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晚期肺癌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观察

王宇;王炯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 静脉化疗, 中晚期肺癌, 近期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确诊中晚期肺癌患者40例,根据接受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20例患者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单纯接受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后的随访检查,研究组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45.00%、45.00%、55.00%,均高于对照组的0、10.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发生气胸3例,出血1例,骨髓抑制患者3例,胃肠道反应7例,脱发1例,其中同时发生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1例,同时发生气胸和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5.00%;对照组20例患者骨髓抑制患者4例,胃肠道反应8例,脱发2例,其中同时发生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1例,同时发生骨髓抑制和脱发1例,发生率60.00%.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对于治疗中晚期肺癌近期疗效可靠,相对于单纯化疗,联合治疗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乌司他丁与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乌司他丁和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使用乌司他丁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上腹部压痛缓解时间、腹痛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IL-6、IL-8、IL-10、TNF-α改善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上腹部压痛缓解时间、腹痛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IL-6、IL-8、IL-10、TNF-α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应用乌司他丁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各项炎症介质,缩短各项指标和症状的改善时间,临床应用可行性高.

    作者:刘云;于洪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门诊导医机器人的应用及探索

    在门诊服务台部署导医机器人,开展导医机器人的研究及应用,通过构建导医知识库标准体系,不断训练和提升导医机器人能力,探索导医机器人的佳应用场景,尝试导医机器人替代人工服务的可行性.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过近1年的实践,使导医机器人回答问题准确率达90%以上,目前已开始尝试在周日用导医机器人替代护士导诊.

    作者:徐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7年我院肠杆菌科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所分离肠杆菌科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菌株来源于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临床送检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1054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用西门子的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K-B纸片扩散法作为药敏补充实验,依照CLSI制定的新的判断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017年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1054株,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和中段尿标本,分别占39.85%和31.03%;分离率高的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39.94%和35.67%;其次是奇异变形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6.83%和5.79%;肺炎克雷伯菌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8.24%和39.43%,敏感率均为59.86%;奇异变形杆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于美罗培南.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为45.84%,大肠埃希菌45.74%,奇异变形杆菌为45.83%.结论我院2017年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细菌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医院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尹利娟;杨振华;杨乐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动脉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动脉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动脉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石蜡标本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3例位于四肢,1例位于腹部.镜下肿瘤均具有典型皮肤纤维瘤的组织学特征,不规则出血性裂隙、囊腔结构,伴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免疫组化显示波形蛋白和CD68阳性,血管标记物均阴性.结论 AFH形态学上有出血性裂隙、囊腔,需与血管肉瘤和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等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作者:张如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国立体化教学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目的 系统分析我国立体化教学的相关文献,为我国护理教学的明确方向,以探索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NoteExpress2软件,对2000~2017年CNKI收录的护理专业立体化教学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有效文献493篇,共发表在168种期刊上,关键词涉及较多学科.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2010年开始,文献数量迅速增长,且文献期刊的整体分散度较高.结论 立体化教学存在一定的教学优势和发展空间,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纵深方向的研究,做好教学改革的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毛智慧;刘静茹;孙晓婷;刘晨冰;马景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光引导气管插管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光引导技术是一种利用颈部软组织透光原理来引导气管插管的方法,本文分别从光引导插管技术原理,插管设备,插管方法,临床应用,优越性和缺陷方面加以介绍;其具有成功率高、损伤小、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气管插管中,未来在临床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作者:李新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对痛风复发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的痛风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尿酸的变化,以探讨PPI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对痛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原发性痛风患者37例为痛风组,同期37例上消化道出血且无痛风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使用PPI前后分别监测尿酸、体温、关节肿痛等指标,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痛风组使用PPI后血尿酸较用药前升高(49.24±111.4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PPI使用后血尿酸较用药前升高(2.89±47.87)μ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痛风组用药前后尿酸变化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使用PPI治疗后,痛风组64.86%出现非感染性发热,75.68%出现新发关节疼痛,患者疼痛评分较用药前增加(<0.001),而对照组患者未出现关节痛及发热病例.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痛风患者使用PPI可能诱发或加重痛风疾病的活动.

    作者:何志钧;梁运啸;梁列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对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胆结石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3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开腹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48、72 h VAS评分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均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24、48、72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研究组患者各阶段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常规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对胆结石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相较于常规开腹手术,手术时间短,患者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围术期安全性高.

    作者:徐康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结核分枝杆菌Rv1626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功能研究

    目的 拟靶向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后的分泌期抗原Rv1626,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PROEX-Rv1626并表达纯化,通过人群和动物实验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 构建重组载体pPROEX-Rv1626,以全血干扰素释放分析技术(WBIA)检测其是否能被山西省长治市M.tb感染者的T细胞特异性识别;同时免疫小鼠,检测其特异性诱导脾细胞分泌的IFN-γ、TNF-α和IL-2水平及抗体水平.结果 ①成功构建重组载体pPROEX-Rv1626,并成功诱导表达、纯化和鉴定;②rRv1626蛋白诱导M.tb感染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产生的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者对照者(<0.001),ATB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显著高于LTBI人群(<0.001);③BCG+Rv1626/DMT组产生的特异性相关抗体滴度显著高于Rv1626/DMT组及BCG组(<0.01);Rv1626/DMT组和BCG+Rv1626/DMT组的IgG2a/IgG1比值显著高于DMT组和BCG组(=33.69),且前两组IgG2a/IgG1>1,倾向于Th1型细胞免疫应答;④不同免疫组小鼠无论是PPD或rRv1626蛋白刺激,BCG+Rv1626/DMT组均分泌高水平的IL-2、IFN-γ和TNF-α,其次为BCG组、Rv1626/DMT组,PBS组为低.同时Rv1626/DMT组显著高于DMT组(<0.01).结论 rRv1626能被M.tb感染者T细胞所识别,免疫小鼠能诱导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可能与其提供的免疫保护力密切相关.

    作者:袁伟;许礼发;王晓春;张京燕;朱心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应激反应及不良事件.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术治疗的84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全麻,观察组行全麻+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合格率、异氟醚用量、麻醉苏醒时间,麻醉诱导后、建立气腹后、术毕时的应激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结果 观察组麻醉合格率为92.85%,高于对照组的71.43%,且观察组异氟醚的用量为(16.21±4.11)ml较对照组的(30.74±5.74)ml少,麻醉苏醒时间为(10.21±2.43)min较对照组的(16.91±1.74)min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麻醉诱导后、建立气腹后、术毕时的观察组HR分别为(80.64±7.53)次/min、(77.47±9.78)次/min、(78.52±7.92)次/min低于对照组的(91.39±8.92)次/min、(94.69±7.80)次/min、(93.68±8.47)次/min;观察组SBP分别为(138.26±11.21)mmHg、(143.23±15.84)mmHg、(145.74±14.09)mmHg,低于对照组的(146.79±10.41)mmHg、(152.76±14.18)mmHg、(156.18±10.21)mmHg,DBP分别为(76.03±5.26)mmHg、(77.92±8.71)mmHg、(79.81±9.23)mmHg,低于对照组的(82.56±6.37)mmHg、(93.68±8.34)mmHg、(92.31±9.57)mmHg(<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11.90%)低于对照组(30.95%)(<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宫颈癌手术的效果良好,有利于稳定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减少手术应激,且术后不良反应少.

    作者:邢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短期内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短期内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AECOPD伴呼吸衰竭并经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成功撤机拔管的患者总共34例.入选患者根据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分为两组,即通气时间≤3 d组及通气时间>3 d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科时的病程、APACHEⅡ评分、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乳酸等指标.将所有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而通气时间≤3 d组患者血清白蛋白<30 g/L、血红蛋白<130 g/L患者数均少于通气时间>3 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入科时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通气时间≤3 d组患者血乳酸>2 mmol/L患者数少于通气时间>3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入科时血乳酸水平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3 d独立的危险因素(<0.05).结论 白蛋白、血红蛋白、乳酸均是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短期内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其中患者入科时的血乳酸水平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3d独立的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处理影响因素,对患者尽早撤机拔管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慧强;杨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延续护理对冠心病PCI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针对延续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到我院进行PCI治疗的12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PCI术后康复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1年后的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1.64±2.45)分vs(27.35±2.34)分]、生活改良[(28.64±2.76)分vs(26.34±2.18)分]、应急处理[(26.85±2.44)分vs(24.12±2.82)分]、自我管理[(86.15±8.08)分vs(78.31±7.39)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采取延续护理,能够提升康复效果,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娄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改变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β、IL-6水平均下降,IL-10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患者变化程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高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骨关节评分和疼痛情况,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赵懋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在女性月经相关性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育龄期妇女多发,且与女性月经密切相关,症状常随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变化,部分女性患者伴有月经失调等妇科疾患,提示痤疮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因此在治疗女性月经相关性痤疮时,结合月经周期生理变化特点,运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能从根本上调整患者紊乱的内分泌,标本兼治,从而打破反复发作的怪圈,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可靠.

    作者:杨立;李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并实施腹腔镜下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治疗患者78例,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睾丸大小及精液质量;评估手术疗效、术后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纳入的7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24.80±5.50)min,术中出血<5 ml;平均住院时间(5.10±0.80)d;除3例失访,其余75例患者,术后6个月睾丸体积均较术前增大,术后精液质量较术前提高(<0.05);患者均无睾丸萎缩发生,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例患者术后第5个月复发,为结扎丝线滑脱所致;4例患者发生附睾炎(5.33%),经常规治疗均好转.结论 腹腔镜下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安全可靠、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且对术后患者睾丸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可常规应用于临床.

    作者:高攀;王志勇;赵新博;杜国望;陈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流式细胞术研究细胞增殖的方法与技术

    流式细胞术是检测细胞增殖的一种重要手段,较以往的检测方法,流式细胞仪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多荧光指标同时检测,并且可以对混合样品中的特定细胞进行增殖分析,本文就目前常用细胞增殖检测染料的检测原理,应用范围及染色方法作进行阐述.

    作者:户乃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按照病程的长短划分为观察组A(病程<5年)和观察组B(病程≥5年),另选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Cys-C和β2-MG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的Cys-C阳性检出率为87.00%,β2-MG阳性检出率为83.00%,对照组中这两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为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中血清Cys-C水平为(1.19±0.24)mg/L和(1.45±0.34)mg/L,β2-MG水平分别为(0.39±0.09)mg/L和(0.79±0.17)mg/L;对照组中的血清Cys-C水平为(0.84±0.16)mg/L,β2-MG水平为(0.13±0.02)mg/L;观察组血清Cys-C和β2-M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观察组B血清Cys-C和β2-MG水平高于观察组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中具有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

    作者:郑莹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左肝蒂阻断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左肝蒂阻断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设为腔镜组,32例行传统开腹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胃肠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第7天的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269.11±54.43)min vs(211.72±31.64)min],术后疼痛缓解时间[(2.89±1.41)d vs(4.81±1.58)d],术后排气时间[(24.80±6.31)h vs(45.13±9.80)h],术后住院时间[(9.51±2.38)d vs(14.19±2.86)d]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是肯定的,与以往开腹肝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梁鑫;张学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晚期肺癌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确诊中晚期肺癌患者40例,根据接受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20例患者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单纯接受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后的随访检查,研究组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45.00%、45.00%、55.00%,均高于对照组的0、10.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发生气胸3例,出血1例,骨髓抑制患者3例,胃肠道反应7例,脱发1例,其中同时发生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1例,同时发生气胸和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5.00%;对照组20例患者骨髓抑制患者4例,胃肠道反应8例,脱发2例,其中同时发生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1例,同时发生骨髓抑制和脱发1例,发生率60.00%.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对于治疗中晚期肺癌近期疗效可靠,相对于单纯化疗,联合治疗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宇;王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Access的临床流感病例管理信息系统

    本文根据流感病例数据管理的需求,设计了基于Access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实现录入和存储关于流感病例的信息,并对处方、药品使用情况、流感病毒的种类和患者症状的关系等进行逻辑分析、设计了查询功能,实现了流感病例的信息化管理.

    作者:刘禹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