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路径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分析

刘彦玲

关键词:护理路径, 小儿手足口病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路径,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用药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缩短患儿溃疡愈合、皮疹消退和体温恢复时间,促进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随体位改变的波动探讨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随体位改变的波动,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43例共54眼原发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检测其初坐位(1次)、平卧位(3次)、终坐位(3次)眼压,以5 mmHg分界,将患者按眼压极差划分为高波动组和低波动组,对比两组术前HPA分期及术后AGIS评分.结果 ①患眼眼压均表现为卧位高、初坐位次之、终坐位低趋势,不同体位检测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体位各统计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②极差高波动组HPA分期多为中晚期、术后AGIS评分更高,与低波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后,体位改变可导致眼压波动,且此波动有助于反映患者预后,对指导术后眼压控制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陈水生;关智慧;谢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宫腔镜诊治对改善有不良孕产史患者再次妊娠结局的作用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治对改善有不良孕产史患者再次妊娠结局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不良孕产史患者共1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70例,A组70例患者己作优生相关血液检查及配合其他药物或合并免疫等治疗,全部已通过宫腔镜检查,发现宫颈子宫内膜息肉8例,子宫腔粘连20例,纵膈子宫2例,子宫内膜增生6例,子宫剖宫产疤痕缺损2例,均已给予相应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均已进行试孕;B组70例患者只作优生相关血液检查及药物或合并免疫等治疗,未经宫腔镜检查,即进行试孕.比较A、B二组受孕率、流产率、早产率、宫外孕发生率、总有效率等再次妊娠结局.结果 A组已妊娠35例,其中已足月妊娠20例,流产3例,早产2例,宫外孕1例;B组已妊娠25例,其中已足月妊娠10例,流产6例,早产3例,宫外孕3例.A组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对有不良孕产史患者的诊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伟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超声在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非同步化运动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并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评价其心脏非同步化运动的价值.方法 选取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其LVEF将患者列入甲、乙、丙三组,按照其QRS波时限情况将其列入甲1、乙1、丙1三组,每组20例.结果 甲、乙、丙三组患者的左室舒张充盈时间、SPWMD、左室及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Ts2f和Ts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甲1、乙1、丙1三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非同步化运动情况进行评价时,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浩堂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了解认识手术室工作的重要性,探究手术室医院感染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措施.方法 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定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定,加强对手术室工作的管理,从而控制并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 通过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关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有效的控制了手术室医院的感染,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结论 加强手术室的管理,强化无菌观念,控制手术室的医院感染,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是保证手术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快速评分方法在急诊老年患者分诊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快速评分方法对急诊老年患者分诊的重要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的急诊老年患者9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0例患者进行常规急诊分诊,观察组患者490例患者运用快速评分法进行急诊分诊,对比两组分诊方式在急诊分诊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由于分诊不准确进行二次分诊的患者为43例,观察组二次分诊的患者为9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医务工作者满意度调查为77.96%,观察组医务工作者满意度调查为96.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评分法在急诊老年患者分诊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快速评估病情,提高医务工作者对急诊分诊的满意度.

    作者:王立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波消融联合血管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微波消融联合血管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观察组55例行TACE联合微波消融(PMCT)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缓解率74.5%明显大于对照组41.8%(P<0.05);随访2年,观察组1、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MCT+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显著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而不增加毒副反应.

    作者:袁小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路径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路径,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用药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缩短患儿溃疡愈合、皮疹消退和体温恢复时间,促进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彦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儿童尿道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儿童尿道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0例尿道结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病症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P=0.03).观察组患儿的病症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8,P=0.00;t=3.02,P=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9%)显著低于对照组(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P=0.03).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儿童尿道结石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儿童尿道结石理想方法.

    作者:唐远辉;周会群;李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硝苯地平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那普利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远东;蓝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是否对子宫肌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子宫肌瘤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通过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则通过腹腔镜微创对比治疗.结果 治疗组除术中出血量为(70.8±21.9) mL多于对照组的(50.7±18.3) mL,平均手术时间治疗组为(86.9±12.6) min长于对照组的(65.7±20.3) min,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切口脂肪液化率及住院时间数值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手术时间较开腹长,但能减少患者的切口脂肪液化率以及住院时间,切口小、美观、恢复快,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万丁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47例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33例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通过临床观察可得,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率要比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患者低,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呕吐物,而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临床表现多为呕血.结论 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诊治中并不少见,尤其是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肝硬化患者更易发生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上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并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潘清文;叶永生;朱柏桂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评分、DAI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评分、DAI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78例轻、中度UC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8例和40例,前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给予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AI).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降低百分比为(67.120±17.430)%,对照组为(45.640±16.760)%,前者疗效好于后者;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DAI评分降低为(4.100±0.977)分,优于对照组的(2.300±0.920)分,差异显著.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能够显著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免疫功能改变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探讨其免疫功能改变,为早期免疫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临床确诊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儿血清IgA、IgG、IgM,C3及C4,并与50名健康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患儿血清IgA、IgG、IgM显著低于健康儿童(P<0.05),C3及C4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CD3+T细胞水平无差异(P>0.05)、CD4+T细胞水平明显下降(P<0 01),CD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值降低(P<0.01).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抑制,提示早期进行免疫干预治疗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作者:卢敏君;宁辉;占琼英;林立;郭晓军;贾健;钟永;肖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80例冠心痛患者,患者入院次日清晨均采集血液检测血清尿酸(UA),白蛋白尿<30 mg/min患者分为阴性组,>30 mg/min则分为阳性组,观察两组甘油三酯(TG)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关系.结果 阳性组患者UA、LDL-C、TG水平均高于阴性组,HDL-C水平则低于阴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为冠心病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痛患者经检测后,白蛋白尿与血清尿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关性,血清尿酸是造成冠心病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一个危险因素,在临床中需予以重视.

    作者:方晓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 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8月52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情况和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行卵巢功能相关指标检测,评价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 患者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诊断相符;无1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63.7±21.1) min,平均出血量(74.7±19.5) mL,肛门平均排气时间(23.2±10.6)h;平均住院时间(3.8±1.2)d.无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无1例肉芽肿和腹膜假粘液瘤.术后6个月患者实验室检测E2、LH和FS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超声检测F0、FI、Vo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安全微创,疗效显著,只要严格把握适应证,术中仔细观察,精细操作,止血尽量使用镜下缝合,可确保卵巢功能不受损害.

    作者:江少青;李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治疗分析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52例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术后息肉残留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息肉残留率和复发率,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口腔修复法治疗32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口腔修复法对先天性缺牙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治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32例,均采用口腔修复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结果 32例患者中有30例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75%.治疗后患者的咀嚼功能评分与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修复疗法对先天缺牙患者的疗效显著,不仅能有效解决患者缺牙问题,而且治疗时间不长,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曾苑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计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强的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强的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随机将86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输注400 mg/(kg·d)丙种球蛋白,连用5d后口服强的松片2 mg/(kg·d),每天3次,共用4~6周;对照组患者给予200 mg/(kg·d)丙种球蛋白,连用5d,强的松剂量及用法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对应治疗后,平均血小板上升时间、平均止血时间、血小板平均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强的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血小板上升快,达到峰值早,快速控制出血等优点,小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联合强的松的治疗效果和大剂量接近,更具有高性价比.

    作者:王瑞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次性根治术与传统分期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比较一次性根治术与传统分期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2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经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对照组经传统分期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肛周疼痛0级占51.7%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正常占9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肛周脓肿患者经一次性根治术治疗,操作简便,有效降低患者痛苦,恢复肛门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明;彭文;刘恒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ICU重症患者分级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ICU重症患者采取分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ICU收治的170例重症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85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分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情况,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实验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买验组并发症1例(1.18%),对照组并发症9例(10 59%),两组总并发症率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为72.94%(62/85),实验组满意率为97.64%(83/8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方法认可度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CU重症患者采取分级护理护理效果良好,可很好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状况,降低并发生率,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戴桂高;刘冬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