床治疗护理当中,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量的推广.
作者:阚泽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并讨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应用PFN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11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关节置换组48例,内固定组62例.TER 28例、半髋置换20例;髓外固定22例、PFN内固定40例;比较患者围手术期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后引流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EN内固定术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TER组、半髋置换组、髓外固定组(P<0.05),PFN内固定组下地时间明显少于髓外固定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PFN内固定组住院时间与TER组、半髋置换组、髓外固定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FN内固定术髓内有可靠的支撑装置,能够承担患者的较大重力,较之髓外固定术能够使患者更早下地,降低患者无法下地活动所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患者不耐受大手术建议实施近端髓内钉.
作者:王云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为对照组患儿给药苯巴比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而且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以后胆红素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儿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效果更好,可有效地促进患儿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抗生素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 3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用药进行分组,A组用阿奇霉素治疗(150例),B组用红霉素治疗(150例).结果 A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有效率91.33%明显高于B组82.00%,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以及平均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P<0.05).结论 和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有着相对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和相对更低的不良反应率,治疗成效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钦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不同渗透压肠内营养制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发生各种不耐受的情况,以下就不同渗透压肠内营养制剂,从疾病相关因素、患者治疗方式和肠内营养的实施三个方面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临床肠内营养渗透压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陈云云;袁瑾;陈梅;徐芳玲;王青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收集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脑梗死组)及健康受试者40例(健康对照组),脑梗死组根据入组14 d时MoCA评分结果分为CI组(MoCA评分<26分)、非认知障碍(non-cognitive impairment,NCI)组(MoCA评分≥26分).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MMP-9和TIMP-1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CI组与NCI组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NCI组相比,CI组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TIMP-1水平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MMP-9水平和高龄是脑梗死后C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TIMP-1水平与吸烟是脑梗死后CI的保护性因素.相关分析显示CI组MoCA评分与MMP-9水平成负相关,与TIMP-1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高MMP-9水平是脑梗死后CI的危险因素,而高TIMP-1水平是脑梗死后CI的保护性因素.测定脑梗死急性期血清MMP-9、TIMP-1水平,当与其他预测脑梗死后CI的因子联合进行系统筛查时,可能有助于识别脑梗死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高风险患者.
作者:杨雪;窦志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比较在宫外孕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效果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采用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资料,分别有46例、43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记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对比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手术完成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0.00%)明显高于传统组(20.93%)(P<0.05).结论 在宫外孕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相较于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税惠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1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通过成立老年糖尿病教育管理团队,制订自我管理教育计划及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自我技能与情绪的管理,观察患者入组时与教育后3个月FPG、2hPG、HbA1c、TC、TG、HDL-C、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 1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自我饮食、运动、血糖及情绪管理教育后取得良好效果,各代谢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团队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
作者:沈玉兰;邹树芳;尹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中药定向透皮治疗颈胸段后凸症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颈胸段后凸形变者208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P<0.05,各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漏诊率占本组病例总数44.23%.结论 颈胸段后凸和颈段生理弧度异常的恢复程度与症状的缓解程度与时限的关系,综合评估疗效.
作者:赵雪田;史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起康复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运动能力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组内护理前后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评分(P<0.05),而运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作者:江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头皮针配合膀胱经第一侧线刮痧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4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头皮针刺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头皮针配合膀胱经第一侧线刮痧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改善情况,统计治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均得到改善,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0%(21/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0%(18/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头皮针配合膀胱经第一侧线刮痧疗法治疗失眠症能有效提高睡眠时间,改善睡眠体验,效果更优.
作者:苏兆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绝经促性腺激素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收治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132例,给予其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66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66例,行联合治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绝经促性腺激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提供联合用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沈昕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查阅国内外有关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文献,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发现PDCA循环能提高医院药学管理效率,为患者和临床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药学服务.医院药学管理使用PDCA循环能加快学科发展建设,更利于工作开展.
作者:方媛;徐宏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生活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转子间骨折患者共计149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49例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实施动力髋螺钉固定术(DHS)、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PHNA)、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A、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比B组要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卧床时间相较于A、B两组更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A组多于B组,但少于C组;C组患者在术后3、6、9个月的Harris得分高于A组和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73.5%、82.0%、9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龚小东;刘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是威胁妇女健康的5种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同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又是一种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因为社会关注度低、缺乏知识普及、经济、精力有限、患者羞于启齿、有思想顾虑、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患者就诊率低,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更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广大妇女产后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家庭和谐.努力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是产科临床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该文对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夏桂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膀胱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膀胱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以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CT检查示膀胱右侧壁内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由较一致的小圆细胞组成,瘤细胞呈片状、条索状或巢状分布,核深染,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可见较多量核分裂像,胞质少,可见Homer-Wright菊形团.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99、SYN、CGA、NSE、Vim阳性,Ki-67阳性率约40%,CK、EMA、CK19、LCA、CD20、CD3、MyoD-1、Myogenin、Desmin、S-100.结论 膀胱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物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需与骨外Ewing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淋巴瘤等相鉴别.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作者:张建东;叶晓星;肖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骨折术后卧床患者自我效能及腹胀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腹胀便秘的发生状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为(67.08±16.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7±15.15)(P<0.05).观察组的腹胀和便秘发生率为20.93%和25.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16%和55.81%(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显著提高骨折术后卧床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减少腹胀和便秘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薛兰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与苯妥英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急诊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2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苯妥英钠治疗,20例实验组患者选择丙戊酸钠治疗.结果 在临床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癫痫症状控制时间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癫痫持续状态进行治疗时,丙戊酸钠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丽艳;杜福文;林晖;吴毅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