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产妇健康管理社区路径实施的效果观察

周秀华;宋杨;汪海燕

关键词:孕产妇, 健康管理, 社区路径, 实施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孕产妇健康管理社区路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和一社康3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康管理社区路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进行社区健康管理路径的实施结合健康检查发现:从母乳喂养、便秘、饮食和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收到良好的效果,并且两组通过健康管理的前后对比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的孕产妇产检次数、妊娠结局比较发现,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孕产妇定期产检率高,预后及妊娠结局更优(P<0.05).结论 通过对健康管理社区理路径进行实施,效果良好,有利于整个孕期风险降低及新生命的高品质孕育,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地西泮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地西泮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8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西泮治疗,分析两组高热惊厥患儿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发热复发率和惊厥复发率(6.06%和4.0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40.40%和30.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热惊厥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地西泮预防复发的效果较好.

    作者:刘路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良反应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 制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同不良反应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病例的观察记录整理分析,探讨其不合理使用方面的问题、原因及相应解决方案,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朱映雪;李翠红;孙秀珍;贡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探测甲状腺结节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超声探测甲状腺结节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1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以同时期15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总钙化情况、不同类型钙化的分布情况、甲状腺不同的病理类型的钙化大小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患者簇状钙化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甲状腺结节钙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以簇状钙化为主,以20~45岁年龄段的患者为主要钙化对象,且簇状钙化患者主要集中于20~45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结节钙化尤其是簇状钙化是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采用超声探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结节钙化情况对诊断甲状腺疾病的良、恶性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耿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MRI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MRI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确诊的8例SCD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颈椎和(或)胸椎MRI检查,其中3例行MRI增强检查,2例患者于治疗后复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8例患者均可见颈髓或胸髓后索受累,其中有2例侧索同时受累,矢状位见脊髓后部纵形等或稍长T1、长T2异常信号,横轴位部分可见典型的倒“V”字征.3例行MRI增强扫描均未见明显强化.1例患者维生素B12治疗后1年复查MRI,发现原脊髓长T2异常信号范围明显缩小.结论 MRI对SCD的早期诊断及疗效随访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庆;金艳;范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加强药学管理对全程化药学服务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加强药学管理对全程化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加强药学管理实施前1年的药房及药库资料作对照组,并将加强药学管理实施后1年有关资料作研究组,对比分析加强药学管理实施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 加强药学管理实施后,取药等待时间、药品盘点时间以及账目符合率等均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药学管理能够改善服务效率并规范管理模式,显著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林淑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三种巨乳缩小术的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巨乳缩小术的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行巨乳缩小术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12例行垂直双蒂瓣乳房缩小成形术,B组15例行乳房无垂直切口的横双蒂瓣缩小成形术,C组19例行横双蒂真皮帽乳房缩小成形术,观察3组患者的远期疗效,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术后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伤口裂开、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乳晕感觉缺失、瘢痕增生概率均为25.0%略高于B组、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巨乳缩小术远期疗效相同,但无垂直切口的横双蒂瓣乳房缩小成形术术后无明显瘢痕组织,易被重度乳房肥大患者接受.

    作者:李天石;何君君;胡华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舒适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并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需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48例,采用数字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后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小儿则采用日常护理.对比两组患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在雾化吸入治疗后经两种护理的治疗效果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小儿症状缓解率为91.67%(22/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为(56.20±5.30)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40±7.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上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的儿童,可有效提高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减轻儿童痛苦.

    作者:陶玉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外伤去骨瓣减压骨窗处顽固性皮下积液直通管分流治疗

    目的 探讨直通管分流治疗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窗处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效果,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骨窗处顽固性皮下积液患者积液腔-腹腔直通管分流治疗经过,并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积液清除和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CT检查,未见皮下积液,不存在过度分流,无患者出现术后感染或者出血,中线结构正常.4例患者术后1个月局麻下腹腔切口直接拔除分流管,11例患者在术后3~4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拔除分流管.随访3~6个月,未见皮下积液复发.结论 积液腔-腹腔直通管分流术是治疗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窗处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有效方法,术后积液清除效果良好,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华侨;赵敏;熊国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疗设备仪器档案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医疗仪器设备的建立过程包括资料的采集、整理、统计、分析等,而医疗设备档案的完善能够使这些设备在诊断、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患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同时充分有效的利用设备档案可以更好的发挥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医疗设备仪器档案是通过各方全面式记录医疗器械的审批、购置、管理、使用,甚至报废,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的文件.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医疗设备仪器档案的建立、管理,其次详细的介绍医疗设备仪器档案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即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健全管理网络、提高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及领导重视,后对几点建议进行了总结.

    作者:杨小娟;吴国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年龄段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分层、治疗策略及预后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的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分层、治疗策略及预后的比较.方法 将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分为两组,将两组患者分别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低危组患者给予抗凝治疗,高危组患者予以溶栓治疗,中危组患者两种方法均采用.结果 老年组患者的高危构成比明显高于青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314,P<0.05).两组疗效进行比较,青年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8%,老年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59%,青中年组的疗效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1,P<0.05).青中年组恶化者患者较老年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0,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均较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相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老年患者常出现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等特点,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危险分层,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汝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高血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32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30例.全部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并收集资料,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厚(P<0.05);观察组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81.2%,高于对照组60.0%(P<0.05);颈总动脉左右侧血管内径及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可促进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宋宇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微量元素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微量元素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例,研究组加用葡萄糖酸锌颗粒,在其感染痊愈后,使用2个月的锌剂.3个月后对两组患儿血锌、IgG、IgA及IgM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随访1年.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锌浓度相比参照组患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作跟血清锌变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需要进行锌微量元素辅助治疗,可有效提升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张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的操作与护理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解决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的操作与护理要点.方法 采用112 mol/L的枸橼酸钠、空心纤维透析器和普通含钙碳酸氢盐透析液,对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结果 通过科学操作与护理,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目标,透析器及管路未见严重凝血现象,无明显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症状,未见有引起或加重出血.结论 具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有抗凝效果好、对出血风险影响小、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

    作者:曹海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开腹式结直肠癌保肛术后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比较分析

    目的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观察腹腔镜与开腹式结直肠癌保肛术后各60例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比较和分析两种不同术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均接受保肛手术治疗,其中A组采用腹腔镜手术60例,B组选用传统开腹手术60例,以QLQ-C 30问卷调查方法测定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值,生活质量评分比较采用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1周A组与B组相比,A组的生活质量指数明显高于B组;术后1个月,A组生活质量指数稍高于B组,术后6个月,两组的生活质量分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近期保肛患者结直肠癌术后的生活质量,腹腔镜手术组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对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两组术后无差异.

    作者:唐晓;王庆喜;胥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对策探讨

    目的 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系统化护理.对两组骨折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宝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在胆囊息肉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在治疗胆囊息肉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接受胆囊息肉治疗的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的59例患者为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9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伤口疼痛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9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胆漏情况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在对胆囊息肉患者实施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术后进食和住院时间,减少伤口疼痛的发生概率,避免了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概率,是一种安全可靠且有效的微创保胆取息肉方法.

    作者:刘家勇;胡世荣;谢可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90例食管癌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46例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除了肠内营养的置管方式之外,两组均予以相同快速康复外科类方案,观察两组时间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住院、首次排气等的时间均多于研究组,且并发症率34.1%高于研究组15.2%(P<0.05).结论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予快速康复外科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峰;杨景先;杨卓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集束干预策略在重症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集束干预策略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法,将2010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35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实验组,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集束化干预策略并将其运用于治疗护理中,比较两组疾病的病死率、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入住RICU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后院感发生率、人均住院费用、住RICU时间、死亡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的集束干预策略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能有效降低院感发生率、人均住院费用、住RICU时间、死亡率等.

    作者:沈芳;许庆;韩洪莉;蒋家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心瓣膜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性心瓣膜病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60例老年性心瓣膜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参附注射液6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0d;对照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0d.其他治疗用药两组相同.结果 连续治疗10d后,治疗组6 min步行试验(120±5.1)m,心脏彩超LEVF (0.70±0.07),脑钠肽(130±5.3) pg/mL,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100±4.5)m,心脏彩超LEVF (0.62±0.05),脑钠肽(180±4.5) p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心瓣膜病疗效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骥戎;刘丽彬;李周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下颌磨牙区颊侧浸润麻醉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比较下颌第二前磨牙颊侧黏膜下浸润麻醉(SP)及下颌第一磨牙颊侧黏膜下浸润麻醉(FM)两种不同局部浸润麻醉方法下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牙髓麻醉效果,以明确下颌颊侧黏膜下浸润麻醉的作用机制以及性别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50名成年健康志愿者采用交叉设计,按随机顺序用1.7 mL肾上腺浓度为1:100 000的4%阿替卡因分两次进行SP及FM两种麻醉,30 min内每隔5分钟采用牙髓活力测定仪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SP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麻醉成功率分别是74%、64%、48%,而使用FM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麻醉成功率分别是76%、52%、54%.相同牙位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成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M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麻醉成功率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P只有第二前磨牙麻醉成功率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P与FM这两种局部麻醉方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一致的,SP及FM在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磨牙的麻醉成功率没有差别,阿替卡因颊侧局部浸润麻醉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麻醉成功率女性高于男性.

    作者:林苑云;李淑婷;关则任;蔡朱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