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ESD术中的效果观察

许家春

关键词:地佐辛, 丙泊酚,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无痛
摘要: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择期行ESD患者4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2例.观察组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组,对比组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停药至患者呼唤姓名睁眼)、清醒时间(停药至患者依指令指鼻)、记录患者术后麻醉苏醒后30 min、1 h、2 h、3 h时腹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术中呼吸抑制、呛咳、体动和术后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前者术中体动、呼吸抑制情况较后者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性,但术后苏醒时间及清醒时间对比中可见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段患者腹疼VAS评分显示,观察组明显在术后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降低ESD后疼痛中的效果较佳,且可以降低术中丙泊酚用量,同时具有减轻术中躁动及术后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术后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并随机分组,治疗组(n=34)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n=34)采取常规开腹取石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借鉴.

    作者:宋学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在腹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腹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腹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各25例.观察组护理方法为综合护理;常规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两项评估标准上的表现明显要好于常规组.结论 综合护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护理方法,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以及患者的养护都有良好的作用,在腹泻临床护理中有显著的作用,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学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型颈椎固定枕在颈椎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颈椎固定枕的设计理念及制作方法,并对其在颈椎微创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将60例行颈前路人颈椎微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摆放法,观察组使用新型颈椎固定枕摆放体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体位摆放时间、舒适度、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体位摆放时间(6.87±0.81)min,观察组(2.45±0.15)min,对照组舒适度72.13%,观察组舒适度92.03%,观察组满意度93.33%,对照组满意度73.33%.结论 新型颈椎固定枕在颈前路人颈椎微创手术体位摆放中应用能缩短体位摆放时间,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华秀;曾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膀胱镜在泌尿外科尿道会师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膀胱镜在泌尿外科尿道会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1例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的患者行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结果 20例手术获成功,1例因直肠损伤中转开放辅助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结论 应用膀胱镜行尿道会师术具有良好的微创手术效果.

    作者:佟琦弘;孙立征;薛志刚;毕金文;王保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全胸腔镜体外循环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体外循环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全胸腔镜体外循环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中护理配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优化术中护理配合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护理配合可以有效降低全胸腔镜体外循环手术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保证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胡冬敏;顾静;纪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LC-MS技术毛细支气管炎风热闭肺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析毛细支气管炎中医风热闭肺证在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以寻找毛细支气管炎中医风热闭肺证的诊断标志物.方法 收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风热闭肺证(风热闭肺组)20例和健康儿童(对照组)20例.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两组受试患儿的血清样本进行代谢图谱分析,并对潜在的生物标记物进行鉴定.结果 风热闭肺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很多离子峰高、峰面积均存在着明显差异,筛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差异生物标志物共8种:L-缬氨酸,尿素,L-天门冬氨酸,2氨-咪唑,D-甘露糖,L-天门冬酰胺,D-果糖,L-谷氨酰胺.结论 本研究从代谢组学小分子水平初步反映了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风热闭肺证的代谢特征,为从生物代谢的角度研究中医证候的现代科学内涵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陈超;边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

    目的 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以护理及康复训练前后患者SAS评分、FMA评分及总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患者经相应护理及康复训练4 w后,FMA评分显著升高,且前后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FMA评分显著升高,且前后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临床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可使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恢复自信及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辛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起康复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运动能力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组内护理前后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评分(P<0.05),而运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作者:江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术在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技术在触诊阴性的乳腺肿瘤病变中的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8例超声探及但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肿瘤.在超声引导下将乳腺定位导丝置入乳腺肿瘤病灶内部,术中依据导丝定位位置切除肿瘤并送病理检查.结果 58例患者中,55例为乳腺良性病变,3例为乳腺恶性肿瘤.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术是一种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好的方法,对于触诊阴性乳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向川南;宋朝芳;冯敏;安宏元;姚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护合作模式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医护合作模式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医护合作模式和护士主导模式进行镇痛和镇静的安全管理.结果 干预组在ICU时间以及总镇静时间等临床指标中,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不良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合作模式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季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梅毒联合检测在梅毒首诊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的对比,评价梅毒联合检测在梅毒首诊中的运用.方法 收集住院及门诊7224例血清标本同时用3种方法检测.结果 7224例血清标本中TP-ELISA阳性325例,阳性检出率4.50%;TRUST法阳性260例,阳性检出率3.60%;TPPA阳性检出率320例,阳性检出率4.43%.结论 3种检测方法在方法学上各有其优缺点,同时3种检测技术可以互补方法学上的缺点,减少梅毒诊断和治疗中的误差.

    作者:蒲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绝经促性腺激素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 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析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绝经促性腺激素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收治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132例,给予其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66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66例,行联合治疗(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绝经促性腺激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提供联合用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沈昕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定向透皮治疗颈胸段后凸症的临床诊疗及其漏诊原因探析

    目的 探索中药定向透皮治疗颈胸段后凸症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颈胸段后凸形变者208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P<0.05,各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漏诊率占本组病例总数44.23%.结论 颈胸段后凸和颈段生理弧度异常的恢复程度与症状的缓解程度与时限的关系,综合评估疗效.

    作者:赵雪田;史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DCA管理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查阅国内外有关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文献,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发现PDCA循环能提高医院药学管理效率,为患者和临床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药学服务.医院药学管理使用PDCA循环能加快学科发展建设,更利于工作开展.

    作者:方媛;徐宏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右心房异常带状回声结构的声像特点及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右心房异常带状回声结构的声像特点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间37例右心房异常带状回声结构的超声表现.结果 37例病变中25例为欧氏瓣(Eustachian瓣)过长,11例为房间隔膨胀瘤,1例为右心房内血栓.结论 右心房内异常带状回声结构多呈良性表现,一般不会影响右心功能及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但极少数情况下病情急重,因此正确识别上述结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既避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恐慌,也不至于漏误诊危重患者.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评估、鉴别不同类型的带状结构,监测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因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宋兆杰;吴欣;王时宏;李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我院自2013年3月~2015年12月心梗介入治疗的心脏病患者取200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进行心脏康复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我院的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1000例患者,由于心脏缺血再次住院的为5.88%,其中临床疗效等级为痊愈的有700例,临床效果为有效的有240例,临床效果为无效的有60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患者的满意率为96%,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因为心脏缺血再次住院的为23.63%.临床效果为痊愈的有400例,有效的有400例,无效的有200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患者的满意率为84%.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梗患者经过心梗介入手术后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痊愈率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减少患者因为心脏缺血而再次住院的概率.

    作者:路稀;宋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肺癌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对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阶段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肿瘤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肺癌疾病围手术期的外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癌症疾病外科手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阶段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谢亚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胺碘酮对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采用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 由2015年2月~2015年11月来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高血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设定为探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设定患者数为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手段,而观察组则采用口服胺碘酮的方式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以及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 在采取口服胺碘酮的治疗方式后,在保障患者不良反应率较低的条件下,有效地提高其疗效,值得医疗界的推广及其应用.

    作者:钟耀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渗透压营养液对肠内营养患者的耐受性影响和护理策略研究进展

    不同渗透压肠内营养制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发生各种不耐受的情况,以下就不同渗透压肠内营养制剂,从疾病相关因素、患者治疗方式和肠内营养的实施三个方面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临床肠内营养渗透压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陈云云;袁瑾;陈梅;徐芳玲;王青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脑外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者90例及护理人员26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护理人员13名、患者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质量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100%、97.78%,均高于对照组的46.15%、75.5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外科护理给予人性化管理,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护士、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临床管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红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