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卵巢悬吊预防子宫内膜异位术后卵巢粘连的疗效观察

于峰;施瑜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卵巢悬吊, 卵巢粘连
摘要:目的 腹腔镜下切除是较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常用的治疗方法,术后盆腔粘连常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术中卵巢悬吊是一种预防卵巢粘连的简单方法,本文观察腹腔镜手术中临时卵巢悬吊对预防术后卵巢粘连的效果.方法 16例较重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手术,术中双侧卵巢均临时悬吊以利于手术,手术结束时,每例患者随机悬吊一侧卵巢,另一侧仅留置腹壁线结作为对照.术后48 h拆除腹壁线,术后3个月应用经阴道超声评估卵巢活动度.结果 术后复诊证实11例患者存在卵巢粘连,4例为单侧,7例为双侧.结论 较重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时应进行卵巢悬吊.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血糖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讨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血糖变化的关系,评价血糖监测对判断HIE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同例数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新生儿血糖值的差异、病例组血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血糖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病情越严重,血糖异常率也越高,不同程度HIE患儿的血糖异常率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性,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患儿血糖值越高,病死率也越高.结论 临床上应密切观察HIE血糖水平的变化,定期监测血糖,并将其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陈丽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的操作与护理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解决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的操作与护理要点.方法 采用112 mol/L的枸橼酸钠、空心纤维透析器和普通含钙碳酸氢盐透析液,对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结果 通过科学操作与护理,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目标,透析器及管路未见严重凝血现象,无明显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症状,未见有引起或加重出血.结论 具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有抗凝效果好、对出血风险影响小、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

    作者:曹海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育龄人群β地中海贫血筛查及血红蛋白A2截断值的确定

    目的 探究在育龄人群的β地中海贫血的筛查情况并确定血红蛋白A2的截断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至我院体查的育龄青年5 400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育龄青年进行β地中海贫血筛查,同时进行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分析相关数据,判定采用HPLC法筛查β地中海贫血的血红蛋白A2截断值.结果 在5 400名育龄青年中筛查出β地中海贫血的青年329例,其临床携带率为6.1%,对选取出的610个青年中基因分析显示β地中海贫血有41例,其携带率为6.7%,本实验室采用的血红蛋白A2截断值与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符合率为91.04%.结论 使用VariantⅡ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进行β地中海贫血筛查,其血红蛋白A2含量采用≥3.95%为判断β地中海贫血的截断值可作为β地中海贫血临床检测的指标.

    作者:林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90例食管癌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46例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除了肠内营养的置管方式之外,两组均予以相同快速康复外科类方案,观察两组时间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住院、首次排气等的时间均多于研究组,且并发症率34.1%高于研究组15.2%(P<0.05).结论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予快速康复外科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峰;杨景先;杨卓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微量元素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微量元素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例,研究组加用葡萄糖酸锌颗粒,在其感染痊愈后,使用2个月的锌剂.3个月后对两组患儿血锌、IgG、IgA及IgM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随访1年.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锌浓度相比参照组患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作跟血清锌变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需要进行锌微量元素辅助治疗,可有效提升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张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三种巨乳缩小术的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巨乳缩小术的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行巨乳缩小术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12例行垂直双蒂瓣乳房缩小成形术,B组15例行乳房无垂直切口的横双蒂瓣缩小成形术,C组19例行横双蒂真皮帽乳房缩小成形术,观察3组患者的远期疗效,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术后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伤口裂开、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乳晕感觉缺失、瘢痕增生概率均为25.0%略高于B组、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巨乳缩小术远期疗效相同,但无垂直切口的横双蒂瓣乳房缩小成形术术后无明显瘢痕组织,易被重度乳房肥大患者接受.

    作者:李天石;何君君;胡华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以精神差为首发症状的颅内肿瘤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

    目的 通过1例以精神差为首发症状的松果体肿瘤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拓宽临床诊疗思路,加强对颅内肿瘤的认识.方法 结合1例表现为多睡、精神差患儿的临床资料、诊疗过程及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的多种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结果 患儿以睡眠增多、精神差为主要症状,头颅CT可见双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头颅MRI显示三脑室后方团状肿块,病灶内呈混杂信号,可见软组织、钙化及囊性坏死区,术后病理考虑畸胎瘤.结论 儿童松果体肿瘤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凡有精神及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均应考虑做头颅CT或MRI扫描,早期诊断,防止漏诊.

    作者:马娜;王海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对策探讨

    目的 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系统化护理.对两组骨折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宝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在胆囊息肉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在治疗胆囊息肉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接受胆囊息肉治疗的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的59例患者为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9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伤口疼痛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9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胆漏情况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在对胆囊息肉患者实施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术后进食和住院时间,减少伤口疼痛的发生概率,避免了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概率,是一种安全可靠且有效的微创保胆取息肉方法.

    作者:刘家勇;胡世荣;谢可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低压力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期间发生高碳酸血症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期间针对发生高碳酸血症的患者应用低压力气腹治疗的效果.方法 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均有高碳酸血症发生,随机分组,就过度通气治疗(对照组,n=30)与低压力气腹治疗(观察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手术均成功实施,对照组中转开腹2例,暂停手术7例.观察组皮下气肿15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T4~7时间段Pawm指标、PETCO2指标、Pawp指标、PaCO2指标均较T3低(P<0.05);pH较T3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T4~7Pawm指标、PETCO2指标、Pawp指标、PaCO2指标明显降低(P<0.05),pH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期间,应用低气腹压力,对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有防范效果,并使中转开腹和暂停手术的概率降低.

    作者:黄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科医疗模式下对社区慢性病防治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全科医疗模式对社区慢性病治疗、预防方面的影响和取得的成效.方法 在社区创建医疗管理体系,建立居民卫生服务档案,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保健和康复预防知识宣讲,并比较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和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居民的整体建档率、高血压登记率、糖尿病登记率、慢病知识普及率、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以及糖尿病控制达标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社区全科医疗模式的实行,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居民的整体建档率、高血压登记率、糖尿病登记率、慢病知识普及率、高血压控制达标率及糖尿病控制达标率等各项指标均高于2010年5月-2011年5月间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病治疗、预防方面,全科医疗模式起到较好的疗效,值得社区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集束干预策略在重症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集束干预策略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法,将2010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35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实验组,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集束化干预策略并将其运用于治疗护理中,比较两组疾病的病死率、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入住RICU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后院感发生率、人均住院费用、住RICU时间、死亡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的集束干预策略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能有效降低院感发生率、人均住院费用、住RICU时间、死亡率等.

    作者:沈芳;许庆;韩洪莉;蒋家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成像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成像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放大胃镜检查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组织切片法、快速尿素酶法、14C尿素呼气试验法检测其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情况,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呈阳性的患者进一步用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成像技术检测胃黏膜的改变情况.结果 用组织切片法、快速尿素酶法、14C尿素呼气试验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66.33%、69.39%、58.16%,用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成像检出消失型胃黏膜集合小静脉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和不规则型的感染率分别为76.60%、82.98%,高于规则型12.77%.结论 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成像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诊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志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次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次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80例需要再次手术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单纯进行腹腔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结石取净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安全性指标有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结石取净率为95%,术后无并发症出现,而对照组的结石取净率为85%,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为1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次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显著的疗效,结石取净率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卓武荣;吕振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 骨骼相关疾病对人类的生命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生物材料应用于骨科领域如人工关节,脊柱融合,骨折固定器械(包括内固定、外固定)等.临床使用的生物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磨损性,耐腐蚀性,抗菌性能等.目前的钛金属及其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导致其体内骨诱导能力较差和抗菌性能差,从而影响其长期作为内植物的寿命.为促进钛金属及其合金的体内骨诱导能力,通过改变金属表面形貌是目前具有前景的处理方式(比如二氧化钛纳米管).二氧化钛纳米管(TiO2 nanotubes,TNT)由电化学阳极技术生成,是目前的一个有吸引力的纳米材料.研究证明钛金属表面纳米化能够促进其体内的骨整合能力,此外钛金属表面纳米形貌还使得其具有表面载药的特性.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近几年二氧化钛纳米管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发展的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朱姝;邓宇周佳;刘培慧;黑笑凡;杨礼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年龄段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分层、治疗策略及预后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的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分层、治疗策略及预后的比较.方法 将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分为两组,将两组患者分别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低危组患者给予抗凝治疗,高危组患者予以溶栓治疗,中危组患者两种方法均采用.结果 老年组患者的高危构成比明显高于青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314,P<0.05).两组疗效进行比较,青年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8%,老年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59%,青中年组的疗效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1,P<0.05).青中年组恶化者患者较老年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0,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均较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相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老年患者常出现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危险分层,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汝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疗设备仪器档案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医疗仪器设备的建立过程包括资料的采集、整理、统计、分析等,而医疗设备档案的完善能够使这些设备在诊断、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同时充分有效的利用设备档案可以更好的发挥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医疗设备仪器档案是通过各方全面式记录医疗器械的审批、购置、管理、使用,甚至报废,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的文件.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医疗设备仪器档案的建立、管理,其次详细的介绍医疗设备仪器档案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即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健全管理网络、提高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及领导重视,后对几点建议进行了总结.

    作者:杨小娟;吴国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的护理干预对于无痛人流受术患者的心理影响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000例无痛人流受术患者,通过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I)及PANSSE对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心理状况的改变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GQOLI及PANSSE的评分相对于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人性化的优质的术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人工流产术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提高生理及心理方面的舒适度,舒缓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及信任程度,从而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玉兰;潘华;骆雪风;邹享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依从性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的依从影响.方法 选取138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时间分成A、B两组,各69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大呼气中期流速(MMFR)、气道阻力等治疗指标检测结果,记录其用药依从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及MMF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气道阻力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B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A组(P<0.05);②两组患者均具有理想的用药依从性,A组患者依从率为95.7%,与B组的92.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方案,疗效确切,患者用药依从性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华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下颌磨牙区颊侧浸润麻醉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比较下颌第二前磨牙颊侧黏膜下浸润麻醉(SP)及下颌第一磨牙颊侧黏膜下浸润麻醉(FM)两种不同局部浸润麻醉方法下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牙髓麻醉效果,以明确下颌颊侧黏膜下浸润麻醉的作用机制以及性别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50名成年健康志愿者采用交叉设计,按随机顺序用1.7 mL肾上腺浓度为1:100 000的4%阿替卡因分两次进行SP及FM两种麻醉,30 min内每隔5分钟采用牙髓活力测定仪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SP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麻醉成功率分别是74%、64%、48%,而使用FM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麻醉成功率分别是76%、52%、54%.相同牙位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成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M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麻醉成功率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P只有第二前磨牙麻醉成功率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P与FM这两种局部麻醉方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一致的,SP及FM在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磨牙的麻醉成功率没有差别,阿替卡因颊侧局部浸润麻醉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麻醉成功率女性高于男性.

    作者:林苑云;李淑婷;关则任;蔡朱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