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
目的 探究妇科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妇科住院手术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有关知识知晓率100%,高于对照组的85%,(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 妇科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使医疗费用有效降低,提高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单用奥硝唑治疗,观察组采取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宫颈举痛缓解时间、小腹坠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84.44%),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P<0.05.结论 采用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枸橼酸莫沙比利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功能性便秘60例患者运用枸橼酸莫沙比利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显效26例(43.33%),有效例25(41.67%),无效9例(15%),总有效率达85%.结论 二者联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可靠、安全、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肖灵辉;骆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加强医院内部信息整合,推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数字化,有效地提升医院行政管理效能,更好地为医院的运营和管理服务.方法 分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具体需求,并设计建设规划.结果 完成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制定了建设规划并不断优化和完善.结论 该系统可提高医院人员管理的效率,实现了各类信息的高效率交互.
作者:顾明辰;沈宁乔;范晓薇;何滋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以坐、站位对线平衡训练为主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为观察对象,在社区康复门诊接受以坐、站位对线平衡为基础的系统训练,同时指导家属辅助技巧,在家庭强化肢体对线平衡.观察周期1年.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法[1]评定患者运动功能;用MAS法[2]评定患者平衡功能;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3]评定患者下肢功能.结果 1年前后自身对照,Fugl-Meyer、MAS积分明显提高(P<0.01);下肢能力等级明显增高(P<0.01).结论 以坐、站位对线平衡为主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丁田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172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86眼),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43例(86眼),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采取综合治疗方案的效果较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荐.
作者:朱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儿科2013年12月~2015年9月收治的住院患儿中选取128例患儿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成了循证护理组(n=64)和常规护理组(n=64),循证护理组患儿则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则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循证护理组护理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组,循证护理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常规护理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儿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能大大的提高护理的效果,增加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对和谐医患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肖艳玲;黄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钢板内固定法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接诊的70例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常规外固定法治疗,研究组40例以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 钢板内固定法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余卫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0~6岁小孩血液中钙的含量和缺乏状况及一年四季的不同时间段钙水平的差异.方法 收集3721例于2014年4月~2016年3月浦口地区入院就诊的0~6岁儿童的末梢血液标本,其中男1815例,女1906例,采用北京博晖BH5100S型号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血液钙水平,对结果按年龄进行分组并比较其差别.结果 0~6岁儿童钙水平为(1.87±0.23)mmol/L.在钙缺乏的81例(2.18%)儿童中,0~1岁儿童钙缺乏率高.不同季节间,春、夏季钙水平高于秋、冬季度,测定值分别为[(1.89±0.22)mmol/L、(1.89±0.23)mmol/L和(1.86±0.21)mmol/L、(1.86±0.23)mmol/L](P<0.05).各年龄阶段女性儿童和男性儿童的钙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儿童体内钙是否缺乏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钙的补充应伴随儿童的各个年龄阶段,适量水平的钙能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郑兴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神经内科收治的52例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MRI检查,对照组采用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MRI和CT检查后,观察组的出血性转变阳性率为96.15%,对照组的出血性转变阳性率为7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检查在病灶、形态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但MRI成像能够更好的观察,且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出率.MRI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亚急性期更加具有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治疗的影像学依据,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王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疾病,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无疑成了当下医疗卫生组织函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其动物模型自然成为至关重要的基础,为进一步加深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本文就国内外近几年对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做一综述.
作者:袁青青;钱海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以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感或伴有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常见临床症候群,且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反复就医,影响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合并焦虑、抑郁的FD患者的研究,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在FD治疗的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探讨及可能作用的机理,进一步为临床上治疗F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7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8例合并焦虑、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患者中男8例,女12例,年龄为18~75岁,平均(45.78±9.33)岁.对照组18例患者中男6例,女12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5.83±9.14)岁.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score,GI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SDS、GIS均得到改善,但治疗后实验组GIS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SAS、SDS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和内关穴可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总体消化不良症状,其疗效优于黛力新;在改善焦虑抑郁情况方面,黛力新优于经皮穴位电刺激.
作者:何娣;李志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加味真武汤对Ⅳ期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Ⅳ期脾肾阳虚型DN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加味真武汤.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cr、Ccr、尿蛋白定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Ccr均有上升,观察组各项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Ⅳ期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加味真武汤治疗,可起缓解症状、改善肾功能作用.
作者:王玉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强化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儿保科门诊就诊的患儿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MUIS量表分别测评两组患儿家长的焦虑状态、不确定感,并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给予强化健康教育后,其家长焦虑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确定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和不安定感,并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夏冰;王琳;魏霖;李海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在小儿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骨科2015~2016年收治的123例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骨科2014~2015年间收治的135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患儿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潜在风险和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而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骨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和潜在风险的发生,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尹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自服白草枯中毒患者家属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2例自服白草枯中毒患者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服百草枯中毒患者家属SAS得分(59.95±10.23)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经济状况、年龄是自服白草枯中毒患者家属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自服百草枯中毒患者家属焦虑情绪处于较高水平,医务工作者应采取个性化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吴凤菊;曾灵芝;覃英玉;朱海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黄连素不同剂量治疗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3例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予以黄连素片0.3 g/次,3次/d;高剂量组予以黄连素片0.5 g/次,3次/d,观察8 w,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肝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HDL-C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ALT、AST均有所下降(P<0.05或P<0.01),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黄连素可降低脂代谢异常的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丁美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并应用特殊老年人护理人文关怀疗愈模式.方法 对我院接收的4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身心变化情况,建立并实施护理人文关怀疗愈模式.结果 经人文关怀模式实施后,老年人的抑郁评分为(50.15±1.13)分,明显低于该模式实施前的(57.84±5.14)分,而就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评分来看,实施后的总评分为(137.83±14.05)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的(107.47±15.49)分,模式实施前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特殊老年人护理建立并实施人文关怀疗愈模式,效果较好,可以提升人文关怀品质,并缓解老人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涂艳琴;何凤娥;于若辰;邓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探究小儿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病因以及药物治疗的效果,可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长期发热的患者中选取30例,并对30例小儿长期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长期发热患儿长期发热的具体病因情况以及采用小柴胡汤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30例小儿长期发热患儿的发病原因以感染性疾病为主,所占比例为53.33%,其次是结缔组织疾病(23.33%)、肿瘤疾病(16.67%)以及其他类疾病(6.67%).另外,治疗痊愈患儿有25例.结论 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引起小儿长期发热的主要原因,在针对小儿长期发热的患儿发生长期发热情况,需要立即观察临床症状,从而确定病因进而实施治疗.
作者:陈少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针对使用硫辛酸对糖尿病末梢神经发生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做以分析.方法 随机择取80例患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行以甲钴胺片和硫辛酸,3w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使用硫辛酸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使用甲钴胺的参照组.结论 在临床当中,硫辛酸对于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患者而言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
作者:周恒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