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娩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冯玉珍

关键词:无痛分娩, 疼痛护理, 研究, 进展
摘要:在妇产科中,无痛分娩是指使用药物疗法或精神疗法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症状.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疼痛程度以及相关的镇痛措施,一直是产妇家属以及临床妇产科医生关注的重点问题,产妇的在分娩中的疼痛情况,对产妇的分娩舒适度以及分娩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止痛药物为产妇缓解疼痛,而且用药方式多样,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医护人员需根据产妇的不同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以及合理的镇痛方法,不仅如此,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帮助产妇缓解疼痛,针对产妇分娩疼痛,合理的镇痛方法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缺一不可.因此,本文对分娩中的疼痛护理措施的研究以及相关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我院自2013年3月~2015年12月心梗介入治疗的心脏病患者取200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进行心脏康复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我院的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1000例患者,由于心脏缺血再次住院的为5.88%,其中临床疗效等级为痊愈的有700例,临床效果为有效的有240例,临床效果为无效的有60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患者的满意率为96%,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因为心脏缺血再次住院的为23.63%.临床效果为痊愈的有400例,有效的有400例,无效的有200例,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0%,患者的满意率为84%.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梗患者经过心梗介入手术后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痊愈率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减少患者因为心脏缺血而再次住院的概率.

    作者:路稀;宋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接受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1±2.2)min、(58.8±3.5)min;术中止血时间分别为(6.1±0.8)min、(9.5±0.6)min;住院时间分别为(11.1±1.7)min、(16.6±2.0)min.观察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74.4%(32/43),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方式的蓝光照射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方式的蓝光照射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34例新生儿黄疸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持续蓝光照射,试验组患儿给予间歇蓝光照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的临床临床疗效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脑外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者90例及护理人员26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护理人员13名、患者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质量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100%、97.78%,均高于对照组的46.15%、75.5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外科护理给予人性化管理,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护士、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临床管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红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对策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在各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对策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急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重泽;邹为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脑梗死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脑梗死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淑艳;饶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血管病介入术并发心室颤动的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介入术中并发心室颤动的原因及相关急救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108例行心血管介入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经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有3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其中并发心室颤动的患者16例,大部分患者经积极抢救后,均顺利完成了介入治疗手术,有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心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心室颤动并发症,需采取及时、积极及有效的抢救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于士祥;高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1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中药熏蒸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针灸、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熏蒸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生儿窒息产科高危因素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分娩并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病例172例,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主要为脐带异常、羊水异常、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双胎妊娠、早产、重度子痫前期、阴道助产术、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结论 做好孕期保健,及时正确处理各种产科高危因素,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杨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渗透压营养液对肠内营养患者的耐受性影响和护理策略研究进展

    不同渗透压肠内营养制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发生各种不耐受的情况,以下就不同渗透压肠内营养制剂,从疾病相关因素、患者治疗方式和肠内营养的实施三个方面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临床肠内营养渗透压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陈云云;袁瑾;陈梅;徐芳玲;王青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现状文献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改进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文献采集标准,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收录在多种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涉及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及分析.结果 符合采集标准的文献共计118篇,包括综述、描述性研究、质性研究和经验总结.其中经验总结特别是主观评价培训效果的文献较多,显示出对当前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的满意度较高,但是培养模式、标准及流程并不明确.结论 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的模式有较大的发展和改进空间,亟待研究并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模式.

    作者:梁政波;李琦;吴军;王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药物治疗新生儿低钙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药物治疗新生儿低钙血症的临床.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低钙血症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一般资料,依据原发病给予常规治疗(纠正酸激平稳紊乱、维持电解质平衡、补镁、营养支持等),采用个体化补钙方案.结果 早产、低出生质量、高胆红素血症、代谢性碱中毒为疾病主要因素;早产儿65例(54.2%),足月儿55例(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0 w患儿41例出现低钙血症,30~36 w患儿36例,说明胎龄与低钙血症存在相关性.结论 钙离子是维持机体各项活动的重要离子,新生儿低钙血症需明确病因,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案,以避免出现原发病,保障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王风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配合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应用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 通过针对我院60例患者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围手术期护理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对手术表示满意,术后3个月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6.67%.结论严格的护理配合规范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闵春燕;杨利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护合作模式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医护合作模式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医护合作模式和护士主导模式进行镇痛和镇静的安全管理.结果 干预组在ICU时间以及总镇静时间等临床指标中,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不良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合作模式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季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两组,每组45例.对比两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后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后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在行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罗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空勤人员大体检吸烟肺DR分析

    目的 探讨空勤人员吸烟肺DR特征与飞行机种的关系.方法 将空勤人员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以非吸烟组肺部DR表现为参照水平,评价吸烟组肺部DR特征.结果 空勤人员中,吸烟组肺部影像学改变较显著,DR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多、扭曲、排列紊乱,部分空勤人员肺野呈磨玻璃样改变.结论 吸烟有害健康,分析空勤人员吸烟肺DR影像特征,为控制空勤人员吸烟提供参考.

    作者:罗久伟;成官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膀胱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膀胱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膀胱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以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CT检查示膀胱右侧壁内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由较一致的小圆细胞组成,瘤细胞呈片状、条索状或巢状分布,核深染,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可见较多量核分裂像,胞质少,可见Homer-Wright菊形团.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99、SYN、CGA、NSE、Vim阳性,Ki-67阳性率约40%,CK、EMA、CK19、LCA、CD20、CD3、MyoD-1、Myogenin、Desmin、S-100.结论 膀胱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物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需与骨外Ewing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淋巴瘤等相鉴别.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作者:张建东;叶晓星;肖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术在触诊阴性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技术在触诊阴性的乳腺肿瘤病变中的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8例超声探及但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肿瘤.在超声引导下将乳腺定位导丝置入乳腺肿瘤病灶内部,术中依据导丝定位位置切除肿瘤并送病理检查.结果 58例患者中,55例为乳腺良性病变,3例为乳腺恶性肿瘤.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定位导丝置入术是一种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好的方法,对于触诊阴性乳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向川南;宋朝芳;冯敏;安宏元;姚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是威胁妇女健康的5种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同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又是一种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因为社会关注度低、缺乏知识普及、经济、精力有限、患者羞于启齿、有思想顾虑、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患者就诊率低,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更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广大妇女产后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家庭和谐.努力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是产科临床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该文对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夏桂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别嘌醇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别嘌醇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年06月~2016年12月我院发生的30例别嘌醇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 别嘌醇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包括皮疹、白细胞减少、关节痛、血管炎、肝损害、消化道症状等.结论 加强对别嘌醇用药后的监测,重视其不良反应,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李英楠;吕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