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菊;任官兰
目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组给予吞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行康复治疗可降低吸人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康复训练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生理解剖特点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其吞咽功能.
作者:周业青;项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收集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脑梗死组)及健康受试者40例(健康对照组),脑梗死组根据入组14 d时MoCA评分结果分为CI组(MoCA评分<26分)、非认知障碍(non-cognitive impairment,NCI)组(MoCA评分≥26分).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MMP-9和TIMP-1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CI组与NCI组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NCI组相比,CI组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TIMP-1水平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MMP-9水平和高龄是脑梗死后C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TIMP-1水平与吸烟是脑梗死后CI的保护性因素.相关分析显示CI组MoCA评分与MMP-9水平成负相关,与TIMP-1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高MMP-9水平是脑梗死后CI的危险因素,而高TIMP-1水平是脑梗死后CI的保护性因素.测定脑梗死急性期血清MMP-9、TIMP-1水平,当与其他预测脑梗死后CI的因子联合进行系统筛查时,可能有助于识别脑梗死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高风险患者.
作者:杨雪;窦志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见护理问题,提出并实施护理对策,以护理对策实施前后护理问题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有针对性护理对策的实施,各项护理问题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且前后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针对性的解决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及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兆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为有效治疗女性患者慢性盆腔炎疾病,探究中西联合用于疾病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4年7~2015.7期间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慢性盆腔炎女性患者86例,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西药组、中西组,每组人数均为43例,对患者进行一年后随访记录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中西组疾病复发率为2.3%,西药组为9.3%,中西组用药治疗后患者疾病复发率较西药组低,P<0.05;中西组炎症改善有效率为97.7%,西药组为86.0%,P<0.05;西药组较中西组血浆粘度C反应蛋白改善效果差,P<0.05.结论 临床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联合进行治疗,患者恢复好、复发率低.
作者:吴燕;张永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杨子云是我市著名儿科医生之一.生前曾任南营门卫生院副院长,天津市中医学会儿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在前天津市卫校担任中医儿科学教学工作. 从医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儿科诊疗经验,尤其在小儿生理、病理的认识及诊查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
作者:徐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并讨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应用PFN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11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关节置换组48例,内固定组62例.TER 28例、半髋置换20例;髓外固定22例、PFN内固定40例;比较患者围手术期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后引流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EN内固定术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TER组、半髋置换组、髓外固定组(P<0.05),PFN内固定组下地时间明显少于髓外固定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PFN内固定组住院时间与TER组、半髋置换组、髓外固定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FN内固定术髓内有可靠的支撑装置,能够承担患者的较大重力,较之髓外固定术能够使患者更早下地,降低患者无法下地活动所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患者不耐受大手术建议实施近端髓内钉.
作者:王云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择期行ESD患者4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2例.观察组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组,对比组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停药至患者呼唤姓名睁眼)、清醒时间(停药至患者依指令指鼻)、记录患者术后麻醉苏醒后30 min、1 h、2 h、3 h时腹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术中呼吸抑制、呛咳、体动和术后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前者术中体动、呼吸抑制情况较后者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性,但术后苏醒时间及清醒时间对比中可见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段患者腹疼VAS评分显示,观察组明显在术后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降低ESD后疼痛中的效果较佳,且可以降低术中丙泊酚用量,同时具有减轻术中躁动及术后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术后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家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查阅国内外有关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文献,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发现PDCA循环能提高医院药学管理效率,为患者和临床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药学服务.医院药学管理使用PDCA循环能加快学科发展建设,更利于工作开展.
作者:方媛;徐宏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辅(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助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高危因素、治疗方案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我科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及瓣膜置换手术术后出现ALI/ARDS的患者26例,通过对病例的分析总结,探讨术后引起ALI/ARDS的高危因素,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并为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降低术后ALI/ARDS的发生率.结果26例ALI/ARDS患者经充分镇静、机械通气及肺复张治疗、抗炎及严格控制出入量、营养支持等治疗,24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因ARDS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死亡.结论术后积极有效的机械通气,能有效复张塌陷肺泡,改善氧合,减少肺泡反复开放、闭合所导致的肺损.此外术前积极控制各项高危因素,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也是降低术后ALI/ARDS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志凯;晋炳申;王泽;李立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 本此研究对象从2014年11月~2016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选取98例,经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探究9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影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从而保障患者后续的护理效果,进一步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护理价值,可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文红梅;舒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破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具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120例剖宫产产妇,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于胎儿娩出后分别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观察组)和缩宫素+垂体后叶素+米索前列醇(对照组)防治产后出血.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出血量及止血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11.70%,显著低于对照组28.30%,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建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非Q波心电图的冠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近4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1例非Q波心电图表现经冠造证实至少一支冠脉闭塞患者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非Q心电图表现的冠脉闭塞患者,冠造显示单支血管闭塞46例,占75.41%;双支闭塞15例,占24.59%;急性冠脉综合征2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5例,不稳定心绞痛27例;慢性冠脉闭塞18例(其中经冠脉造影证实9例,经病史证实稳定心绞痛3例慢闭,隐匿冠心病6例慢闭);有明确的心梗史11例.结论 冠脉闭塞心电图非Q波表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比例大52.46%,慢性冠脉闭塞29.51%,陈旧性心梗18.03%.
作者:陈玉先;史永堂;郝俊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脑梗死治疗过程中中药的用药规律,为提高临床中医药治疗效果,保障中药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1015年99例脑梗死患者中药用药信息,运用Excel建立现代脑梗死用药数据表,采用频数分析方法探寻高频中药和中药种类,并用聚类分析方法探寻关系密切的药物组成的药对和聚类方,总结脑梗死的用药规律.结果 99例病例,共使用213味中药,用药总频数为1790次,药物频数在5次以上的药物共有71味,总频率为89.5%.在常用药物涉及15类药物.对使用频数在20次以上的24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5个聚类组和8个药对.结论 平肝息风,清热养阴,益气活血通络,通腑泄热,燥湿化痰是现代医家治疗中风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作者:涂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总结和探讨15例脊柱融合术后假关节形成,行翻修手术的临床护理经验,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前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训练,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伤口保持清洁,科学的开展康复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经随访发现,优质细致的护理能提高翻修手术患者再植骨的愈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曾方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慢性湿疹以及神经性皮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湿疹以及神经性皮炎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实施治疗,对照组则使用丁酸氢化可松软膏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均有2例,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慢性湿疹以及神经性皮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王洁君;景万仓;罗芳;杨省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2例,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各61例,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对比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结果 术后,手术组患者腕关节评分优良率高于非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低于非手术组,;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时,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均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但近期疗效方面,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
作者:张铁桓;牟小勇;罗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234例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扩张型心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居住地类别分为两组:农业人口组(n=190),非农业人口组(n=44).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结果分析,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的总患病率为0.1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岁以上年龄阶段的扩张型心肌病患病率80.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2.4:1,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性心肌炎与不良生活习惯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大小及射血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农村高于城镇,接近2倍.患者危险因素中,50岁以上男性多发,城镇男性发病高,农村女性发病高,病毒性心肌炎与不良生活习惯是可能的危险因素,城镇病毒性心肌炎比例高,农村不良生活习惯比例高.扩张型心肌病症状越重,EF值越低,心功能越差,而农村患者较城镇患者症状重,心功能差.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存在城乡差异.
作者:贾建军;庞永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娱乐治疗在精神疾病康复治疗中的优势.方法 将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娱乐治疗(治疗组)和体能锻炼(对照组),定期测量PAN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进行对比,评估娱乐治疗在精神疾病康复治疗中的优势.结果 治疗组的认知功能改善比对照组更显著.从思维、情感、行为、主动性等方面观察,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在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三组相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显著.患者的行为能力、躯体疾病、生命体征、大小便情况两组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相似.结论 娱乐治疗更能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愉悦心情,改善认知,促进人际交往功能,对维持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康复或延缓衰退具有明确的效果,与对照组先比更具有优势.
作者:吴冬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转子间骨折患者共计149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49例患者分为A、B、C三组分别实施动力髋螺钉固定术(DHS)、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PHNA)、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A、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比B组要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卧床时间相较于A、B两组更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A组多于B组,但少于C组;C组患者在术后3、6、9个月的Harris得分高于A组和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73.5%、82.0%、9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龚小东;刘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赣南地区口腔恶性肿瘤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实验组,同期选取医院接受口腔检查的健康人员30名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员的病理组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组人群HPV16型阳性率.结果 30例口腔恶性肿瘤组患者HPV16/18阳性为20例,阳性率为66.7%,健康对照组的HPV16/18阳性4例,阳性率为13.3%,口腔恶性肿瘤组患者HPV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赣南地区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密切相关,值得参考.
作者:何海蕾;潘桂涛;李勇;王羽;陈琨;黄新帮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