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鸿媛
喉癌是耳鼻咽喉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其逐年增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其中以鳞状细胞癌(约90%)为主,其次是腺癌.凋亡抑制蛋白c-IAP1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与喉癌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本文将凋亡抑制蛋白c-IAP1和Caspase-3在喉癌中的表达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
作者:陈娟;李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Sysmex XN1000b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有核红细胞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金标法人工涂片检测进行验证.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3月本院经过Sysmex XN1000b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有核红细胞结果阳性标本213例进行仪器结果与人工涂片结果进行准确性验证,对随机抽取100例有核红细胞结果为零的标本验证阴性符合率验证.结果 采用Sysmex XN1000b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有核红细胞,真阳性率100.00%,假阳性率2.09%,假阴性率0(<5%),真阴性率96.70%,阳性结果符合率97.56%.结论 Sysmex XN1000b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有核红细胞计数准确性高,阴阳性符合率好,结果可靠,有核红细胞计数可以作为临床报告项目.
作者:赖永文;张巨勇;岳敏;毛人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应激性心肌病(stress-induced cardiomyopathy, SCM)是一种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无明显异常,心脏彩超表现为可逆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一类疾病,病因多为应激因素. 临床报道病例多为心肌酶轻度升高及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T波倒置.笔者报道该病例患者心肌酶反而明显升高,而心电图未出现ST段抬高、T波倒置现象.
作者:张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活检在颅内疑难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7年3月20例患者全部行立体定向活检术,术前均因临床症状或体征多次接受过CT、MRI或MRS等影像学检查,已明确患者颅内病变,但未对病理性质确诊,无法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接受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结果 行立体定向活检术确诊病理诊断,星形细胞瘤Ⅲ级6例,星形细胞瘤Ⅱ级2例,淋巴瘤2例,肺癌脑转移瘤2例,肿瘤放射性坏死灶2例,其它5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转移性小细胞恶性肿瘤1例,炎细胞1例,脱髓鞘1例,脑梗塞1例),性质不明1例,手术活检阳性率95.00%.结论 立体定向活检术具有准确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有效的诊断颅内疑难病变,并为下一步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
作者:王焕明;胡飞;熊玉波;陈俊;肖恺;杨崇阳;尹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2016年新疆某院住院疾病分类构成及分布特点,为临床医护人员了解某院疾病的构成及分布提供数据.方法 采集某院2016年住院疾病分类统计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 某院2016年共出院32728人,按系统疾病排序,居于前10位的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情况、消化道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毒及损伤,结缔组织及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前10位的系统疾病合计28223人,占出院总数的86.24%,是某院的主流病种.在32728例住院患者中,男性15259占总数的46.62%,女性17469占总数的53.38%,男女之比0.87:1.前十位系统疾病分类年龄段分析,15~44岁、45~59岁、60岁及以上3个年龄段的住院患者较多,占住院患者疾病分类总数的78.68%.构成比中60岁及以上年龄段比重大,占总数的39.94%.结论 通过对某院2016年住院疾病的构成分析,可以了解某院医疗辐射区域各系统疾病的构成以及年龄段分布情况,为某院对系统疾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
作者:郭玲利;吕新;郭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患者软瘫期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105例确诊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35例运用床旁电针配合良肢位摆放,两个对照组各35例,单用电针和单独进行良肢位摆放.结果 三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电针配合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软瘫期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构建尾状叶肝静脉、门静脉3D可视化模型及血管的结构特征.方法 128排螺旋CT对5例新鲜肝标本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记录螺旋CT影像下肝尾状叶门静脉和肝尾状叶静脉的空间位置关系及结构特点.结果 重建的肝内管道系统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肝尾状叶血管分布明显,能同时对肝尾状叶门静脉和肝尾状叶静脉进行任意方位的旋转,能清晰地显示出尾状叶管道全方位的解剖结构.结论 以明胶-氧化铋填充剂作为灌注材料,能够为肝尾状叶管道三维可视化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为临床肝尾状叶手术术前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作者:张继成;余洋洋;魏胜超;姜杨宏岩;汪坤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复发率(2.86%)与对照组(17.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4%)与对照组(8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穴位埋线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使用中医护理对策,可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李羞月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洛贝林)联合纳洛酮与氟马西尼在重度安眠药物中毒抢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8月我科收治的60例重度安眠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纳洛酮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氟马西尼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两组在疗效、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催醒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等方面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GCS评分均显著增高,而治疗后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催醒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度安眠药物中毒患者急诊抢救治疗中,采用呼吸兴奋剂与氟马西尼联合治疗的催醒效果优于纳洛酮+呼吸兴奋剂,可作为重度安眠药物中毒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王大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临终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基础组和循证组各45例,对基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对循证组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循证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3个月后HAMD、HDMD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FACT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效果优良,可改善患者临终前生活质量.
作者:胡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肝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其治疗包括内科综合治疗、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移植和生物干细胞移植等.作为早中期肝衰竭患者过渡到肝移植的重要治疗方法,非生物型人工肝目前已得到国内外的认可与广泛应用.本文重点对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作者:张秀灵;牟春燕;李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球囊子宫支架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63例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电切分离术后采用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再粘连,并施行3个月人工周期治疗,术前实施健康知识宣教,术后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情况.结果 宫腔粘连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情况,32例恢复正常,15例明显好转,总有效率74.60%.宫腔粘连患者治愈35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79.36%.结论 球囊子宫支架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宫腔再粘连,临床效果安全有效,护理上加强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宫腔粘连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夏秀芳;曾靖华;刘卫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全麻苏醒期患者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男性全麻手术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麻醉诱导后常规留置尿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两组患者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评估患者CRBD的程度及血压、心率的变化,术后第1 d随访时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苏醒期发生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的程度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在拔管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术后第1 d随访时评估患者满意度也有所提高.结论 对全麻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以减少CRBD的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桂兰;郑明秀;王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在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入院当天的NIHSS评分分为轻、中、重度脑梗死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非糖尿病性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升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樊金莲;农媛;肖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仿真人模拟教学法在院前急救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3月~9月118名全科助理医师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59名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急救教学,实验组59名学生采取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观察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学生在教学伤情急救与抢救时更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学生进行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科研提高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学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行CT检查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回顾其CT影像学表现并与Balthazar CT评级及临床病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Balthazar CT评级B级3例、C级33例、D级22例、E级9例;对应轻症急性胰腺炎36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及重症急性胰腺炎31例.结论 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具有非常重要价值,为临床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杨井;钱娟;王丹雯;王群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在肾脏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接收的肾脏疾病患者90例,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生化联合免疫学检查,对照组单纯采用免疫检查.另选取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空白组.对比两组疾病诊断准确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实验室各指标.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检查方法的满意度评价(97.78%)远高于对照组(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检健康者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白蛋白、补体C3、补体C4相比明显降低,而血清尿素、肌酐、尿酸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肾脏疾病患者合理选择检查项目,采用生化免疫联合检查的方式可达到更高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志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α1-抗胰蛋白酶水平以及其基因位点rs1243166多态性与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集429例维吾尔族人群血标本,其中227例COPD患者作为病例组,202例健康维吾尔族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α1-抗胰蛋白酶检测试剂盒检测α1-抗胰蛋白酶水平,MassARRAYiPLEX单碱基延伸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对终检测结果进行χ2检验,采用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对不同基因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α1-抗胰蛋白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24316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携带rs1243166-GG基因型患COPD的风险是携带rs1243166-AA基因型的2.039倍,携带rs1243166-GA基因型的人群患COPD的风险是携带rs1243166-AA基因型人群的1.875倍.结论 α1-抗胰蛋白酶与COPD相关,rs1243166基因位点与COPD的易感性有关,人群携带rs1243166-GG基因型和rs1243166-GA基因型有较高的患病风险.
作者:钟雪梅;李黎;米热班·热夏提;任杰;排尔达;木克热木·亚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脂多糖对宿主有毒性作用.内毒素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伴有高热、白细胞升高、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老年和危重症患者.近年来研究证实血必净可拮抗内毒素,降低内毒素引发的血清TNF-α水平,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疗效可靠.本文就血必净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效果作一综述.
作者:赵建美;邵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辣椒素受体(TRPV1)是瞬态感受器电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在介导炎性痛、内脏痛等多种痛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是目前研究疼痛机制与研发镇痛药物的一大热点.慢性腰背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病因之一.现阶段研究表明,TRPV1在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热痛觉过敏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TRPV1阳性神经元介导了慢性神经痛的发生.
作者:陈秀灵;王阳;楼倩萍;梅明镇;张晓金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