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1例

李前进

关键词:雷尼替丁, 莫沙必利, 胆汁反流性胃炎
摘要: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予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4周,对照组则单用莫沙必利治疗4周,观察两组症状积分以及疗效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疗效也明显占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在根管治疗中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磨牙86颗184个根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使用根向预备技术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标准不锈钢K锉,按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均采用侧压法充填根管.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和根管偏移等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快速有效,根管成型及根充效果好,并发症少.

    作者:张艳;喻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可吸收螺钉在外踝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单纯外踝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了吸收螺钉治疗外踝骨折16例,通过对术后的影像学资料和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16个月,16例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局部未出现无菌性炎症.结论:运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外踝骨折,能够达到坚强固定,使骨折愈合良好,可以收到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继友;李开南;汪学军;张进军;鲜思平;母建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地震后群发性气性坏疽患者的管理

    目的:探讨地震后群发性气性坏疽患者的有效管理和防治方法.方法:对20例地震后气性坏疽患者采取特殊感染病房集中管理的方法,执行严密接触隔离,完善处置流程,并通过合理调配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创面及全身中毒症状的观察及护理以及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结果:20例气性坏疽患者均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其中19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对地震后群发性气性坏疽患者进行集中收治,统一管理,可有效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作者:张钦芳;吴海燕;邓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的透析治疗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自胰岛素应用以来,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死亡率已大大下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患者教育的开展、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糖尿病病人的寿命大大延长.而慢性并发症尤其是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黄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士对危重患者口腔护理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护士对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践状况.方法:应用自设问卷,采取简单抽样方法对全院护士发放问卷,对57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对口腔护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良好,但对新知识了解较差;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和学历的护士之间知识得分无显著性差异;有肺炎护理经验的护士知识掌握情况好于无肺炎护理经验的护士(P<0.05).结论:应对护士加强口腔护理新知识的培训,加强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分类管理.

    作者:王秀华;龙艳;刘娟;连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睾丸扭转15例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疗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12例(80%);行双侧睾丸复位固定3例(20%),梗死解除,血供恢复.结论: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的一种急症,快速准确诊断及外科干预可改善该病的预后.

    作者:廖安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逆向静脉穿刺法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静脉逆向穿刺法为长期输液或静脉穿刺困难的肿瘤患者提高手背浅静脉的利用率,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随机选择50例肿瘤患者,采取患者自身对比,选用掌指关节附近血管进行顺向和逆向静脉穿刺.结果:两种穿刺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穿刺后固定所需时间、重新穿刺率、重新固定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逆向静脉穿刺法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便于固定、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林化莉;李珏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度低钾血症24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重度低钾血症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临床观察24例病例,采用口服及静脉补钾.结果:24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重度低钾血症应合理补钾,同时寻找病因.

    作者:黄赟;罗祺;余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前列腺素E1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PGE1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以PGE1 200 μg·d-1静滴14 d,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治疗前后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另以18例静滴多巴胺作对照.结果:PGE1难治性腹水患者肾血流量增加,阻力指数下降,与多巴胺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GE1因可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有一定治疗效果.

    作者:赵仕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吸入疗法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作者:易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1例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予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4周,对照组则单用莫沙必利治疗4周,观察两组症状积分以及疗效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疗效也明显占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

    作者:李前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副作用.方法:58例AECOPD患者给予莫西沙星针剂400 mg静脉滴注,qd,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后(一般3~5 d)改为口服莫西沙星片剂,400 mg,qd,总疗程7~10 d,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痰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结果:58例临床有效率为82.7%,不良反应为5.17%.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欧阳张宁;杨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输卵管间质部部分性葡萄胎1例

    患者,女,45岁,因人工流产术后2月阴道点滴出血于2008年4月26日入院.患者2008年2月2日因停经50余天、诊断早孕在当地医院行人工流产术.3月20日出现阴道流血,在当地医院就诊.

    作者:甘奇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根管充填质量与根管治疗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根管充填质量与根管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已行根管治疗至少一年的牙,运用X线的长焦距平行投照技术摄根尖片,检查根管充填情况及根尖周组织健康状况.结果:调查239例患者的351颗根管治疗牙,成功率为81.2%.结论:根管充填质量对根管治疗疗效有显著性影响.

    作者:骆东邻;朱炎;姜海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预防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用于预防全麻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40例,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20例.Ⅰ、Ⅱ组均予咪达唑仑、芬太尼、阿曲库铵、丙泊酚静脉推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Ⅰ组于胆囊切除后予1%利多卡8 mL行R-SGB,记录全部病人麻醉前(B)、围拔管期(T1~T4)各时点的SBP、MAP、HR值.结果:围拔管期Ⅱ组各时点指标组内(拔管前)及同时点组间比较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R-SGB可以抑制气管导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作者:杨帆;钟礼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手术方法建立窦房结功能损伤模型进展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是以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伴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症状的难治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其确切的发病机理不明,目前治疗以安装人工起搏器为主,但是不能根治,且存在感染、心内膜炎、血栓、电极移位、穿孔等并发症的可能[1].

    作者:耿乃志;张守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后联合换药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药物联合换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取联合换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的生理盐水换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脓腔创面分泌液引流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换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后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碧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胰疾病850例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胰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24年间采用EST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口括约肌狭窄、重症急性胰腺炎(ANP)、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与胆管镜联合应用、胃毕Ⅱ式术后胆总管结石850例的临床经验.结果:全组病例EST成功812例(95.5%),38例(4.5%)失败.32例(3.8%)合并消化道中等量出血,19例(2.2%)并发轻度胰腺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ST或联合胆管镜解决胆胰临床问题安全有效.

    作者:王健;郑永强;张光全;廖忠;吴先麟;何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家庭督导化疗在治疗肺结核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促进肺结核病人规律地完成全部疗程,以减少复治、耐药性病例.方法:回顾性总结对比364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家庭督导化疗和未进行家庭督导化疗的情况.结果:进行家庭督导化疗的患者182例,坚持完成疗程167例(占91.76%),痰菌阴转161例(占88.46 %);未进行家庭督导化疗的患者182例,坚持完成疗程110例(占60.43%),痰菌阴转87例(占47.80%).两者之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家庭督导化疗在治疗肺结核患者中有着重要作用,既经济又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霞;张秉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顽固性癌痛的病因分析研究

    目的:找出顽固性癌痛的主要原因,为更好地控制癌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325例顽固性癌痛患者,应用软组织外科学理论根据疼痛部位寻找相应压痛点,有相应压痛点又愿配合治疗者给予分组治疗,治疗组给予深部痛点阻滞治疗,对照组按三阶梯用药原则给予口服药物治疗.结果:与癌症无关的压痛点病例305例,愿接受疼痛治疗者170例,治疗组85例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85例(治疗组VAS3.3, 对照组VAS4.9),同时治疗组吗啡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吗啡日平均用量治疗组为33.3 mg, 对照组为93.76 mg).结论:软组织损害为顽固性癌痛的主要原因,深部痛点阻滞能更好地控制顽固性癌痛,同时可减少吗啡的用量.

    作者:李信明;周强;李定明;魏安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成都市医学信息所、成都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