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ABO、RH(D)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李金辉;黄秋燕;胡志愿;何秀琴;苏丹;李豪柏

关键词:血型鉴定, 手工操作法, 卡式微柱凝胶法
摘要:目的 探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ABO、RH(D)血型鉴定中的主要应用.方法 对英德市人民医院检验科采集的45558例病人血液标本同时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与传统手工操作法进行血型鉴定检测.结果 卡式微柱凝胶法正确率为100%,手工法正确率为99%.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式微柱凝胶法操作标准化,结果判定清晰准确,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在肝胆手术患者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 研究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60例肝胆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实验组32例进行静脉留置针,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静脉输液针的静脉输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静脉留置针后,发现实验组在穿刺成功率、外渗发生率、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胆手术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能够提高穿刺率,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手术进行,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与运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余慧敏;马丽萍;潘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E-钙粘蛋白、可溶性E-钙粘蛋白在胃部疾病中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E-钙粘蛋白(E-cad)、可溶性E-钙粘蛋白(sE-cad)的检测在早期诊断几种胃部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139例因出现胃肠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并配合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胃溃疡33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28例,胃癌22例,18例无任何病例改变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及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各标本组织中E-cad的表达情况及胃液中sE-cad水平.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组、胃癌组E-cad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有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组、胃癌组血清中sE-cad的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黏膜组织中E-钙粘蛋白的表达情况及血清中可溶性E-钙粘蛋白的水平检测可作为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有力依据.

    作者:陈亚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危险因素及其不良妊娠结局

    目的 探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一些危险因素以及对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150确诊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做为观察组.选取正常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胎次,ICP病史,肝胆功能,妊娠合并症,硒、锌摄入量.结果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危险因素有ICP病史,肝胆功能,妊娠合并症,低硒摄入量.结论 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性较正常孕妇显著增高.

    作者:陈贵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析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高危新生儿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症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名发生重度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利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实验观察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常规对照组仅使用普通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新生儿接受治疗之后其胃肠功能、肾功能、心功能、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受损程度进行监测分析对比.结果 实验观察组与常规对照组相比较,胃肠功能、肾功能、心功能、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受损程度均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 临床中在面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情况时,及时的运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保护体内重要器官的功能,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林思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导师小组负责制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我科自2012年以来实行导师小组制责任制护理带教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其归属感,全面提高了整体护理的能力,整体效果满意.

    作者:黄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共选取144例乳腺癌患者,按照入院单双数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A、B两组)各72例,A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B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采用Piper疲乏量表(PFS)对患者CRF程度进行评估,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发现,B组PFS量表中包括疲乏的行为及严重程度、情感、感觉、认知及情绪等4部分内容得分均低于A组,B组患者的癌性疲乏程度相对较弱,P<0.05;B组生存质量表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结果均高于A组,B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较优,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应加强护理干预,改善其癌性疲乏现象,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袁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烟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本文总结了肝移植术后烟曲霉菌感染的易感的因素及其护理的措施,为护理人员提供了相关的护理依据,从而减少术后烟曲霉菌的感染率,从而提高肝移植术后的生存率.

    作者:姜金花;王海燕;张衍水;许福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附子理中汤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7),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症状评分、Hp根除及6个月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症状评分降低更加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84.78%(39/46),明显高于研究组的91.49%(43/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研究组胃溃疡复发率为12.77%(6/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降低胃溃疡的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郝洁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36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咳嗽、发热、咳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咳嗽、发热、咳痰)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可快速退热、止咳、祛痰,且临床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机制及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在临床上,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因复杂性因素,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引起组织性功能障碍,属于临床常见性、多发性手术并发症.虽然该现象原因尚未清晰,然而血管功能障碍有着主要作用,血管损伤主要因素就是H 2O 2.本文主要研究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机制及防治作用和进展.

    作者:赵宏伟;于爽;赵冰冰;乔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60例为例,根据计算机SPSS20.0统计学软件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以卧床休息、控制食盐摄入量、抗心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0/30),观察组总有效率93.3%(28/30),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字2=7.684,P<0.05);观察组左心射血分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B型尿纳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张姗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乳腺X线钼靶摄影在隐匿性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乳腺X线钼靶摄影在隐匿性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经乳腺X线片发现的不可触及可疑乳腺癌肿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部分患者接受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或者是定位染色手术病理检查,并将X线片结果 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32例隐匿性乳腺病灶患者有23例接受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病灶者20例,包括有导管原位癌患者8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导管内乳头状癌4例,单纯癌3例.32例患者病变部位包块:外上象限13例,内上象限7例,乳晕区6例,内下象限4例,外下象限1例,腋下1例.钼靶X线检查表现为孤立结节影、单纯细沙样钙化、局部密度增高、星芒状改变、单纯腋下淋巴结肿大以及局部腺体凹陷.结论 经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可对隐匿性乳腺癌肿进行准确的诊断,为目前临床重要诊断技术,值得关注并推广使用.

    作者:白英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健、患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与术后早期再出血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健侧与患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西南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经单侧侧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88例,根据患者穿刺部位将患者分为健侧组40例与患侧组48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4 h行头颅CT检查,通过2次CT对比,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健侧组再出血5例,再出血率14.29%,患侧组再出血0例,再出血率0,健侧组术后再出血率高于患侧组(P<0.05).结论 健侧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患侧高.

    作者:杨攀;杨福兵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实施临床路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效果指标变化情况,为后续医院扩大临床路径方病种面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 从样本医院病案HIS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费用信息332例,采用χ2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实行临床路径前后住院费用无显著性差异(t=-0.045,P>0.05),尚不能认为实施临床路径后,CP组的平均住院费用是低于非CP组;实施CP后,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非CP组和CP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CP组8.95天低于非CP组9.8 d.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是降低住院天数的有效手段,是降低住院费用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临床路径是规范医师医疗行为的重要管理方式.

    作者:郭阳;杨华;贾惠莉;张娟;杨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门-球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门-球时间(DTBT)因素.方法 以2014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急诊PCI的206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DTBT时间分组,≤90 min为1组(86例),>90 min(120例)为2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比较,在门诊就医、家属签署同意书时间、导管室准备时间、节假日就诊等方面差异明显(P<0.05).结论 门诊就医、就诊-家属签署同意书时间、导管室准备时间、节假日就诊均会加长DTBT时间,因此要加强对公民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沟通效率,建立健全有效的非工作时间急诊流程,缩短DTBT时间.

    作者:董梦舒;徐慧琳;楼娟;王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妊娠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和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妊娠糖尿病(GDM)孕妇比正常孕妇发生畸形的概率高,且可能造成不育、流产、早产等,同时还会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进而对产妇和新生儿健康造成较大危害[1].同时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会使孕妇体内出现胰岛素抵抗,影响胰岛β细胞的分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作者:汪小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对早产儿呼吸窘迫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对早产儿呼吸窘迫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气血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气促、呼吸困难、呻吟、吸气三凹证改善时间均短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2、OI、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低氧血症、鼻损伤、CO2潴留、机械通气及腹胀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呼吸窘迫患儿临床症状及气血指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郭景华;龙文香;尤金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析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研究妇科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宫腔镜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及时预防与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做好手术之前准备工作,做好手术过程中的严密监护与手术后的预处理工作是有效降低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重要也是关键性的因素.

    作者:柴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析基层医院临床用血现状及改善对策

    目的 探讨我院临床用血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为我院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及持续改进提供可行性建议,使血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同时也为我院输血科能达到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用血评审标准做准备.方法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用血评审标准,抽查2014年8月~2016年7月共900份归档输血病历,制定抽查输血病历模表.根据抽查结果 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血原因,并将抽查结果下发临床各用血科室,共同制定临床用血管理改进方案使其逐渐完善.结果通过抽查两年共900份归档输血病历发现,基层医院的临床用血管理现状离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用血标准仍有一定差距,亟待改进.结论 基层医院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性不够重视,输血全程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同时医院职能部门没有做到监督作用.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不能完全依靠输血科,需要院领导给予足够重视及各临床用血科室的积极配合.

    作者:冯艳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2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输尿管软镜组和经皮肾镜组,比较两组术后4w清石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结石大径≤2 cm患者,术后4 w清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大径﹥2 cm患者,术后4 w清石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大径≤2 cm的肾结石,选用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具有安全、微创的优势;对于大径>2 cm的肾结石,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清石率高,其具有着取石彻底、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但是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症风险较大,需要严格监控患者的手术禁忌证.

    作者:刘国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