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小婉;伍彦
目的:评估CT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CTPCD)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行CTPCD(置管组)与9例未行置管引流的肝脓肿患者(非置管组)的引流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7例中,平均住院时间、平均血常规恢复时间、再穿刺与非置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PCD属微创手术,病人痛苦小、安全,近期效果肯定.
作者:许持卫;林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伊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血肌酐、血钾、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2例高血压病患者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使用培哚普利降压,必要时加用吲达帕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伊贝沙坦,疗程均4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压、 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钾.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血压和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明显( P< 0.01) ,血肌酐及血钾水平无明显改变( P>0.05) .治疗后两组间血压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P<0.01).结论:培哚普利联合伊贝沙坦对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尿蛋白排出量较单独应用培哚普利疗效更佳.
作者:张翠云;唐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结核病并HBsAg阳性患者和HBsAg阴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出现肝脏毒副反应的差异.方法:对某院抗结核治疗方案相同的84例HBsAg阳性患者(A组)和126例HBsAg阴性患者(B组)的肝毒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sAg阳性者肝毒副反应发生率44.0%,HBsAg阴性者肝毒副反应发生率1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sAg阳性的患者抗结核治疗更容易发生肝毒副反应,临床上要尽量使用肝毒副反应小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并进行预防性保肝治疗.
作者:易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碘伏在腹腔镜镜头防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盐水加热组和碘伏组,各60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镜头起雾发生率.结果:2种防雾方法术中镜头起雾时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碘伏应用于腹腔镜镜头防雾既经济有效又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王自慧;吴润梅;王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诊断RA并恶性肿瘤的1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2例住院RA患者中14例(2.9%)并发恶性肿瘤.其中4例CA升高,1例胃癌CEA升高,1例肝癌AFP升高.14例患者ESR均增快.结论:RA容易并发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检测有一定局限性(AFP除外).对出现难以解释的临床表现或经正规治疗后ESR仍增快的RA患者需考虑排除并发肿瘤的可能.
作者:雷丽华;练颖;陶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乳腺癌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拟行择期乳癌根治术的60例病人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组(PCEA组,n=30)和芬太尼静脉镇痛组(PCIA组,n=30)两组.PCEA组采用0.1%罗哌卡因(含芬太尼2 μg·mL-1),PCIA组采用0.001%芬太尼加0.005%氟哌利多,比较观察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不良反应PCIA明显多于PCEA(P<0.05).结论:用于乳癌术后镇痛0.1%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优于芬太尼静脉镇痛.
作者:华丽;王雄;何斌;魏江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α-磷酸三钙骨水泥的成骨原因及修复成骨特点.方法:在兔颅骨上制造贯通缺损,植入α-磷酸三钙骨水泥.于术后4周、8周、12周作组织学和X线照片观察.结果: 4周时见新生骨长入人工骨内,形成钉突.8周时见新生骨与人工骨形成嵌合.12周时见人工骨内成骨.结论:α-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引导性和可降解性,是骨重建的理想材料之一.
作者:宋宏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德国BICOM2000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寻常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8例银屑病进行治疗并与18例常规治疗者进行比较,疗程1年.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8%,治愈率5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德国BICOM2000生物共振仪治疗寻常银屑病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夏恂;唐俐;汪丽蓉;王云松;熊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240例继发不孕患者手术中观察不同病变程度的输卵管在手术复通后妊娠率的不同,探讨输卵管病变程度与输卵管复通术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分析2005年9月到2006年12月在我所进行输卵管复通术的240例患者(其中输卵管柔软者126例,输卵管增粗僵硬者114例)术后1年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柔软组术后1年的妊娠率是34.9%,输卵管增粗僵硬组术后1年的妊娠率是8.8%, 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继发不孕的患者,如果不孕原因是输卵管阻塞,则输卵管柔软的术后妊娠率高于输卵管增粗僵硬者,前者的手术价值比后者大.
作者:何玉萍;王丽;高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早期综合伤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对26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进行整体护理.结果:26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无严重综合伤漏诊,对各种并发症处理及时,有力地配合了相关治疗.结论:对早期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重视综合伤的观察,可取得满意护理效果.
作者:蔡琼;杨敏;李俊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鲜后尿道断裂的早期处理对尿道狭窄的影响.方法: 对48例完全性尿道断裂(膀胱造瘘5例,单纯尿道会师15例,尿道会师加牵引22例,尿道端端吻合6例)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5例膀胱造瘘仅1例行二期尿道吻合术,未出现尿道狭窄;单纯尿道会师术15例中11例尿道狭窄(73.3%);尿道会师加牵引22例中7例尿道狭窄(31.8%);尿道端端吻合6例中1例狭窄(16.7%).结论:尿道端端吻合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低,尿道会师加牵引术次之,后者手术简单,应用更广.
作者:单锋芝;徐滕滕;程广舟;陈长选;王正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寰枢椎脱位是创伤、退变、肿瘤、先天畸形、炎症或手术等因素造成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发生关节功能障碍和(或)神经压迫的病理状态.
作者:杨晓波;何跃;王力;唐建军;胡红涛;董小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昆明积大制药厂生产,商品名同息通)是通过对天然皮质类固醇化学结构的改造而获得新药的成功典范.
作者:黄守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某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院感)发生情况,为院感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06~2007 年7 020例出院传染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 020例出院传染病患者中199例发生院感(2.83%),其中肝病病房患者院感发生率为4.49%,高于结核病房患者院感发生率1.07%(P<0.01);感染部位:腹腔感染居首位(41.10%),之后为上呼吸道感染(16.44%)、下呼吸道感染(15.53%);病原菌以真菌感染为主(53.85%).结论:肝病患者是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院感监测的重点人群,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亚玲;黄勃;陈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抑癌基因PTEN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乳腺癌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抑癌基因PTEN表达,并分析其与术前钼靶X线征象的相关性.结果:40例中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并毛刺征30例(75.0%),有钙化15例(37.5%).PTEN高表达者22例(55%).结论: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P53基因表达状态.
作者:王鑫;周海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克氏针与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数字随机法将105例锁骨中段骨折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重建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重建钢板内固定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其中优40例,良4例,差3例,优良率93.6%;克氏针髓内固定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优27例,良13例,差14例,优良率74.1%.两组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固定牢靠,为治疗锁骨中段骨折首选方法.
作者:郑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培训情况,为今后的社区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方法:按培训大纲要求对285名社区护士进行基本技术操作、社区急诊急救知识、疾病健康教育知识、消毒隔离相关知识培训,对护士进行继续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培训后虽然合格率为100%,但由于社区护士年龄偏大、培训时间短、一些人不能完全脱产培训,培训过程中还存在问题,社区护士继续培训需求率高.结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社区护士好采用周期性的脱产系统化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作者:周敬花;蔡忠敏;洪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84例.对照组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观察患者血、尿淀粉酶变化及腹部体征缓解消失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72.72%,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尿淀粉酶、改善腹部及全身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屈江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宫颈组织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对372例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阴道镜低度CIN图像对宫颈低度病变的筛出率较高,而阴道镜高度CIN图像对宫颈高度病变的筛出率较高.阴道镜高度CIN图像对CIN诊断的敏感性下降,而特异性增加,假阳性率降低.结论:阴道镜对诊断CIN尤其对诊断高级别的CIN有重要价值.
作者:孙宇虹;温南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改善发育临界儿(DBC)预后的价值.方法:对纳入系统保健的婴儿5 632例进行52项神经行为发育筛查,共筛查出192例DBC,将其分为干预组(医院-家庭干预训练模式)和对照组(医院指导家庭训练).用北京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干预前后神经行为和GESELL发育DQ值.结果:训练前两组GESELL大运动DQ值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两组GESELL大运动DQ值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57.3%.结论:通过早期干预可明显提高DBC运动功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陈晓燕;傅桂英;杨霞;冉莉莉;曾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