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娅;罗艺;庹红霞
目的 比较营养处方干预及部分代餐干预对超重和肥胖人群进行短期低碳高蛋白饮食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104名超重和肥胖的体检者,随机分为处方组和代餐组,各52名.代餐组采用部分代餐干预饮食方案,处方组实施处方干预饮食方案.对减重者进行跟踪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减重效果,分析干预前后基础代谢水平、体重、腰围、腰臀比、内脏脂肪含量和肌肉量等体成分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共87名体检者完成干预,均获得明显的减重效果,体重、体脂率、内脏脂肪含量、腰围、腰臀比等指标均较干预前下降;就单纯减重结果而言,代餐组的效果优于处方组[-(4.63±2.13)kg vs-(3.56±2.35)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代餐组有肌肉丢失的趋势-(0.33±1.24)k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而处方组有肌肉增长的趋势(0.68±1.18)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处方组基础代谢率的变化没有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代餐组的完成率为90.38%,高于处方组的76.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结论 采用低碳高蛋白饮食短期干预,代餐组和处方组均能获得明显的减重效果,但长期干预效果和干预后体重维持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婷欣;刘玉萍;陈莞婧;谯琪川;吴亚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监测院外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准确性,为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的临床使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应用等效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广州市天河区已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共计210例,采用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和我院内分泌科所使用的美国雅培辅理善越佳型血糖仪,分别测量受试者指端血的血糖浓度,并与静脉血生化血糖值进行比较,分别计算两种血糖仪的测量结果 与生化仪血糖值的相关系数和测量偏倚.上述的血糖检测控制在20 min内全部完成.结果两种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0.97,相关性均较好,且呈线性相关;两种血糖仪与生化仪测量值差值95%的置信区间均在标准等效区间(-0.83,0.83)mmol/L内,均满足临床等效性要求;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95.28%的数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而雅培辅理善越佳型血糖仪低于此标准;各组检测结果之间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血糖仪检测的结果均高于生化仪检测的结果.结论 通过等效性分析,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可以用于临床血糖监测及个人血糖检测,但不能取代实验室血糖检测结果作为临床诊断标准;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的数据传输功能,方便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适时调整血糖控制方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丁星;赵畅;张海严;蔡道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同一厂家生产的胶体金增强免疫法(标为A)和胶乳免疫比浊法(标为B)胱抑素C测定试剂盒在日立7600全自动分析仪上的分析性能进行验证,并通过方法 比对评估两试剂盒检测结果 的一致性.方法参照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20-2013对两试剂盒的精密度、正确度及线性范围进行验证,其结果与厂家声称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并参照EP9-A2文件对两试剂盒进行方法比对,评估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两试剂盒的批内不精密度均≤3.15%,总不精密度均≤4.81%;5份室间质评样本的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10.07%;线性范围内其斜率(b)均在0.97~1.03范围内,截距(a)接近于0,相关系数R2均>0.995,回收率均在理论值±10%的范围内;两试剂盒的以上性能指标均满足YY/T1230-2014行业标准及试剂厂家声明的性能和质量指标的要求.两试剂盒方法比对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1.03X+0.0181,相关系数R2为0.9956,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均小于我国室间质评要求的1/5.结论 某公司生产的两种Cys-C检测试剂盒的分析性能均满意,且两方法间检测结果一致,均能满足临床实验室的要求.
作者:熊武芳;杨娜;肖光军;刘艳婷;曹丹;李祥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化淤生骨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C18(5μm、4.6 mm×250 mm),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人参皂苷Rg1浓度在0.0522 mg/ml~0.822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γ=0.9994);人参皂苷Rb1浓度在0.0583 mg/ml~0783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γ=0.9990).结论 所建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化淤生骨胶囊中的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
作者:代恩松;田相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蛋白磷酸酶1和2A是机体细胞内两种重要的蛋白酶,参与基因表达、神经传递、肌肉收缩、细胞周期等生理过程.目前研究发现两者尤其是PP1在调节心脏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肌细胞中众多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失调是诱发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因此,调节蛋白磷酸酶也许可成为心肌病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张文慧;高丽;黄惠丽;谢铭;陈可塑;刘福明;陈龙;王荣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学习压力与睡眠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部分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成绩的学生情况进行了学习压力问卷与睡眠质量的PSQI调查,并分析了学习压力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且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压力水平.共计16.92%的受访学生出现睡眠障碍,其中男学生在睡眠障碍和PSQI得分项与女学生相比显著升高(P<0.05);非医学类学生的PSQI打分高于与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表明睡眠障碍与学习压力呈正相关,即学习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差.结论 学习压力和睡眠质量差是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应尤其注重对男大学生以及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其提高身心健康,缓解睡眠障碍.
作者:宦梦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在控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6年1月~12月本院接收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52例,根据按照电脑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76例.两组均行胸腔穿刺术,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观察组给予多西他赛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ECOG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胸痛、肾毒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治疗后ECOG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应用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取得疗效确切,临床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淑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利用研磨珠均质仪,从临床增生性瘢痕组织样本中充分提取蛋白质.方法 临床收集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组织样本,通过玻璃匀浆器、研磨珠均质仪等方法,提取样本总蛋白,比较提取后残渣,BCA测定总蛋白浓度,蛋白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蛋白质条带完整性,和western blot比较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含量(PTGDS).结果 玻璃匀浆器与研磨珠均质仪联合方法残渣呈絮状均匀,获得蛋白质量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样本均未降解,Western blot测得联合方法提取样本中前列腺素D合成酶含量更高.结论 玻璃匀浆器与研磨珠均质仪的联合提取临床增生性瘢痕组织样本中获得蛋白质较为高效,是一种临床瘢痕组织蛋白样本提取方法.
作者:杜雅静;王宇意;章丹婷;郭丽微;方杰;高梦炜;何文涓;钟晓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汉川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以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共126例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6例职业暴露中,按工作人员类别分:前3位分别是护士、医生、医院保洁人员;按职业暴露方式分:主要为锐器伤、少量皮肤黏膜暴露;按职业暴露时从事的活动分:前4位是拔输液器针头、注射、手术缝合、抽血.其中暴露源具有传染性占38.10%,职业暴露者中67.46%对乙肝有抵抗力,17.46%为乙肝易感者.结论 通过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统计分析,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做好锐器伤的防范措施,做好职业暴露后处理,以达到减少职业暴露发生,降低职业暴露后的感染风险.
作者:谢凌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重型肝炎为临床危重症,尤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往往需要多学科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临床疗效显著. 本文就大黄在急性甲型重型肝炎合并心衰1例中的应用,总结经验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大黄在重症肝炎中的作用,旨在提高重症肝炎的临床救治.
作者:李金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蝮蛇咬伤患者对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7月~2017年10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蝮蛇咬伤患者46例,常规治疗组按照经典的毒蛇治疗法,观察组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健康对照组选择为同期体检正常人.分析各组在治疗前、治疗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检测其血清促炎介质IL-6和抗炎介质IL-10水平,代表性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第1天,2个治疗组IL-6无明显区别,但均高于对照组,两治疗组于治疗第3天、第7天IL-6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P<0,05);各组IL-10水平在治疗前与治疗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3天、第7天,治疗组则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蝮蛇咬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可出现紊乱,表现为早期促炎介质占优势,后期抗炎介质升高明显,血必净注射液可下调促炎介质(IL-6)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聂绍良;肖振涛;曾蕾莉;罗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输尿管结石的多排螺旋CT表现,评价MS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2月69例经手术确诊为输尿管结石患者的CT非增强扫描资料,观察结石在输尿管轴位、多平面重组和曲面重组图像上的表现,并与术中所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本组69例不同成份的输尿管结石CT值为126~138 HU,在CT图像上都被显示出来;且MSCT在输尿管结石的定位、定量诊断上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诊断准确率达100.00%.结论 MSCT非增强扫描对不同成分的输尿管结石均敏感,结合其轴位、MPR和CPR三者图像诊断输尿管结石准确率极高.
作者:黄东亮;思建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早期宫颈癌首选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预后.但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早期术后宫颈癌患者出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几率明显增加.近年来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法成为研究热点,故就现有的术后放疗、化疗及放疗联合化疗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双英;张娜;刘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早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方案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7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接受早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理机能、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精神、精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日常活动功能评分为(69.46±5.10)分,优于对照组的(61.52±4.7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为NSTEMI患者术后提高早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活动功能.
作者:李素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出生系统体温管理的临床效果及系统体温管理与新生儿低血糖症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12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新生儿处置操作,干预组强化要求新生儿系统体温管理处置操作,检测新儿出生后不同时期的体温及血糖情况,分析系统体温管理的临床效果及体温管理与低血糖症的临床相关性.结果 干预组新生儿入室体温、生后2 h体温较对照组平均增高0.4~0.6℃,且体温较为恒定;干预组新生儿生后30 min~2 h血糖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14.82%,高于干预组的4.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出生体温管理与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给予合理系统的新生儿体温处置管理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出生后低体温情况的发生,同时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症的发生.
作者:王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分析三踝骨折骨折的治疗方法 、疗效和临床经验,为三踝骨折的外科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1例三踝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外踝骨折经踝关节外侧切口复位后腓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后踝和内踝均通过后内侧切口复位,患者术前、术后均行踝关节正侧位摄片检查,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踝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5例患者存在下胫腓联合损伤并均采用下胫腓螺钉固定.21例患者均获得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3.82±3.56)周.AOFAS足踝得分70~97分,平均AOFAS足踝得分为(90.70±6.78)分,其中优12例,良8例,可1例,无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三踝骨折患者经外侧入路结合后内测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玉起;王金刚;李虎;杨巍巍;陈勇;杨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COOK宫颈扩张球囊与缩宫素促宫颈成熟的相关指标差异.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的1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有引产指征且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产妇,有禁忌症的除外,评分数相同的平均分成两组,每组95例.观察组为COOK宫颈扩张球囊组,对照组为缩宫素组,分别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8.8±2.4)分,高于对照组(6.3±1.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6.71±1.90)h、第二产程(0.52±0.10)h,短于对照组第一产程(8.60±2.13)h、第二产程(0.67±0.1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1.57%,低于对照组的2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后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显著提高、缩短了产程,未增加分娩并发症.
作者:陈登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静息心电图、胸痛症状与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筛查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入院后接受静息心电图、256层螺旋CTA检查共计68例非急症胸痛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30 d内均进行CAG检查.以CAG诊断为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静息心电图、胸痛症状与冠脉CTA筛查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256层螺旋CTA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P<0.05),其诊断敏感性为96.55%,特异性为50.00%,诊断价值大于静息心电图(AUC=0.50,P>0.05)和胸痛症状(AUC=0.51,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A筛查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静息心电图、胸痛症状对冠心病的筛查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作者:李宁;韩丽英;王俊伟;赵秀峰;常超;刘丽军;信栓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开腹胆总管探查的适应条件、必要性、并发症及胆总管探查的新进展.方法 对两家医院在2014年1月~2017年6月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中胆总管探查的必要性.结果 62例均痊愈,术中证实胆总管扩张54例,胆总管探查发现结石50例,术中胆道镜探查发现残余结石14例,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胆道感染2例,胆汁性腹膜炎1例.结论 开腹进行胆总管探查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对于胆管多发结石、胆总管明显扩张的患者,术中胆道镜探查是必要的.
作者:李衍训;孙晋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讨论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肾脏内科病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6月肾脏内科病理培训生100名,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讨论式教学,两组均教学3个月.采用医院自拟测评试卷对两组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病理分析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合作协作能力及课堂活跃程度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教学后,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18.32±0.96)分、自主学习能力(18.05±0.85)分、病理分析能力(18.77±0.94)分、知识理解能力(18.13±0.83)分、合作协作能力(19.00±0.75)分及课堂活跃程度(19.32±0.5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为94.00%,高于的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讨论式教学在肾脏内科病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张国艳;刘艳姝;隋洪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