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林;罗兴建;吴成果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方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运动发育的影响,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预后. [方法]将HIE患儿58例按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从生后7 d开始接受早期综合干预,包括感知觉刺激训练、高压氧治疗及早期家庭康复等方法;对照组不接受早期综合干预.两组均接受常规的HIE治疗,并在28 d和3个月进行运动发育检测. [结果]治疗组在28 d的新生儿行为评分(NBNA)及3个月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评分均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对HIE患儿进行适宜的早期干预.能显著减少脑瘫等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廖红群;邱伟;温春英;刘跃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对护理服务效果的影响. [方法]对入院流程、点眼流程、交接班流程、手术接送流程实行流程再造,对流程再造前后效果予以评价. [结果]流程再造后患者入院时间由8~10 min缩短至3 min,眼水治疗按时性由差值40 min缩短至平均10 min,管床护士对患者信息的知晓率由改造前的32.46%提高到90.2%.患者满意率由再造前的93.4%提高到97.78%. [结论]流程再造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周红霞;张晓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16层计算机断层摄影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胆管阻塞病人中的应用. [方法]使用16层计算机断层摄影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60例被认为患有胆管阻塞的病人进行诊断.诊断中没有使用任何胆管造影剂.其中24例病人接受了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成像(MRCP)检查,16例病人进行了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28例病人进行了活组织切片检查或外科手术.我们将16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检查结果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成像、逆行胰胆管造影、活组织切片检查及外科手术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 [结果]检查结果如下:胆总管结石(34例),恶性狭窄(14例),良性狭窄(2例),胆石症(12例).1例病人的一枚小胆总管结石16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未能检出.2例16层计算机断层摄影初诊为胆管结石的病人在接受其他相关检查时诊断为恶性胆管狭窄.16层计算机断层摄影诊断胆管结石的准确率为91.1%.16层计算机断层摄影诊断胆管狭窄的准确率为87.5%. [结论]16层计算机断层摄影及多平面重建技术是一种快速和无创技术,在诊断胆管阻塞原因方面具有相当高的准确性.
作者:何川东;刘启榆;刘向东;付小蓉;沈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妇科疾病治疗技术的发展、检查方法和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使很多患癌症的妇女获得手术治疗,也使手术后化疗患者不断增加,对于这些病人,如何提供良好的化疗护理技术,使其安全接受化疗全过程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间共收治妇科癌症患者进行化疗的160例,经过阶段性目标健康教育,化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陈振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围纤维结肠镜检查前后实施有计划的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00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检查,进行随机性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有计划的,全程护理程序. [结果]干预组在术中配合,检查成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纤维结肠镜检查中实施护理程序可明显减少患者躯体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有效缩短检查时间,提高确诊率.
作者:陈怀敏;刘恩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驻穗部队离退休老干部吸烟状况,分析部队干部吸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控烟建议.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驻穗部队950名离退休老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既往吸烟率为48.4%,目前吸烟率为17.1%,总吸烟率达65.5%,男性占63.1%,女性占2.4%,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01).大部分吸烟者青中年时期长时间重度吸烟,老年时吸烟减少.陆军干部与海、空军干部相比、技术干部与军事、政工干部相比.吸烟率高、吸烟时间长、吸烟程度重.说明部队是一个高吸烟人群,吸烟状况不容乐观. [结论]应通过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戒烟环境等,努力降低广大于部的吸烟率.
作者:张德明;杨明常;李志斌;王灿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t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以及其危险因素,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以参与健康体检的3 079例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总检出率为12.18%,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有明显的年龄差异(P<0.001);NAFLD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肝功、血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除冠心病外,NAFLD组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耱、高脂血症和胆结石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糖异常、男性和肥胖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子,且其相对危险度依次升高,以血糖异常、男性和肥胖高. [结论]NAFLD的发生与肥胖、男性和高脂血症密切相关,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高血压、高血糖、胆结石的患病率也高于健康人,须重视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作者:孙辉;王佑娟;曾莉;李红;陈恩强;张媛媛;唐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阐明定群监测计数资料零截尾分布数据的分析方法. [方法]模拟研究零截尾计数分布数据的参数估计;应用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实例进一步完成截尾计数模型的实现. [结果]模拟研究表明零截尾Poisson模型参数估计值与真实参数值很接近,而传统的Poisson回归估计值与真值相差较大;呼吸机使用时间过度离散,似然比检验拒绝零截尾Poisson模型.采用截尾负二项模型更合适.实例分析表明有并发症、气管切开、APACHE得分越高、血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伴有肺部炎症等是影响患者呼吸机使用天数增多的主要因素. [结论]截尾计数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定群监测零截尾分布计数资料的分析问题.
作者:曾平;赵晋芳;刘桂芬;王飞;曹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个人防护用品(pep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作为在工作环境中不能消除或有效减轻职业有害因素和事故因素时的主要防护措施,对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与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的个人防护用品标准体系落后,经济投入少,科研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缺乏,造成个人防护用品产业薄弱,企业竞争力低下.再加上劳动者个人防护意识淡薄,PPE的发放及使用率低,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个人防护用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PPE标准逐渐在完善.PPE在生产、使用、监管以及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上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局面.
作者:余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常山县医院急诊伤害发生状况,为今后开展相关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1个县级医院、1个中心乡卫生院和1个普通乡卫生院建立医院急诊伤害监测系统,以2004~2005年首次在监测现场医院就诊的各类伤害病例作为监测对象. [结果]2年间3家监测医院共收集合格伤害报告卡15 218例,男10 525例,占69.16%,女4 693例,占30.84%;伤害发生原因居于前3位的是跌伤、交通伤、钝器伤,依次为4 781例、3 079例和2 674例,分别占31.4%、20.2%和17.6%. [结论]医院急诊伤害监测是获得非致死性伤害信息的重要来源,对确定伤害干预重点,有针对性的运用预防干预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作者:韩成星;王谦信;曾红霞;徐青华;戴健尔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血源性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的认知及自我防护状况,为加强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1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 [结果]实习护生对血源性职业危害的认知较低,不同受教育程度护生间无差别.对血源性职业危害的防护认知水平一般,中专护生低于大专和本科护生;自我防护行为较差.98.2%的护生认为实习前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很有必要. [结论]医学院校应在护生实习前进行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并制订相关的考核制度;医院应给护生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以减少护生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可能性.
作者:刘岩;刘亚梅;段一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社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知晓情况,以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方法]自行设计知识问卷,对828名家长进行调查,按不同文化水平分为3组,问卷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不同文化水平家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知晓率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加强各层次家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的宣教,流动儿童家长及低文化水平家长是宣教重点人群.
作者:陈晓艳;王翠民;马淑欣;董胜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徽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及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在妊高征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于2007年7月~20018年3月间收集62例妊高征孕妇及55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的尿液及血液,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U-TP、m-ALB、血β2-MG、尿β2-MG及用Interlab公司696PC全自动电泳仪进行SDS-AGE非浓缩尿蛋白电泳. [结果]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度子痫前期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β2-微球蛋白各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β2-微球蛋白与轻度子痫前期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痈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电泳成分构成中妊高征组有88.7%的为3种以上的多蛋白成分,而对照组中没有出现3种以上的多蛋白成分的. [结论]为减低妊高征孕妇的肾损害,可早期对妊高征孕妇检测这5种指标,做到早检测,早治疗,减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郝殿晋;魏菊屏;孙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综述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进展. [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对有关抗高血压药物的文献进行整理、综合. [结果]目前,6大类高血压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结论]6类抗高血压药物分别适于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
作者:何晓航;刘春宇;王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的疾病转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体的遗传易感性.人类自细胞抗原(HLA)是首个发现与疾病有明确关联的遗传系统,某些特殊的HLA基因可能影响着HBV感染的慢性化和免疫反应的强弱.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HLA等位基因的分型提供了更为直接和精确的技术平台.本文就HLA-DR、DQ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钱燕华;林玉娣;董美华;顾静;喻荣彬;夏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昆山市1984~2006年学龄期人群死亡模式变化趋势,为建立对学龄期人群死亡模武变化趋势具有针对性的系统性预防死亡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1984~1986年、1994~1996年、2004~2006年这三段时间的学龄期人群的死亡按不同时间、性别、年龄进行比较分析,得出22年来昆山市学龄期人群死亡模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结果]1984~2006年学龄期人群死亡模式变化趋势: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不同年代都为第1死因,其中车祸大幅上升与淹死并列第1;先天畸形及变性和染色体异常、心脏病和循环系统其他疾病有上升趋势;而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下降明显. [结论]必须以预防控制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死因的发生为重点(车祸、淹死为重点之重点),按照不同年龄、性别的前2位死因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有效快速降低学龄期人群的死亡率.
作者:沙汝明;周爱萍;沈亚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杭州经济开发区麻疹发病情况,为制订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开发区2000~2007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 [结果]2000~2007年共确诊病例119例;确诊发病率为9.03/10万,麻疹发病年龄呈现出未到初免月龄和大年龄组病例的比例相对增多. [结论]保持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的加强免疫以及提高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重视大年龄人群的麻疹预防控制,建议对育龄妇女怀孕前接种一针次MMR疫苗,以提高麻疹免疫水平、减少0~6月龄麻疹发病.
作者:杜渐;陈燕燕;胡连鑫;赵蓓玲;李杰;宋淑娟;余志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1,25-(OH)2D3对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吞噬结核杆菌卡介苗后的一氧化氮(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变化,探讨1,25-(OH)2D3对结核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结核患者PBMC经分离培养后,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上清液NO的相对吸光度(OD)值,分析它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于d6收获两组培养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成cDNA,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对目的基因iNOS及参照基因GAPDH的mRNA进行分析,用相对定量方法2-△△α比较其差异. [结果]在细胞培养d6,实验组NO的相对OD值为0.045±0.011,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NOS的mRNA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25-(OH)2D3可使结核患者PBMC内iNOS的含量增加,进而促进NO的分泌,增强单个核细胞对结核杆菌的吞噬.
作者:段春燕;王松;张春燕;段承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社区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的变化,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方法]2007年10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成都市20个区县抽取400名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与2006年同期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2007午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2006年明显上升(P<0.01),态度发生正向转变,居民参加过自愿咨询检测的比例由2006年的14.00%上升到2007年的24.00%,居民使用安全套的意识在提高(P<0.01). [结论]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对于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危险行为的改变有一定促进作用,态度、行为的指标仍需进一步提高,应注重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及针对性.
作者:韩德琳;何勤英;梁娴;吴学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与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160例淋巴结转移区域不同的肺腺癌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VEGF-C水平. [结果]肺腺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高于正常人(P<0.05);血清VEGF-C水平在患者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区域淋巴结转移越晚者血清VEGF-C水平越高(P<0.05). [结论]肺腺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升高,可能与肺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VEGF-C水平可作为推断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作者:段林灿;李高峰;黄云超;张勇;金重国;巫正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