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设备仪器档案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杨小娟;吴国荣

关键词:医疗设备仪器, 档案, 开发利用
摘要: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医疗仪器设备的建立过程包括资料的采集、整理、统计、分析等,而医疗设备档案的完善能够使这些设备在诊断、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同时充分有效的利用设备档案可以更好的发挥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医疗设备仪器档案是通过各方全面式记录医疗器械的审批、购置、管理、使用,甚至报废,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的文件.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医疗设备仪器档案的建立、管理,其次详细的介绍医疗设备仪器档案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即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健全管理网络、提高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及领导重视,后对几点建议进行了总结.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颌面严重损伤1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4-2013年治疗的168例颌面部损伤患者的发病情况、致伤因素、外伤情况分布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致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高峰年龄组为18~35岁,唇颊软组织伤及下颌骨骨损伤多,168例软组织伤均获治愈;87例外伤松动牙和38例牙槽骨骨折者治愈85例(97.70%),拔牙者19例;22例颌骨骨折和6例颧骨颧弓骨折均全部治愈.结论 软组织伤应尽可能Ⅰ期一次性清创缝合术、骨损伤行开放坚固内固定术、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应有整体观念,应特别注意全身情况,尤其是有无颅脑损伤.

    作者:王秀琴;许文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阿昔洛韦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D4+、CD8+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予常规干扰素100万U/d,肌肉注射,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试验组33例,予阿昔洛韦5 mg/kg静脉滴注,2次/d,7d后改为5 mg/(kg·d),1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级咽峡炎、肝功、临床体征恢复时间、血象及免疫系统水平.结果 ①两组患儿咳喘、哮鸣音症状均在短时间内恢复,且试验组咳喘、哮鸣音恢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儿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不同程度增高,且试验组心率增快次数、呼吸频率增快次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均不同程度改善,且试验组CD4+、CD8+、CD4+/CD8+较对照组水平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能够明显改善患儿咽峡炎、肝功、脾脏肿大、淋巴结炎症等症状,明显缩短体温异常时间,降低并抑制EBM及VCA免疫抗体在机体的合成,降低异常淋巴细胞水平,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

    作者:陈维力;张海加;陈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育龄人群β地中海贫血筛查及血红蛋白A2截断值的确定

    目的 探究在育龄人群的β地中海贫血的筛查情况并确定血红蛋白A2的截断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至我院体查的育龄青年5 400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育龄青年进行β地中海贫血筛查,同时进行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分析相关数据,判定采用HPLC法筛查β地中海贫血的血红蛋白A2截断值.结果 在5 400名育龄青年中筛查出β地中海贫血的青年329例,其临床携带率为6.1%,对选取出的610个青年中基因分析显示β地中海贫血有41例,其携带率为6.7%,本实验室采用的血红蛋白A2截断值与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符合率为91.04%.结论 使用VariantⅡ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进行β地中海贫血筛查,其血红蛋白A2含量采用≥3.95%为判断β地中海贫血的截断值可作为β地中海贫血临床检测的指标.

    作者:林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及其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病理与治疗方法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2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莫沙必利开展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胃复春与铝碳酸镁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为胃镜检查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胃复春联合铝碳酸镁应用于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中重度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中重度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治疗优势.方法 随机选取64例因中重度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入我院治疗的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和常规手术方式两种方法,随机分为分流组和常规组,各32例,4周后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WHOQOL-BREF评分,记录预后情况.结果 分析结果可知,分流组患者的效果好,关于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且致残率较低,预后较好,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应用于中重度颅脑外伤后并发效果好,改善患者情绪、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效果佳,减少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琦辉;黄汉文;黎志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电图对哈萨克族和汉族AMI预测差异分析

    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哈萨克族AMI患者与汉族AMI患者的阳性预测值的差异.方法 将41例哈萨克族和59例汉族AMI患者的心电图检查预测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支血管病变时哈萨克族和汉族的阳性率分别是100%、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方面不论是心电图定位与急性心肌梗死病变血管的关系,还是心电图检查与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大小,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对哈萨克族和汉族AMI患者的阳性预测值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赵永胜;赵红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模式对妊娠期妇女生殖道厌氧菌感染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对妊娠期妇女生殖道厌氧菌感染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站治疗的妊娠期生殖道厌氧菌感染的患者12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胎膜早破、早产、低出生体重、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使妊娠期生殖道厌氧菌感染妇女妊娠结局更佳,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法.

    作者:聂柱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患儿5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氯胺酮麻醉,而观察组给予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记录患儿诱导时是否哭闹、诱导的时间、在切皮时是否有体动反应、手术中的氧饱和度的下降情况及术后患儿的苏醒时间.结果 研究发现两组患儿麻醉诱导的时间及术中时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对照组麻醉时的哭闹,手术时体动反应及术后的苏醒时间均比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要比氯胺酮更加合适,心理的刺激小,更容易被接受,术后苏醒的时间也大大减少,具有不错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茂生;魏敏删;刘勤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沙棘油对鼓膜穿孔良性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沙棘油治疗不能自愈外伤性鼓膜穿孔及慢性单纯型中耳炎鼓膜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45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分为实验A组,45例慢性单纯型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分为实验B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运用沙棘油的治疗方法.比较沙棘油治疗两组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听力状况.结果 通过比较看出,实验A组沙棘油治疗不能自愈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总有效率(93.33%)与实验B组沙棘油治疗慢性单纯型中耳炎鼓膜穿孔的总有效率(88.89%)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听力状况有明显的差异,治疗后实验A组的听力(27.03±5.03)dB比实验B组的听力(20.45±4.93) dB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棘油不管治疗不能自愈外伤性鼓膜穿孔还是慢性单纯型中耳炎鼓膜穿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治疗方法便捷,风险低,效果明显等症状,深受患者的欢迎与青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运用.

    作者:龙冬秋;吴细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析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救治可行性及治疗心得

    目的 浅谈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可行救治方法.方法 选取53例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3d前组和3d后组,全部患者予创伤性休克评估,并治疗创伤性休克及骨折症状,并观察评价所有患者的休克症状恢复情况、骨折症状恢复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后,3d前组患者在各方面情况中都优于3d后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治疗四肢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的患者给予早期合理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作者:刘小明;胡耀华;汤世斌;骆志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应用

    目的 规范本院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方法 针对2014年6月-2015年2月我院口腔科的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进行调查,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对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进一步规范本院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结果 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中出现42次不规范的问题,其中有22次是由于诊疗器械清洗不彻底所致,12次是由于消毒流程不规范所致,8次是由于消毒时间不科学所致.结论 通过对本院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能进一步规范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在胆囊息肉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在治疗胆囊息肉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接受胆囊息肉治疗的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的59例患者为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9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伤口疼痛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9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胆漏情况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在对胆囊息肉患者实施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术后进食和住院时间,减少伤口疼痛的发生概率,避免了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概率,是一种安全可靠且有效的微创保胆取息肉方法.

    作者:刘家勇;胡世荣;谢可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依从性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的依从影响.方法 选取138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时间分成A、B两组,各69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大呼气中期流速(MMFR)、气道阻力等治疗指标检测结果,记录其用药依从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及MMF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气道阻力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B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A组(P<0.05);②两组患者均具有理想的用药依从性,A组患者依从率为95.7%,与B组的92.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方案,疗效确切,患者用药依从性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华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脑屏障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脑屏障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A、B两组,A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疗法,B组予以小骨窗开颅治疗.随访半年,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治疗前后脑血屏障指数、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S)评分差异.结果 ①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5.6%,明显高于B组的47.5%(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屏障指数、NIHSS评分及NFDS评分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A组降幅大于B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熊章盛;司文;牛国盛;李庆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棒状乳杆菌4个管家基因PCR引物的设计与验证

    目的 探索一种为棒状乳杆菌管家基因设计PCR引物的方法,并验证所设计引物的PCR扩增效率和特异性.方法 先用在线引物设计工具Primer-BLAST为棒状乳杆4个菌管家基因设计PCR引物.然后用软件oligo 6.44评价引物的各项参数,综合考虑PCR引物设计的各项原则,人工筛选出佳引物,后通过PCR扩增验证引物的效率和特异性.结果 每个管家基因用Primer-BLAST程序设计得到10对引物,后各选出1对引物.经PCR扩增验证,这些引物不仅效率高,而且特异性好.结论 本研究所用的引物设计方法简单实用,用于设计棒状乳杆菌管家基因PCR引物效果理想.

    作者:姚纲;陈永红;胡红焱;张健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重型肝病新进展

    重型肝病在我国是高发的重症疾病,是临床为严重的类型,死亡率极高,如何提高重型肝病的抢救成功率,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b System,DPMAS)治疗该病.本综述通过介绍DPMAS的机制及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作者:黎代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M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PMS 1例,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0×106/次静脉输注,起初每周1次,连用4周,之后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逐渐延长输注MSCs间隔时间,输注MSCs后观察患者临床、体征、淋巴细胞亚群CD19+、CD20+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恢复.淋巴细胞亚群CD19+、CD20+恢复并保持正常水平.结论 MSCs可作为治疗PMS的一个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高俊山;周小琳;何展文;赫安娜;陈勇军;张静;罗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ILK和MMP-9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乳腺癌、20例原位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ILK、MMP-9的表达.结果 ILK在正常乳腺组织、原位癌及乳腺癌的表达逐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6,P<0.05);MMP-9在三者的阳性表达也有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87,P<0.05).ILK和MMP-9的表达和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ILK与MMP-9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0.427,P<0.05).结论 ILK、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具有正向协同效应,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增殖、浸润及转移.

    作者:陈淑苹;车爱文;李家梁;孔继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在肾脏疾病中的意义

    众所周知,由于肾小球特殊的毛细血管丛结构,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在肾脏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如糖尿病肾病患者,其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减少,并伴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增强血管通透性的细胞因子.VEGF通过促进肾周血管的新生不仅能减轻对肾脏的损害,甚至还能恢复肾脏功能[1].因此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在肾脏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就综述如下.

    作者:安圆圆;孙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卵巢悬吊预防子宫内膜异位术后卵巢粘连的疗效观察

    目的 腹腔镜下切除是较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常用的治疗方法,术后盆腔粘连常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术中卵巢悬吊是一种预防卵巢粘连的简单方法,本文观察腹腔镜手术中临时卵巢悬吊对预防术后卵巢粘连的效果.方法 16例较重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手术,术中双侧卵巢均临时悬吊以利于手术,手术结束时,每例患者随机悬吊一侧卵巢,另一侧仅留置腹壁线结作为对照.术后48 h拆除腹壁线,术后3个月应用经阴道超声评估卵巢活动度.结果 术后复诊证实11例患者存在卵巢粘连,4例为单侧,7例为双侧.结论 较重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时应进行卵巢悬吊.

    作者:于峰;施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