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明
目的 探究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90例食管癌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46例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除了肠内营养的置管方式之外,两组均予以相同快速康复外科类方案,观察两组时间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住院、首次排气等的时间均多于研究组,且并发症率34.1%高于研究组15.2%(P<0.05).结论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予快速康复外科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峰;杨景先;杨卓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制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同不良反应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病例的观察记录整理分析,探讨其不合理使用方面的问题、原因及相应解决方案,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朱映雪;李翠红;孙秀珍;贡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FEV1、FVC、FEV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雾化吸入依从性为92.5%较对照组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支气管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
作者:翟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个性化护理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咳嗽、发热症状消失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咳嗽与发热症状消失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 2%,低于对照组的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可更快控制病情,准确掌握患儿实际情况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较好.
作者:秦凌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分析保守疗法在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观察记录,患者均采取补血、补液、止血等保守方案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效果,并对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积极内科保守治疗,在6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60例(93.8%)出血停止、症状好转后出院,2例(3.1%)经保守治疗24 h无效转为外科手术治疗,2例(3.1%)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消化道出血病因复杂,患者发病紧急,保守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病情,疗效满意.
作者:李爱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用药方案提供思路.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例成人初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ATRA治疗,观察组在ATRA治疗的基础上联合As2O3,对比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达CR时间、感染率、早期病死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的CR率为83.33%(5/6),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率为16.67%(1/6),达CR时间为(30.12±4.63)d,未发生早期死亡病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中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5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早幼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As2O3与ATRA,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岳寒;司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微量元素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例,研究组加用葡萄糖酸锌颗粒,在其感染痊愈后,使用2个月的锌剂.3个月后对两组患儿血锌、IgG、IgA及IgM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随访1年.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锌浓度相比参照组患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作跟血清锌变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需要进行锌微量元素辅助治疗,可有效提升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张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哈萨克族AMI患者与汉族AMI患者的阳性预测值的差异.方法 将41例哈萨克族和59例汉族AMI患者的心电图检查预测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支血管病变时哈萨克族和汉族的阳性率分别是100%、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方面不论是心电图定位与急性心肌梗死病变血管的关系,还是心电图检查与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大小,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对哈萨克族和汉族AMI患者的阳性预测值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赵永胜;赵红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M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PMS 1例,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0×106/次静脉输注,起初每周1次,连用4周,之后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逐渐延长输注MSCs间隔时间,输注MSCs后观察患者临床、体征、淋巴细胞亚群CD19+、CD20+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恢复.淋巴细胞亚群CD19+、CD20+恢复并保持正常水平.结论 MSCs可作为治疗PMS的一个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高俊山;周小琳;何展文;赫安娜;陈勇军;张静;罗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MRI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确诊的8例SCD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颈椎和(或)胸椎MRI检查,其中3例行MRI增强检查,2例患者于治疗后复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8例患者均可见颈髓或胸髓后索受累,其中有2例侧索同时受累,矢状位见脊髓后部纵形等或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横轴位部分可见典型的倒“V”字征.3例行MRI增强扫描均未见明显强化.1例患者维生素B12治疗后1年复查MRI,发现原脊髓长T2异常信号范围明显缩小.结论 MRI对SCD的早期诊断及疗效随访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庆;金艳;范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不同血液稀释技术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脊柱手术患者血液保护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80例择期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不行血液保护技术、B组单纯行回收式自体输血、C组行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D组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监测麻醉诱导前(T1)、手术前(T2)、手术结束时(T3)及手术结束后24 h(T4)各组的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记录各组患者术中的输液量、自体血输注量、异体血输注量及尿量.结果 与T1比较,各组患者CVP在T2、T3、T4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T2时C组明显高A组(P<0.05);与T1比较,各组患者Hct、Hb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A组比较,T2时C、D两组低于A组(P<0.05);与T1比较各组患者PLT在T3、T4均下降(P<0.05),PT、APTT在T3、T4时均延长(P<0.05),但在正常范围之内;术中异体血输注量A组高于B组(P<0.05),明显高于C、D两组(P<0.01).结论 血液稀释技术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能明显减少术中的异体血输注量,对凝血功能影响小,安全可行.
作者:伍国芳;罗玉金;彭冬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耳鸣习服治疗联合辨证针刺治疗耳鸣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耳鸣患者15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习服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辨证针刺治疗,探讨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取习服治疗联合辨证针刺治疗的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17%,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9.23%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常规习服治疗耳鸣联合中医辨证针刺治疗耳鸣的效果非常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伟伟;黄郁林;曾宇慧;陈靖;梁健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病理与治疗方法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2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莫沙必利开展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胃复春与铝碳酸镁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为胃镜检查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胃复春联合铝碳酸镁应用于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重型肝病在我国是高发的重症疾病,是临床为严重的类型,死亡率极高,如何提高重型肝病的抢救成功率,一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b System,DPMAS)治疗该病.本综述通过介绍DPMAS的机制及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作者:黎代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孕早期首次空腹血糖检查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确诊怀孕并首次接受孕检的孕早期(孕10~15周)孕妇658例,检测空腹血糖值,并于孕24~28周行OGTT试验.结果 658例孕妇首次孕检空腹血糖诊断GDM 60例,占9.12%,且空腹血糖正常组与GDM组比较,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少于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孕检空腹血糖和OGTT空腹血糖呈正相关关系(r=0.331),且当首次孕检空腹血糖≥5.60mmol/L时,诊断GDM的特异性达到0.99以上.结论 首次孕检空腹血糖可以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当首次孕检空腹血糖达到或超过5.60 mmol/L时候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给予科学合理的医学指导和饮食运动干预,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吴姗姗;苏丽芬;方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1例以精神差为首发症状的松果体肿瘤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拓宽临床诊疗思路,加强对颅内肿瘤的认识.方法 结合1例表现为多睡、精神差患儿的临床资料、诊疗过程及相关文献,分析该病的多种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结果 患儿以睡眠增多、精神差为主要症状,头颅CT可见双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头颅MRI显示三脑室后方团状肿块,病灶内呈混杂信号,可见软组织、钙化及囊性坏死区,术后病理考虑畸胎瘤.结论 儿童松果体肿瘤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凡有精神及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均应考虑做头颅CT或MRI扫描,早期诊断,防止漏诊.
作者:马娜;王海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次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80例需要再次手术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单纯进行腹腔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结石取净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安全性指标有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结石取净率为95%,术后无并发症出现,而对照组的结石取净率为85%,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为1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次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显著的疗效,结石取净率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卓武荣;吕振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分析沙棘油治疗不能自愈外伤性鼓膜穿孔及慢性单纯型中耳炎鼓膜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45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分为实验A组,45例慢性单纯型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分为实验B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运用沙棘油的治疗方法.比较沙棘油治疗两组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听力状况.结果 通过比较看出,实验A组沙棘油治疗不能自愈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总有效率(93.33%)与实验B组沙棘油治疗慢性单纯型中耳炎鼓膜穿孔的总有效率(88.89%)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听力状况有明显的差异,治疗后实验A组的听力(27.03±5.03)dB比实验B组的听力(20.45±4.93) dB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棘油不管治疗不能自愈外伤性鼓膜穿孔还是慢性单纯型中耳炎鼓膜穿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治疗方法便捷,风险低,效果明显等症状,深受患者的欢迎与青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运用.
作者:龙冬秋;吴细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实验来探讨多层螺旋CT的重组图像空间分辨率与扫描时所用螺距的关系,以便为优化设置扫描方案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方法 在多台多层螺旋CT机上,应用不同螺距扫描线对测试模块,并将各种不同扫描方案的扫描数据重建为层厚、间距均为0.625 mm的轴位像(axial image),以轴位像为基本元素重新组合为新的平面图像,即多平面重组(MPR).采用相同的窗宽(window width)、窗位(window level)显示各种不同扫描方案的MPR图像,鉴别线对测试模块的线径粗细级别,也就是在同一窗宽、窗位情况下对各组多平面重组图像空间分辨率进行评价.结果 螺距Pitch&Speed(mm/rot)为0.531:1、10.62扫描的MPR图像可显示6个级别粗细的线径,对应的线对数是0.45 mm(11 LP/cm);而螺距Pitch&Speed(mm/rot)为1.375:1、27.50扫描的MPR图像只可显示4个级别的粗细的线径,对应的线对数是0.55 mm(9LP/cm);两种扫描方式的MPR图像空间分辨率差别明显.结论 在使用对称型排列探测器的多层螺旋CT机时,如果加大扫描螺距,会使重组图像噪声增大,空间分辨率降低,图像质量变差.所以在患者清醒和配合良好又不要求高时间分辨率的情况下,要把扫描方案中的螺距因子尽量设为≤1或小螺距,减少大螺距对MPR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
作者:孙平;吴祥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性心瓣膜病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60例老年性心瓣膜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参附注射液6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0d;对照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0d.其他治疗用药两组相同.结果 连续治疗10d后,治疗组6 min步行试验(120±5.1)m,心脏彩超LEVF (0.70±0.07),脑钠肽(130±5.3) pg/mL,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100±4.5)m,心脏彩超LEVF (0.62±0.05),脑钠肽(180±4.5) p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心瓣膜病疗效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骥戎;刘丽彬;李周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