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

丁兆艳

关键词: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见护理问题,提出并实施护理对策,以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问题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有针对性护理对策的实施,各项护理问题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且前后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针对性的解决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及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包皮环切割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环切术及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共149例,依照患者自愿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79例行一次行包皮切割缝合器环切术,其余70例行传统包皮环切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外观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一次性包皮切割器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伤口愈合时间及外观满意度方面优于传统组(P<0.05),两组在术后感染、阴茎水肿、二次手术止血及切口裂开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环切术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外观满意度高,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因术后出血或严重的血肿需二次手术止血,在手术技巧的提高及严格的患者筛选的基础上可以减少次类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荣鑫;胡明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别嘌醇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别嘌醇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年06月~2016年12月我院发生的30例别嘌醇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 别嘌醇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包括皮疹、白细胞减少、关节痛、血管炎、肝损害、消化道症状等.结论 加强对别嘌醇用药后的监测,重视其不良反应,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李英楠;吕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娩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在妇产科中,无痛分娩是指使用药物疗法或精神疗法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症状.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疼痛程度以及相关的镇痛措施,一直是产妇家属以及临床妇产科医生关注的重点问题,产妇的在分娩中的疼痛情况,对产妇的分娩舒适度以及分娩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止痛药物为产妇缓解疼痛,而且用药方式多样,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医护人员需根据产妇的不同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以及合理的镇痛方法,不仅如此,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帮助产妇缓解疼痛,针对产妇分娩疼痛,合理的镇痛方法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缺一不可.因此,本文对分娩中的疼痛护理措施的研究以及相关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作者:冯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激励机制在一级护理质控中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激励机制在一级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质控方法;观察组则运用激励机制的质控方法,将对照组、 观察组两组的质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质控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励机制可增强护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廖昌燕;李怀英;赵雪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泌尿外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目的 观察和分析老年患者泌尿外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01例泌尿道感染老年患者分离的302株病原菌为研究对象,展开常规细菌培养,使用K-B法展开药敏分析.结果 病原菌分布302株临床分离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202株占67.00%,分离率高的为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88株,占29.00%,分离率高的为屎肠球菌;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12株占4.0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严重,需要定期对病原菌的耐药趋势进行监测,有效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参考.

    作者:李其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高尿酸血症为引起心脑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可导致痛风,累及肾脏,终加重肾功能损害,逐渐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同时肾功能下降可加重高尿酸血症,但在对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中,需根据肾功能情况选择治疗药物,本文对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指导加以综述.

    作者:李英楠;吕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右心房异常带状回声结构的声像特点及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右心房异常带状回声结构的声像特点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间37例右心房异常带状回声结构的超声表现.结果 37例病变中25例为欧氏瓣(Eustachian瓣)过长,11例为房间隔膨胀瘤,1例为右心房内血栓.结论 右心房内异常带状回声结构多呈良性表现,一般不会影响右心功能及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但极少数情况下病情急重,因此正确识别上述结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既避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恐慌,也不至于漏误诊危重患者.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评估、鉴别不同类型的带状结构,监测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因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宋兆杰;吴欣;王时宏;李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S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相对于对照组的80.00%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 对SAP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唐成菊;任官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我院自2013年3月~2015年12月心梗介入治疗的心脏病患者取200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进行心脏康复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我院的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1000例患者,由于心脏缺血再次住院的为5.88%,其中临床疗效等级为痊愈的有700例,临床效果为有效的有240例,临床效果为无效的有60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患者的满意率为96%,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因为心脏缺血再次住院的为23.63%.临床效果为痊愈的有400例,有效的有400例,无效的有200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患者的满意率为84%.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梗患者经过心梗介入手术后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痊愈率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减少患者因为心脏缺血而再次住院的概率.

    作者:路稀;宋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比较在宫外孕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效果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采用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资料,分别有46例、43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记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对比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手术完成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0.00%)明显高于传统组(20.93%)(P<0.05).结论 在宫外孕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相较于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税惠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接受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1±2.2)min、(58.8±3.5)min;术中止血时间分别为(6.1±0.8)min、(9.5±0.6)min;住院时间分别为(11.1±1.7)min、(16.6±2.0)min.观察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74.4%(32/43),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ALI/ARDS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辅(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助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高危因素、治疗方案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我科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及瓣膜置换手术术后出现ALI/ARDS的患者26例,通过对病例的分析总结,探讨术后引起ALI/ARDS的高危因素,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并为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降低术后ALI/ARDS的发生率.结果26例ALI/ARDS患者经充分镇静、机械通气及肺复张治疗、抗炎及严格控制出入量、营养支持等治疗,24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因ARDS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死亡.结论术后积极有效的机械通气,能有效复张塌陷肺泡,改善氧合,减少肺泡反复开放、闭合所导致的肺损.此外术前积极控制各项高危因素,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也是降低术后ALI/ARDS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志凯;晋炳申;王泽;李立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腹泻患儿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泻患儿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7.42%)相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3.55%)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如腹痛、发热以及呕吐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小儿腹泻的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疗效较好,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采取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保守治疗,观察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00%,对照组复发率22.00%,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采取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可促使患者恢复迅速,复发率低,值得各级医院的推广.

    作者:叶青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性化康复护理对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胸外科重症患者个性化康复护理对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胸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予以常规康复护理,B组60例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30%和95.00%(P<0.05);两组患者FEF1.0、TLC、VC、VT及PEF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胸外科重症患者个性化康复护理的疗效确切,且对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作用,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作者:邓桂琼;袁明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术在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技术在触诊阴性的乳腺肿瘤病变中的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8例超声探及但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肿瘤.在超声引导下将乳腺定位导丝置入乳腺肿瘤病灶内部,术中依据导丝定位位置切除肿瘤并送病理检查.结果 58例患者中,55例为乳腺良性病变,3例为乳腺恶性肿瘤.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术是一种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好的方法,对于触诊阴性乳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向川南;宋朝芳;冯敏;安宏元;姚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DCA管理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查阅国内外有关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文献,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发现PDCA循环能提高医院药学管理效率,为患者和临床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药学服务.医院药学管理使用PDCA循环能加快学科发展建设,更利于工作开展.

    作者:方媛;徐宏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配合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应用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 通过针对我院60例患者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围手术期护理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对手术表示满意,术后3个月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6.67%.结论严格的护理配合规范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闵春燕;杨利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绝经促性腺激素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 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析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绝经促性腺激素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收治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132例,给予其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66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66例,行联合治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绝经促性腺激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提供联合用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沈昕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临床数据的脑梗死中医药使用规律分析

    目的 了解脑梗死治疗过程中中药的用药规律,为提高临床中医药治疗效果,保障中药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1015年99例脑梗死患者中药用药信息,运用Excel建立现代脑梗死用药数据表,采用频数分析方法探寻高频中药和中药种类,并用聚类分析方法探寻关系密切的药物组成的药对和聚类方,总结脑梗死的用药规律.结果 99例病例,共使用213味中药,用药总频数为1790次,药物频数在5次以上的药物共有71味,总频率为89.5%.在常用药物涉及15类药物.对使用频数在20次以上的24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5个聚类组和8个药对.结论 平肝息风,清热养阴,益气活血通络,通腑泄热,燥湿化痰是现代医家治疗中风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作者:涂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