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李海燕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育龄期妇女多发,且与女性月经密切相关,症状常随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变化,部分女性患者伴有月经失调等妇科疾患,提示痤疮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因此在治疗女性月经相关性痤疮时,结合月经周期生理变化特点,运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能从根本上调整患者紊乱的内分泌,标本兼治,从而打破反复发作的怪圈,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可靠.
作者:杨立;李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动脉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动脉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石蜡标本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3例位于四肢,1例位于腹部.镜下肿瘤均具有典型皮肤纤维瘤的组织学特征,不规则出血性裂隙、囊腔结构,伴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免疫组化显示波形蛋白和CD68阳性,血管标记物均阴性.结论 AFH形态学上有出血性裂隙、囊腔,需与血管肉瘤和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等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作者:张如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约占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5%~20%,在流行年可达30%.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是指常规大环内酯类等药物治疗1周后无效,症状持续加重的MPP,具有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后遗症危害等特点.如何有效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识别和诊断作一综述.
作者:樊彦青;杨清华;晨东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是一种慢性、坏死性、溃疡性、瘢痕性、疼痛性皮肤病,面部、肩部、背部是常见的部位.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炎性丘疹、脓疱、结节,迅速形成潜行性溃疡,剧烈疼痛,应考虑本病.临床上易被误诊,单纯应用抗生素效果差.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二院皮肤科采用抗生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坏疽性脓皮病取得较好效果,对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坏疽性脓皮病有一定参考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鹏;高浩;燕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微信使用现状,为闵行区卫生监督政务微信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区域抽取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240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微信使用现状以及对政务微信号的需求态度.结果 72.28%的人使用微信大于2年(<0.01);62.38%的人喜欢的信息形式主要为图文结合(<0.01);喜欢每周推送2~3次,占47.52%(<0.05);76.24%的人有空才看(<0.01);阅读时间主要为1~3 min,占48.51%(<0.01);每天总浏览时长<1 h的占84.16%(<0.01);61.39%的人认为消息的质量是微信信息重要的部分(<0.01);92.08%的人愿意关注政务微信公众号(<0.01).结论 闵行区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愿意关注卫生监督政务微信,但要注重推文质量,增强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卫生监督政务微信的实用性.
作者:孙亚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分析我国立体化教学的相关文献,为我国护理教学的明确方向,以探索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NoteExpress2软件,对2000~2017年CNKI收录的护理专业立体化教学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有效文献493篇,共发表在168种期刊上,关键词涉及较多学科.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2010年开始,文献数量迅速增长,且文献期刊的整体分散度较高.结论 立体化教学存在一定的教学优势和发展空间,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纵深方向的研究,做好教学改革的工作势在必行.
作者:毛智慧;刘静茹;孙晓婷;刘晨冰;马景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阿莫罗芬乳膏治疗几种常见马拉色菌相关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2月~9月我科门诊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患者2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6例和对照组13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皮损处外用阿莫罗芬乳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83.34%、83.34%,高于对照组的71.43%、52.94%、4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5例患者口服伊曲康唑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症状,治疗组2例患者皮疹部位轻度灼热,均不影响继续治疗,疗程结束停药后均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阿莫罗芬乳膏外用治疗马拉色菌相关性疾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汪静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针对延续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到我院进行PCI治疗的12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PCI术后康复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1年后的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1.64±2.45)分vs(27.35±2.34)分]、生活改良[(28.64±2.76)分vs(26.34±2.18)分]、应急处理[(26.85±2.44)分vs(24.12±2.82)分]、自我管理[(86.15±8.08)分vs(78.31±7.39)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采取延续护理,能够提升康复效果,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娄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皮角(cutaneous horns)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角质增生性皮肤病,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常见,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皮角多数发生在头皮、面部、颈部、前臂和手臂上,偶尔也会发生在眼睑、躯干、阴茎等部位,特别是那些皮肤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老年人更为常见[1].解放军第九二四医院皮肤美容科于2018年7月诊治右小指近端指间关节处皮角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芳;刘文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盐城地区NVAF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其与患者再住院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房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调查盐城地区8家医院268例NVAF患者生活质量及卒中风险的现状,探讨其对再住院率的相关性.结果 盐城地区NVAF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不高,低于60分的人群占69.03%,卒中风险为高风险组占总人数88.80%.不同生活质量得分的患者1年内住院次数不同(<0.05);不同卒中风险的患者1年内住院次数不同(<0.01).同时,生活质量不佳、卒中风险高的的患者一年再住院次数也越高.结论 盐城地区NVAF患者生活质量不高,高卒中风险人群较大.因此,应探索提高房颤患者生命活质量的措施,管理好高卒中风险患者抗凝药物的使用,降低其再住院率,为今后开展对房颤患者的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巫惠心;张诚霖;李学美;李晓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肥胖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确诊为慢性牙周炎患者15例设为NP组,另选取同期慢性牙周炎伴肥胖患者15例设为FP组.收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样本并记录牙周PD、CAL,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样本中的IL-6、IL-18的表达水平,分析两组间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FP组血清中IL-6、IL-18分别为(9.16±2.35)pg/ml、(325.22±98.67)pg/ml,其表达水平分别高于NP组的(6.15±2.06)pg/ml和(241.52±78.8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FP组中PD与血清中IL-6、IL-18呈高度正相关(=0.894,<0.01;=0.819,<0.01);CAL与血清中IL-6、IL-18呈正相关(=0.885,<0.01,=0.828,<0.01);NP组中PD与血清中IL-6、IL-18也有正相关关系(=0.842,<0.01,=0.728,<0.01);CAL与血清中IL-6、IL-18呈正相关(=0.884,<0.01,=0.707,<0.01).结论 肥胖状态所导致的外周血中IL-6、IL-18水平的升高与CP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
作者:褚福行;李珊珊;李思琪;李维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并统计术后复发病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归纳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科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共188例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析手术疗效并对复发病例行二次椎间孔镜治疗,探讨术后复发原因,归纳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术后评分改善明显,术后1年优良率为88.83%;术后共出现复发患者6例,占总数3.19%,复发原因为术中髓核摘除不彻底、术中定位不佳、术前合并终板炎、术后活动过多等;均经二次PELD治疗逐渐康复,术后1年改良MacNab疗效评定4例优,1例良,1例可;术前合并终板炎9例,其中3例复发.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术前合并终板炎可能为影响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把控相关危险因素、提高手术技巧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高正添;贾天阳;常成兵;陈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皮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正常情况下,细菌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动态平衡,菌群之间的相互抑制及促进作用维持着皮肤的正常状态.受内外界因素的影响,皮肤屏障功能受到破坏,表现为炎症、感染等皮肤问题时,会导致皮肤正常菌群的失调、多样性改变和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本文介绍几种获得皮肤菌群的检测手段,探讨皮肤菌群之间的作用机制及影响菌群分布的影响因素,对常见皮肤问题(湿疹、痤疮)中皮肤菌群的变化进行综述.从多个方面了解皮肤菌群以及微生物在健康人及皮肤疾病中的重要组成及地位,利用皮肤常驻菌与致病菌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从而为微生态治疗提供依据及用药指导.
作者:丽敏;宋佳春;王虎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并实施腹腔镜下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治疗患者78例,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睾丸大小及精液质量;评估手术疗效、术后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纳入的7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24.80±5.50)min,术中出血<5 ml;平均住院时间(5.10±0.80)d;除3例失访,其余75例患者,术后6个月睾丸体积均较术前增大,术后精液质量较术前提高(<0.05);患者均无睾丸萎缩发生,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例患者术后第5个月复发,为结扎丝线滑脱所致;4例患者发生附睾炎(5.33%),经常规治疗均好转.结论 腹腔镜下集束性精索内血管高位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安全可靠、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且对术后患者睾丸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可常规应用于临床.
作者:高攀;王志勇;赵新博;杜国望;陈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六因条辨》中指出黄连温胆汤可用于治疗胆失清净、痰热内扰之证.临证上可应用于失眠、心悸、胃痞等属痰热内郁,气机失调者.临床上,心悸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而痰热型心悸是临床较常见心律失常证型之一,且痰热常与血瘀相结合,从而形成痰热瘀血共同致病的情况.本文主要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心律失常型心悸病的临床作用.
作者:郑勇斌;熊尚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生理盐水、2.5%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复方电解质液对婴儿胃肠道手术电解质、血糖的影响,探讨婴儿的胃肠道手术输入何种液体更为合适.方法 选择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婴儿60例,随机分为等张的生理盐水组(C组),1/2张2.5%葡萄糖生理盐水组(G组)及等张的复方电解质液组(F组)3组,每组20例.手术期间各组患儿的输液按各实验分组的方案进行.各组患儿均于静脉输液前(T0)、静脉输液30 min(T1)、静脉输液60 min(T2)、静脉输液90 min(T3)及静脉输液120 min(T4)时记录HR及MAP的变化;并在上述各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测血Na+、Cl-、K+、Glu;术后2 h(T5)再抽血测定一次Glu(术后2 h内仍输注围术期的同种液体).结果 与T0时比较,T3、T4时G组Na+、K+值降低(<0.05);T4时G组Cl-值降低(<0.05);T2、T3、T4时C组Cl-值升高(<0.05);T2、T3、T4时C组与F组的Glu值升高(<0.05);T5时C组与F组的Glu值降低(<0.05);而T1、T2、T3、T4、T5时G组的Glu值持续升高(<0.05).与C组比较,T2、T3、T4时G组Na+值、G组和F组Cl-值低于C组(<0.05);T3、T4时G组K+值低于C组(<0.05).与G组比较,T3、T4时F组Na+、K+值高于G组(<0.05);T4时F组Cl-值高于G组(<0.05).T2、T3、T4、T5时C组、F组的Glu值低于G组(<0.05).结论 在婴儿的胃肠道手术中输注复方电解质液更为理想.
作者:张明;李超;谷海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内科收治的126例诊断为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在常规诊疗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院内诊疗基础上应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中Ⅰ级、Ⅱ级患者数分别为15例和32例,优于治疗前的0例和24例以及对照组的10例和2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也得到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但观察组各指标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大剂量应用瑞舒伐他汀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赵殿儒;祁景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提供防治宫颈癌的思路.方法 以2012年1月~2017年12月送检到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433447例宫颈病变标本为研究对象,同时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并分析HPV基因亚型分布及年龄分布.结果 HPV阳性率为12.51%,其中单一高危HPV阳性率为9.28%,单一低危HPV阳性率为1.22%.HPV亚型阳性率高的是16型2.09%、58型1.82%、52型1.61%.TCT阳性检出率是5.69%,其中ASC-US3.91%、LSIL1.21%、ASC-H0.32%、HSIL及以上0.23%、AGC 0.02%.HPV发病率高的年龄段是41~50岁,阳性率为5.54%,与其它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HPV亚型中16、52及58感染率高,同时具有明显年龄特征.HPV感染可引起一系列的宫颈病变,防治重点应针对高危HPV感染的人群.
作者:朱军;张振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LA)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起病14 d内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91例,所有患者完成MRI检查,依据头颅MRI是否存在LA,分为LA组74例,无LA组17例.并对脑白质疏松严重度进行评分,卒中后3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认知功能评定采用MoCA量表和MMSE量表.结果 LA组整体认知功能(MMSE、MoCA评分)及视空间执行功能、语言功能、记忆功能评分低于无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其他领域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LA严重度与MMSE、MoCA评分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28,值分别为0.02、0.01.LA组中轻度LA患者(LA评分≤3分)30例,与无LA组比较,二者整体认知功能、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语言、抽象、记忆及定向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痴呆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白质疏松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及视空间执行功能、语言、记忆功能,且LA程度越重,对认知功能影响越大,但轻度的LA对认知功能影响不明显,LA严重度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后3个月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本研究仅仅是一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缺乏LA对认知功能长期影响的资料,有必要开展长期随访的多中心研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作者:杨艳;王思迅;宋春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拟靶向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后的分泌期抗原Rv1626,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PROEX-Rv1626并表达纯化,通过人群和动物实验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 构建重组载体pPROEX-Rv1626,以全血干扰素释放分析技术(WBIA)检测其是否能被山西省长治市M.tb感染者的T细胞特异性识别;同时免疫小鼠,检测其特异性诱导脾细胞分泌的IFN-γ、TNF-α和IL-2水平及抗体水平.结果 ①成功构建重组载体pPROEX-Rv1626,并成功诱导表达、纯化和鉴定;②rRv1626蛋白诱导M.tb感染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产生的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者对照者(<0.001),ATB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显著高于LTBI人群(<0.001);③BCG+Rv1626/DMT组产生的特异性相关抗体滴度显著高于Rv1626/DMT组及BCG组(<0.01);Rv1626/DMT组和BCG+Rv1626/DMT组的IgG2a/IgG1比值显著高于DMT组和BCG组(=33.69),且前两组IgG2a/IgG1>1,倾向于Th1型细胞免疫应答;④不同免疫组小鼠无论是PPD或rRv1626蛋白刺激,BCG+Rv1626/DMT组均分泌高水平的IL-2、IFN-γ和TNF-α,其次为BCG组、Rv1626/DMT组,PBS组为低.同时Rv1626/DMT组显著高于DMT组(<0.01).结论 rRv1626能被M.tb感染者T细胞所识别,免疫小鼠能诱导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可能与其提供的免疫保护力密切相关.
作者:袁伟;许礼发;王晓春;张京燕;朱心怡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