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年龄段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分层、治疗策略及预后比较

徐汝洪

关键词:肺栓塞, 不同年龄段, 危险分层, 治疗策略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的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分层、治疗策略及预后的比较.方法 将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分为两组,将两组患者分别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低危组患者给予抗凝治疗,高危组患者予以溶栓治疗,中危组患者两种方法均采用.结果 老年组患者的高危构成比明显高于青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314,P<0.05).两组疗效进行比较,青年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8%,老年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59%,青中年组的疗效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1,P<0.05).青中年组恶化者患者较老年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0,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均较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相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老年患者常出现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危险分层,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微量元素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微量元素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例,研究组加用葡萄糖酸锌颗粒,在其感染痊愈后,使用2个月的锌剂.3个月后对两组患儿血锌、IgG、IgA及IgM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随访1年.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锌浓度相比参照组患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作跟血清锌变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需要进行锌微量元素辅助治疗,可有效提升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张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对策探讨

    目的 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系统化护理.对两组骨折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宝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羊膜移植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羊膜移植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对比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将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半年内、1年内的手术完全成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完全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手术前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羊膜移植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应用到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样本鲍曼氏不动杆菌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鲍曼氏不动杆菌(Ab)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的感染在增多,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已引起临床和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Ab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败血症、泌尿系感染和继发性脑膜炎等,已成为临床不容忽视的问题.故此本研究重点讨论的是鲍曼氏不动杆菌在临床样本中的检出情况及药敏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在612份样本中,分离出鲍曼氏不动杆菌184株,以呼吸道标样本检出率为高,占94.6%.而鲍曼氏不动杆菌检出占总样本的30.07%;药敏试验结果中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高,达86.9%,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但也达到40.8%,并出现泛耐药菌株,其分离率为4.9%.

    作者:苏向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彩色超声联合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康复医院物理诊断科行彩色超声+心电图及心动图检查的AMI患者80例,对其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 彩色超声+心电图检出率为95.00%,显著高于彩色超声心动图检出率的75.00%(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检查在AMI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检出率较高,可作为临床诊疗的有效依据.

    作者:石伟林;王丽丽;齐伟;庞琳;郭利;张笑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阿昔洛韦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D4+、CD8+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予常规干扰素100万U/d,肌肉注射,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试验组33例,予阿昔洛韦5 mg/kg静脉滴注,2次/d,7d后改为5 mg/(kg·d),1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级咽峡炎、肝功、临床体征恢复时间、血象及免疫系统水平.结果 ①两组患儿咳喘、哮鸣音症状均在短时间内恢复,且试验组咳喘、哮鸣音恢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儿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不同程度增高,且试验组心率增快次数、呼吸频率增快次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均不同程度改善,且试验组CD4+、CD8+、CD4+/CD8+较对照组水平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能够明显改善患儿咽峡炎、肝功、脾脏肿大、淋巴结炎症等症状,明显缩短体温异常时间,降低并抑制EBM及VCA免疫抗体在机体的合成,降低异常淋巴细胞水平,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

    作者:陈维力;张海加;陈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科医疗模式下对社区慢性病防治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全科医疗模式对社区慢性病治疗、预防方面的影响和取得的成效.方法 在社区创建医疗管理体系,建立居民卫生服务档案,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保健和康复预防知识宣讲,并比较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和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居民的整体建档率、高血压登记率、糖尿病登记率、慢病知识普及率、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以及糖尿病控制达标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社区全科医疗模式的实行,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居民的整体建档率、高血压登记率、糖尿病登记率、慢病知识普及率、高血压控制达标率及糖尿病控制达标率等各项指标均高于2010年5月-2011年5月间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病治疗、预防方面,全科医疗模式起到较好的疗效,值得社区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口腔颌面严重损伤1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4-2013年治疗的168例颌面部损伤患者的发病情况、致伤因素、外伤情况分布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致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高峰年龄组为18~35岁,唇颊软组织伤及下颌骨骨损伤多,168例软组织伤均获治愈;87例外伤松动牙和38例牙槽骨骨折者治愈85例(97.70%),拔牙者19例;22例颌骨骨折和6例颧骨颧弓骨折均全部治愈.结论 软组织伤应尽可能Ⅰ期一次性清创缝合术、骨损伤行开放坚固内固定术、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应有整体观念,应特别注意全身情况,尤其是有无颅脑损伤.

    作者:王秀琴;许文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的操作与护理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解决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的操作与护理要点.方法 采用112 mol/L的枸橼酸钠、空心纤维透析器和普通含钙碳酸氢盐透析液,对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结果 通过科学操作与护理,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目标,透析器及管路未见严重凝血现象,无明显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症状,未见有引起或加重出血.结论 具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有抗凝效果好、对出血风险影响小、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

    作者:曹海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模式对妊娠期妇女生殖道厌氧菌感染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对妊娠期妇女生殖道厌氧菌感染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站治疗的妊娠期生殖道厌氧菌感染的患者12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胎膜早破、早产、低出生体重、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使妊娠期生殖道厌氧菌感染妇女妊娠结局更佳,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法.

    作者:聂柱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90例食管癌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46例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除了肠内营养的置管方式之外,两组均予以相同快速康复外科类方案,观察两组时间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住院、首次排气等的时间均多于研究组,且并发症率34.1%高于研究组15.2%(P<0.05).结论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予快速康复外科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峰;杨景先;杨卓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FEV1、FVC、FEV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雾化吸入依从性为92.5%较对照组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支气管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

    作者:翟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及其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病理与治疗方法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2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莫沙必利开展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胃复春与铝碳酸镁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为胃镜检查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胃复春联合铝碳酸镁应用于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替比夫定初始单用及联用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初始单用及联用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用替比夫定治疗,而试验组61例采用替比夫定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肝功能、乙肝病毒NDA含量、HBeAg阴转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48周AST及ALT显著下降,同时其也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48周乙肝病毒DNA显著下降,同时其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48周HBeAg阴转率为59.0%显著高于对照组4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稍高于对照组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初始联用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显著.其能够有效纠正患者肝功能异常,显著抑制乙肝病毒DNA水平,同时患者HBeAg阴转率也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少,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增加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李太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究耳鸣习服治疗联合辨证针刺治疗耳鸣有效性观察

    目的 观察耳鸣习服治疗联合辨证针刺治疗耳鸣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耳鸣患者15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习服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辨证针刺治疗,探讨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取习服治疗联合辨证针刺治疗的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17%,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9.23%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常规习服治疗耳鸣联合中医辨证针刺治疗耳鸣的效果非常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伟伟;黄郁林;曾宇慧;陈靖;梁健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次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次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80例需要再次手术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单纯进行腹腔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结石取净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安全性指标有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结石取净率为95%,术后无并发症出现,而对照组的结石取净率为85%,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为1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次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显著的疗效,结石取净率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卓武荣;吕振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加强药学管理对全程化药学服务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加强药学管理对全程化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加强药学管理实施前1年的药房及药库资料作对照组,并将加强药学管理实施后1年有关资料作研究组,对比分析加强药学管理实施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 加强药学管理实施后,取药等待时间、药品盘点时间以及账目符合率等均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药学管理能够改善服务效率并规范管理模式,显著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林淑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运动疗法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6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运动疗法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前后疼痛及功能评分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LK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和LK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向延;赵建华;尹德铭;李志强;潘冠佳;何志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孕产妇健康管理社区路径实施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研究孕产妇健康管理社区路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和一社康3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康管理社区路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进行社区健康管理路径的实施结合健康检查发现:从母乳喂养、便秘、饮食和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收到良好的效果,并且两组通过健康管理的前后对比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的孕产妇产检次数、妊娠结局比较发现,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孕产妇定期产检率高,预后及妊娠结局更优(P<0.05).结论 通过对健康管理社区理路径进行实施,效果良好,有利于整个孕期风险降低及新生命的高品质孕育,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秀华;宋杨;汪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 骨骼相关疾病对人类的生命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生物材料应用于骨科领域如人工关节,脊柱融合,骨折固定器械(包括内固定、外固定)等.临床使用的生物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磨损性,耐腐蚀性,抗菌性能等.目前的钛金属及其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导致其体内骨诱导能力较差和抗菌性能差,从而影响其长期作为内植物的寿命.为促进钛金属及其合金的体内骨诱导能力,通过改变金属表面形貌是目前具有前景的处理方式(比如二氧化钛纳米管).二氧化钛纳米管(TiO2 nanotubes,TNT)由电化学阳极技术生成,是目前的一个有吸引力的纳米材料.研究证明钛金属表面纳米化能够促进其体内的骨整合能力,此外钛金属表面纳米形貌还使得其具有表面载药的特性.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近几年二氧化钛纳米管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发展的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朱姝;邓宇周佳;刘培慧;黑笑凡;杨礼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