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婷
目的 探讨头皮针配合膀胱经第一侧线刮痧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4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头皮针刺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头皮针配合膀胱经第一侧线刮痧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改善情况,统计治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均得到改善,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0%(21/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0%(18/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头皮针配合膀胱经第一侧线刮痧疗法治疗失眠症能有效提高睡眠时间,改善睡眠体验,效果更优.
作者:苏兆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择期行ESD患者4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2例.观察组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组,对比组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停药至患者呼唤姓名睁眼)、清醒时间(停药至患者依指令指鼻)、记录患者术后麻醉苏醒后30 min、1 h、2 h、3 h时腹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术中呼吸抑制、呛咳、体动和术后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前者术中体动、呼吸抑制情况较后者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性,但术后苏醒时间及清醒时间对比中可见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段患者腹疼VAS评分显示,观察组明显在术后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降低ESD后疼痛中的效果较佳,且可以降低术中丙泊酚用量,同时具有减轻术中躁动及术后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术后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家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3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单独使用替吉奥胶囊,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联合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病情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联合用药,单用替吉奥胶囊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梁发添;罗成贵;许锦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组给予吞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行康复治疗可降低吸人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康复训练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生理解剖特点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其吞咽功能.
作者:周业青;项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颈椎固定枕的设计理念及制作方法,并对其在颈椎微创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将60例行颈前路人颈椎微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摆放法,观察组使用新型颈椎固定枕摆放体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舒适度、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体位摆放时间(6.87±0.81)min,观察组(2.45±0.15)min,对照组舒适度72.13%,观察组舒适度92.03%,观察组满意度93.33%,对照组满意度73.33%.结论 新型颈椎固定枕在颈前路人颈椎微创手术体位摆放中应用能缩短体位摆放时间,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华秀;曾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宫腹腔镜检查比较药流与人流术后引起女性生殖系统炎性粘连的严重程度.方法 将413例于我院行宫腹腔镜手术的不孕病人分为人流组、药流组和对照组,根据术中情况对盆腔粘连和宫腔粘连细化评分并分析比较.结果 人流组与药流组盆腔粘连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5),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药流后盆腔粘连严重程度大于人流组(P<0.01);人流组宫腔粘连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药流组宫腔粘连发病率介于两者之间.结论 根据宫腹腔镜术中所见,药流较人流手术更易引起严重的盆腔粘连.
作者:吕莎;许晓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中药定向透皮治疗颈胸段后凸症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颈胸段后凸形变者208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P<0.05,各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漏诊率占本组病例总数44.23%.结论 颈胸段后凸和颈段生理弧度异常的恢复程度与症状的缓解程度与时限的关系,综合评估疗效.
作者:赵雪田;史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骨折术后卧床患者自我效能及腹胀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腹胀便秘的发生状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为(67.08±16.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7±15.15)(P<0.05).观察组的腹胀和便秘发生率为20.93%和25.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16%和55.81%(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显著提高骨折术后卧床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减少腹胀和便秘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薛兰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高尿酸血症为引起心脑血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可导致痛风,累及肾脏,终加重肾功能损害,逐渐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同时肾功能下降可加重高尿酸血症,但在对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中,需根据肾功能情况选择治疗药物,本文对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指导加以综述.
作者:李英楠;吕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生活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对比分析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氧分压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过程中,给予多索茶碱的治疗效果良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蔡松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对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患者的的操作技巧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患者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及其对ERCP、EST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该组2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患者,占所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19.2%(23/120).ERCP造影成功率100%,23例患者中22例(95.7%)成功施行EST取石.1例因结石过大网篮圈套困难EST后取石失败.该组EST术中切缘出血者2例均经局部内镜止血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道结石发生率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有关.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管结石的影响是有限的,需要采用不同方法.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时十二指肠镜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李堃;张炳印;任早亮;庞勇;刘丹青;白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创美容技术在修复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进行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修复的患者共10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接诊后采用常规修复技术进行修复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诊后运用微创美容技术进行修复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各自的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50例患者在接受运用微创美容技术的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手术指征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②观察组50例患者在接受运用微创美容技术的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诊外科在对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进行皮肤修复手术时,可以采用微创美容技术.
作者:余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将80例在本站接受治疗的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通过测定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以及比较肝实质的损害等级来评价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治疗之前相比,观察组的平均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脾厚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没有任何明显变化;观察组的肝纤维化分级有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吡喹酮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以后的应用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理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别嘌醇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年06月~2016年12月我院发生的30例别嘌醇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 别嘌醇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包括皮疹、白细胞减少、关节痛、血管炎、肝损害、消化道症状等.结论 加强对别嘌醇用药后的监测,重视其不良反应,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李英楠;吕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空勤人员吸烟肺DR特征与飞行机种的关系.方法 将空勤人员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以非吸烟组肺部DR表现为参照水平,评价吸烟组肺部DR特征.结果 空勤人员中,吸烟组肺部影像学改变较显著,DR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多、扭曲、排列紊乱,部分空勤人员肺野呈磨玻璃样改变.结论 吸烟有害健康,分析空勤人员吸烟肺DR影像特征,为控制空勤人员吸烟提供参考.
作者:罗久伟;成官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析毛细支气管炎中医风热闭肺证在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以寻找毛细支气管炎中医风热闭肺证的诊断标志物.方法 收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风热闭肺证(风热闭肺组)20例和健康儿童(对照组)20例.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两组受试患儿的血清样本进行代谢图谱分析,并对潜在的生物标记物进行鉴定.结果 风热闭肺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很多离子峰高、峰面积均存在着明显差异,筛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差异生物标志物共8种:L-缬氨酸,尿素,L-天门冬氨酸,2氨-咪唑,D-甘露糖,L-天门冬酰胺,D-果糖,L-谷氨酰胺.结论 本研究从代谢组学小分子水平初步反映了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风热闭肺证的代谢特征,为从生物代谢的角度研究中医证候的现代科学内涵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陈超;边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是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其中被覆盖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intramural coronary).虽然其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冠状动脉,大多见于左前降支,尤其前降支中段.这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解剖异常,临床中并不少见,但长期以来被认为有良性预后,然而,很多临床报道关于心肌缺血与心肌桥的相关性,使我们对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发现很多诱因条件下均可诱发心肌桥致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现就本院发现的1例慢阻肺诱发心肌桥致急性心梗报道如下.
作者:陶真浩;江力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巨大儿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助产及诊疗积累实践性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390例巨大儿及4856例正常范围内足月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以390例巨大儿产妇作为观察组,以4856例正常足月产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差率明显远远高于对照组;顺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肩难产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31%和15.6%,对照组产妇的肩难产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0.10%和3.33%.结论 采取积极措施,对预产妇做好健康教育,指导产妇合理饮食,将产生巨大儿的概率降低.同时积极做好产前诊断,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白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接受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1±2.2)min、(58.8±3.5)min;术中止血时间分别为(6.1±0.8)min、(9.5±0.6)min;住院时间分别为(11.1±1.7)min、(16.6±2.0)min.观察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74.4%(32/43),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