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与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2例临床疗效观察

于淑慧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倍他乐克, 心绞痛, 药物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与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1年6月到本院治疗的82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实验组40人;对照组42人,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消心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统计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例及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愈、好转及无效的比例,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疾病的显效率、有转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与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低,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果糖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6)和联合治疗组(n=40),另外选择单纯腹水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采用免疫色谱法检测血浆PCT水平.结果 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浆PC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腹水组;联合治疗组PCT下降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P<0.01).结论 乳果糖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可以有效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减少内毒素的吸收,使血浆PCT水平显著下降.

    作者:陈建婷;严喜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 观察对一氧化碳重度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按期入院时间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40倒患者治疗后的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例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55)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为(8±98)d.结论 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治愈率,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能够圆满康复出院的重要的前提和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作者:韩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丙型肝炎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分组方法,在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HCV患者与同期在我局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中,各抽取90例,分为HCV组(A组)与正常对照组(B组).对每一组样本,分别采用FQ-PCR和ELISA法,进行HCV-RNA和抗HCV检测.结果 A组90例HC患者中,FQ-pCR和ELlSA分别检出阳性82例和73例,阳性率分别为91.1%和81.1%;B组90例健康对照组样本中,FQ-PCR和ELISA分别检出阴性90例和87例,阴性率分别为100%和96.7%.结论 在检测HCV方面,FQ-PCR比ELISA更具灵敏性和特异性,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但ELISA也有操作简便,费用与耗时均较低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可考虑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在提高了出入境人员和患者HCV的诊断准确率的同时,又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汪圣强;穆会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石症的临床护理分析

    尿石症又称尿路结石(urolithiasis),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胧结石及尿道结石的总称,是泌尿外科很常见的疾病[1],可引起泌尿系统的直接损伤、梗阻、感染以及恶变等,损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及感染.其及时有效临床治疗尤为重要,其中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通过X线或B超对结石进行定位,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裂解、粉碎成细砂,随尿液排出体外,是一种无痛、安全而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疗且多数上尿路结石可采用此法,同时ESWL的临床护理对其疗效十分重要.目的 探讨ESWL治疗尿石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2011年9月我科收入的78例尿石症患者进行护理,记录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有76例顺利排出结石,没有并发症发生;另两例疗效不佳,需要进一步治疗.结论 临床有效护理对ESWL的效果显著,应该加强护理,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作者:孙风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替加氟持续小剂量口服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替加氟片FT_207持续小剂量口服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晚期胃癌复治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52-75岁,服用替加氟片50mg日二次,持续服用至病情进展或毒性不能耐受.根据WHO标准评价疗效和毒性是.结果 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效果确切,有效率55%.结论 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能延缓病情发展,不良反应少,易为患者接受.

    作者:金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E-Tracking评价高血压患者无斑块颈动脉弹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探讨不同血压水平患者的无斑块颈动脉弹性差异.方法 筛选血压正常受检者5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30倒,高血压患者30例,均经颈动脉彩超检查排除颈动脉斑块后,行ET检查,测定用于反应不同受检者颈动脉血管壁弹性功能的颈动脉弹性系数(Eρ)、硬化值(β)及顺应性(AC).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Eρ、β增高,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临界高血压组患者Eρ、β增高,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Eρ、β增高,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临界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Eρ、β增高,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T可用于反应不同水平患者无斑块颈动脉弹性差异,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降低在早期已经发生.

    作者:吴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宫腔镜诊治妇产科不孕不育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不孕不育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用宫腔镜对不孕不育症进行诊治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异常的62例,占60.78%,其中43例为子宫内膜息肉及息肉样增生,占69.35%; 12例为子宫内膜炎,占19.35%;5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占8.06%;2例为子宫畸形,占3.23%;宫腔镜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子宫内膜息肉及息肉样增生、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分别为93.02%、91.67%、80.00%.62例患者中进行宫腔镜手术的22例,经手术治疗后,宫内妊娠率为48.12%,足月分娩率为33.58%.结论 宫腔镜技术对宫腔病变的不孕不育症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春景;葛平丽;葛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围手术期联合应用阿魏酸钠及大剂量阿伐他汀对肾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联合应用阿魏酸钠及大剂量(80 mg)阿托伐他汀在对比剂肾病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168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魏酸钠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B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C组.常规对照组.在全部采用水化治疗和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的基础上,A组术前24 h及术后5天阿托伐他汀加量至80 mg口服,继以20 mg/d口服,阿魏酸钠0.3 g静滴每日1次;B组术前24小时及术后5天阿托伐他汀80mg/d,继以20 mg/d口服;C组为常规治疗对照.于术前及术后3d时检测,分析肾小球滤过滤(GFR)、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24 h尿液一氧化氮(NO)含量及尿β-2微球蛋白(β-2P)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三组患者GFR、MDA、24 h尿液NO含量及尿β-2P均无明显差异.术后3d,GFR与术前相比,三组水平均有降低,A、B组明显低于C组;术后B、C组血浆MDA水平均较术前有所增加,A组则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三组24 h尿NO排出量均有减少,A、B组术后尿NO排出量多于对照组;反映肾小管功能指标的尿β-2微球蛋白术后三组均有升高,A、B组低于C组.结论 围手术期联合应用阿魏酸钠及大剂量阿伐他汀可以保护肾功能,减少术剂肾病的发生.

    作者:王岩;兰振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六西格玛在医院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服务质量是医院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本文对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中的六西格玛工具,在降低医疗风险,加强效率管理和提升患者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探讨六西格玛在医院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彩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手足口病40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手足口病4000例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手足口病患者400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和安宫牛黄丸治疗,对照组采用丙种球蛋白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1560例,有效400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痊愈1440例,有效240例,无效320例,总有效率8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好于常规西医治疗,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性高.

    作者:詹小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多为高处坠落后跟骨受到直接暴力压缩所致,占跗骨骨折的60%-65%[1].目前大多数骨科医师均认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对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角度、关节间塌陷进行针对性复位的优势,但其术后出现皮缘坏死、伤口裂开、感染、慢性疼痛等切口并发症也经常出现,甚至发生医疗纠纷.为此,我们同顾研究自2004年1月-2011年1月,总结分析130例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方法.

    作者:叶英文;苏尚贤;谢海莲;胡力;黄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00例在治疗期间给予药物、饮食、运动及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指导,对照组100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在患者治愈过程中进行调查随访.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指导的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生活行为、服药依从性)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护理干预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治疗老年高血压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冯宇翔;陈利静;张静;陈亚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猪尾巴导管在液气胸引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猪尾巴导管进行液气胸引流的效果.方法 对60例液气胸患者应用胸腔内留置猪尾巴导管进行引流,并评价引流效果.结果 除2倒无效,6例有效,余52例患者均经猪尾巴导管将气体或胸腔积液引流干净,肺组织复张良好,未出现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掌握好适应症后,猪尾巴导管引流气体及胸腔积液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奇;侯爱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索拉非尼联合顺铂抑制卵巢癌H08910细胞生长的体外研究

    目的 对索拉非尼联合顺铂抑制卵巢癌H08910细胞生长进行体外研究.方法 探讨索拉非尼、顺铂单用以及索拉非尼与顺铂联合应用对卵巢癌H08910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影响.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应用流式细胞仪.结果 联合用药组对卵巢癌H0-8910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两者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度阻滞细胞周期,在联合应用时表现出协同作用趋势.结论 索拉非尼能够特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降低化疗药物应用剂量及毒副作用,可能成为化疗药物良好辅助用药.

    作者:胡丁月;张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新理念

    就食管胃结合部的解剖学特点、组织学特征而言,与胃和食管均不完全相同,其产生的肿瘤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也相差甚远,用胃癌或食管癌代替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既不严密也不科学,也不能确切地反映AEG诊治规律.因此,这里我们强调将AEG单独分离出来,专门讨论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处理技巧和预后结果,以便使AEG患者得到更加合理、妥善的处理.

    作者:崔智文;郑德超;张化礼;王闽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微泵输注咪达唑仑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微泵输注咪达唑仑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破伤风患儿40例,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20例患儿均予以微泵输注咪达唑仑治疗,对照组的20例患儿均予以静脉推注地西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痉挛持续天数、住院天数.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痉挛天数、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微泵输注咪迭唑仑治疗新生儿破伤风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效果优于传统的治疗(以安定为主)方法.

    作者:吴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卡维地洛与缬沙坦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与缬沙坦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7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病例,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卡维地洛与缬沙坦联合对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肖荣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作用.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入住我院内分泌科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对照分为两组,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糖尿病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相应饮食控制和出院教育等一般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达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干预组糖尿患者血糖控制明显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护理干预对血糖控制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实施推广.

    作者:虞上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塞通、依达拉奉、还原型谷胱甘肽三联用药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计和研究血塞通、依达拉奉、还原型谷胱甘肽三联用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血塞通联合依迭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三联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46%(22)和91.89%(34);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43%(12)和64.86%(2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依迭拉奉、还原型谷胱甘肽三联用药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显著,比传统的二联疗法更具疗效,对于神经缺损的恢复也有着显著的效果,建议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彭解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性失语5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语言训练同时进行治疗脑卒中性失语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针刺配合语言训练)和对照组40例(单纯语言训练).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为诊断和治疗判定依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听、理解、复述、说、朗读、阅读等5个基本语言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经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综合能力都有明显提高,但治疗组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基本能力改善更明显.结论 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性失语疗效肯定.

    作者:田会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