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市闵行区卫生监督政务微信需求调查

孙亚飞

关键词:政务微信, 卫生监督, 需求, 公众号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微信使用现状,为闵行区卫生监督政务微信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区域抽取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240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微信使用现状以及对政务微信号的需求态度.结果 72.28%的人使用微信大于2年(<0.01);62.38%的人喜欢的信息形式主要为图文结合(<0.01);喜欢每周推送2~3次,占47.52%(<0.05);76.24%的人有空才看(<0.01);阅读时间主要为1~3 min,占48.51%(<0.01);每天总浏览时长<1 h的占84.16%(<0.01);61.39%的人认为消息的质量是微信信息重要的部分(<0.01);92.08%的人愿意关注政务微信公众号(<0.01).结论 闵行区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愿意关注卫生监督政务微信,但要注重推文质量,增强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卫生监督政务微信的实用性.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黄连温胆汤治疗心律失常型心悸病研究

    《六因条辨》中指出黄连温胆汤可用于治疗胆失清净、痰热内扰之证.临证上可应用于失眠、心悸、胃痞等属痰热内郁,气机失调者.临床上,心悸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而痰热型心悸是临床较常见心律失常证型之一,且痰热常与血瘀相结合,从而形成痰热瘀血共同致病的情况.本文主要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心律失常型心悸病的临床作用.

    作者:郑勇斌;熊尚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并实施腹腔镜下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治疗患者78例,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睾丸大小及精液质量;评估手术疗效、术后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纳入的7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24.80±5.50)min,术中出血<5 ml;平均住院时间(5.10±0.80)d;除3例失访,其余75例患者,术后6个月睾丸体积均较术前增大,术后精液质量较术前提高(<0.05);患者均无睾丸萎缩发生,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例患者术后第5个月复发,为结扎丝线滑脱所致;4例患者发生附睾炎(5.33%),经常规治疗均好转.结论 腹腔镜下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安全可靠、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且对术后患者睾丸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可常规应用于临床.

    作者:高攀;王志勇;赵新博;杜国望;陈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盐城地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与再住院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调查盐城地区NVAF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其与患者再住院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房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调查盐城地区8家医院268例NVAF患者生活质量及卒中风险的现状,探讨其对再住院率的相关性.结果 盐城地区NVAF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不高,低于60分的人群占69.03%,卒中风险为高风险组占总人数88.80%.不同生活质量得分的患者1年内住院次数不同(<0.05);不同卒中风险的患者1年内住院次数不同(<0.01).同时,生活质量不佳、卒中风险高的的患者一年再住院次数也越高.结论 盐城地区NVAF患者生活质量不高,高卒中风险人群较大.因此,应探索提高房颤患者生命活质量的措施,管理好高卒中风险患者抗凝药物的使用,降低其再住院率,为今后开展对房颤患者的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巫惠心;张诚霖;李学美;李晓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右小指近端指间关节处皮角1例

    皮角(cutaneous horns)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角质增生性皮肤病,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常见,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皮角多数发生在头皮、面部、颈部、前臂和手臂上,偶尔也会发生在眼睑、躯干、阴茎等部位,特别是那些皮肤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老年人更为常见[1].解放军第九二四医院皮肤美容科于2018年7月诊治右小指近端指间关节处皮角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芳;刘文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儿童难治性肺炎的早期识别与诊断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约占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5%~20%,在流行年可达30%.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是指常规大环内酯类等药物治疗1周后无效,症状持续加重的MPP,具有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后遗症危害等特点.如何有效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识别和诊断作一综述.

    作者:樊彦青;杨清华;晨东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综合干预及药物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为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其发病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对母婴健康构成极大危害.同时饮食不当、体重增加、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均为导致该疾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化干预及治疗将有助于控制疾病发展,进而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作者:于素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管道的安全管理研究

    目的 观察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管道的安全管理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妇科肿瘤患者给予常规管道护理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102例妇科肿瘤患者给予管道的安全管理设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后管道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患者管道知识知晓得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实施术后患者管道安全管理后,研究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患者管道知识知晓得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分别为7.84%、(90.12±1.47)分、(95.15±1.46)分,优于对照组的11.58%、(85.12±1.61)分、(90.14±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管道的安全管理后,提高了护理人员管道管理意识,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管道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马静;闵丽华;杨绍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分析及术后复发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并统计术后复发病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归纳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科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共188例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析手术疗效并对复发病例行二次椎间孔镜治疗,探讨术后复发原因,归纳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术后评分改善明显,术后1年优良率为88.83%;术后共出现复发患者6例,占总数3.19%,复发原因为术中髓核摘除不彻底、术中定位不佳、术前合并终板炎、术后活动过多等;均经二次PELD治疗逐渐康复,术后1年改良MacNab疗效评定4例优,1例良,1例可;术前合并终板炎9例,其中3例复发.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术前合并终板炎可能为影响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把控相关危险因素、提高手术技巧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高正添;贾天阳;常成兵;陈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牙周炎伴肥胖患者血清中IL-6、IL-18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肥胖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确诊为慢性牙周炎患者15例设为NP组,另选取同期慢性牙周炎伴肥胖患者15例设为FP组.收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样本并记录牙周PD、CAL,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样本中的IL-6、IL-18的表达水平,分析两组间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FP组血清中IL-6、IL-18分别为(9.16±2.35)pg/ml、(325.22±98.67)pg/ml,其表达水平分别高于NP组的(6.15±2.06)pg/ml和(241.52±78.8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FP组中PD与血清中IL-6、IL-18呈高度正相关(=0.894,<0.01;=0.819,<0.01);CAL与血清中IL-6、IL-18呈正相关(=0.885,<0.01,=0.828,<0.01);NP组中PD与血清中IL-6、IL-18也有正相关关系(=0.842,<0.01,=0.728,<0.01);CAL与血清中IL-6、IL-18呈正相关(=0.884,<0.01,=0.707,<0.01).结论 肥胖状态所导致的外周血中IL-6、IL-18水平的升高与CP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

    作者:褚福行;李珊珊;李思琪;李维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左肝蒂阻断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左肝蒂阻断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设为腔镜组,32例行传统开腹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胃肠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第7天的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269.11±54.43)min vs(211.72±31.64)min],术后疼痛缓解时间[(2.89±1.41)d vs(4.81±1.58)d],术后排气时间[(24.80±6.31)h vs(45.13±9.80)h],术后住院时间[(9.51±2.38)d vs(14.19±2.86)d]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是肯定的,与以往开腹肝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梁鑫;张学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白质疏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LA)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起病14 d内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91例,所有患者完成MRI检查,依据头颅MRI是否存在LA,分为LA组74例,无LA组17例.并对脑白质疏松严重度进行评分,卒中后3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认知功能评定采用MoCA量表和MMSE量表.结果 LA组整体认知功能(MMSE、MoCA评分)及视空间执行功能、语言功能、记忆功能评分低于无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其他领域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LA严重度与MMSE、MoCA评分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28,值分别为0.02、0.01.LA组中轻度LA患者(LA评分≤3分)30例,与无LA组比较,二者整体认知功能、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语言、抽象、记忆及定向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痴呆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白质疏松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及视空间执行功能、语言、记忆功能,且LA程度越重,对认知功能影响越大,但轻度的LA对认知功能影响不明显,LA严重度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本研究仅仅是一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缺乏LA对认知功能长期影响的资料,有必要开展长期随访的多中心研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作者:杨艳;王思迅;宋春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与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乌司他丁和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使用乌司他丁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上腹部压痛缓解时间、腹痛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IL-6、IL-8、IL-10、TNF-α改善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上腹部压痛缓解时间、腹痛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IL-6、IL-8、IL-10、TNF-α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应用乌司他丁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各项炎症介质,缩短各项指标和症状的改善时间,临床应用可行性高.

    作者:刘云;于洪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生对艾滋病及性教育的认知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当代大学生对艾滋病和性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建立科学有效多元化的高校艾滋防范健康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以自愿无记名的方式,对河南某医学高校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6份,回收率97.20%,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96.00%.结果 医学生艾滋病相关防范知识普及率达91.67%,52.67%学生认为艾滋病和不正当性行为密切相关,93.96%学生认为在学校开展相关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医学生的性开放性比非医学生高21.90%;78.79%的学生认为性行为在情感的交流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91.91%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性行为的话题,并期望开设性教育课程.结论 医学生对艾滋病了解程度相对较深,防范意识较普通大学生较强,但仍存在不足.

    作者:雷月坤;刘玲霞;惠婉芮;沈世奇;常艳豆;白萌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中应用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行剖宫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的方式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每组55例.罗哌卡因组采取罗哌卡因单次腰麻,布比卡因组采取布比卡因单次腰麻,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罗哌卡因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高阻滞平面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73.01±14.13)s、(6.72±1.14)min和(2.64±0.63)min,均慢于布比卡因组的(59.10±8.06)s、(5.51±1.42)min和(2.12±0.4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罗哌卡因组的运动完全恢复时间为(2.12±0.43)h,快于布比卡因组的(2.61±0.5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布比卡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高于罗哌卡因组的2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中,较之于布比卡因,应用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更为确切,患者的运动完全恢复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姜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化疗后并发严重口腔溃疡护理

    滋养细胞疾病患者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单穿手术达不到根治的目的,所以要以化疗为主.口腔溃疡是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发生的一种副反应,它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且影响患者营养供给和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是患者感染、发热并发败血症的主要原因.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口腔护理直接相关.本文主要回顾分析在我院进行滋养细胞化疗的1例患者的有关资料,探讨其发生口腔溃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祖雪;吴治敏;王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国立体化教学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目的 系统分析我国立体化教学的相关文献,为我国护理教学的明确方向,以探索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NoteExpress2软件,对2000~2017年CNKI收录的护理专业立体化教学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有效文献493篇,共发表在168种期刊上,关键词涉及较多学科.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2010年开始,文献数量迅速增长,且文献期刊的整体分散度较高.结论 立体化教学存在一定的教学优势和发展空间,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纵深方向的研究,做好教学改革的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毛智慧;刘静茹;孙晓婷;刘晨冰;马景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形势下脑电图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脑电图是评估脑功能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其重要性受到相关科室医务人员的越来越多的重视.脑电图具有专科性强、理论抽象、内容复杂等特点,一些医务人员常常望而生畏.为了提高脑电图的教学质量,我科多年前已摸索出一种多方位带教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两年来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级诊疗等医疗改革的稳步推进及互联网教改风暴下慕课(MOOC)、微课的逐渐流行,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马美刚;吴原;黄琪;韦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Access的临床流感病例管理信息系统

    本文根据流感病例数据管理的需求,设计了基于Access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实现录入和存储关于流感病例的信息,并对处方、药品使用情况、流感病毒的种类和患者症状的关系等进行逻辑分析、设计了查询功能,实现了流感病例的信息化管理.

    作者:刘禹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妇女宫颈病变筛查分析

    目的 研究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提供防治宫颈癌的思路.方法 以2012年1月~2017年12月送检到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433447例宫颈病变标本为研究对象,同时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并分析HPV基因亚型分布及年龄分布.结果 HPV阳性率为12.51%,其中单一高危HPV阳性率为9.28%,单一低危HPV阳性率为1.22%.HPV亚型阳性率高的是16型2.09%、58型1.82%、52型1.61%.TCT阳性检出率是5.69%,其中ASC-US3.91%、LSIL1.21%、ASC-H0.32%、HSIL及以上0.23%、AGC 0.02%.HPV发病率高的年龄段是41~50岁,阳性率为5.54%,与其它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HPV亚型中16、52及58感染率高,同时具有明显年龄特征.HPV感染可引起一系列的宫颈病变,防治重点应针对高危HPV感染的人群.

    作者:朱军;张振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晚期肺癌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确诊中晚期肺癌患者40例,根据接受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20例患者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单纯接受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后的随访检查,研究组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45.00%、45.00%、55.00%,均高于对照组的0、10.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发生气胸3例,出血1例,骨髓抑制患者3例,胃肠道反应7例,脱发1例,其中同时发生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1例,同时发生气胸和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5.00%;对照组20例患者骨髓抑制患者4例,胃肠道反应8例,脱发2例,其中同时发生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1例,同时发生骨髓抑制和脱发1例,发生率60.00%.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对于治疗中晚期肺癌近期疗效可靠,相对于单纯化疗,联合治疗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宇;王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