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旭华;金沈锐;王建
目的:探讨治疗肌营养不良症的振萎膏药物血清对钙超载骨骼肌细胞的动态影响.方法:取新生乳大鼠骨骼肌细胞,用1mmol/L地塞米松造成骨骼肌细胞的钙超载模型,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振萎膏药物血清对其钙离子及形态的改变.结果:振萎膏药物血清可缓解超生理剂量地塞米松引起的钙超载与细胞损伤.结论:振萎膏治疗肌营养不良症的机理与其能降低钙离子浓度、保护细胞损伤有关.
作者:张旭;卞慧敏;梅晓云;张超英;王明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β-蜕皮激素(β-ecdysone)能否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大鼠心肌缺血(10min)再灌注(30min)损伤的模型上,腹腔注射β-ecdysone(5mg/kg).测定血清心肌酶谱、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心肌梗塞面积.结果:β-蜕皮激纱能降低血清心肌酶谱(CPK,GOT,LDH)及丙二醛,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减少心肌梗塞面积.结论:β-ecdysone能够产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机理可能在于β-ecdysone是一种抗氧化剂.
作者:杨奋有;张俊权;赵忠;吴旭;朱朗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0.8×10-3g/ml益肾健脾颗粒剂能降低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张力,抑制大鼠离体子宫的收缩幅度,使其松弛.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松弛作用增强.4.8×10-3g/ml强烈对抗由缩宫素所引起的子宫痉挛,对缩宫素引起的子宫平滑肌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朱萱萱;郭军;何贵翔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海藻、甘草及不同比例配伍后的水提取物对丙基硫氧嘧啶造大鼠甲状腺肿模型的影响.方法:大鼠灌服丙基硫氧嘧啶0.15g/kg连续10天,同时分别灌服海藻、甘草单煎液及不同比例合煎液或单煎后混合液.观察大鼠饮食、饮水量,15天后处死取甲状腺、垂体、脾脏、胸腺、肝脏分别称重,计算各脏器指数.结果:海藻∶甘草=1∶1合煎液可显著降低甲肿模型大鼠的甲状腺指数,余下各比例合煎及单煎后混合液中,合煎液抗甲状腺肿的作用强于单煎后混合液,且随海藻比例的提高而有所增强.结论:海藻、甘草合用可抑制丙基硫氧嘧啶所致甲状腺肿.
作者:丁选胜;李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草血竭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台盼蓝拒染法和MTT法,体内实验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和HepA模型.结果:草血竭体外抑制K562和HL60的IC50为26.2~36.7mg/L,1.6g/kg对S180和HepA抑制率分别为47.3%和52.9%.结论:草血竭在体内外均有抗肿瘤作用.
作者:李文广;张小郁;陈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四类中药新药头风痛胶囊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单盲随机对照,全部病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服用头风痛胶囊或头风痛丸.结果:头风痛胶囊对头痛疗效的显效率为65.08%,有效率为88.89%;对中医证候疗效的显效率为66.67%,有效率为90.48%,临床试验未发现该新药的不良反应.结论:头风痛胶囊是一种治疗头风病风瘀证(偏头痛)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松山;丁红;陈卫限;王仲;周建伟;李作效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用琼脂稀释法对比研究了五味消毒饮、TMP及五味消毒饮与TMP联用对6种不同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TMP与五味消毒饮联用具协同作用.
作者:常明向;高虹;吴梅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蜈蚣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周期及c-myc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胆固醇饲喂法造成As模型,同时用蜈蚣灌胃,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c-myc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蜈蚣2.5g/kg、5g/kg可明显降低胆固醇水平,阻止As病变的形成,抑制SMC增殖及c-myc基因的表达.结论:蜈蚣通过下调c-myc基因表达水平,有效的抑制SMC增殖,对As的形成有较好的防止作用.
作者:王亚利;司秋菊;王鑫国;白霞;李国明;曹刚;杜佳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桂枝汤对体温双向调节作用与下丘脑PGE2含量及COX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对下丘脑中PGE2含量及COX活性进行同步检测.结果:在酵母诱导发热大鼠中,桂枝汤可使下丘脑中PGE2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在安痛定诱导的低体温大鼠中,它可使PGE2含量明显增高(P<0.05).在两种模型中,桂枝汤对下丘脑细胞中COX活性的影响均不明显(P>0.05).结论:桂枝汤对体温的双向调节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影响PGE2含量来实现的,但PGE2含量增减不依赖于下丘脑细胞中COX活性的变化.
作者:齐云;李沧海;郭淑英;周军;霍海如;姜廷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南沙参多糖(RAPS)对东莨菪碱所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ig RAPS 500~2000mg/kg每天一次共15天,大鼠穿梭箱法测定学习记忆能力,化学荧光法测定单胺类递质的含量.结果:大鼠主动回避反应率显著增加;大鼠脑中NE、DA、5-HT含量增加,AchE活性降低;血糖含量增加.结论:RAPS具有改善大鼠学习记忆的功能,其作用与影响鼠脑中神经递质及血糖有关.
作者:张春梅;李新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枣中性多糖(JDP-N)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膜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膜电位.结果:大枣中性多糖作用后巨噬细胞内DiBAC4(3)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结论:大枣中性多糖能引起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膜去极化.
作者:张庆;雷林生;许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清淋胶囊灌服有明显抗炎、利尿、解热、止痛等作用.
作者:秦红鸣;付晓春;方国璋;王红星;方素华;何永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龟龄集可以显著降低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所致实验性高胰岛素血症大鼠血清TG水平,提高HDL-ch水平,使血清睾酮(T)水平升高,E2/T比值降低,同时显著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王红梅;王世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南沙参多糖对受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遗传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小鼠用60Coγ射线照前,分别给生理盐水(NS)及南沙参多糖(2000mg/kg或1000mg/kg)7天,观察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数及精子形态.结果:南沙参多糖(2000mg/kg、1000mg/kg)能使受6.0Gy60Coγ射线照射后的小鼠染色体畸变率,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数以及精子畸变率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南沙参多糖对受60Coγ射线照射的小鼠的遗传损伤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作者:刘青;李新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30例,结果显效1例,有效16例,以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大肠癌、肝癌疗效为确切.
作者:王恳;郭志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拟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定志小丸防治记忆障碍的部分机理.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简称ELISA)双抗体夹心法,观察了该方水提物对老龄大鼠大脑海马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结果:定志小丸5g/kg可明显增高老龄大鼠海马内NGF的含量(P<0.05).结论:定志小丸具有增高海马内NGF含量的作用,为该方防治记忆障碍提供了部分药理学基础.
作者:秦旭华;金沈锐;王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胃肠运动双向调节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离体肠管观察四君子汤不同提取部位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结果:四君子汤水提取醇溶部位、乙酸乙酯、氯仿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对肠管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以氯仿、乙酸乙酯部位抑制作用显著,且有抗乙酰胆碱和抗氯化钡作用.四君子汤总多糖、汤剂正丁醇不溶部位的上述作用不明显.除正丁醇部位和汤剂正丁醇不溶部位有一定的抗肾上腺素作用,上述其它部位均无作用.结论:提示该方对肠管有抑制作用的是脂溶性和中等极性以下物质,而有兴奋作用的则在水溶性和中等极性以上物质.
作者:王汝俊;胡英杰;杜群;刘良;陈蔚文;沈小玲;邵庭荫;巫燕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对精血归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器官衰萎的作用进行激素外途径的实验研究.方法:检测初老雌性大鼠生殖器官MDA含量、SOD活力、血清NO含量等.结果:精血归能降低生殖器官MDA含量,提高SOD活力.结论:精血归改善初老雌性大鼠衰萎的生殖器官与该方对生化过程和循环调节有关.
作者:陈红;张庆文;唐怡;武权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中R1、Rg1在正常和脑缺血再灌状态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正常组大鼠股静脉注射三七皂苷(50mg/kg),缺血再灌组大鼠阻断双侧颈总动脉造成不完全脑缺血30min、复灌同时股静脉注射等量药物.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iv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R1、Rg1浓度,计算其动力学参数.结果:在正常和脑缺血再灌状态下,R1、Rg1动力学呈一室开放模型.正常状态下,R1和Rg1的t1/2、AUC0~∞、CL(s)、Vd分别为21.6±7.9和20.8±3.7min、418.7±85.9和1.20±0.18mg/kg;脑缺血再灌状态下,R1和Rg1的t1/2、AUC0~∞、CL(s)、Vd分别为19.2±5.0和20.0±5.2min、416.7±58.9和1368.0±186.3μg/ml·min、0.1390±0.0413和0.0380±0.0060mg/kg·min、3.31±0.54和1.04±0.15mg/kg.结论:在正常和脑缺血再灌状态下,R1、Rg1各自的动力学参数没有明显差异.R1、Rg1的动力学过程相似.
作者:何希辉;炎彬;潘卫松;向兰;邢东明;杜力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瘀状态的影响.方法:人血白蛋白免疫致敏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用芪术颗粒治疗1个月、3个月时取血,用胶体金免疫渗透法检测D-Ⅱ聚体,产色肽基质方法检测抗活化蛋白C、抗凝血酶Ⅲ,激光衍射法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芪术颗粒能够降低D-Ⅱ聚体和AT-Ⅲ,并能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结论:芪术颗粒能具有较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
作者:刘绍能;姚乃礼;常志遂;殷海波;王勒渝;解荣庆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