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为民;刘吉开;麻兵继;吴婉玲
目的:本文通过对青刺的抗炎、降血脂作用的筛选,为青刺进一步的化学研究和药效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小鼠毛细血管腹腔通透性,小鼠耳肿胀的试验方法,来观察青刺的抗炎作用;(2)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实验性高脂血动物模型;采用小鼠腹腔注射75%蛋黄乳液建立高血脂模型,测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观察青刺的降血脂作用.
作者:王兰;杜娟;余芍静;张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考察咖啡酸、东莨菪素、野黄芩苷对体外培养视网膜神经细胞存活的影响,探讨灯盏花中具视神经保护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取18只出生2~3d的大鼠乳鼠断颈处死,无菌条件下摘取眼球,在体式显微镜下沿角膜剪开,钝性分离出视网膜组织.用0.125%的胰蛋白酶37℃下消化,30min后加入纯小牛血清终止消化,用200目无菌钢筛网滤过.
作者:盛艳梅;龙怡;孟宪丽;张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是其含有的化学物质,近年来,有学者经过大量研究证明,中药许多成分口服后,在胃肠道中被肠内菌代谢,产生一系列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吸收入血后产生药理作用.
作者:何凡;张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云南幸之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降糖宁(JTN)的抗糖尿病活性.方法:以二甲双胍为阳性对照药,观察JTN灌胃给药对正常大鼠和链脲霉素(STZ)性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进食量和饮水量的影响,以及停药后对血糖、胰岛素、血脂、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影响.
作者:李艳蓉;王伯岭;张六一;吴婉玲;陆瑛;李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萘哌地尔衍生物YMII对离体家兔胸主动脉的松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应用血管平滑肌等张收缩的方法,观察YMII对去甲肾上腺素(NA)、高钾及5-羟色胺(5-HT)量效曲线的影响.2.应用无Ca2+-复Ca2+的实验方法,以NA和咖啡因(Caffeine)为激动剂,间接观察YMII对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
作者:谢朝碧;黄燮南;孙安盛;石京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即PA),为条件致病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常引起菌血症、肺炎、泌尿系感染、烧伤感染和囊性纤维化继发感染等疾病.铜绿假单胞菌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对各类抗生素产生药物耐受性,导致抗生素治疗的失败[1].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不断升高.本文对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刘蓉;周黎明;王浴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老年人中痴呆主要的原因,以不可逆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目前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主要神经病理特征包括:神经细胞外以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为核心形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细胞内以过磷酸化的tau蛋白为核心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和神经细胞丢失.NFT以成对螺旋丝样结构(paired helical filament,PHF)存在,与临床痴呆症状呈正相关[1].PHF具有不溶解性和对蛋白酶解的抵抗性,tau蛋白是组成PHF/NFT唯一的必需成分,在A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
作者:杨云霞;包定元;包旭;周黎明;彭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黄芪注射液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 line EVC-304)共同培养后,采用MTT法及形态学方法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结果:黄芪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有显著增殖效应,具剂量依赖性,且成正相关.
作者:李绚;阎蓉华;罗照田;吴琦;王伯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MP多肽抑制呼吸爆发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白细胞系THP1细胞,对照组细胞培养体系中仅给予内毒素(LPS,100ng/ml)刺激,治疗组在同样浓度的LPS刺激同时加入MP多肽(20μM),采用乙酰乙酸盐2,7二氯氢化荧光素(D399)和碘化丙啶(PI)双标记,用D399及PI对两组细胞进行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两组细胞D399在细胞内的脂质过氧化产物2,7二氯荧光素及PI的荧光强度.
作者:曹红卫;郭毅斌;郑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导管留置术后大鼠血培养和各个器官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前药理研究建立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改良的心导管留置术建立大鼠模型,定期采血作血培养并检测血白细胞(WBC)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磷酸激酶(CK)等各项生化指标.
作者:王宁;曹红卫;魏利召;郑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果糖二磷酸钾盐对低钾血症家兔血清钾浓度、细胞内钾浓度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家兔,建立低钾血症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模型对照组、氯化钾组、门冬氨酸钾镁组、果糖二磷酸钾盐组.四组动物均静脉滴注含有相同钾浓度的相应四种药物,测定给药后60分钟、120分钟的血清钾浓度,120分钟后,Ficoll液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4%胃蛋白酶破坏淋巴细胞,用钾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测定淋巴细胞内钾浓度.
作者:杨辉;周远大;何海霞;王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筛选和评介大蒜提取成分的抗内毒素作用.方法:通过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大蒜中筛选出2个成分(大蒜黄酮1、2);采用动态浊度法测定其体外中和内毒素的能力;观察对内毒素(20mg/kg)攻击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大蒜黄酮2能直接中和内毒素,对内毒素攻击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大蒜黄酮2具有显著的抗内毒素活性.
作者:蒋栋能;郑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本室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白细胞分离获得一个新的抗菌多肽,其氮端氨基酸序列与人HMGN2相同.本研究HMGN2的抗菌谱和其功能结构域.方法:OMIGA蛋白结构软件分析HMGN2的二维结构.合成HMGN2氮端和碳端肽片段和α-螺旋结构域,检测各合成肽片段的抗菌活性.同时构建HMGN2全肽和α-螺旋结构域编码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及制备其大肠杆菌重组表达产品,检测重组全肽和α-螺旋结构域的抗菌活性.
作者:冯云;黄宁;吴琦;鲍朗;王伯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构建含目的基因葛佬素(Gloverin)的重组子并通过体外快速翻译系统RTS500(Rapid Translation System)对其进行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gloverin cDNA,将其与表达载体pIVEX2.3连接;采用PCR及双酶切方法鉴定连接产物.将含目的基因片段的阳性重组质粒通过体外表达翻译系统RTS500,使其蛋白能在大肠杆菌(E. coli)裂解产物中进行表达.
作者:罗平;许波;鲁永玲;周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阳离子多肽MP-1的体内外抗内霉素(LPS)活性并探讨其对脓毒症小鼠的保护机制.
作者:郭毅斌;郑江;吕根法;曹红卫;卫国;王良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心肌缺血治疗过程中多种血管再通技术的广泛应用,由此引起的心肌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MRI)问题亦日趋突出.因而探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防治措施,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汤劐菱;杨芳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对PGF2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并讨论相关机制.方法:利用PGF2α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观察Rb1的作用,并分别加入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抑制剂环孢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herbimycin、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观察该作用的变化.
作者:蒋青松;黄燮南;周岐新;吴芹;戴支凯;杨贵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果糖二磷酸钾盐对大鼠冠脉结扎所致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模型.将模型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果糖二磷酸钾盐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1,6-二磷酸果糖组、氯化钾组.分离股静脉,插管,于冠脉结扎致心肌缺血10分钟后给予相应的药物.
作者:杨辉;周远大;何海霞;王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本实验旨在采用麻醉的大鼠和家猫研究BWJ的降压效应,探讨BWJ对大鼠降压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评价其可开发性.方法:BWJ、NAF粉末用1%的吐温-20溶成混悬液,临用时配制.成年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n=6),分别为1%吐温-20溶媒对照组、BWJ 10mg·kg-1组BWJ 20mg·kg-1组、BWJ 30mg·kg-1组、NAF20mg·kg-1组;成年健康市售家猫30只,随机分为5组(n=6),分别为1%吐温-20溶媒对照组、BWJ 2.5mg·kg-1组、BWJ 5mg·kg-1组、BWJ 10mg·kg-1组、NAF10mg·kg-1组.
作者:陈修平;吴芹;陆远富;谢笑龙;黄彬;文国容;石京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大安颗粒(实验用其流浸膏,棕褐色,3.0g(生药)·ml-1)由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中试中心提供,以生理盐水配制成135%、67.3%和33.7%浓度供实验用.
作者:包旭;王红星;何永亮;包定元;易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