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站勇;李雪寒
目的 探讨开腹胆总管探查的适应条件、必要性、并发症及胆总管探查的新进展.方法 对两家医院在2014年1月~2017年6月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中胆总管探查的必要性.结果 62例均痊愈,术中证实胆总管扩张54例,胆总管探查发现结石50例,术中胆道镜探查发现残余结石14例,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胆道感染2例,胆汁性腹膜炎1例.结论 开腹进行胆总管探查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对于胆管多发结石、胆总管明显扩张的患者,术中胆道镜探查是必要的.
作者:李衍训;孙晋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学习压力与睡眠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部分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成绩的学生情况进行了学习压力问卷与睡眠质量的PSQI调查,并分析了学习压力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且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压力水平.共计16.92%的受访学生出现睡眠障碍,其中男学生在睡眠障碍和PSQI得分项与女学生相比显著升高(P<0.05);非医学类学生的PSQI打分高于与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表明睡眠障碍与学习压力呈正相关,即学习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差.结论 学习压力和睡眠质量差是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应尤其注重对男大学生以及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其提高身心健康,缓解睡眠障碍.
作者:宦梦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放射性核素131I在甲亢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64例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硫氧嘧啶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丙硫氧嘧啶片+131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FT3、FT4及TSH变化水平.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5%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FT3、FT4、TS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核素131I在甲亢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FT3、FT4及TSH水平,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清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8例符合条件的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在给予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口服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体质量增加幅度、食欲恢复时间、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食欲恢复时间、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燕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COOK宫颈扩张球囊与缩宫素促宫颈成熟的相关指标差异.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的1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有引产指征且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产妇,有禁忌症的除外,评分数相同的平均分成两组,每组95例.观察组为COOK宫颈扩张球囊组,对照组为缩宫素组,分别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8.8±2.4)分,高于对照组(6.3±1.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6.71±1.90)h、第二产程(0.52±0.10)h,短于对照组第一产程(8.60±2.13)h、第二产程(0.67±0.1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1.57%,低于对照组的2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后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显著提高、缩短了产程,未增加分娩并发症.
作者:陈登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重型肝炎为临床危重症,尤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往往需要多学科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临床疗效显著. 本文就大黄在急性甲型重型肝炎合并心衰1例中的应用,总结经验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大黄在重症肝炎中的作用,旨在提高重症肝炎的临床救治.
作者:李金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早期宫颈癌首选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预后.但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早期术后宫颈癌患者出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几率明显增加.近年来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法成为研究热点,故就现有的术后放疗、化疗及放疗联合化疗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双英;张娜;刘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在复发性鼻窦炎患者中的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2月入院治疗的复发性鼻窦炎患者7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经鼻外径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鼻窦CT Lund Mackay评分及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对两组手术前、手术后疼痛及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手术后鼻中隔和下鼻甲粘连、下颌窦开口狭窄、眶周软组织淤血发生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后VAS评分(1.27±0.31)分、鼻窦CT Lund Mackay评分(6.82±1.28)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5.98±1.21)分,均低于对照组VAS评分(3.43±0.46)分、鼻窦CT Lund Mackay评分(9.41±1.45)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7.86±1.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鼻中隔和下鼻甲粘连、下颌窦开口狭窄、眶周软组织淤血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鼻内镜手术用于复发性鼻窦炎患者中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症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张艺莹;宋广斌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观察采用新型电动振荡输血装置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效果,为科学、合理、有效地输注血小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我院80例需输注血小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新型电动振荡输血装置输血,对照组患者未使用新型电动振荡输血装置输血,观察两组的输血效果.结果 输血前,两组血小板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实验组血小板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输血前后血小板含量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型电动振荡输血装置输注血小板的疗效更好.
作者:隋春雨;蔡翔;杨敏;周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清IL-6、IL-10、CRP和PCT水平检测对手足口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手足口病患儿90例为观察组,并根据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单纯组51例和感染组39例,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间IL-6、IL-10、CRP和PCT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IL-6、IL-10、CRP以及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CRP以及PCT水平高于单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和单纯组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10水平在鉴别手足口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方面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联合CRP和PCT检测可为临床鉴别早期手足口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利于临床早期用药治疗.
作者:管建;姜娟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针对2015年出现职业暴露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和改进方案,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 2015年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6.57%,2016年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5.80%,同比下降13.28%.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地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莉;刘华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临床诊断中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联合颅脑MRI的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系统损伤高胆红素血症患儿36例为实验组,另选同期住院的无神经系统损伤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3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血清NSE及UCB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观察,对实验组患儿进行MRI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 分为MRI正常组及异常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同时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血清NES及UCB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脑MRI检查发现,实验组36例患儿中28例存在异常,MRI异常患儿血清NES指标高于无异常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MRI检测结果与血清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NES水平与MRI检出率存在正相关关联(r=0.397,P<0.05).结论 血清NSE、UCB及MRI检查是高胆红素伴脑损伤患儿检测的重要标志,可进行早期诊断并对患儿预后进行评估.
作者:邬剑;李慧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讨论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肾脏内科病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6月肾脏内科病理培训生100名,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讨论式教学,两组均教学3个月.采用医院自拟测评试卷对两组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病理分析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合作协作能力及课堂活跃程度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教学后,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18.32±0.96)分、自主学习能力(18.05±0.85)分、病理分析能力(18.77±0.94)分、知识理解能力(18.13±0.83)分、合作协作能力(19.00±0.75)分及课堂活跃程度(19.32±0.5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为94.00%,高于的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讨论式教学在肾脏内科病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张国艳;刘艳姝;隋洪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索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的介入干预措施,为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患者寻求更佳治疗手段,观察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介入开通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15例患者,对介入治疗的优点、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的病因、治疗措施以及介入治疗开通的成功率、手术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15例患者手术顺利,一期开通慢性闭塞的左侧锁骨下动脉,患者临床症状即刻或较快改善,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双入路和逆向开通的接入技术治疗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安全、有效,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何明峰;高飞;马兴洲;田松朝;崔会青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浆B型利钠肽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8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54例为A组,同时选择冠脉血管无狭窄的患者26例作为B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血糖、血脂、血压、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冠状动脉的病变部位及程度等临床资料,观察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结果 血浆BNP水平A组较B组升高,统计学意义显著(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NP水平、舒张压是冠状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在A1、A2及A3组中随着Gensini评分增加,血浆BNP水平逐渐升高,Gensini评分与血浆BNP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594,P<0.05).结论 血浆BNP参与了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浆BNP的水平能一定程度上的反映冠脉病变程度.
作者:卢灵锋;钟志戎;吴昆;樊岷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赣州市章贡区2015年3月~2016年3月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分析.方法 选择赣州市章贡区2015年3月~2016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抽取390例,其中1~4年级168例学生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及透明胶纸法肛拭法检测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感染情况,幼儿园儿童用透明胶肛拭子法检查蛲虫感染情况,分析其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 1~4年级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总人数为6例(3.57%),钩虫感染率为1.19%,蛔虫感染发生率为1.19%,鞭虫感染发生率为1.19%.其中蛲虫感染发生率小学感染率为2.05%,幼儿园感染率为4.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感染者中,无自觉症状者9例,有自觉症状者15例.其中肛门瘙痒者9例,磨牙者2例,失眠、食欲不振等症者2例,遗尿者1例,肛周炎症者1例.结论 提高儿童的卫生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家长加强基本的防病意识与讲究卫生的相关知识,改善儿童的生活场所质量,对出现感染的儿童进行简单的药物治疗,定期进行预防与检查,降低临床的感染情况,维持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廖敏;雷宏;陈淑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分析三踝骨折骨折的治疗方法 、疗效和临床经验,为三踝骨折的外科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1例三踝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外踝骨折经踝关节外侧切口复位后腓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后踝和内踝均通过后内侧切口复位,患者术前、术后均行踝关节正侧位摄片检查,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踝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5例患者存在下胫腓联合损伤并均采用下胫腓螺钉固定.21例患者均获得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3.82±3.56)周.AOFAS足踝得分70~97分,平均AOFAS足踝得分为(90.70±6.78)分,其中优12例,良8例,可1例,无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三踝骨折患者经外侧入路结合后内测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玉起;王金刚;李虎;杨巍巍;陈勇;杨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蛋白磷酸酶1和2A是机体细胞内两种重要的蛋白酶,参与基因表达、神经传递、肌肉收缩、细胞周期等生理过程.目前研究发现两者尤其是PP1在调节心脏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肌细胞中众多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失调是诱发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因此,调节蛋白磷酸酶也许可成为心肌病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张文慧;高丽;黄惠丽;谢铭;陈可塑;刘福明;陈龙;王荣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后炎性因子与神经根性疼痛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依据MRI检查结果 将观察组分为膨出型6例(观察组A)、突出型9例(观察组B)和游离型5例(观察组C);收集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检测炎性因子IL-1、IL-6、IL-18和TNF-α表达水平,采用VAS评分评价各组神经根性疼痛程度,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IL-1、IL-6、IL-18和TNF-α表达水平和VA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B组和C组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和VAS评分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和VAS评分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和VAS评分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后炎性因子IL-1、IL-6、IL-18和TNF-α表达水平与神经根性疼痛呈正相关.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静脉血中炎性因子IL-1、IL-6、IL-18和TNF-α表达水平较正常人高,且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与神经根性疼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作为一项指标反映神经根性疼痛程度,将神经根性疼痛量化和数据化,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剂量和治疗,更好地评判疗效.
作者:王钦奋;周仕国;刘国铭;林世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同一厂家生产的胶体金增强免疫法(标为A)和胶乳免疫比浊法(标为B)胱抑素C测定试剂盒在日立7600全自动分析仪上的分析性能进行验证,并通过方法 比对评估两试剂盒检测结果 的一致性.方法参照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20-2013对两试剂盒的精密度、正确度及线性范围进行验证,其结果与厂家声称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并参照EP9-A2文件对两试剂盒进行方法比对,评估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两试剂盒的批内不精密度均≤3.15%,总不精密度均≤4.81%;5份室间质评样本的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10.07%;线性范围内其斜率(b)均在0.97~1.03范围内,截距(a)接近于0,相关系数R2均>0.995,回收率均在理论值±10%的范围内;两试剂盒的以上性能指标均满足YY/T1230-2014行业标准及试剂厂家声明的性能和质量指标的要求.两试剂盒方法比对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1.03X+0.0181,相关系数R2为0.9956,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均小于我国室间质评要求的1/5.结论 某公司生产的两种Cys-C检测试剂盒的分析性能均满意,且两方法间检测结果一致,均能满足临床实验室的要求.
作者:熊武芳;杨娜;肖光军;刘艳婷;曹丹;李祥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