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瓴
目的 观察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慢性湿疹以及神经性皮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湿疹以及神经性皮炎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实施治疗,对照组则使用丁酸氢化可松软膏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均有2例,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慢性湿疹以及神经性皮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王洁君;景万仓;罗芳;杨省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脑梗死治疗过程中中药的用药规律,为提高临床中医药治疗效果,保障中药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1015年99例脑梗死患者中药用药信息,运用Excel建立现代脑梗死用药数据表,采用频数分析方法探寻高频中药和中药种类,并用聚类分析方法探寻关系密切的药物组成的药对和聚类方,总结脑梗死的用药规律.结果 99例病例,共使用213味中药,用药总频数为1790次,药物频数在5次以上的药物共有71味,总频率为89.5%.在常用药物涉及15类药物.对使用频数在20次以上的24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5个聚类组和8个药对.结论 平肝息风,清热养阴,益气活血通络,通腑泄热,燥湿化痰是现代医家治疗中风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作者:涂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抽选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根据不同的防跌倒护理方式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A组患者采取常规教育,B组在A组基础上应用跌倒评估及相关跌倒知识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的跌倒率.结果 B组跌倒率低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高于80岁为主要跌倒群体;跌倒高发时段是21:00-8:00;跌倒多发地为床边,主要跌倒因素为患者肢体平衡状态,体力不支.结论 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可显著降低跌倒率.
作者:王幼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老年患者泌尿外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01例泌尿道感染老年患者分离的302株病原菌为研究对象,展开常规细菌培养,使用K-B法展开药敏分析.结果 病原菌分布302株临床分离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202株占67.00%,分离率高的为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88株,占29.00%,分离率高的为屎肠球菌;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12株占4.0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严重,需要定期对病原菌的耐药趋势进行监测,有效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参考.
作者:李其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采用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 由2015年2月~2015年11月来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高血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设定为探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设定患者数为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手段,而观察组则采用口服胺碘酮的方式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以及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 在采取口服胺碘酮的治疗方式后,在保障患者不良反应率较低的条件下,有效地提高其疗效,值得医疗界的推广及其应用.
作者:钟耀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两组,每组45例.对比两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后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后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在行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罗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将80例在本站接受治疗的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通过测定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以及比较肝实质的损害等级来评价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治疗之前相比,观察组的平均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没有任何明显变化;观察组的肝纤维化分级有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以后的应用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理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急性阑尾炎合并腹泻患者临床特点以及诊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急性阑尾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腹泻症状,将其分为两组,21例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无腹泻症状)和21例研究组(急性阑尾炎合并腹泻症状),将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纳入对比研讨中.结果 研究组急性阑尾炎合并腹泻症状21例患者,其穿孔坏疽、误诊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8.76±5.23)d比对照组(10.69±2.82)d长,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阑尾炎患者以腹泻作为首发症状,术前误诊率较高,手术延迟,且住院周期延长.结论 对于急性阑尾炎合并腹泻患者,临床医生要仔细询问患者病史查体,争取可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张宏新;张修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无痛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老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度以及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给予老年骨折患者无痛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钟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中药熏蒸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熏蒸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与探讨断指再植组织血循环的护理.方法 本文选择了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收治的30例接受断指再植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更科学、更全面的断指再植组织血循环的专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成活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成活率为68.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密监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的组织血循环情况,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科学的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戚素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对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患者的的操作技巧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患者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及其对ERCP、EST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该组2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患者,占所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19.2%(23/120).ERCP造影成功率100%,23例患者中22例(95.7%)成功施行EST取石.1例因结石过大网篮圈套困难EST后取石失败.该组EST术中切缘出血者2例均经局部内镜止血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道结石发生率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有关.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管结石的影响是有限的,需要采用不同方法.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时十二指肠镜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李堃;张炳印;任早亮;庞勇;刘丹青;白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实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102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实施自体骨移植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不连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优良率为88.23%(90/102),失败例数12例,占11.76%;感染型骨不连在治疗的失败率上远高于肥大型及萎缩型骨不连,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上,失败组患者明显高于优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中,感染型骨不连者及开放性骨折者数量远多于优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上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较容易受骨不连类型、骨折类型、有无糖尿病及年龄大小等因素影响.
作者:彭小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体外循环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全胸腔镜体外循环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中护理配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优化术中护理配合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护理配合可以有效降低全胸腔镜体外循环手术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保证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胡冬敏;顾静;纪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娱乐治疗在精神疾病康复治疗中的优势.方法 将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娱乐治疗(治疗组)和体能锻炼(对照组),定期测量PAN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进行对比,评估娱乐治疗在精神疾病康复治疗中的优势.结果 治疗组的认知功能改善比对照组更显著.从思维、情感、行为、主动性等方面观察,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在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三组相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显著.患者的行为能力、躯体疾病、生命体征、大小便情况两组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相似.结论 娱乐治疗更能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愉悦心情,改善认知,促进人际交往功能,对维持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康复或延缓衰退具有明确的效果,与对照组先比更具有优势.
作者:吴冬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羌黄祛痹颗粒中异欧前胡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处理,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以乙腈-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5 nm.结果 异欧前胡素在1.19~9.51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5),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7.00%,重复性RSD%为0.70%.结论 采用超声处理HPLC法测定羌黄祛痹颗粒中异欧前胡素方法可行.
作者:陈美玲;刘琴;吴翠;张娟;姚青;徐桂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非Q波心电图的冠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近4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1例非Q波心电图表现经冠造证实至少一支冠脉闭塞患者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非Q心电图表现的冠脉闭塞患者,冠造显示单支血管闭塞46例,占75.41%;双支闭塞15例,占24.59%;急性冠脉综合征2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5例,不稳定心绞痛27例;慢性冠脉闭塞18例(其中经冠脉造影证实9例,经病史证实稳定心绞痛3例慢闭,隐匿冠心病6例慢闭);有明确的心梗史11例.结论 冠脉闭塞心电图非Q波表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比例大52.46%,慢性冠脉闭塞29.51%,陈旧性心梗18.03%.
作者:陈玉先;史永堂;郝俊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脑外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者90例及护理人员26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护理人员13名、患者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质量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100%、97.78%,均高于对照组的46.15%、75.5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外科护理给予人性化管理,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护士、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临床管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红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开胸手术患者选择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后,观察在术后并发症预防方面获得的效果,并且研究具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安排所有开胸手术患者通过抽签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沐舒坦雾化吸入+护理干预;观察对比完成开胸手术后,出现咳嗽症状等并发症的概率.结果 在出现咳嗽症状以及肺部罗音症状等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开胸手术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开胸手术患者,临床选择沐舒坦雾化吸入的方法加以治疗,配合开展护理干预,可以成功降低咳嗽等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将开胸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降低,凸显开胸手术选择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配合应用价值.
作者:黄昌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不同季节不同月份人体血钾浓度的变化,探讨引起血钾浓度变化的原因.方法 选取襄阳市中医院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共40330例住院患者和1775例急诊患者,分别对12个月份患者的血钾浓度和温度进行统计.计算不同月份的血钾的均值,并制作12个月份血钾浓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同时随机抽取40例分离胶采血管标本测定常温下血钾半小时和冷藏8 h后的浓度.结果 住院患者在夏季时候的血钾浓度为3.7 mmol/L,冬季高达4.1 mmol/L相差0.4 mmol/L,而急诊患者的血钾浓度在12个月份中相对比较恒定.用分离胶采血管测定的30 min和8 h血钾浓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患者的血钾浓度会随温度和处理时间长短的变化而波动.温度越高,处理时间越短血钾浓度越低,更接近真值;温度越低,处理时间越长,血钾浓度越高.推荐临床用分离胶的试管采血并配置离心机迅速分离血清,减少血钾的假性升高.
作者:郝爱军;郑伟;王焕海;苏大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