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肠癌住院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陈倩如

关键词:大肠癌,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病理组织类型
摘要:目的 分析近年来大肠癌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11年7月~2016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全部原发性大肠癌住院病例1163例,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好发部位和病理组织类型等情况.结果 1163例大肠癌住院病例男女比例1.11:1;发病平均年龄(63.28±13.03)岁,以高龄人群为主.1163例共检测出1203个病灶,其中单病灶1125例(96.73%),多病灶38例(3.27%).1203个病灶部位分别位于直肠494例(41.06%),左半结肠393例(32.67%),右半结肠316例(26.27%).各年龄段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但青年病例中恶性程度较高的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所占比例较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病例大肠癌的好发部位右移,患右侧大肠癌的病例比例增加,发病率高于男性.结论 在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行为的同时,应针对高发人群大力推行定期筛查,有效检出早期大肠癌和癌前病变,做到早诊早治,降低大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兰州市居民心肺复苏知识现状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估

    目的 调查兰州市社区人群对心肺复苏术(CPR)知信行的掌握情况,探讨社区专门培训对居民心肺复苏KAP的影响,为开展全民CPR知识普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和专门培训两种方式,自行设计兰州市居民心肺复苏KAP调查表,收集和整理了甘肃省兰州市781名社区居民的基本资料.结果 兰州市社区居民18~30岁人群CPR知晓率高于中年及老年人(P<0.05);大学及以上学历知晓率高(P<0.05);培训后居民知识得分(14.74±5.33)分、行为得分(18.26±5.36)分和总得分(51.83±10.05)分,较培训前知识得分(5.84±3.18)分、行为得分(5.72±3.38)分和总得分(29.95±5.87)分均有提高(P<0.05).结论 兰州市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晓率低,缺乏CPR理论知识和专业指导;对社区居民进行心肺复苏专业培训有助于提高CPR知识和操作技能.

    作者:马莉;董小荣;伏旭;安宏;范宾科;李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高校社区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

    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在健康促进视域下,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4个层面构建符合高校社区大学生个体需求的体质健康管理模式,探讨建立联合管理工作机制,营造有利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支持性环境,为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质水平,推进和优化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雪;聂恒卓;卜秀梅;崔仁善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癌胚抗原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癌胚抗原(CEA)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初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3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147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为息肉组,体检中心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测定NLR诊断结直肠癌的临界值,并与CEA联合诊断判断NLR联合CEA对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的特异度及敏感度是否有优势.结果 研究组中性粒细胞、NLR和CEA的表达量高于息肉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淋巴细胞的表达量高于研究组和息肉组,息肉组淋巴细胞的表达量高于研究组(均<0.05);息肉组NLR和CEA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ROC曲线测定NLR诊断结直肠癌的佳截点值1.760,敏感度83.13%,特异度62.00%,AUC为0.80,95%CI为0.75~0.86.NLR联合CEA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75.90%,特异度93.35%,AUC为0.89,95%CI为0.84~0.94.结论 应用NLR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所以当NLR联合CEA诊断的时候,结直肠癌早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会有所提高.

    作者:陈学敏;彭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集束化护理对癌症患者的临床应用进展

    集束化护理是在循证基础上形成新的护理理念,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护理.集束化护理在国外已广泛的应用于各个临床专业领域,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得到国内学者认可,相关研究在临床取得良好的成效.现在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癌症不仅可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还可以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关于集束化护理在癌症患者的身心护理已有学者进行研究,本文就其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英;杭菲;李晨曦;彭巧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护理信息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信息技术能够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保障护理质量安全.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已开发、建设和应用护理信息系统,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对我院移动护理、重症监护、安全输血等护理信息技术的功能分析,探索护理信息技术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影响.

    作者:秦林;刘继终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miRNA及LncRNA在器官移植免疫排斥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器官移植是临床上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主要手段,关于器官移植免疫排斥的理论研究目前也非常深入和广泛,但是对于移植术后出现的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近年来,非编码RNA(ncRNA)在免疫学中的作用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它是一类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单链RNA,其中包含两种目前研究热的ncRNA,即miRNA和lncRNA.大量研究表明,这两种ncRNA在免疫系统的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以其为基础的基因诊断和治疗在控制器官移植免疫排斥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前景和意义.本文总结了关于miRNA和lncRNA在免疫学和器官移植免疫排斥中的作用,以期实现对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理想控制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

    作者:沈云志;王毅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非血栓性髂静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对深静脉瓣膜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髂静脉支架成形术对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病变(NIVCL)患者深静脉瓣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8年4月我院血管外科22例行髂静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NIVCL合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21例左侧髂静脉狭窄,1例右侧髂静脉狭窄,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深静脉瓣膜反流持续时间(VCT)及静脉疾病严重程度评分(VCSS).结果 2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100.00%,术后无支架闭塞、下肢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时,一期支架通畅率100.00%,肿胀缓解率83.30%,溃疡愈合率80.00%.患者术后3个月VCT较术前减少[(1.68±1.67)s vs(2.46±1.3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CSS评分较术前降低[(5.00±1.54)分vs(5.59±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静脉支架成形术是NIVCL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轻度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刘彪;万圣云;丁洋;孔令尚;叶琨;马龙;沈奥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ARDS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确诊时及治疗后2 h、6 h、12 h、24 h PaO2/FiO2,治疗后24 h胸片改变,记录两组吸氧时间、机械通气例数、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PaO2/FI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2 h、6 h、12 h、24 h PaO2/FiO2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 h实验组PaO2/FiO2开始上升,治疗后6 h处于峰值,治疗后12 h、24 h开始降低.治疗后24 h两组患儿胸片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需要机械通气比例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氧合功能.

    作者:孙继飞;张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空心加压螺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相关并发症的Meta分析

    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价空心加压螺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对术后股骨头坏死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等医学文献数据库所有关于空心加压螺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或回顾性对照研究文献,截止到2018年10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7篇文献纳入标准,其中RCT3篇,CCT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率与两种内固定方式无显著差异(OR=0.71,95%CI:0.51~1.0,=0.05),而内固定失败与两种内固定方式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OR=1.49,95%CI:1.39~1.57,P<0.01).结论 DHS与CCS相比能明显减少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内固定失败率,同时未增加股骨头坏死率,临床对于拟行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建议采用该方法.

    作者:王添兴;李国庆;汪洋;纪保超;阿斯哈尔江·买买提依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型误诊为多发性肌炎1例

    #

    作者:刘芳;孙保东;刘冬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耐利福平结核病的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对耐利福平结核病患者疗效、耐多药结核病(MDR-TB)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单耐利福平肺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研究组加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对比两组疗效、MDR-TB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研究组痰菌转阴率、MDR-TB发生率为90.00%、10.00%,对照组分别为72.50%、3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对照组为15.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耐利福平结核病可提高痰菌转阴率,多耐药发生率低,预后较好,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疗效确切.

    作者:李秀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学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中医护理有着悠长的历史和显著的疗效,因此受到国内外护理学界的重视.我国护理学教学体系中均要求开设该课程,可见其重要程度.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护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对我院目前中医护理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中医护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改革,探寻中医护理实践教学改革策略,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张欢;于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干预措施改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咸宁市社区150名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简明疼痛量表(BPI)、SF-36健康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收率为94.00%.其中女性居多,年龄60~91岁,有配偶者居多,与配偶同居者居多,未受过正规教育者居多;大部分人的收入能够满足基本满足生活开支,具有医疗保险;慢性病数目在3种及以上者居多;采用一种止痛方式缓解疼痛者居多.咸宁市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社会功能维度得分高,为(66.51±21.98)分;生活质量较低,得分为(55.16±19.73)分;以生活质量总分得分为因变量,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有无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支状况、慢性病数目组间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医疗保险情况、不同止痛方式组间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疼痛影响程度、慢性疼痛病史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疼痛影响程度、收支状况、年龄、疼痛程度、性别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生活质量总变异的58.10%(P<0.05).结论 咸宁市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可有针对性提供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雨嫦;赵梦遐;孔令磷;李梵英;沈瑶;吴玲;邹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膈肌巨大型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切除报告1例并文献复习

    #

    作者:高绍满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磷酸铝凝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磷酸铝凝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患者入院后均控制食物摄入,按常规补充水分及血容量.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连续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服用前嘱患者空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给予磷酸铝凝胶口服,服用前应摇匀,持续服用4周.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2%,高于对照组的8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4%,低于对照组的2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铝凝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促进溃疡伤口愈合,减少患者疼痛,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宏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马来酸吡咯替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3年生存乳腺癌患者服用马来酸吡咯替尼对双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马来酸吡咯替尼治疗的4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服药前后二尖瓣侧壁瓣环、间隔瓣环及右室侧壁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右室侧壁瓣环M型运动幅度、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室整体长轴峰值应变,同时与对照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和用药前比较,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二尖瓣侧壁瓣环、间隔瓣环、右室侧壁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及左室整体长轴峰值应变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右心室收缩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服用马来酸吡咯替尼的乳腺癌患者左心室、右心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但双心室舒张功能均降低,提示该类药物可能损害心肌功能.

    作者:孟庆国;王佳雪;王斯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新型全麻插管口舌保护器在耳鼻咽喉科手术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新型全麻插管口舌保护器有效性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11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患者594例,简单随机分为常规组394例和口舌保护器组200例.常规组全麻插管应用传统的压舌板,口舌保护器组应用新型全麻插管舌保护器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插管的移位程度及口腔损伤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术后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舌保护器组口腔损伤发生率为2.00%,低于常规组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新型全麻插管舌保护器能更好的保护口腔组织,降低口腔组织的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郭红;罗竫娜;郭满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气压治疗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气压治疗对人工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防治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万方数据库,纳入有关气压治疗防治人工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手册及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并应用RevMan 5.3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终纳入5篇RCT,共572例受试者,根据Jadad标准,从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等方面进行评价,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均不高,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治疗相比,加用气压治疗能够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漏斗图显示各研究资料的分布基本对称,提示发表偏倚较小,Meta分析显示气压治疗能够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有2篇报道了除DVT、PE之外的不良反应,所有纳入研究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表明气压治疗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安全性良好.结论 西医基础上加用气压治疗能够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但受研究质量限制,其疗效及安全性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袁圆;谢欣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疗效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21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与20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患者围手术期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术后恢复及其他相关围手术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D组与OPD组重症监护时间[(9.32±2.11)d vs(7.34±3.51)d]、胆肠引流管拔除时间[(8.61±2.83)d vs(12.42±3.82)d]、住院费用[(9.31±1.81)万元vs(6.92±1.03)万元]、住院天数[(27.41±5.82)d vs(33.71±7.74)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PD组与OPD组术后进流食时间、使用止痛药物次数、拔除尿管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拔除胰肠引流管时间和切除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D在手术出血量、根治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可以取得与OPD一样的效果,而在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方面LPD要优于OPD,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张磊;张学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糖代谢特点分析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糖代谢特征.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符合鹿特丹标准、未经治疗的PCOS患者935例,测定身高、体重,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稳态指数模型(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参数.根据血糖水平将PCOS患者分为糖代谢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受损(IGT)组、混合型糖耐量受损(CGI)组及糖尿病(T2DM)组;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根据年龄分为青春期组和育龄期组,比较各组糖代谢的差异.结果 ①PCOS患者IR发生率为58.40%(=546);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38.93%(=364),其中IFG组占5.13%,IGT组占23.64%,CGI组占5.24%,T2DM组占4.92%.②PCOS肥胖组患者的年龄、BMI、FPG、G60、G120、G180、HOMA-IR、HOMA-β均高于非肥胖组(P<0.01).③PCOS育龄期组患者的年龄、FPG、G60、G120均高于青春期组(P<0.01),两者在BMI、G180、HOMA-IR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肥胖的PCOS患者糖代谢异常更严重.青春期以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为特点,随着年龄增长,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作者:曾利文;陈静;张晔;杨雁;张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