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昌侠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腹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腹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各25例.观察组护理方法为综合护理;常规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两项评估标准上的表现明显要好于常规组.结论 综合护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护理方法,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以及患者的养护都有良好的作用,在腹泻临床护理中有显著的作用,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学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与探讨断指再植组织血循环的护理.方法 本文选择了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收治的30例接受断指再植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更科学、更全面的断指再植组织血循环的专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成活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成活率为68.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密监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的组织血循环情况,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科学的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戚素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医护合作模式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医护合作模式和护士主导模式进行镇痛和镇静的安全管理.结果 干预组在ICU时间以及总镇静时间等临床指标中,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不良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合作模式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季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6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研究时间为2013年1月~2016年10月,研究对象分类为艾司西酞普兰组(A组)、 帕罗西汀组(B组),每组纳入80例患者.A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B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 在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治疗的作用下,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HRSD、GDS评分明显优于B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中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可较好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小波;张自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对策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在各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对策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急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重泽;邹为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体外循环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全胸腔镜体外循环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中护理配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优化术中护理配合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护理配合可以有效降低全胸腔镜体外循环手术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保证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胡冬敏;顾静;纪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析毛细支气管炎中医风热闭肺证在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以寻找毛细支气管炎中医风热闭肺证的诊断标志物.方法 收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风热闭肺证(风热闭肺组)20例和健康儿童(对照组)20例.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两组受试患儿的血清样本进行代谢图谱分析,并对潜在的生物标记物进行鉴定.结果 风热闭肺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很多离子峰高、峰面积均存在着明显差异,筛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差异生物标志物共8种:L-缬氨酸,尿素,L-天门冬氨酸,2氨-咪唑,D-甘露糖,L-天门冬酰胺,D-果糖,L-谷氨酰胺.结论 本研究从代谢组学小分子水平初步反映了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风热闭肺证的代谢特征,为从生物代谢的角度研究中医证候的现代科学内涵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陈超;边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个体化中药膏方的服用和贮藏方法是保障膏方治疗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分析了个体化膏方的服用方法(服用方式、服用时间、服用剂量)和贮藏方法(盛器选择、凉膏处理、存放及处理).
作者:刘敏;王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破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具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120例剖宫产产妇,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于胎儿娩出后分别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观察组)和缩宫素+垂体后叶素+米索前列醇(对照组)防治产后出血.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出血量及止血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11.70%,显著低于对照组28.30%,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建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脑外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者90例及护理人员26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护理人员13名、患者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质量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100%、97.78%,均高于对照组的46.15%、75.5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外科护理给予人性化管理,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护士、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临床管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红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为进一步治疗和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 对在我院行PCI的200例冠心病患者按术后造影随访结果分为再狭窄组(62例)和未狭窄组(13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血压、血糖、血脂、吸烟、体重、常运动等).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无差异(P>0.05);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体重指数高、常运动、再狭窄组发生率均高于未狭窄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提倡戒烟、常运动加强抗凝是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措施,临床应从这几方面进行干预,以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作者:鲁谦;冯冀;刘鹃锋;徐慧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上消化道出血老年危重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呼吸、循环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70岁以上,ASAIII级,拟行急诊胃镜检查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达到上述镇静评分后行胃镜检查操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T1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T2、T3两个时间点A组MAP、RR、SpO2较B组显著降低(P<0.05),B组HR较A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年龄>70岁,ASAⅢ级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右美托米定辅助小剂量丙泊酚麻醉下行急诊胃镜检查较单用丙泊酚麻醉循环、呼吸更稳定.
作者:梁永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改良三点式重睑与传统重睑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46例上睑皮肤松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重睑治疗,实验组实施改良三点式重睑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与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期愈合率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满意率为95.7%,对照组为6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三点式重睑治疗上睑皮肤松弛有显著疗效,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采用.
作者:罗峰;牟小勇;张铁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碎石术前能谱CT在体所测结石成分与碎石难易程度的关系.方法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在术前进行能谱CT扫描,测量有效原子序数在体分析其结石成分,后根据碎石次数比较各组结石碎石难易程度.结果 不同成分的结石其碎石难易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水草酸钙结石与磷酸镁铵结石、一水草酸钙结石与磷酸钙结石、一水草酸钙结石与胱氨酸结石、一水草酸钙结石与尿酸结石、二水草酸钙结石与磷酸镁铵结石、二水草酸钙结石与胱氨酸结石、二水草酸钙结石与尿酸结石、磷酸镁铵结石与磷酸钙结石、磷酸镁铵结石与胱氨酸结石、磷酸钙结石与胱氨酸结石、磷酸钙结石与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与尿酸结石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种结石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谱CT经有效原子序数体内所测得不同成分的结石之间碎石难易程度不同.胱氨酸结石碎石难度大,其次一水草酸钙结石较难碎,磷酸镁铵结石碎石难度低.
作者:邢滇霞;黄培;赵冬青;满建仁;付建军;马怿民;尚拥军;杜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中药定向透皮治疗颈胸段后凸症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颈胸段后凸形变者208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P<0.05,各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漏诊率占本组病例总数44.23%.结论 颈胸段后凸和颈段生理弧度异常的恢复程度与症状的缓解程度与时限的关系,综合评估疗效.
作者:赵雪田;史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不管在任何临床治疗中,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都非常重要,因此,今天本文要讲的是关于风险控制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本文今天主要探讨的是PDCA这个循环模式如何能够更好的运用到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当中.本次对于如何将PDCA这个循环模式更好的应用到消化内镜的护理风险控制当中,本次研究选择了两组对比,及将在采用PDCA循环模式实施之前和实施PDCA循环模式之后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经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从护理岗位的管理方面来看,还是从消化内镜的护理安全、护理过程中的消毒隔离、仪器医学和操作考试等各方面来看,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护理的质量和护理评分都明显高出实施PDCA循环模式之前.这样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将PDCA循环模式继续甚至大规模的应用到临床治疗护理当中,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量的推广.
作者:阚泽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转子间骨折患者共计149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49例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实施动力髋螺钉固定术(DHS)、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PHNA)、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A、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比B组要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卧床时间相较于A、B两组更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A组多于B组,但少于C组;C组患者在术后3、6、9个月的Harris得分高于A组和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73.5%、82.0%、9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龚小东;刘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起康复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运动能力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组内护理前后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评分(P<0.05),而运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作者:江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新教学观念,改进实验教学手段,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虚拟实验室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作者:杨光;魏巍;苗小艳;刘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不同途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进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应用静脉注射进行早期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区域动脉灌注予以早期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0%,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2.45%与10.2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16%与4.0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中应用持续区域动脉灌注较静脉注射给药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低,适合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盛松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