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莹;宋广斌
目的 探讨静息心电图、胸痛症状与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筛查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入院后接受静息心电图、256层螺旋CTA检查共计68例非急症胸痛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30 d内均进行CAG检查.以CAG诊断为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静息心电图、胸痛症状与冠脉CTA筛查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256层螺旋CTA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P<0.05),其诊断敏感性为96.55%,特异性为50.00%,诊断价值大于静息心电图(AUC=0.50,P>0.05)和胸痛症状(AUC=0.51,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A筛查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静息心电图、胸痛症状对冠心病的筛查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作者:李宁;韩丽英;王俊伟;赵秀峰;常超;刘丽军;信栓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创伤骨折手术后常常存在隐形失血,其可能导致围手术期患者贫血、感染、死亡风险增加.隐性失血的隐蔽性,在临床工作中往往被临床医务人员忽视,因此,认识隐性失血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隐性出血对机体所致的负面影响,将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为此,本文就隐性失血的研究历史及定量计算方式、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危害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加以综述.
作者:苟永胜;李海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重型肝炎为临床危重症,尤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往往需要多学科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临床疗效显著. 本文就大黄在急性甲型重型肝炎合并心衰1例中的应用,总结经验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大黄在重症肝炎中的作用,旨在提高重症肝炎的临床救治.
作者:李金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营养处方干预及部分代餐干预对超重和肥胖人群进行短期低碳高蛋白饮食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104名超重和肥胖的体检者,随机分为处方组和代餐组,各52名.代餐组采用部分代餐干预饮食方案,处方组实施处方干预饮食方案.对减重者进行跟踪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减重效果,分析干预前后基础代谢水平、体重、腰围、腰臀比、内脏脂肪含量和肌肉量等体成分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共87名体检者完成干预,均获得明显的减重效果,体重、体脂率、内脏脂肪含量、腰围、腰臀比等指标均较干预前下降;就单纯减重结果而言,代餐组的效果优于处方组[-(4.63±2.13)kg vs-(3.56±2.35)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代餐组有肌肉丢失的趋势-(0.33±1.24)k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而处方组有肌肉增长的趋势(0.68±1.18)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处方组基础代谢率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代餐组的完成率为90.38%,高于处方组的76.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结论 采用低碳高蛋白饮食短期干预,代餐组和处方组均能获得明显的减重效果,但长期干预效果和干预后体重维持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婷欣;刘玉萍;陈莞婧;谯琪川;吴亚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本文以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为背景,以本院血库管理系统的建设实际为例.通过对医院现有输血与血库管理与监控方法的讨论,选择适合医院使用的模式.使用信息系统,将用血申请管理、血库管理、输血管理、血袋管理、用血反应等分别进行管理.通过输血与血库系统对输血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杜绝了人工错误发血的现象,实现了输血业务全过程的信息化、标准化管理,从而提高了科学用血水平.
作者:杨斌;徐所凤;沈亭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化淤生骨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C18(5μm、4.6 mm×250 mm),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人参皂苷Rg1浓度在0.0522 mg/ml~0.822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γ=0.9994);人参皂苷Rb1浓度在0.0583 mg/ml~0783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γ=0.9990).结论 所建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化淤生骨胶囊中的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
作者:代恩松;田相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斜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1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于我科行OLIF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针对性总结该术式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对比住院当天和术后出院时ODI评分、VAS评分和脊柱生活质量量表得分.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OLIF手术,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术后ODI评分、VAS评分和脊柱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分别为(19.18±5.10)分、(1.98±0.53)分、(53.20±7.88)分,均优于术前的(28.30±6.61)分、(4.63±1.03)分、(63.40±6.8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LIF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微创手术方法,完善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罗琨;徐姝娟;章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一起多名小学生在小饭桌就餐后出现呕吐、腹痛疫情,分析原因提出传染病防控措施.方法 搜索符合本次疫情病例定义人员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RT-PCR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此次疫情报告病例68例,罹患率为7.02%,确诊病例18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4份呕吐物为GⅡ型诺如病毒阳性.结论 本次为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应加强学校和相关机构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作者:徐彦;王安娜;张文增;石玮;冀国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并对失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7年6月我院共收治17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98例行PFNA内固定治疗.总结手术过程中的技巧,并分析其失误原因.结果 98例患者中行切开复位19例,闭合复位例79例,骨折均一期愈合.至随访结束,2例患者出现轻度髋内翻,3例出现轻度患肢短缩,1例出现锁钉失败.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86.73%.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需要医生在手术中进行细致手术,预防手术失误的发生.
作者:葛站勇;李雪寒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初步探索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喉癌Hep2细胞系的表达情况并研究相关的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75NTR在喉癌Hep2细胞系中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喉癌Hep2细胞系中呈p75NTR高表达及CD133高表达细胞的分布比例情况.结果 喉癌Hep2细胞系内小部分肿瘤细胞显示免疫染色强阳性,p75NTR强阳性显色的细胞部分处于旺盛的增殖分裂状态;大部分呈CD133强阳性的Hep2细胞也呈p75NTR强阳性.结论 p75NTR高表达于喉癌Hep2细胞系中具有较强增殖活力的细胞,p75NTR信号通路对支持或促进喉癌细胞增殖具有潜在作用.p75NTR高表达的喉癌Hep2细胞与肿瘤干细胞之间的关系密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申宇鹏;李晓明;靳海峰;路秀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脾梗死是一种罕见疾病,发病率目前尚不清楚.急性肾梗死临床少见,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两者同时梗死者少见,我们收治1例急性脾肾梗死伴房颤的患者,给予积极抗凝、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恢复窦律等保守治疗,效果满意.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加强对脾肾梗死的临床、影像的认识,提高对脾肾梗死的早期认识和治疗.
作者:周井铎;田康爱;孟震;吴凤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我院儿童病院肠道病毒71型的感染现状,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6年我院采集儿童病院抗EV-71抗体血样共1645例.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和Excel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16年儿童病院1645名研究人群中,抗EV71 IgM的阳性率为12.52%.其中4岁组抗EV71 IgM的阳性率(3.34%)高;高发月份为6月份,发病率23.83%.阳性病例男性(51.94%)多于女性(48.06%).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时间、人群分布特点,需重点加强校医及园医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识病、防病能力.
作者:刘娜;闫卫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输尿管结石的多排螺旋CT表现,评价MS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2月69例经手术确诊为输尿管结石患者的CT非增强扫描资料,观察结石在输尿管轴位、多平面重组和曲面重组图像上的表现,并与术中所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本组69例不同成份的输尿管结石CT值为126~138 HU,在CT图像上都被显示出来;且MSCT在输尿管结石的定位、定量诊断上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诊断准确率达100.00%.结论 MSCT非增强扫描对不同成分的输尿管结石均敏感,结合其轴位、MPR和CPR三者图像诊断输尿管结石准确率极高.
作者:黄东亮;思建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观察采用新型电动振荡输血装置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效果,为科学、合理、有效地输注血小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我院80例需输注血小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新型电动振荡输血装置输血,对照组患者未使用新型电动振荡输血装置输血,观察两组的输血效果.结果 输血前,两组血小板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实验组血小板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输血前后血小板含量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新型电动振荡输血装置输注血小板的疗效更好.
作者:隋春雨;蔡翔;杨敏;周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同一厂家生产的胶体金增强免疫法(标为A)和胶乳免疫比浊法(标为B)胱抑素C测定试剂盒在日立7600全自动分析仪上的分析性能进行验证,并通过方法 比对评估两试剂盒检测结果 的一致性.方法参照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20-2013对两试剂盒的精密度、正确度及线性范围进行验证,其结果与厂家声称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并参照EP9-A2文件对两试剂盒进行方法比对,评估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两试剂盒的批内不精密度均≤3.15%,总不精密度均≤4.81%;5份室间质评样本的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10.07%;线性范围内其斜率(b)均在0.97~1.03范围内,截距(a)接近于0,相关系数R2均>0.995,回收率均在理论值±10%的范围内;两试剂盒的以上性能指标均满足YY/T1230-2014行业标准及试剂厂家声明的性能和质量指标的要求.两试剂盒方法比对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1.03X+0.0181,相关系数R2为0.9956,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均小于我国室间质评要求的1/5.结论 某公司生产的两种Cys-C检测试剂盒的分析性能均满意,且两方法间检测结果一致,均能满足临床实验室的要求.
作者:熊武芳;杨娜;肖光军;刘艳婷;曹丹;李祥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围生期综合护理措施及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围生期综合护理措施及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0%、58.00%、14.0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0%、80.00%、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PG、TG、TC、LDL-C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FPG、TG、T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生期综合护理措施及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可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屈利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利用信息化管理电脑软件,配合手机APP,加强对中医院皮肤美容专科患者治疗资料的科学管理,提高了科室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满意度,对科室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者:刘娅;罗艺;庹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开腹胆总管探查的适应条件、必要性、并发症及胆总管探查的新进展.方法 对两家医院在2014年1月~2017年6月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中胆总管探查的必要性.结果 62例均痊愈,术中证实胆总管扩张54例,胆总管探查发现结石50例,术中胆道镜探查发现残余结石14例,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胆道感染2例,胆汁性腹膜炎1例.结论 开腹进行胆总管探查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对于胆管多发结石、胆总管明显扩张的患者,术中胆道镜探查是必要的.
作者:李衍训;孙晋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蝮蛇咬伤患者对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7月~2017年10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蝮蛇咬伤患者46例,常规治疗组按照经典的毒蛇治疗法,观察组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健康对照组选择为同期体检正常人.分析各组在治疗前、治疗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检测其血清促炎介质IL-6和抗炎介质IL-10水平,代表性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第1天,2个治疗组IL-6无明显区别,但均高于对照组,两治疗组于治疗第3天、第7天IL-6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P<0,05);各组IL-10水平在治疗前与治疗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3天、第7天,治疗组则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蝮蛇咬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可出现紊乱,表现为早期促炎介质占优势,后期抗炎介质升高明显,血必净注射液可下调促炎介质(IL-6)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聂绍良;肖振涛;曾蕾莉;罗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分析三踝骨折骨折的治疗方法 、疗效和临床经验,为三踝骨折的外科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1例三踝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外踝骨折经踝关节外侧切口复位后腓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后踝和内踝均通过后内侧切口复位,患者术前、术后均行踝关节正侧位摄片检查,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踝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5例患者存在下胫腓联合损伤并均采用下胫腓螺钉固定.21例患者均获得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3.82±3.56)周.AOFAS足踝得分70~97分,平均AOFAS足踝得分为(90.70±6.78)分,其中优12例,良8例,可1例,无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三踝骨折患者经外侧入路结合后内测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玉起;王金刚;李虎;杨巍巍;陈勇;杨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