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KDR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叶旭英

关键词:基因遗传多态性, kdr基因, 生化指标, 高血压, 相关性
摘要:目的 探讨KDR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高血压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60例,行对比分析.采集所有对象外周血,检测KDR基因遗传多态性,同时监测患者生化指标.结果 高血压患者KDR基因多表现为SNP-604,健康患者多表现为SNP-17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P-604基因型患者FBG、TC、LDL-c、UA、NADPH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患者(P<0.05).结论 KDR基因遗传多态性可能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化指标,对其行临床检测有助于拟定更合理的血压控制方案.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的确诊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42例,进行改良后的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4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时间47 min,术后观察一段时间后,所有患者中有1例复发,所有患者在术后出现阴囊积液1例,尿潴留3例,阴囊血肿1例,无切口感染.结论 手术结果显示,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汶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社区慢性咳嗽病因分布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咳嗽的临床病因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在我社区接诊的98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中慢性咳嗽诊断流程为指导,对98例咳嗽时间≥8周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咳嗽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及Leicester咳嗽问卷调查.结果 该组试验患者的临床原因较多,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39例,占39.80%;其次为鼻炎/鼻窦炎22例,占22.45%;支气管炎12例,占12.24%;咳嗽变异型哮喘10例,占10.20%;慢性咽炎7例,占7.14%;胃食管反流5例,占5.10%;肺间质纤维化3例,占3.06%.数据显示单一病因46例,占46.94%%;二重病因33例,占33.67%;三重病因12例,占12.24%,四重病因5例,占5.10%,四重以上病因2例,占2.04%.结论 在社区慢性咳嗽的发病因素中,支原体感染占比大,可作为防范重点和诊疗指导,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吕志国;胡燕;庄丽;杨小;陆宏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关系研究

    目的 进一步探究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928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病患的临床治疗和随访资料,确定患者上消化道健康状态以及Hp(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观察Hp阳性和阴性患者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后上消化道的出血情况.随访1年后选出180例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并根除H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法莫替丁)和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各90例,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928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病患中,785例为Hp阳性,其中18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占23.05%;143例为Hp阴性,其中1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占8.39%.对比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P<0.05).治疗组3例病患再出血,占总数的3.33%,对照组中10例病患再出血,占总数的11.11%.治疗组较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更低俨<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药物有着直接的关系,Hp阳性并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较高,可根据患者病情替换使用法莫替丁可降低出血风险.

    作者:黄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加入循证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采取传统的心理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传统心理护理的同时,加入循证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护理,观察组在各方面(护理满意度、康复率以及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提高治愈率,从而提高患者家庭的幸福指数.

    作者:冯形玉;林叶玲;陈翠英;何锦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直肠癌改良横切口根治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究在直肠癌改良横切口根治术后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直肠癌改良横切口根治术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排气、排便等内容.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排气、排便、首次进食及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直肠癌改良横切口根治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缩短患者排气、排便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作者:黄海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乳酸酸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乳酸酸中毒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7例重症乳酸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例,对照组8例.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测,包括血气分析、血乳酸、血生化等检查项目,评估系统采用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进行评分.对比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率较高.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乳酸酸中毒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马岩伟;王立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部分乳腺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的系统评价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估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与全乳放疗在肿瘤复发、患者生存及放疗损伤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制订纳入和排除标准;制订检索词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手工检索及互联网查找;筛选关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与全乳放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收集;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x2检验研究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Meta-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合并效应量的统计指标,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价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 7项试验研究,共包括8 133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本研究,其中部分乳腺放疗组4 053例,全乳放疗组4 080例.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与全乳放疗比较,5年同侧乳腺局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5年对侧乳腺癌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5年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年远处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5年乳腺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3~4度皮肤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较全乳放疗较高的5年同侧乳腺局部复发率,5年对侧乳腺癌发生率、5年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5年远处转移发生率、5年乳腺癌死亡率、5年生存率及3~4度皮肤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闫茂慧;王跃珍;王准;申良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个体化健康护理在耳鼻喉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护理在耳鼻喉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收治的92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护理,并对两组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接受个体化健康护理后,观察组的手术焦虑状态明显减轻,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个体化健康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耳鼻喉科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柴树洁;柴树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阳江市536例HIV筛查阳性者的确证结果及条带分析

    目的 了解阳江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筛查试验阳性结果的符合性及其带型分布,为提高我市各类机构筛查实验室HIV抗体检测工作质量提供依据,为我市艾滋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HIV初筛阳性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硒进行复检,两种试剂均呈阳性或一阴一阳的使用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认,对比筛查试验结果与确证试验结果的符合性.结果 536份筛查阳性血清标本中,经WB确证阳性496份,阳性率92.53%,阴性25份,不确定的15份.结论 我市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试验和确证试验符合性较高.筛查试验阳性有可能是假阳性,必须进行确证试验,对不确定的样本要进行追踪随访.

    作者:敖艳云;梁水基;谭秀媚;林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外科术后并发高血糖的护理

    目的 探讨心外科术后并发高血糖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心外科手术治疗并发高血糖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心外科术的常规护理,应用胰岛素控制患者的血糖;观察组接受对照组患者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强一系列高血糖的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1.3±2.4)d,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2±3.3)d,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8/3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7%(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和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心外科术后并发高血糖患者并发痘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预后.

    作者:朱秋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雌孕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在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雄孕激素治疗,观察两纽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予以雌孕激素治疗,可显著缩短止血时间,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朱冰;王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沈阳地区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原发性骨肿瘤的诊疗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4-2014年沈阳市4家医院的骨肿瘤住院患者的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原发性骨肿瘤患者837例,其中良性骨肿瘤患者370例,中间型骨肿瘤患者14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327例;男性患者472例,女性患者365例;20岁以下的患者226例,21~45岁的患者292例,46~65岁的患者219例,66岁以上的患者100例.结论 沈阳地区原发性骨肿瘤住院患者的构成比男性高于女性,好发年龄段为中青年人群,原发性良性骨肿瘤构成比高于恶性骨肿瘤.

    作者:王亮;宫建;李福生;郑刚;周晓枢;王远鹤;王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维超声成像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三维超声成像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112例,均采用VOLUSON 730妇产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分别行二维、三维容积探头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胎儿体表及体内结构,随访产后及引产结果,并比较两种检查结果准确率.结果 112名孕妇共孕有114名胎儿,经随访确诊体表畸形共64处,体内畸形共51处.三维超声检查胎儿体表畸形检出率92.2%高于二维超声检查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检查胎儿体内畸形检出率90.2%与二维超声8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胎儿畸形总检出率91.3%高于二维超声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超声成像对产前胎儿畸形诊出率高,图像清晰,能为胎检、产栓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肝硬化门脉血管B超检查对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的价值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血管B超检查对诊断食管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为无创诊断肝硬化是否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4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肝硬化但未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进行肝硬化门脉血管B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门静脉、脾静脉、脾内静脉支及脾厚的测量值.结果 观察组的门静脉、脾静脉及脾厚的B超测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脾内静脉支B超测量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检查肝硬化门静脉血管具有痛苦小,操作简单,安全高等优点,且门静脉、脾静脉及脾厚的B超测量值差异明显,故肝硬化门脉血管B超检查可作为判断肝硬化是否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一种检测方法.

    作者:王东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腹与经会阴超声、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前置胎盘采用腹部结合会阴超声及腹部结合阴道超声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接诊的128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经腹、会阴超声检查,B组行经腹、阴道超声检查,并且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诊断前置胎盘的符合率高达92.19%,B组诊断前置胎盘的符合率为95.31%,将这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6,P>0.05).结论 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能高效快速的检测出前置胎盘的患者,使诊断准确率显著增加,这就给临床上的诊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患者血清IL-2、IL-6、HA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CHB)与肝硬化(LC)患者血清IL-2、IL-6、HA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7例慢性乙肝患者、79例肝硬化患者、58例的同时期体检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CHB组、LC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血清IL-2、IL-6、HA浓度变化.结果 CHB组与LC组患者的血清IL-2、IL-6、H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hild-Pugh分级,LC组中C级的患者的血清IL-2、IL-6、HA浓度明显高于A、B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IL-2、IL-6、HA浓度变化,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进行良好的评估,可以为病情进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元好;刘文毅;梁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孕妇瑜伽训练配合体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孕妇进行瑜伽训练联合体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孕期管理和分娩的产妇3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孕期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产妇则在孕期应用孕妇瑜伽训练配合体重管理,孕妇每周三下午到我院孕妇学校集体学习孕妇瑜伽,由孕妇学校护士负责,每人发张孕妇瑜伽VCD,之后电话持续指导在家每天练习,视孕妇情况每月至少回孕妇学校练习一次,同时对孕妇进行体重管理和饮食指导,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孕妇在妊娠期体重增长量有显著不同,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平均体重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更趋近于正常体重,其出生时新生儿不良病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以及妊高症、妊娠糖尿病等不良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孕妇妊娠期间进行瑜伽训练配合体重管理能够显著优化新生儿质量,同时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和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产科推广应用.

    作者:劳小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胃内pH变化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胃内pH变化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42例,分别采取质子泵抑制剂(观察A组)、H2受体抑制剂(观察B组)、止血药物(对照组)进行治疗;留置胃内pH监测仪,连续监测患者24h胃内pH,对比三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的24 h胃内pH,两两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在不同的胃内pH,止血时间、有效率及复发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效果与胃内pH呈相关性,维持胃内pH处于较高水平,可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有效率及降低复发率,综合提高患者的疗效.

    作者:李睿;卢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类软骨糖蛋白-39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与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检测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并探讨其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和正常人(40例)血液,所有患者均经过痰脱落细胞检测,支气管检查等终获得病理学证实,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收集样本中YKL-40的浓度,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非小细胞癌患者血液中YKL-40含量比正常人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1期患者组血清YKL-40含量明显高于M0期患者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YKL-40与非小细胞肺癌有密切关系,它可能成为肺癌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作者:孙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将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分成两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取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取酮替芬进行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哮喘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儿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的哮喘缓解及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效率高,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快,不良反应及复发率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建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