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

裴飞舟;尚显文;张皓;李振武;尹锐锋

关键词:颈椎, 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前后路联合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并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方法]对2005.03~2006.12收治的9例颈椎骨折脱位并颈脊髓损伤病人采取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减压/椎板切除减压,前路行椎间盘切除/椎体切除、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 [结果]8例骨折脱位均获得完全复位,1例反屈畸形得到纠正.前路钢板及螺钉未见松动、断裂、移位,本组术中无神经、血管、气管及食管损伤,术后未出现与呼吸道相关的并发症,未出现与手术固定技术相关的并发症.本组9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月.椎间植骨3月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前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3例,D级1例.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2例由B级恢复到C级,2例由B级恢复到D级,1例由B级恢复到E级,2例由C级恢复到D级,1例由C级恢复到E级,1例由D级恢复到E级. [结论]对于颈椎骨折脱位并颈脊髓损伤,脊髓前后方均受到压迫时,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能达到减压充分、稳定脊柱、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附33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手术方法、安全性与疗效. [方法]2004年9月~2007年12月,33例浅表膀胱肿瘤患者接受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回顾手术时间,治疗效果. [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2 min(单发肿瘤5~9 min,多发10~35 min),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无TUR综合征、几乎无出血、无输血病例.术后留置双腔气囊尿管3 d,不需膀胱冲洗,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率0%,术后均行正规膀胱灌注化疗和膀胱镜定期检查,所有患者均存活,未发生死亡病例.其中1例由于肿瘤巨大改为TURBT术. [结论]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此术式有望成为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主要方法.

    作者:黄卫;岑松;钟江;刘元晓;冯雄;王为服;王安方;蔡德海;王栋;陈健;王阳;曾繁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个级别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证实性因子分析

    [目的]探索可以反映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方面,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 [方法]采用SF-12量表采集3个级别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信息,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并结合专业知识建立二阶证实性因子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拟合并考核其合理性. [结果]Ⅰ级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反映在躯体活动与社会功能、生理卫生这两个方面(载荷系数为1.024和0.999);Ⅱ级主要反映在心理卫生方面(载荷系数为0.930);Ⅲ级则主要反映在躯体活动与社会功能方面(载荷系数为1.063). [结论]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载荷系数不相同,量表中反映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方面存在差异.

    作者:张艳;陈炳为;陈启光;闽捷;许碧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生存分析法在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接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接种现状. [方法]采用生存分析的方法评价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接种数据. [结果]外来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及时率分别为(38.03±1.27)%、(34.85±1.26)%和(46.71±1.38)%,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为(44.06±1.28)%,外来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基础免疫18月龄及时率为(52.40±1.59)%,乙型脑炎疫苗基础免疫24月龄及时率为(63.25±1.69)%,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基础免疫24月龄及时率分别为(29.19±1.73)%和(29.95±1.73)%. [结论]接种延迟是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生存分析是一种评价疫苗接种及时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方;葛中;马蕊;张菁;孙美平;贾滨;陈天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石家庄市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措施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石家庄市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措施的效果. [方法]对石家庄市2002~2007年结核病门诊季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采取措施后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大大提高:2003~2007年涂阳新登记率都超过了40/10万;不同的就诊方式涂阳检出率不同,转诊的涂阳检出率较其他方式高为34.3%,其次是日常推荐为20.8%、主动就诊为12.2%. [结论]加大对综合医院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追踪力度和加强对乡镇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治政策和防治知识的培训,来提高病人发现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郭付爱;赵子运;张惠超;路辉;朱建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中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6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各类送检标本常规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统计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标本分布与耐药性. [结果]从各类标本中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123株,痰标本占71株(57.8%);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99.3%),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17.9%),其他12种抗菌药物呈现程度不同的耐药.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及多重耐药严重,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姜锋;姜凯;王志勤;吕壮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47单位机采浓缩血小板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探索既经济又有效的输注方案以提高输注疗效. [方法]分析输注血小板前、输注24 h后血小板计数,判断输注效果;对于输注无效者应用SEPSA技术检测HLA抗体.回收输血反应反馈卡,记录输血反应.[结果]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是产生血小板抗体,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增多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几率增大,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增大. [结论]对长期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应采用血小板配型,提供固定的血小板供应者;或输注照射血小板制剂.

    作者:王翠民;李乐亭;郝东升;李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成都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t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以及其危险因素,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以参与健康体检的3 079例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总检出率为12.18%,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有明显的年龄差异(P<0.001);NAFLD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肝功、血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除冠心病外,NAFLD组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耱、高脂血症和胆结石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糖异常、男性和肥胖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子,且其相对危险度依次升高,以血糖异常、男性和肥胖高. [结论]NAFLD的发生与肥胖、男性和高脂血症密切相关,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高血压、高血糖、胆结石的患病率也高于健康人,须重视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作者:孙辉;王佑娟;曾莉;李红;陈恩强;张媛媛;唐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993~2007年百色地区淋球菌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为了解百色地区近15年来淋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淋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1993~2007年在某院门诊及住院的淋球菌感染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1993~2007年累计共进行淋病检查116 617例,检出淋球菌感染患者367例.总阳性率为31.47/万,显示淋球菌感染在本地区流行仍较为严重,感染率呈现较高态势.感染例数于1993~1995年迅猛增加,1994、1995年感染率较高,1995年感染率高,为2002年的3.33倍.从1996年开始逐年下降,并趋于稳定.2003年又有所增长,以后稍有下降、起伏,但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流行情况不容乐观,值得注意. [结论]提示本地区淋病传播有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预防宣传和合理防治工作.

    作者:梁荣伟;兰枝;苏国生;黄善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流程再造在护理环节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对护理服务效果的影响. [方法]对入院流程、点眼流程、交接班流程、手术接送流程实行流程再造,对流程再造前后效果予以评价. [结果]流程再造后患者入院时间由8~10 min缩短至3 min,眼水治疗按时性由差值40 min缩短至平均10 min,管床护士对患者信息的知晓率由改造前的32.46%提高到90.2%.患者满意率由再造前的93.4%提高到97.78%. [结论]流程再造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周红霞;张晓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庆市2001~2007年碘盐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市批发层次和居民食用碘盐质量情况,为2010年重庆市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和<重庆市碘盐监测方案>要求进行. [结果]7年来重庆市批发层次碘盐批合格率为96.50%,随时间的增加显著上升(r=0.96,P<0.05),碘含量均数(r=0.93,P<0.05)和变异系数(r=0:97,P<0.05)则呈下降趋势.在2007年居民食用盐的碘盐覆盖率、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高于90%.2001-2007年居民户碘盐覆盖率(r=0.76,P<0.05)、碘盐合格率(r=0.97,P<0.05)和合格碘盐食用率(r=0.94,P<0.05)逐年显著上升,碘含量均数(r=0.82,P<0.05)和非碘盐率(r=0.76,P<0.05)则下降明显. [结论]7年来,批发层次和居民食用碘盐质量逐年好转,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标准.

    作者:陈亚林;罗兴建;吴成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桂西北高校连续4年新生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桂西北高校近4年新生身体健康状况,为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制订学生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从2004~2007年,连续对桂西北本科院校的河池学院7 828名新生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完全健康率为15.55%,视力低下率为75.09%,,营养不良率为46.69%,龋患率为15.42%,HBsAg阳性率为11.00%,男女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校新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采取积极的预防控制措施已刻不容缓.

    作者:熊翠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有氧运动减肥处方的研究进展

    肥胖是一种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为主要特点的、多病因的、多并发症的慢性疾病.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应运而生.本篇文章对近几年国内外运动减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望为制订科学运动减肥处方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坤;王玉;张永珍;石峰;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曲霉毒素B1(AFB1)体内代谢研究进展

    黄曲霉毒素(Anatoxins,AFT)是被公认的环境污染物,主要由产毒的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与寄生曲霉菌(A.parasiticus)产生的一组自然发生的真菌代谢产物[1].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在人类食物和动物饲料中非常常见[2].在非洲和东南亚等一些地区,饮食暴露于AFB1是人类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2,3].本文就AFB1在体内的代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蒿艳蓉;苏建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庆阳市3起乡村中学结核病疫情处理情况分析

    [目的]提高对学校结核病疫情的认识. [方法]对3起乡村中学结核病疫情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活动性肺结核41例,其中涂阳肺结核3例,PPD试验阳性率为25.4%. [结论]提高对青少年/青壮年结核病患者的警惕性.

    作者:尚栋仁;曹慧洁;张有成;陈勇;王文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昆山市1984~2006年学龄期人群死亡模式变化趋势研究

    [目的]研究昆山市1984~2006年学龄期人群死亡模式变化趋势,为建立对学龄期人群死亡模武变化趋势具有针对性的系统性预防死亡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1984~1986年、1994~1996年、2004~2006年这三段时间的学龄期人群的死亡按不同时间、性别、年龄进行比较分析,得出22年来昆山市学龄期人群死亡模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结果]1984~2006年学龄期人群死亡模式变化趋势: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不同年代都为第1死因,其中车祸大幅上升与淹死并列第1;先天畸形及变性和染色体异常、心脏病和循环系统其他疾病有上升趋势;而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下降明显. [结论]必须以预防控制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死因的发生为重点(车祸、淹死为重点之重点),按照不同年龄、性别的前2位死因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有效快速降低学龄期人群的死亡率.

    作者:沙汝明;周爱萍;沈亚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清前白蛋白在肝病诊断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目的]检测各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的含量变化,同时与健康组比较,观察其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PA、Tf的含量,用溴甲酚绿法测定ALB的含量. [结果]各型肝病与各项血清学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各指标的灵敏度不同,各项血清学指标灵敏度PA>Tf>ALB:各型肝病血清PA含量与健康组比较均减低,其血清PA含量降低程度重症肝炎>肝癌>肝硬化>慢诖轻、中度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 [结论]血清PA浓度是观察肝脏损伤和评价受损程度的一项敏感指标,为临床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联;倪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海苔中无机砷测定方法的对比

    [目的]比较原子荧光法与银盐法测定海苔中的无机砷含量的效果. [方法]用原子荧光法与银盐法对海苔中的无机砷进行测定,并比较其效果. [结果]银盐法回收率较好,原子荧光法回收率、测定结果均偏高,且重现性不理想,两种方法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用银盐法测定海苔中的无机砷方法可靠.

    作者:陈辉;于平胜;刘振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曲尼司特对马兜铃酸肾病大鼠TGF β1/Smad-6、BMP-7的影响

    [目的]观察曲尼司特干预治疗对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纤维化防治作用,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予灌服饮用水10 ml/kg.d,模型组、曲尼司特治疗组及安博维组治疗组均予关木通水煎剂灌胃共12周建立马兜铃酸肾病模型.12周时观察各组大鼠血红蛋白(Hb)、肌酐(Cre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原位杂交Smad-6、骨成形蛋白7(BMP-7)的表达. [结果]曲尼司特能延缓血红蛋白降低及血Scr上升: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曲尼司特能下调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TGFβ1,上调Smad-6、BMP-7的表达. [结论]曲尼司特可能通过下调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上调Smad-6、BMP-7的表达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分化,从而减轻肾纤维化,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聃丹;吴欣;陶冶;刘其锋;薄虹;王雪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法整复闭合钢针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闭合钢针固定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 [方法]采取回顾性总结,对60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分为手法整复闭合钢针固定组(闭合组)35例与手术切开复位固定组(切开组)25例.评价其疗效. [结果]60例骨折均得到复位固定.手法整复闭合钢针固定组发生肘内翻7例,手术切开复位固定组发生肘内翻6例,内翻角在10°以内,关节功能良好. [结论]闭合组与切开组对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法整复闭合钢针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避免扩大手术范围及医疗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杨东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萧山区1984~2006年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分析

    [目的]分析杭州市萧山区中小学生常见病现状及变化趋势情况. [方法]对1984~2006年杭州市萧山区中小学生键康监测资料进行趋势分析. [结果]23年来,萧山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龋齿患病率仅高中阶段呈上升趋势;沙眼患病率除初中生呈上升趋势外,其余阶段均呈下降趋势;男女学生营养不良率均存在下降趋势,而肥胖率均存在上升趋势. [结论]视力低下、龋齿、沙眼等仍是萧山区中小学生主要常见病,营养不良检出率低于杭州、深圳等地,肥胖检出率仅次于上海,高于深圳等全国其他地区.

    作者:寿卫国;周连芳;滕小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