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津门名医杨子云学术经验撮要

徐强

关键词:
摘要:杨子云是我市著名儿科医生之一.生前曾任南营门卫生院副院长,天津市中医学会儿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前天津市卫校担任中医儿科学教学工作. 从医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儿科诊疗经验,尤其在小儿生理、病理的认识及诊查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患者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234例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扩张型心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居住地类别分为两组:农业人口组(n=190),非农业人口组(n=44).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结果分析,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的总患病率为0.1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岁以上年龄阶段的扩张型心肌病患病率80.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2.4:1,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性心肌炎与不良生活习惯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大小及射血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农村高于城镇,接近2倍.患者危险因素中,50岁以上男性多发,城镇男性发病高,农村女性发病高,病毒性心肌炎与不良生活习惯是可能的危险因素,城镇病毒性心肌炎比例高,农村不良生活习惯比例高.扩张型心肌病症状越重,EF值越低,心功能越差,而农村患者较城镇患者症状重,心功能差.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存在城乡差异.

    作者:贾建军;庞永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右心房异常带状回声结构的声像特点及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右心房异常带状回声结构的声像特点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间37例右心房异常带状回声结构的超声表现.结果 37例病变中25例为欧氏瓣(Eustachian瓣)过长,11例为房间隔膨胀瘤,1例为右心房内血栓.结论 右心房内异常带状回声结构多呈良性表现,一般不会影响右心功能及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但极少数情况下病情急重,因此正确识别上述结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既避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恐慌,也不至于漏误诊危重患者.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评估、鉴别不同类型的带状结构,监测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因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宋兆杰;吴欣;王时宏;李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周围性面神经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周围性面神经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效果良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缩短康复周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在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上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晶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将80例在本站接受治疗的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通过测定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以及比较肝实质的损害等级来评价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治疗之前相比,观察组的平均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没有任何明显变化;观察组的肝纤维化分级有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以后的应用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理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集束化护理对骨折术后卧床患者自我效能及腹胀便秘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骨折术后卧床患者自我效能及腹胀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腹胀便秘的发生状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为(67.08±16.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7±15.15)(P<0.05).观察组的腹胀和便秘发生率为20.93%和25.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16%和55.81%(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显著提高骨折术后卧床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减少腹胀和便秘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薛兰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心房颤动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中高危患者及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心内科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180例和瓣膜性房颤患者(排除曾做过心脏手术)2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不接受抗凝的170例(85%),接受华法林抗凝的30例(15%),无接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而接受华法林抗凝的患者有近一半未定期监测INR值.对未接受抗凝药物治疗原因分析显示,医生未建议抗凝治疗占主要原因69例(40.59%),其次患者担心出血风险38例(22.35%),患者害怕反复检测33例(19.41%),患者对疾病风险重视程度不够25例(14.71%),由于经济原因5例(2.94%).结论 基层医院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率低,医生对于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知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并应加强基层医生对房颤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及普及抗凝药物使用的基本知识及防治措施.

    作者:周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ALI/ARDS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辅(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助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高危因素、治疗方案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我科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及瓣膜置换手术术后出现ALI/ARDS的患者26例,通过对病例的分析总结,探讨术后引起ALI/ARDS的高危因素,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并为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降低术后ALI/ARDS的发生率.结果26例ALI/ARDS患者经充分镇静、机械通气及肺复张治疗、抗炎及严格控制出入量、营养支持等治疗,24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因ARDS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死亡.结论术后积极有效的机械通气,能有效复张塌陷肺泡,改善氧合,减少肺泡反复开放、闭合所导致的肺损.此外术前积极控制各项高危因素,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也是降低术后ALI/ARDS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志凯;晋炳申;王泽;李立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肺癌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对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阶段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肿瘤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肺癌疾病围手术期的外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癌症疾病外科手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阶段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谢亚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娩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在妇产科中,无痛分娩是指使用药物疗法或精神疗法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症状.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疼痛程度以及相关的镇痛措施,一直是产妇家属以及临床妇产科医生关注的重点问题,产妇的在分娩中的疼痛情况,对产妇的分娩舒适度以及分娩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止痛药物为产妇缓解疼痛,而且用药方式多样,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医护人员需根据产妇的不同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以及合理的镇痛方法,不仅如此,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帮助产妇缓解疼痛,针对产妇分娩疼痛,合理的镇痛方法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缺一不可.因此,本文对分娩中的疼痛护理措施的研究以及相关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作者:冯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胺碘酮对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采用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 由2015年2月~2015年11月来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高血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设定为探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设定患者数为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手段,而观察组则采用口服胺碘酮的方式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以及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 在采取口服胺碘酮的治疗方式后,在保障患者不良反应率较低的条件下,有效地提高其疗效,值得医疗界的推广及其应用.

    作者:钟耀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雾化吸入沐舒坦减少胸外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对开胸手术患者选择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后,观察在术后并发症预防方面获得的效果,并且研究具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安排所有开胸手术患者通过抽签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沐舒坦雾化吸入+护理干预;观察对比完成开胸手术后,出现咳嗽症状等并发症的概率.结果 在出现咳嗽症状以及肺部罗音症状等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开胸手术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开胸手术患者,临床选择沐舒坦雾化吸入的方法加以治疗,配合开展护理干预,可以成功降低咳嗽等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将开胸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降低,凸显开胸手术选择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配合应用价值.

    作者:黄昌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用于腹部外科术后预防肺部感染中的效果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用于腹部外科术后预防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外,还要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腹部外科术后预防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晓洁;余容容;陈惠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和抓手,是提高医务人员廉政意识的有效途径.文化软实力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影响力,借助于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基础,探讨医院廉政文化的建设路径,可以切实提升医院廉政建设成效.

    作者:陈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梅毒联合检测在梅毒首诊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的对比,评价梅毒联合检测在梅毒首诊中的运用.方法 收集住院及门诊7224例血清标本同时用3种方法检测.结果 7224例血清标本中TP-ELISA阳性325例,阳性检出率4.50%;TRUST法阳性260例,阳性检出率3.60%;TPPA阳性检出率320例,阳性检出率4.43%.结论 3种检测方法在方法学上各有其优缺点,同时3种检测技术可以互补方法学上的缺点,减少梅毒诊断和治疗中的误差.

    作者:蒲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不同途径效果比较

    目的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不同途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进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应用静脉注射进行早期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区域动脉灌注予以早期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0%,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2.45%与10.2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16%与4.0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中应用持续区域动脉灌注较静脉注射给药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低,适合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盛松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髋骨骨折围术期护理效果临床分析

    目的 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围术期,前者给予综合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20.00%,满意度分别为92.50%、75.00%,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评价高,效果显著.

    作者:吴佳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1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通过成立老年糖尿病教育管理团队,制订自我管理教育计划及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自我技能与情绪的管理,观察患者入组时与教育后3个月FPG、2hPG、HbA1c、TC、TG、HDL-C、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 1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自我饮食、运动、血糖及情绪管理教育后取得良好效果,各代谢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团队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

    作者:沈玉兰;邹树芳;尹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中药熏蒸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熏蒸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实施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分析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并且观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重症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安排所有重症患者通过抽签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呼吸内科常规护理+个体化护理;观察对比护理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重症患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重症患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在开展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合理展开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将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确保系列疾病有关并发症概率获得显著降低,从而避免出现预后不良以及出现死亡的现象,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出保证.

    作者:张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阻肺诱发心肌桥致急性心梗1例并文献复习

    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是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其中被覆盖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intramural coronary).虽然其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冠状动脉,大多见于左前降支,尤其前降支中段.这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解剖异常,临床中并不少见,但长期以来被认为有良性预后,然而,很多临床报道关于心肌缺血与心肌桥的相关性,使我们对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发现很多诱因条件下均可诱发心肌桥致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现就本院发现的1例慢阻肺诱发心肌桥致急性心梗报道如下.

    作者:陶真浩;江力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