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师大女教工乳腺增生检出率分析

雷仙梅

关键词:乳腺增生, 女教工, 检出率
摘要:[目的]对浙江师大女教工乳腺增生普查结果,进行探讨分析,研究防治对策.[方法]做高频探头乳房彩超检查.[结果]2000~2004年渐江师大女教工乳腺增生检出率低是52.91%,高是68.01%,平均是59.98%,20岁~、30岁~、40岁~、50岁~和60岁以上检出率分别是46.13%、75.88%、77.75%、35.98%和24.49%.教师、干部和工人检出率分别是74.04%、52.40%和47.21%.[结论]该校女教工乳腺增生检出率较高,30~和40~两个年龄段检出率较高,教师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干部和工人.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制剂中肾上腺色腙含量的测定

    [目的]研究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药物中肾上腺色腙含量的新方法.[方法]在pH=9.0的NH4CI-NH3·H2O溶液中,肾上腺色腙在-600 mV(vs.SCE)处产生一还原峰,峰电流在0.4~10.0 μg·mL-1范围内成线形关系(r=n.998 7),检测限为0.17 μg·mL-.[结果]样品测定值与标示值相比较,相对误差为-1.35%,RSD为1.7%(n=8).[结论]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准确度.加样回收率在94.74%~100.8%之间.

    作者:师兆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某水泥有限公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辨识、评价某水泥有限公司二线扩建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相应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选择与该项目相类似的工程作为类比项目,采用类比法为主,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选址、总平面布局、采光、照明、通风、辅助用室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具备较完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属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结论]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考虑将是可行的.

    作者:余英;沈月华;陈俊华;杜秋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泥螺、蟹糊中的苯甲酸、山梨酸

    [目的]建立泥螺、蟹糊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的测定方法.[方法]用乙酸锌-亚铁氰化钾作沉淀剂,去除样品中的蛋白质,上清液经0.45 μm滤膜过滤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用本法能有效去除泥螺、蟹糊中的杂质,较好地检出苯甲酸、山梨酸,低检出限分别为6.2 mg/kg和3.8 mg/lg;相对标准偏差为3.2%和2.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和104%.[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泥螺、蟹糊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具有方法简便、结果准确、易于掌握,便于推广使用.

    作者:戎江瑞;张立军;齐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786名医务人员吸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目前我院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对参与控烟的态度,为创造无烟医院、为有针对性地对医务人员这一专业群体进行戒烟培训,提高其控烟意识,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控烟工作,推进全社会控烟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吸烟状况调查表》于2005年1月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吸烟率为19.85%,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为53.88%,女性吸烟率为3.22%,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尤以41岁以上(69.36%)、医生(62.34%)和高级职称(45.54%)为主.[结论]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控烟活动,并劝阻他人吸烟,推广戒烟方法,这将会降低医务人员吸烟率,推进全社会的控烟工作.

    作者:伍艳明;林凯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窝沟封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光固化窝沟封闭在一般条件下用于预防龋病的效果.[方法]随机地对40例儿童一侧的216恒牙用光固化窝沟封闭剂进行窝沟封闭术,而用对侧的同名牙作对照,不做窝沟封闭,分别观察患龋情况.[结果]术后1~3年随诊检查结果光固化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均较高.龋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龋降低率分别是75%、90%、81.25%,未封闭窝沟与龋病有强相关性.[结论]光固化窝沟封闭是一种可靠的预防窝沟龋的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东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某市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和态度、行为状况,为有效开展卫生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按整群抽样法抽取840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成绩好、中、差所占比例分别为33.3%、43.6%和23.1%.在年龄、文化程度,参加培训次数、工作年限上有显著差异.文化程度高的人员,成绩也较高.参加卫生机构培训次数多,成绩较高.新上岗、25岁以下,40岁以上的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低,要重点培训.成绩好'态度和行为也好者占38.2%,成绩好,态度和行为差者占11.1%.[结论]该市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水平不够理想,应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年限等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培训.

    作者:董会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半对数回归在测定麻疹及风疹病毒抗体水平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半对数回归ELISA法测定麻疹及风疹病毒的抗体水平.[方法]在常规ELISA法的基础上,以阳性参考血清的不同稀释度的对数为横坐标,与其492 nm处的相应吸光度(OD值)进行线性回归,制定标准?技曲线.根据被测血清标本的吸光值推算其抗体滴度.[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抗体滴度的对数与其相应的吸光值呈显著线性相关(P<0.001).用半对数回归推算的结果与常规ELISA法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简便经济,用在进行大批量测定工作时,可节省大量的工作量和实验成本.

    作者:汤权;刘秀兰;郑春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恶性淋巴瘤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导致机体免疫缺陷有关,临床表现和病理形态多种多样,其预后与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恶性淋巴瘤的发生是涉及多重基因事件的复杂过程.目前基因细胞因子检测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就肿瘤标志物在恶性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侯振江;张宗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某市周边地区医院常用消毒剂的染菌量考察

    [目的]考察成都周边地区医院消毒剂的染菌量状况,为控制医院内部感染提供监督依据.[方法]依法抽样考察本市周边地区22家医疗机构所使用的5大类常用消毒剂(2%戊二醛15批次、碘伏100批次、碘酒28批次、75%酒精78批次、3%硼酸器械液24批次)的染菌量状况.[结果]3个品种符合规定,2%戊二醛有13批符合规定, 2批检出细菌,细菌检出率13.3%;75%酒精有76批符合规定,2批检出细菌,细菌检出率2.56%.[结论]2%戊二醛染菌情况较严重.

    作者:黄平;白艳;许成华;付良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片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查甲氨蝶呤(MTS)和米非司酮治疗非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对我站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163例分4组.Ⅰ组与Ⅲ组各40、 45例用MTX20 mg静脉推注每日一次,连用5 d;Ⅱ组与Ⅳ组各37、41例口服米非司酮片50 mg,12 h 1 次,总量350 mg.[结果]Ⅰ组成功37例,成功率92.5%,Ⅱ组成功36例,成功率97.3%,Ⅲ组成功32例,成功率71.1%,Ⅳ组成功21例,成功率51.2%.[结论]MTX、米非司酮治疗非破裂型异位妊娠安全有效,适用于生命体征稳定、无剧烈腹痛、血β-HCG2000IU/L以下、包块直径4 cm以下的非破裂型异位妊娠;血β-HCG1000IU/L以上MTX较米非司酮治疗效果好.米非司酮较MTX应用方便、副作用小.

    作者:傅亚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食管癌外侵及手术可切除性的CT探讨

    [目的]探讨CT检查判断食管癌外侵及手术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81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前的CT检查及分析.[结果]81例食管癌中,上中段癌50例,下段癌31例.肿瘤与气管、支气管间脂肪层消失,气管或支气管有明显移位、受压,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气管壁不规则变形或有肿物凸入气管、支气管内24例,手术证实20例受侵;肿瘤与主动脉间脂肪层消失30例,其中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45°的12例,手术证实均无受侵;≥90°的4例,手术证实均受侵;45°~90°之间14例,手术证实6例受侵.[结论]食管癌术前CT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肿瘤外侵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手术可切除性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颜海婴;颜丹;朴雯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科手术病人佳输液途径的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也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1].作为手术室骨科专业护士,不仅需要娴熟的静脉穿刺技术,更要充分考虑输液部位、留置针型号等因素,做到既满足病人的治疗需要量,同时又不妨碍手术部位的暴露以及改善输液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输液治疗程序化及规范化、保护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我们从2005年6月~2006年12月对骨科手术病人佳输液途径进行了探讨及规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小蓉;李秀英;赵淑珍;雷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 531例狂犬疫苗注射后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福州市民被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疫苗的效果.[方法]对被动物咬、抓伤者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后20 d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狂犬病抗体.[结果]经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的1 531例动物咬、抓伤者中,抗体阳性1 439例,平均阳性率为93.99%.抗体阳性率与年龄有差异(χ2=18.898,P<0.01).[结论]被动物咬、抓伤者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是控制狂犬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联彩;罗秀凤;邱娥;曾祥忠;翁美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老年大学开展营养KAP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开展营养KAP健康教育对老年大学学员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抽取老年大学的就读学员545名,分干预组270名,对照组275名进行调查、干预.[结果]经过二个学期的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比,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与态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膳食行为二组干预前后比较也有明显改变.[结论]在老年大学开展营养教育是有效的、可行的,并且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毛春英;丰丽莉;金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起学校B型流感局部暴发的调查

    2005年12月2~20日,北海市某小学五年级3班、二年级1班、一年级8班先后出现26例群体发热患者,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按照GB15994-1995《流感诊断标准》[1]和《广西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工作细则》,确定系一起B型流感局部暴发,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张万标;叶植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浙江师大女教工乳腺增生检出率分析

    [目的]对浙江师大女教工乳腺增生普查结果,进行探讨分析,研究防治对策.[方法]做高频探头乳房彩超检查.[结果]2000~2004年渐江师大女教工乳腺增生检出率低是52.91%,高是68.01%,平均是59.98%,20岁~、30岁~、40岁~、50岁~和60岁以上检出率分别是46.13%、75.88%、77.75%、35.98%和24.49%.教师、干部和工人检出率分别是74.04%、52.40%和47.21%.[结论]该校女教工乳腺增生检出率较高,30~和40~两个年龄段检出率较高,教师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干部和工人.

    作者:雷仙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BV感染者pre-s1、HBV-DNA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HBV感染者血清前S1蛋白、HBV-DNA 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 (FQ-PCR)方法检测HBV-DNA,前S1蛋白及HBV-M采用ELISA 法.[结果]336例HBsAg阳性血清中,检出HBV-DNA171 例(50.9%),Pre-S1阳性166例(49.4%).在HBeAg抗原阳性血清中检出率高,99例中HBV-DNA阳性97例(97.9%),Pre-S1阳性为93例(93.9%),在237例e抗原阴性中,HBV-DNA阳性74例(占31.2%),前S1蛋白阳性73例(占30.8%).[结论]传统的依靠e抗原来辨认是否具有传染性是不够的,前S1蛋白及HBV-DNA是比e抗原更敏感的HBV标志物,二者检测对了解乙肝感染者的病情、监测病毒感染状况、以及病毒在体内复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韩晋昂;戴金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部分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不同学科大学生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等情况,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4月对唐山市3所大学的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93.32%的学生知道艾滋病是性传播疾病,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98.13%以上),但对非传播途径的正答率较低,70.67%的学生表示愿意去关心艾滋病病人.3所院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测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学科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范红敏;田立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一起食物中毒检验过程的思考

    2005年月11月13日,四川资中发生了一起因在酒楼进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县市两级疾控人员在接到疫情后,立即组织了流调及采样检验等工作,及时作出判断并控制了疫情,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在处理这次疫情的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得到了锻炼,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兹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作者:曾长英;王定国;朱永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沈阳市沈河区小型餐饮业卫生状况调查

    小型餐饮业作为贴近群众生活的一种形式,占餐饮业60%以上,它的卫生状况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该地区餐饮业的卫生水平高低.为了解沈阳市沈河区小型餐饮业卫生现状,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管理,预防食物中毒发生,本文于2005年5~9月,随机抽取了沈河区的156户小餐饮单位进行了现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乔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