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钦芳;吴海燕;邓静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单纯外踝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了吸收螺钉治疗外踝骨折16例,通过对术后的影像学资料和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16个月,16例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局部未出现无菌性炎症.结论:运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外踝骨折,能够达到坚强固定,使骨折愈合良好,可以收到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继友;李开南;汪学军;张进军;鲜思平;母建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成批伤员的急诊分诊及救护问题.方法:对5·12地震中640名伤员分诊及救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 min内对95%的地震伤员实施了有效的救护措施,640名伤员的抢救脱险率达到了99%.结论:根据地震灾害成批伤的特点,有效急诊分诊及救护是地震灾害所致成批伤救治成功的保证.
作者:马晓琳;张济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脱位恒前牙再植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8个恒前牙完全脱位患者被采用再植术进行治疗.详细记录脱位牙离体时间、处理方法、术后情况,3年定期观察,分析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28个脱位恒前牙再植临床疗效优15个(53.57%)、良8个(28.57%)、差5个(17.86%),优良率82.14%;<10岁与≥10岁、脱位时间<2 h与≥2 h者脱位牙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尽早再植、细心保护脱位牙根面牙周膜、良好固定、选择合适的根管治疗时机、预防感染、防止咬合创伤是保证脱位牙再植成功的基本原则;脱位年龄与脱位后至再植的时间亦是影响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构
作者:吴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占全身转移性肿瘤的15%~20%,居第3位,仅次于恶性肿瘤肺转移和恶性肿瘤肝转移.目前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机理尚不清楚,可能涉及以下因素:肿瘤细胞固有的内在特性;骨骼系统的供血特征;受累骨骼和肿瘤细胞产生的相关细胞因子和受体,促进了肿瘤在骨骼内的生长.
作者:卞莹;郑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用于预防全麻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40例,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20例.Ⅰ、Ⅱ组均予咪达唑仑、芬太尼、阿曲库铵、丙泊酚静脉推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Ⅰ组于胆囊切除后予1%利多卡8 mL行R-SGB,记录全部病人麻醉前(B)、围拔管期(T1~T4)各时点的SBP、MAP、HR值.结果:围拔管期Ⅱ组各时点指标组内(拔管前)及同时点组间比较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R-SGB可以抑制气管导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杨帆;钟礼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IVP结合透视下点片在诊断输尿管小结石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经手术或碎石治疗后复查证实为输尿管小结石病例的影像资料.采用盲法由两位主治医师分别阅常规静脉肾盂造影片和常规静脉肾盂造影加透视下点片,作出一致诊断意见,并与手术或碎石治疗后复查的结果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156例中静脉肾盂造影诊断准确率为75.00%(117/156),静脉肾盂造影加透视下点片诊断准确率为98.08%(153/156).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透视下的阳性征象有:输尿管逆蠕动,造影剂有阻抑或逆流,造影剂通过后见阳性小结石影存留,阴性小结石表现为充盈缺损.结论:常规静脉肾盂造影加透视下点片方法简便,诊断输尿管小结石准确,能动态观察造影剂通过全程输尿管的情况.
作者:史智勇;林伟;凌焕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院2000年3月至2005年9月收治输尿管结石146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体外冲击碎石(ESWL)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成泽民;杜义堂;曾东升;曾科;黄超;任瞿军;袁宗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用药物联合换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取联合换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的生理盐水换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脓腔创面分泌液引流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换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后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碧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7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垂体后叶素12 U+0.9%氯化钠注射液8 mL子宫肌层注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20 U+0.9%氯化钠注射液8 mL子宫肌层注射.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经过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1);术中用药后15 min,治疗组收缩压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体温、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剥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效果优于缩宫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勇武;潘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护士对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践状况.方法:应用自设问卷,采取简单抽样方法对全院护士发放问卷,对57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对口腔护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良好,但对新知识了解较差;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和学历的护士之间知识得分无显著性差异;有肺炎护理经验的护士知识掌握情况好于无肺炎护理经验的护士(P<0.05).结论:应对护士加强口腔护理新知识的培训,加强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分类管理.
作者:王秀华;龙艳;刘娟;连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的宫内传播是目前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有文献报道,活产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是10%~16%[1].在孕晚期行宫内阻断治疗是目前临床大量使用的方法.为了解阻断治疗的效果,笔者对我院近两年的治疗情况进行了统计,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蓉;吴友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女,45岁,因人工流产术后2月阴道点滴出血于2008年4月26日入院.患者2008年2月2日因停经50余天、诊断早孕在当地医院行人工流产术.3月20日出现阴道流血,在当地医院就诊.
作者:甘奇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69例实施人工流产术后要求上节育环的妇女分为两组,A组293例于人流术后一次正常月经后3~7 d内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B组276例于人流术后即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结果:人流术后即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脱落率、带器妊娠率、出血量、避孕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人流后即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节育措施.
作者:谭学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予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4周,对照组则单用莫沙必利治疗4周,观察两组症状积分以及疗效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疗效也明显占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
作者:李前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促进肺结核病人规律地完成全部疗程,以减少复治、耐药性病例.方法:回顾性总结对比364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家庭督导化疗和未进行家庭督导化疗的情况.结果:进行家庭督导化疗的患者182例,坚持完成疗程167例(占91.76%),痰菌阴转161例(占88.46 %);未进行家庭督导化疗的患者182例,坚持完成疗程110例(占60.43%),痰菌阴转87例(占47.80%).两者之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家庭督导化疗在治疗肺结核患者中有着重要作用,既经济又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霞;张秉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自胰岛素应用以来,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已大大下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患者教育的开展、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糖尿病病人的寿命大大延长.而慢性并发症尤其是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黄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口服免疫耐受(oral tolerance)是指口服可溶性蛋白抗原刺激机体后形成的对该抗原无免疫的应答,对其它抗原仍能应答,这不同于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后造成的抑制状态,不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作者:戴敏;陈颖;马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皮瓣转移是整形外科修复组织缺损的常用办法,皮瓣切取后从蒂部向远端血循环逐渐减少,术后1~2 h血流量急剧下降到低点,12~24 h血流量逐渐增加,术后4~6 d受区血管逐渐长入皮瓣而建立新的血液循环,7 d后血流量逐渐上升到术前的65%.
作者:韩寅;廖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紧急情况下处理小面积浅Ⅱ°烫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年龄10(月)~57岁42例小面积浅Ⅱ°烫伤患者采用75%酒精湿敷包扎治疗.结果:有效率96.1%,感染率3.9%.平均愈合时间8±2 d,换药次数1.5±0.3次.结论:75%酒精湿敷包扎疗法是治疗小面积浅II°烫伤的有效方法之一,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换药次数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磨牙86颗184个根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使用根向预备技术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标准不锈钢K锉,按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均采用侧压法充填根管.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和根管偏移等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快速有效,根管成型及根充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张艳;喻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