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守坚
目的:评价德国BICOM2000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寻常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8例银屑病进行治疗并与18例常规治疗者进行比较,疗程1年.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8%,治愈率5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德国BICOM2000生物共振仪治疗寻常银屑病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夏恂;唐俐;汪丽蓉;王云松;熊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寰枢椎脱位是创伤、退变、肿瘤、先天畸形、炎症或手术等因素造成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发生关节功能障碍和(或)神经压迫的病理状态.
作者:杨晓波;何跃;王力;唐建军;胡红涛;董小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结核病并HBsAg阳性患者和HBsAg阴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出现肝脏毒副反应的差异.方法:对某院抗结核治疗方案相同的84例HBsAg阳性患者(A组)和126例HBsAg阴性患者(B组)的肝毒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sAg阳性者肝毒副反应发生率44.0%,HBsAg阴性者肝毒副反应发生率1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sAg阳性的患者抗结核治疗更容易发生肝毒副反应,临床上要尽量使用肝毒副反应小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并进行预防性保肝治疗.
作者:易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表现为妊娠20周以后发生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严重时出现头痛、眼花、抽搐、昏迷,甚至发生母婴死亡.临床上分为轻度妊高征、中度妊高征和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
作者:谢惠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α-磷酸三钙骨水泥的成骨原因及修复成骨特点.方法:在兔颅骨上制造贯通缺损,植入α-磷酸三钙骨水泥.于术后4周、8周、12周作组织学和X线照片观察.结果: 4周时见新生骨长入人工骨内,形成钉突.8周时见新生骨与人工骨形成嵌合.12周时见人工骨内成骨.结论:α-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引导性和可降解性,是骨重建的理想材料之一.
作者:宋宏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鲜后尿道断裂的早期处理对尿道狭窄的影响.方法: 对48例完全性尿道断裂(膀胱造瘘5例,单纯尿道会师15例,尿道会师加牵引22例,尿道端端吻合6例)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5例膀胱造瘘仅1例行二期尿道吻合术,未出现尿道狭窄;单纯尿道会师术15例中11例尿道狭窄(73.3%);尿道会师加牵引22例中7例尿道狭窄(31.8%);尿道端端吻合6例中1例狭窄(16.7%).结论:尿道端端吻合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低,尿道会师加牵引术次之,后者手术简单,应用更广.
作者:单锋芝;徐滕滕;程广舟;陈长选;王正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致低钠血症的机理、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引致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血钠正常,治疗后出现恶心、乏力14例,嗜睡、反应迟钝5例,血钠均降低.结论:垂体后叶素易致低钠血症,如果早期诊断治疗,症状很快消失,预后良好.
作者:冯丽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痴呆分为老年痴呆(SDAD)、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痴呆、血管性痴呆(VD)、混合性痴呆、病毒感染后痴呆、正常颅压脑积水所致痴呆、其他脑部器质性疾病所致痴呆、全身性疾病所致痴呆.
作者:王远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测胆红素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BJ20型经皮测黄疸仪检测我院612例新生儿黄疸情况.结果:经皮测胆红素值(TCB)与血清胆红素(SB)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结论:经皮测胆红素方法简便易行,经皮检测在新生儿黄疸中作为筛查及动态观察是一可靠的方法.有利于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以便进行早期干预.
作者:杨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病历管理及书写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依数字随机法抽取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2006年第4季度与2007年第4季度即实行加大运行病历环节质控前后的出院病历200份,对其中护理文件(包括体温单、医嘱单、医嘱执行单、护理记录单)书写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文件书写完全合格率2007年比2006年同期提高7%.结论:加强运行病历书写质量的管理,加大各科室环节质量控制的力度,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可以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完全合格率.
作者:杨则秀;许江秀;周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翼状胬肉是肥厚的结膜及结膜下组织由球结膜向角膜表面侵入而形成,是眼科常见疾病.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其术后复发是公认的难题.传统手术复发率高达20%~30%[1].本研究分别采用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治疗与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本病,并进行疗效比较.
作者:舒智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克氏针与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数字随机法将105例锁骨中段骨折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重建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重建钢板内固定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其中优40例,良4例,差3例,优良率93.6%;克氏针髓内固定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优27例,良13例,差14例,优良率74.1%.两组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固定牢靠,为治疗锁骨中段骨折首选方法.
作者:郑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经耻骨后前列腺内注射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前列腺炎分类标准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且常规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76例,采用敏感药物注射于前列腺内,每周1次,交替注射共6次,根据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细菌培养、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HI-CPSI)三项指标评价疗效.结果:观察4周,76例患者中治愈31例(40.8%),有效39例(51.3%),无效6例(7.9%),总有效率92.1%.术后下腹轻微疼痛6例(7.9%),2 h后自行消失.结论:经耻骨后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安全、治愈率较高的方法.
作者:张旻;余飞;易蜀蓉;张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通气术因其无创性、易操作性和费用低等优点,对治疗COPD、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康复治疗效果十分显著[1,2].有研究证明,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BiPAP 通气不仅对于治疗COPD 并发呼衰的轻度、中度低氧血症患者的有效率达100%,对重症呼衰的抢救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3].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亦有良好的疗效[4,5].科学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重点介绍BiPAP的护理中常见不良反应及对策.
作者:廖蕾;李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切口囊外切除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IOL)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5~2007年住院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从性别、年龄、单双眼及术前合并糖尿病等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中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观察,不予干预.结果:对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手术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病员对手术依从性,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旭珍;杨馨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碘伏在腹腔镜镜头防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盐水加热组和碘伏组,各60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镜头起雾发生率.结果:2种防雾方法术中镜头起雾时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碘伏应用于腹腔镜镜头防雾既经济有效又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王自慧;吴润梅;王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肛裂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随机将64例肛裂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推移皮瓣成形术加长效局麻,对照组30例采用肛裂后切扩术.结果: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移皮瓣成形术加长效局麻治疗慢性肛裂疗效好.
作者:贺小婉;伍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进行高分辨CT、CT3D及小密度投影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和CT3D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是很有价值的,而且能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方旭华;刘玉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改善发育临界儿(DBC)预后的价值.方法:对纳入系统保健的婴儿5 632例进行52项神经行为发育筛查,共筛查出192例DBC,将其分为干预组(医院-家庭干预训练模式)和对照组(医院指导家庭训练).用北京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干预前后神经行为和GESELL发育DQ值.结果:训练前两组GESELL大运动DQ值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两组GESELL大运动DQ值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57.3%.结论:通过早期干预可明显提高DBC运动功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陈晓燕;傅桂英;杨霞;冉莉莉;曾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84例.对照组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观察患者血、尿淀粉酶变化及腹部体征缓解消失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72.72%,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尿淀粉酶、改善腹部及全身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屈江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