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敏
目的 研究宫瘤消胶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各有50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宫瘤消胶囊联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宫瘤消胶囊联合血府逐瘀汤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蔡锦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抗生素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 3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用药进行分组,A组用阿奇霉素治疗(150例),B组用红霉素治疗(150例).结果 A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有效率91.33%明显高于B组82.00%,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以及平均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P<0.05).结论 和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有着相对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和相对更低的不良反应率,治疗成效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钦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进行用药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90例胃出血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5例.联合组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进行用药治疗,单一组单用凝血酶.观察两组疗效、恢复情况以及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服药1 w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联合组高达95.60%,单一组只有80.00%,单一组较联合组疗效差,P<0.05;服药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0%;单一组发生率高达33.30%,单一组较联合组不良反应多,P<0.05,联合组较单一组恢复用时少,P<0.05.结论 凝血酶对胃出血有治疗效果,但若与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少、恢复快、疗效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雄彪;胡雪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3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单独使用替吉奥胶囊,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联合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病情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联合用药,单用替吉奥胶囊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梁发添;罗成贵;许锦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非Q波心电图的冠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近4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1例非Q波心电图表现经冠造证实至少一支冠脉闭塞患者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非Q心电图表现的冠脉闭塞患者,冠造显示单支血管闭塞46例,占75.41%;双支闭塞15例,占24.59%;急性冠脉综合征2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5例,不稳定心绞痛27例;慢性冠脉闭塞18例(其中经冠脉造影证实9例,经病史证实稳定心绞痛3例慢闭,隐匿冠心病6例慢闭);有明确的心梗史11例.结论 冠脉闭塞心电图非Q波表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比例大52.46%,慢性冠脉闭塞29.51%,陈旧性心梗18.03%.
作者:陈玉先;史永堂;郝俊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用于腹部外科术后预防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外,还要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腹部外科术后预防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晓洁;余容容;陈惠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见护理问题,提出并实施护理对策,以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问题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有针对性护理对策的实施,各项护理问题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且前后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针对性的解决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及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兆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分娩并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病例172例,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主要为脐带异常、羊水异常、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双胎妊娠、早产、重度子痫前期、阴道助产术、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结论 做好孕期保健,及时正确处理各种产科高危因素,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杨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在检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脑微出血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腔隙性脑梗塞患者68例,同时分析同期6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共136例.2组均行MRI颅脑常规序列、DWI及SWI检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所有检查者中,SWI发现有脑微出血(CMBs)37例,腔隙性脑梗塞30例,对照组7例;DWI发现有CMBs 23例,对照组4例,SWI序列显示CMBs阳性率及数目与DWI及T2WI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塞严重程度与CMBs数目呈正相关.结论 SWI显示CMBs优于DWI及T2WI,且腔隙性脑梗塞严重程度与CMBs数目呈正相关.
作者:周荣超;宋志仪;刘锡甫;王超;周刚;倪爱娟;刘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比较在宫外孕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效果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采用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资料,分别有46例、43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记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对比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手术完成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0.00%)明显高于传统组(20.93%)(P<0.05).结论 在宫外孕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相较于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税惠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的多发病,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目前,物理疗法(电灼、冷冻、电挖、激光)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各有不足,如何提高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改善手术时的空气污染,追求更完美的治疗方法是近年来研究的课题. 利用微波MTC疗法(Mi-crowave Tissue Coagulation)对宫颈糜烂进行治疗是一种较新的方法,近10年来有陆续报道.本院采用微波治疗120例宫颈糜烂患者,临床效果理想.
作者:付燕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托吡酯对部分性发作癫痫低龄患儿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岁以下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48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托吡酯单药治疗,初始剂量为1 mg/kg·d,后每周酌量增加0.5~1 mg/kg·d,直至目标剂量或佳剂量;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本次研究中,完全控制30例,基本控制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未出现症状加重病例,控制率为83.33%,有效率为93.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8%,主要表现为皮疹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托吡酯对部分性发作癫痫低龄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临床治疗低龄患儿部分性发作癫痫的优选药物.
作者:杨义玲;郭渠莲;陈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老年患者泌尿外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01例泌尿道感染老年患者分离的302株病原菌为研究对象,展开常规细菌培养,使用K-B法展开药敏分析.结果 病原菌分布302株临床分离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202株占67.00%,分离率高的为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88株,占29.00%,分离率高的为屎肠球菌;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12株占4.0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严重,需要定期对病原菌的耐药趋势进行监测,有效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参考.
作者:李其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收集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脑梗死组)及健康受试者40例(健康对照组),脑梗死组根据入组14 d时MoCA评分结果分为CI组(MoCA评分<26分)、非认知障碍(non-cognitive impairment,NCI)组(MoCA评分≥26分).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MMP-9和TIMP-1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CI组与NCI组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NCI组相比,CI组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TIMP-1水平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MMP-9水平和高龄是脑梗死后C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TIMP-1水平与吸烟是脑梗死后CI的保护性因素.相关分析显示CI组MoCA评分与MMP-9水平成负相关,与TIMP-1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高MMP-9水平是脑梗死后CI的危险因素,而高TIMP-1水平是脑梗死后CI的保护性因素.测定脑梗死急性期血清MMP-9、TIMP-1水平,当与其他预测脑梗死后CI的因子联合进行系统筛查时,可能有助于识别脑梗死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高风险患者.
作者:杨雪;窦志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转子间骨折患者共计149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49例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实施动力髋螺钉固定术(DHS)、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PHNA)、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A、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比B组要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卧床时间相较于A、B两组更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A组多于B组,但少于C组;C组患者在术后3、6、9个月的Harris得分高于A组和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73.5%、82.0%、9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龚小东;刘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社区2014年6月~2016年4月挂号就诊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挂号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行以家属参与教育模式,对照组行以常规教育方法,分析比较两组自护行为能力及血糖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自护行为能力及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教育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显著提高患者自护行为能力,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于来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不同渗透压肠内营养制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发生各种不耐受的情况,以下就不同渗透压肠内营养制剂,从疾病相关因素、患者治疗方式和肠内营养的实施三个方面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临床肠内营养渗透压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陈云云;袁瑾;陈梅;徐芳玲;王青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组给予吞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行康复治疗可降低吸人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康复训练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生理解剖特点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其吞咽功能.
作者:周业青;项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腹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腹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各25例.观察组护理方法为综合护理;常规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两项评估标准上的表现明显要好于常规组.结论 综合护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护理方法,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以及患者的养护都有良好的作用,在腹泻临床护理中有显著的作用,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学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膀胱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膀胱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以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CT检查示膀胱右侧壁内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由较一致的小圆细胞组成,瘤细胞呈片状、条索状或巢状分布,核深染,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可见较多量核分裂像,胞质少,可见Homer-Wright菊形团.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99、SYN、CGA、NSE、Vim阳性,Ki-67阳性率约40%,CK、EMA、CK19、LCA、CD20、CD3、MyoD-1、Myogenin、Desmin、S-100.结论 膀胱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物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需与骨外Ewing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淋巴瘤等相鉴别.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作者:张建东;叶晓星;肖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