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治疗新生儿低钙血症的临床分析

王风洋

关键词:新生儿低钙血症, 早期诊治,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 探究药物治疗新生儿低钙血症的临床.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低钙血症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一般资料,依据原发病给予常规治疗(纠正酸激平稳紊乱、维持电解质平衡、补镁、营养支持等),采用个体化补钙方案.结果 早产、低出生质量、高胆红素血症、代谢性碱中毒为疾病主要因素;早产儿65例(54.2%),足月儿55例(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0 w患儿41例出现低钙血症,30~36 w患儿36例,说明胎龄与低钙血症存在相关性.结论 钙离子是维持机体各项活动的重要离子,新生儿低钙血症需明确病因,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案,以避免出现原发病,保障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经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为进一步治疗和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 对在我院行PCI的200例冠心病患者按术后造影随访结果分为再狭窄组(62例)和未狭窄组(13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血压、血糖、血脂、吸烟、体重、常运动等).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无差异(P>0.05);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体重指数高、常运动、再狭窄组发生率均高于未狭窄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提倡戒烟、常运动加强抗凝是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措施,临床应从这几方面进行干预,以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作者:鲁谦;冯冀;刘鹃锋;徐慧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MMP-9和TIMP-1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收集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脑梗死组)及健康受试者40例(健康对照组),脑梗死组根据入组14 d时MoCA评分结果分为CI组(MoCA评分<26分)、非认知障碍(non-cognitive impairment,NCI)组(MoCA评分≥26分).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MMP-9和TIMP-1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CI组与NCI组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NCI组相比,CI组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TIMP-1水平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MMP-9水平和高龄是脑梗死后C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TIMP-1水平与吸烟是脑梗死后CI的保护性因素.相关分析显示CI组MoCA评分与MMP-9水平成负相关,与TIMP-1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高MMP-9水平是脑梗死后CI的危险因素,而高TIMP-1水平是脑梗死后CI的保护性因素.测定脑梗死急性期血清MMP-9、TIMP-1水平,当与其他预测脑梗死后CI的因子联合进行系统筛查时,可能有助于识别脑梗死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高风险患者.

    作者:杨雪;窦志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体格检查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探讨体格检查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在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学院2014级三年制大专护理学生122人为试验组,123人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微视频教学资源辅助的实训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利用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体格检查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视频教学资源应用于健康评估体格检查实训教学中,能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护理专业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推广.

    作者:印琼;李兵;刘永民;贺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是威胁妇女健康的5种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同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又是一种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因为社会关注度低、缺乏知识普及、经济、精力有限、患者羞于启齿、有思想顾虑、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患者就诊率低,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更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广大妇女产后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家庭和谐.努力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是产科临床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该文对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夏桂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泌尿外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

    目的 观察和分析老年患者泌尿外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01例泌尿道感染老年患者分离的302株病原菌为研究对象,展开常规细菌培养,使用K-B法展开药敏分析.结果 病原菌分布302株临床分离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202株占67.00%,分离率高的为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88株,占29.00%,分离率高的为屎肠球菌;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12株占4.0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老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严重,需要定期对病原菌的耐药趋势进行监测,有效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参考.

    作者:李其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集束化护理对骨折术后卧床患者自我效能及腹胀便秘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骨折术后卧床患者自我效能及腹胀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86例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腹胀便秘的发生状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为(67.08±16.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7±15.15)(P<0.05).观察组的腹胀和便秘发生率为20.93%和25.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16%和55.81%(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显著提高骨折术后卧床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减少腹胀和便秘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薛兰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后出血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2016年我院收治的77例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妇产后出血运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障分娩顺利并有效帮助产妇控制出血量.

    作者:周秀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现状文献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模式改进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文献采集标准,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收录在多种中文期刊数据库中涉及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及分析.结果 符合采集标准的文献共计118篇,包括综述、描述性研究、质性研究和经验总结.其中经验总结特别是主观评价培训效果的文献较多,显示出对当前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的满意度较高,但是培养模式、标准及流程并不明确.结论 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的模式有较大的发展和改进空间,亟待研究并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模式.

    作者:梁政波;李琦;吴军;王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玉屏风胶囊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的有效性

    目的 探讨玉屏风胶囊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的有效性.方法 将我院的7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症患儿采取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探讨组有38例患儿,采用玉屏风胶囊联合童康片模拟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有37例患儿,采用玉屏风胶囊模拟剂联合童康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9.46%,探讨组的有效率为84.21%,探讨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较大(P<0.05).两组患儿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玉屏风胶囊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疗效好,能有效降低患儿的发病率,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可缩短治疗时间,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作者:余亚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7例接受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1±2.2)min、(58.8±3.5)min;术中止血时间分别为(6.1±0.8)min、(9.5±0.6)min;住院时间分别为(11.1±1.7)min、(16.6±2.0)min.观察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74.4%(32/43),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脑外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者90例及护理人员26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护理人员13名、患者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护理质量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100%、97.78%,均高于对照组的46.15%、75.5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外科护理给予人性化管理,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护士、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临床管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红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3年2月~2016年2月,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共50例患者,舒适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共5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舒适护理组舒适度评分为(86.42±3.53)分,常规护理组舒适度评分为(49.52±10.58)分,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32.00%,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肖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析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实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102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实施自体骨移植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不连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优良率为88.23%(90/102),失败例数12例,占11.76%;感染型骨不连在治疗的失败率上远高于肥大型及萎缩型骨不连,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上,失败组患者明显高于优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中,感染型骨不连者及开放性骨折者数量远多于优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上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较容易受骨不连类型、骨折类型、有无糖尿病及年龄大小等因素影响.

    作者:彭小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ESD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择期行ESD患者4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2例.观察组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组,对比组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停药至患者呼唤姓名睁眼)、清醒时间(停药至患者依指令指鼻)、记录患者术后麻醉苏醒后30 min、1 h、2 h、3 h时腹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术中呼吸抑制、呛咳、体动和术后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前者术中体动、呼吸抑制情况较后者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性,但术后苏醒时间及清醒时间对比中可见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段患者腹疼VAS评分显示,观察组明显在术后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降低ESD后疼痛中的效果较佳,且可以降低术中丙泊酚用量,同时具有减轻术中躁动及术后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术后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家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对策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在各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对策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急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重泽;邹为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娱乐治疗在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优势

    目的 探讨娱乐治疗在精神疾病康复治疗中的优势.方法 将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娱乐治疗(治疗组)和体能锻炼(对照组),定期测量PAN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进行对比,评估娱乐治疗在精神疾病康复治疗中的优势.结果 治疗组的认知功能改善比对照组更显著.从思维、情感、行为、主动性等方面观察,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在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三组相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显著.患者的行为能力、躯体疾病、生命体征、大小便情况两组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相似.结论 娱乐治疗更能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愉悦心情,改善认知,促进人际交往功能,对维持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康复或延缓衰退具有明确的效果,与对照组先比更具有优势.

    作者:吴冬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3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单独使用替吉奥胶囊,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联合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病情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联合用药,单用替吉奥胶囊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梁发添;罗成贵;许锦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脑外伤治疗采用早期控制性降压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探索急性脑外伤患者行早期降压治疗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4年4月~2016年4月接收的患急性脑外伤的100例患者,按照其入院血压和基础差值进行分组,且均行降压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患者治疗后的损伤病灶面积均有显著扩展,GC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其中又以H组的扩展面积更小,GCS评分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 对急性脑外伤患者行早期血压控制可有效提高其的恢复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宋瑞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PFN内固定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并讨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应用PFN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11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关节置换组48例,内固定组62例.TER 28例、半髋置换20例;髓外固定22例、PFN内固定40例;比较患者围手术期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后引流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EN内固定术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TER组、半髋置换组、髓外固定组(P<0.05),PFN内固定组下地时间明显少于髓外固定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PFN内固定组住院时间与TER组、半髋置换组、髓外固定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FN内固定术髓内有可靠的支撑装置,能够承担患者的较大重力,较之髓外固定术能够使患者更早下地,降低患者无法下地活动所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患者不耐受大手术建议实施近端髓内钉.

    作者:王云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痛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无痛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老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度以及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给予老年骨折患者无痛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钟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