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对比研究

李继峰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摘要: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对比.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科行胃癌根治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单独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术后1、4、8、12、24 h根据VA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进行两组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后1、4、8、12、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重度痛及轻度痛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吗啡用量方面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更有利于减轻术后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以较大程度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究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5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Mdone标准对其骨折进行分型:10例为Ⅱ型,15例为Ⅲ型,16例为Ⅳ型,11例为V型.其中31例(4例Ⅲ型,16例Ⅳ型,11例V型)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21例(10例Ⅱ型,11例Ⅲ型)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外固定支架组患者存在疼痛及关节功能受限的现象;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也存在酸沉、疼痛的现象.采用Jakim标准进行评分,外固定组得分为81.9分,内固定组得分为92.7分.结论 对于骨折分型为Ⅳ型与V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可起到较为显著的疗效,其他分型的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作者:刘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尿酸血症在高血压和血脂代谢中的作用效果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在高血压和血脂代谢中的关联性.方法 我院近3年参与体检的大学生16 867例纳入研究,检测血尿酸、血脂代谢指标和血压值,分析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结果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水平和血脂异常发生率及高血压发生率均较尿酸值正常或轻度增高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女性高(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血压水平和血脂代谢异常情况之间存在相关性,重视控制尿酸水平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莫荣新;陈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50例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5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急救的基础上使用针对性急救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高热惊厥复发率、并发症和发作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症状的发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救治时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凤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治疗成人轻度持续性哮喘的对比探析

    目的 该研究对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在临床治疗成人轻度持续性哮喘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0例轻度持续性哮喘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吸入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口服孟鲁司特进行治疗,详细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各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例数43例,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例数3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分别出现皮疹、烦躁、恶心症状,对照组中有1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此外,观察组患者各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轻度持续性哮喘成人患者中,布地奈德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各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白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治疗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我院共收治复杂性肾结石患者230例,其中单镜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130例(对照组),双镜联合处理肾结石100例(试验组),将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与患者实际康复情况进行统计整理进行分析.结果 该研究使用双镜联合处理复杂性结石患者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术中、术后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身体康复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联合经尿道输尿管软镜,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一次性清石率明显较好,手术后期患者的康复周期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涂涛;陈国强;卢华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及分析对策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并确诊已患有医院感染的120例患者,对临床医院感染因素进行探讨,并分析临床应对决策.结果 感染部位分布前三位是下呼吸道占26.67%,泌尿道占23.33%,胃肠道占20.00%显著高于皮肤软组织占2.50%;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前三位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6.67%,大肠埃希菌占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9.17%%显著高于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占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呈多样性,针对相关危险感染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临床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罗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创肋骨内固定法治疗多处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创肋骨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分析其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4-2015年3月我院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23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微创肋骨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非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时间更短、疼痛指数更低,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进行相关对比,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支持辅助呼吸、并发肺部感染、肺不张、精神障碍及肋间神经压迫症状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用微创肋骨内固定法对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临床疗效优越,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关节镜治疗肘关节游离体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取出肘关节游离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肘关节游离体病例,通过肘关节镜下取出,观察术前与术后肘关节疼痛、关节运动范围、切口愈合情况、有无残留,有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痘,采用改良HSS肘关节评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记录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及关节活动范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均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切口1例持续渗液,19例按期愈合无感染,2两例滑膜软骨瘤病例有游离体残留,1例发生一过性神经损伤;末次随访VAS评分、HSS肘关节评分、屈伸活动度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取出游离体治疗肘关节游离体具有探查全面,手术彻底及并发症少的优点,熟练的关节镜操作经验,有效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潘承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KDR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KDR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高血压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60例,行对比分析.采集所有对象外周血,检测KDR基因遗传多态性,同时监测患者生化指标.结果 高血压患者KDR基因多表现为SNP-604,健康患者多表现为SNP-17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P-604基因型患者FBG、TC、LDL-c、UA、NADPH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患者(P<0.05).结论 KDR基因遗传多态性可能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化指标,对其行临床检测有助于拟定更合理的血压控制方案.

    作者:叶旭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孕晚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目的 该研究拟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讨论孕晚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科就诊的36周以上、Hawaii打鼾量表≥2分的待产孕妇.在医院行8h夜间睡眠呼吸初筛仪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随机分为SAHS组(n=31)与非SAHS组伪=91),比较两组孕妇各孕期的颈围、体重及胎儿体重等相关指标,分析孕晚期SAH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孕妇颈围每增加1 cm或孕前体重每下降2.5 kg/m2,AHI约上升3次/h.孕妇合并SAHS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颈围(OR=3.373,95%可信区间1.784~6.377)及孕前体重(OR=0.640,95%可信区间0.460~0.891).当颈围为37.25 cm时,诊断SAHS的敏感度为0.742,特异度为0.703.结论 颈围、孕前体重与孕妇SAHS相关,对于颈围>37.25 cm的孕妇,需筛查SAHS的可能性.

    作者:杨琳;何权瀛;郑绮雯;王娘娣;于兰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深圳市龙岗地区孕妇TORCH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地区孕妇TORCH感染情况,为制定本地优生优育和母婴保健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1 073例孕妇血清进行TORCH-IgM检测.结果 在1073例孕妇中TORCH感染者46例,总阳性率为4.29%,其中HSV-Ⅱ-IgM、RV-IgM、TOX-IgM、CMV-Ig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8%、1.68%、0.65%、0.28%.结论 深圳龙岗地区孕妇TORCH-IgM总感染率较低,该地区以HSV-Ⅱ和RV感染为主.育龄妇女应重视对TORCH感染筛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作者:符青松;蒋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对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对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78例宫内残留患者均接受阴道超声、腹部超声检查,记录不同检查方法对宫内残留诊断结果,并将其与病理诊断相对比,数据经专业软件实施统计学检验.结果 78例宫内残留患者经不同超声检查后,阴道超声诊断正确率高达93.59%,腹部超声诊断正确率仅为82.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内残留患者给予阴道超声检查可获得更为理想的诊断效果,有利于患者及时确诊病情并得到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吕彦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脏外科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心脏外科术后切口深部感染(DWSI)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 335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切口深部感染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的方法对患者切口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此外,感染组患者进行胸骨切口深部感染的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疗效情况.结果 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感染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导致切口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性别、手术类型等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使用多元逐步logistic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是造成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深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观察组患感染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 该研究发现高龄与糖尿病为导致切口深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患者实施切口深部感染的对症治疗能显著改善其感染症状.

    作者:林隆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目的 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相关控制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行免疫检验的14 200份样本.在样本采集到保存期间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相关控制措施.结果 经线性回归处理得出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试剂平衡时间、标本质量、流液更换情况、实验员操作水平及实验室湿度与温度均会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P<0.05).结论 临床免疫质量可受较多因素影响,应针对内源性及外源性干扰因素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以提升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

    作者:王燕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孕妇瑜伽训练配合体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孕妇进行瑜伽训练联合体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孕期管理和分娩的产妇3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孕期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产妇则在孕期应用孕妇瑜伽训练配合体重管理,孕妇每周三下午到我院孕妇学校集体学习孕妇瑜伽,由孕妇学校护士负责,每人发张孕妇瑜伽VCD,之后电话持续指导在家每天练习,视孕妇情况每月至少回孕妇学校练习一次,同时对孕妇进行体重管理和饮食指导,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孕妇在妊娠期体重增长量有显著不同,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平均体重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更趋近于正常体重,其出生时新生儿不良病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以及妊高症、妊娠糖尿病等不良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孕妇妊娠期间进行瑜伽训练配合体重管理能够显著优化新生儿质量,同时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和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产科推广应用.

    作者:劳小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沈阳地区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原发性骨肿瘤的诊疗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4-2014年沈阳市4家医院的骨肿瘤住院患者的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原发性骨肿瘤患者837例,其中良性骨肿瘤患者370例,中间型骨肿瘤患者14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327例;男性患者472例,女性患者365例;20岁以下的患者226例,21~45岁的患者292例,46~65岁的患者219例,66岁以上的患者100例.结论 沈阳地区原发性骨肿瘤住院患者的构成比男性高于女性,好发年龄段为中青年人群,原发性良性骨肿瘤构成比高于恶性骨肿瘤.

    作者:王亮;宫建;李福生;郑刚;周晓枢;王远鹤;王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麻醉中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麻醉的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全麻.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置入后和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各时段MAP、HR和SpO2等指标变化,同时比较两组一次成功率.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MAP、HR和SpO2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后、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时MAP和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入喉罩一次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气管插管麻醉,喉罩全麻应用于小儿麻醉中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小虎;王卫华;李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藤黄酸及其纳米载体研究进展

    藤黄酸作为中药藤黄主要的有效成分,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肿瘤药物,但因其水溶性差、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新型的纳米制剂的兴起有效的改进了藤黄酸的给药策略,提高了藤黄酸的稳定性、溶解度和药物吸收,一些独特的纳米载体可以达到药物缓释、特定靶向等多种效果,多项研究表明纳米制剂安全有效.

    作者:江星;刘宝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雌孕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在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雄孕激素治疗,观察两纽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予以雌孕激素治疗,可显著缩短止血时间,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朱冰;王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脐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住的320例晚期妊娠孕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儿脐动脉血流S/D测定值以及胎心监护结果,对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粪染、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相应孕周的第十百分位数)、分娩方式等结果分析.结果 脐血流S/D>3组中的NST无反应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羊水粪染程度、低体重儿出生率以及剖宫产率明显增高.结论 胎儿脐动脉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能及时准确地评估胎儿宫内安危和预测胎儿的预后情况,有利于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将新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控制低水平.

    作者:葛洪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