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杰;吴欣;王时宏;李梁
个体化中药膏方的服用和贮藏方法是保障膏方治疗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分析了个体化膏方的服用方法(服用方式、服用时间、服用剂量)和贮藏方法(盛器选择、凉膏处理、存放及处理).
作者:刘敏;王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胸外科重症患者个性化康复护理对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胸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予以常规康复护理,B组60例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30%和95.00%(P<0.05);两组患者FEF1.0、TLC、VC、VT及PEF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胸外科重症患者个性化康复护理的疗效确切,且对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作用,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作者:邓桂琼;袁明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中药熏蒸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熏蒸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脑外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者90例及护理人员26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护理人员13名、患者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质量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100%、97.78%,均高于对照组的46.15%、75.5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外科护理给予人性化管理,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护士、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临床管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红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 通过针对我院60例患者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围手术期护理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对手术表示满意,术后3个月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6.67%.结论严格的护理配合规范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闵春燕;杨利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碎石术前能谱CT在体所测结石成分与碎石难易程度的关系.方法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在术前进行能谱CT扫描,测量有效原子序数在体分析其结石成分,后根据碎石次数比较各组结石碎石难易程度.结果 不同成分的结石其碎石难易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水草酸钙结石与磷酸镁铵结石、一水草酸钙结石与磷酸钙结石、一水草酸钙结石与胱氨酸结石、一水草酸钙结石与尿酸结石、二水草酸钙结石与磷酸镁铵结石、二水草酸钙结石与胱氨酸结石、二水草酸钙结石与尿酸结石、磷酸镁铵结石与磷酸钙结石、磷酸镁铵结石与胱氨酸结石、磷酸钙结石与胱氨酸结石、磷酸钙结石与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与尿酸结石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种结石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谱CT经有效原子序数体内所测得不同成分的结石之间碎石难易程度不同.胱氨酸结石碎石难度大,其次一水草酸钙结石较难碎,磷酸镁铵结石碎石难度低.
作者:邢滇霞;黄培;赵冬青;满建仁;付建军;马怿民;尚拥军;杜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以护理及康复训练前后患者SAS评分、FMA评分及总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患者经相应护理及康复训练4 w后,FMA评分显著升高,且前后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FMA评分显著升高,且前后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临床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可使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恢复自信及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辛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234例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扩张型心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居住地类别分为两组:农业人口组(n=190),非农业人口组(n=44).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结果分析,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的总患病率为0.1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岁以上年龄阶段的扩张型心肌病患病率80.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2.4:1,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性心肌炎与不良生活习惯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大小及射血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农村高于城镇,接近2倍.患者危险因素中,50岁以上男性多发,城镇男性发病高,农村女性发病高,病毒性心肌炎与不良生活习惯是可能的危险因素,城镇病毒性心肌炎比例高,农村不良生活习惯比例高.扩张型心肌病症状越重,EF值越低,心功能越差,而农村患者较城镇患者症状重,心功能差.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存在城乡差异.
作者:贾建军;庞永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高尿酸血症为引起心脑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可导致痛风,累及肾脏,终加重肾功能损害,逐渐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同时肾功能下降可加重高尿酸血症,但在对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中,需根据肾功能情况选择治疗药物,本文对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指导加以综述.
作者:李英楠;吕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体格检查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在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学院2014级三年制大专护理学生122人为试验组,123人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微视频教学资源辅助的实训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利用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体格检查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视频教学资源应用于健康评估体格检查实训教学中,能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护理专业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推广.
作者:印琼;李兵;刘永民;贺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赣南地区口腔恶性肿瘤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实验组,同期选取医院接受口腔检查的健康人员30名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员的病理组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组人群HPV16型阳性率.结果 30例口腔恶性肿瘤组患者HPV16/18阳性为20例,阳性率为66.7%,健康对照组的HPV16/18阳性4例,阳性率为13.3%,口腔恶性肿瘤组患者HPV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赣南地区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密切相关,值得参考.
作者:何海蕾;潘桂涛;李勇;王羽;陈琨;黄新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杨子云是我市著名儿科医生之一.生前曾任南营门卫生院副院长,天津市中医学会儿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前天津市卫校担任中医儿科学教学工作. 从医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儿科诊疗经验,尤其在小儿生理、病理的认识及诊查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
作者:徐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不同季节不同月份人体血钾浓度的变化,探讨引起血钾浓度变化的原因.方法 选取襄阳市中医院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共40330例住院患者和1775例急诊患者,分别对12个月份患者的血钾浓度和温度进行统计.计算不同月份的血钾的均值,并制作12个月份血钾浓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同时随机抽取40例分离胶采血管标本测定常温下血钾半小时和冷藏8 h后的浓度.结果 住院患者在夏季时候的血钾浓度为3.7 mmol/L,冬季高达4.1 mmol/L相差0.4 mmol/L,而急诊患者的血钾浓度在12个月份中相对比较恒定.用分离胶采血管测定的30 min和8 h血钾浓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患者的血钾浓度会随温度和处理时间长短的变化而波动.温度越高,处理时间越短血钾浓度越低,更接近真值;温度越低,处理时间越长,血钾浓度越高.推荐临床用分离胶的试管采血并配置离心机迅速分离血清,减少血钾的假性升高.
作者:郝爱军;郑伟;王焕海;苏大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周围性面神经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效果良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缩短康复周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在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上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晶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与探讨断指再植组织血循环的护理.方法 本文选择了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收治的30例接受断指再植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更科学、更全面的断指再植组织血循环的专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成活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成活率为68.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密监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的组织血循环情况,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科学的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戚素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的效果,探讨治疗作用.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50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疤痕妊娠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一组为常规组,使用甲氨蝶呤治疗;一组为观察组,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切除率为0,效果远超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β-HCG转阴时间也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子宫疤痕处妊娠效果良好,临床治疗成功率较高,降低了子宫切除率,对女性的健康保护更加有效.
作者:张梅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见护理问题,提出并实施护理对策,以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问题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有针对性护理对策的实施,各项护理问题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且前后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针对性的解决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及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兆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析毛细支气管炎中医风热闭肺证在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以寻找毛细支气管炎中医风热闭肺证的诊断标志物.方法 收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风热闭肺证(风热闭肺组)20例和健康儿童(对照组)20例.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两组受试患儿的血清样本进行代谢图谱分析,并对潜在的生物标记物进行鉴定.结果 风热闭肺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很多离子峰高、峰面积均存在着明显差异,筛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差异生物标志物共8种:L-缬氨酸,尿素,L-天门冬氨酸,2氨-咪唑,D-甘露糖,L-天门冬酰胺,D-果糖,L-谷氨酰胺.结论 本研究从代谢组学小分子水平初步反映了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风热闭肺证的代谢特征,为从生物代谢的角度研究中医证候的现代科学内涵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陈超;边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接受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1±2.2)min、(58.8±3.5)min;术中止血时间分别为(6.1±0.8)min、(9.5±0.6)min;住院时间分别为(11.1±1.7)min、(16.6±2.0)min.观察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74.4%(32/43),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比较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应用于妊高症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妊高症产妇140例,按照随机方式将全部产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选择布比卡因麻醉,实验组产妇则选择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感觉阻滞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产妇麻醉镇痛起效时间、 镇痛持续时间和感觉阻滞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产后1min、5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高症剖宫产产妇的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麻醉具有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