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超声在诊断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

王宇容

关键词:阴道三维超声, 先天性子宫畸形, 冠状切面
摘要:目的 评价三维超声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8例先天性子宫畸形经阴道进行三维超声成像,与二维超声检查相比较,并和宫腔镜、腹腔镜手术的结果做对照.结果 超声共诊断子宫畸形58例,二维超声诊断52例,符合率89.7%(52/58);三维超声诊断58例,符合率98.3%(57/58).三维超声能更清晰显示子宫内部结构,特别是子宫腔及内膜的形态和结构.结论 三维超声能从不同角度直观显示各种位置的子宫内部构造及宫底外观形态,能更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跟下神经临床解剖学观察

    目的 探讨跟下神经和足跟疼痛的解剖学关系.方法 探讨选择我校16具福尔马林浸泡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其中男性9具,女性7具,共32侧下肢.从小腿内侧中上1/3处开始,在胫骨内后缘把小腿三头肌分开,充分暴露胫后血管和神经,直到足底.观察跟下神经的起自部位、走行和支配情况等.结果 跟下神经,主要起自胫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此神经较细,神经起始处平均横径为1.3±0.4mm,多以单支出现.本研究中,起自胫神经分叉处的有10侧,占31.2%;起自足底外侧神经有16侧,占50.0%;其余6侧起自胫神经,占18.8%.跟下神经起自部位性别差异,男性跟下神经起自部位发生情况和女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跟下神经发出的前后分支在拇展肌与足底方肌之间可能同时或者分别被卡压,临床诊断时要注意此类情况.

    作者:孙晓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对某机关单位中高龄高血压患者的宣教体会

    目的 为机关单位中高龄高血压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保健.方法 2007-2010年,选择我单位已建立健康档案的35例高血压病患者为干预对象,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健康宣教干预,指导其合理用药,配合定期监测血压.并将随机选取10名高血压患者3年来血压值做统计学描述.结果 干预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维持稳定.结论 有效的健康宣教干预配合定期血压监测可以帮助机关单位的高血压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作者:唐安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梓醇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梓醇预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88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00g.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16)、阳性药物组(n=16)及梓醇低剂量组(1mg/kg,n=16)、中剂量组(5mg/kg,n=16)、高剂量组(10mg/kg,n=16).各用药组在缺血前7天连续腹腔给药,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同时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用硫代巴妥酸法测定丙二醛含量;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凋亡蛋白Bax、Bcl-2、Caspase-3蛋白质表达.结果 梓醇组梗死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梓醇组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丙二醛酶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Tunel法检测示梓醇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Bcl-2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Bax、Caspase-3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P<0.01).且上述指标在梓醇3个剂量组间比较呈剂量依赖型变化,剂量越高,作用越显著.结论 梓醇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宋晓琨;蔡九英;宗同岩;占育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2例,分为小剂量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20%甘露醇125mL,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250mL,两组使用频率及使用疗程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量及中国卒中评分(CSS).结果 治疗15d后甘露醇小剂量组血肿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治疗30d后小剂量组CSS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甘露醇较常规剂量治疗脑出血有良好疗效.

    作者:王薇;车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进展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经典手术已基本取代了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成为胆囊切除的常规择期手术.因此,其围手术期的护理的重点同传统护理方式也有所转变,并仍在不断完善中,现就LC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潘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右心室功能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通过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40例尿毒症患者和40例正常受试者左、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行研究.结果 尿毒症组左、右心室舒张功能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1、Em/Am<1(P<0.05,);左、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Sm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左、右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收缩功能亦受损,这些功能的改变与心室的相互依赖和尿毒症对心脏功能的等同作用有关.

    作者:王凤双;孙志丹;郭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与原代培养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体外分离与原代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全骨髓贴壁培养筛选法分离和培养大鼠BMSCs,通过不断换液及传代纯化培养的细胞.结果 大鼠BMSCs传至P3代后,形态为均匀分布的梭形成纤维样细胞.结论 全骨髓贴壁培养筛选法操作简便,需要的骨髓量少,原代培养时更符合细胞生长的微环境,是培养大鼠BMSCs的理想方案.

    作者:张勇;程敬亮;李华丽;王娟;赵天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Cofilin与肿瘤的关系

    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一系列复杂而连续的步骤所组成,涉及肿瘤自身与宿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及相关基因的调控.丝切蛋白(cofilin)是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种低分子量(21KD)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它通过对肌动蛋白的解聚作用使肌动蛋白纤维能循环使用,从而保证肌动蛋白纤维能快速聚合和解聚,改变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促进细胞的运动和迁移.

    作者:吴勇军;唐仪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PKB/CDC25B信号通路对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生长增殖的调控作用

    目的 探讨PKB/Cdc25B信号通路对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生长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Wortmannin组和DMSO组,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KB、CDC25B蛋白表达和PKB-pS473、CDC25B-pS353及CDC2-pTyr15的磷酸化状态;用ELISA方法检测MPF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MSO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各项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Wortmannin组细胞形态回缩,PKB和CDC25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KB-pS473和CDC25B-pS353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1),而CDC2-pTyr15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1),MPF活性明显下降(P<0.01).结论 甲状腺鳞癌SW579细胞内源性PKB可以通过调控CDC25B对MPF活性及细胞增殖产生影响.

    作者:闫纪亮;肖建英;赵颂;高月;王翠瑶;张秀梅;刘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目标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目标管理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现在护理资源,其中护士长1名、初级护理人员4人、中级护理人员6名、高级护理人员3名.以上均有注册护理资格证书;产科护理经验丰富.对产科护理人力资源实施目标管理进行管理,首先建立目标体系、建立责任分配体制、实施专人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建立相关管理激励机制、实施物质奖励等.结果 自从实施目标管理方法以来,实现了制定的管理目标,护理差错事故无1例发生;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98%以上;本护理组人员在国家正规医学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圆满完全相关成果鉴定并活动相关奖项.结论 实施目标管理办法不但提高护理质量,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本身素质,极大的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管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陆小丽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的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中国正逐渐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极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基于股骨颈的解剖特点,骨折后极易导致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不佳,患者需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褥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商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息肉39例的内镜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经内镜下射频治疗十二指肠息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39例经胃镜检查证实的十二指肠息肉53颗进行内镜下射频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39例53颗息肉经内镜下根据息肉的大小、部位、形态不同分别采用射频活检钳钳灼、点灼、射频圈套电凝电切治疗,切除成功率100%,2例并发治疗局部渗血,出血率5.1%.无穿孔并发症发生.结论 射频治疗十二指肠息肉具有简便安全,损伤小、痛苦少、费用低及可重复实施等特点,为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经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息肉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翔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早期胆囊癌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胆囊癌误诊率高的原因.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27例Nevin Ⅰ、Ⅱ期胆囊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中,误诊13例(48.1%),术前、术中诊断胆囊癌14例(51.9%),其中术前B超诊断12例(85.7%),术中探查诊断2例(14.3%);胆囊癌合并结石15例(55.6%),误诊9例,误诊率60%,胆囊癌无合并结石12例(44.4%),误诊4例,误诊率33.3%.结论 早期胆囊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合并结石是其误诊率高的主要原因.超声和术中探查是诊断早期胆囊癌的重要手段.

    作者:耿英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地黄寡糖对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地黄寡糖对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用药组(500 mg/kg)、糖尿病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地黄寡糖治疗组(100 mg/kg、500 mg/kg);定期检测动物体重及血糖;11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随后取海马组织,测定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结果 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都明显减轻,血糖也明显升高,海马组织中谷氨酸水平分别提高了30.8%(P<0.05),32.5%(P<0.01)和29.9%;同时模型组比对照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的百分比明显降低;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在原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的百分比明显增加,并且γ-氨基丁酸含量分别高出模型组13.7%和14.8%;正常用药组和对照组相比,γ-氨基丁酸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地黄寡糖对其学习记忆能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可能与其提高海马组织中γ-氨基丁酸的相对水平,防止高水平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过度兴奋有关.

    作者:于涛;宋扬;杨菁;庞磊;王翠瑶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经皮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76例

    目的 评价经皮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Ultrasound 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UGTI)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的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对动脉置管术后出现的PSAs进行UGTI治疗,PSAs瘤腔封闭后平卧4~6小时,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72h内复查超声,30天临床随访,2个月超声随访.结果 76例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40例,年龄34~82岁(平均63.4±10.8岁).单瘤腔PSA67个,复合瘤腔(≥2个腔)PSAs 9个,瘤腔平均大小为(3.01±1.27)×(1.65±0.67)cm,UGTI前93.4%(71/76)的患者应用了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凝血酶注射剂量为619±259(150~1400)u.69例患者一次UGTI即刻闭合瘤腔,其中1例瘤腔封闭后股浅动脉内血栓形成,行外科手术治疗.2例患者需第2次注射凝血酶封闭瘤腔,5例注射凝血酶后瘤腔未完全封闭,在超声引导下压迫2~5min闭合.UGTI治疗PSAs总成功率为98.7%(75/76).术后72h内复发4例,1例超声引导压迫后瘤腔闭合,另3例再次UGTI封闭瘤腔成功,UGTI治疗PSAs复发率为5.3%(4/75),30天临床随访无复发,15例患者UGTI治疗后2月进行了超声随访,瘤腔明显缩小无复发.结论 UGTI治疗医源性PSAs是一简单、安全、快速、耐受好的方法,是临床治疗PSA的首选方法.

    作者:郭金成;孙文清;马长生;王萍萍;许敏;张学坤;张海滨;刘长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脾破裂保守治疗36例体会

    目的 探讨脾破裂在临床上保守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36例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脾破裂保守治疗的价值.结果 36例脾破裂患者经积极地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脾破裂在一定程度上可保守治疗,从而避免脾切除手术及影响免疫功能.

    作者:时建鑫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总结异位妊娠的相关病因学和腹腔镜术中所见特点,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异位妊娠215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60例(1例患者因术中大出血而中转开腹),开腹手术34例,非手术治疗21例.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6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手术方法和术中所见.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腹腔镜检查及治疗,其中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25例,占15.6%;保留输卵管手术(保守手术)135例,占84.4%.1例患者因术中大出血而中转开腹,其余159例均成功经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术中发现异位妊娠不同比例地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器官畸形、盆腔炎及手术后瘢痕粘连.术后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0.62%.结论 异位妊娠发生率上升与人工流产、剖宫产率增高、盆腔感染、盆腔手术史、合并盆腔内膜异位症等高危因素有关.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异位妊娠快速、安全、有效.故可作为一种常规手术加以推广.

    作者:温慧芬;孟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疾病谱改变,肺癌、食管癌等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作者:袁俊建;郭杨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血清蛋白预处理方案对双向电泳效果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的血清蛋白预处理方案对双向凝胶电泳(2-DE)分辨率与重复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健康志愿者血清样本3例,分别以原始血清及经Aurum Serum Protein Mini Kit(ASPMK)、ProteoMiner Protein Enrichment Kit(PMPEK)、Multiple Affinity Removal System(MARS)处理后的血清样本进行2-DE,所得2-DE图谱经PDQuest软件分析,比较上述4种方法所获得的凝胶图谱的整体蛋白质点数及其变异系数(CV)、组内凝胶匹配点数.同时,通过划分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蛋白原、IgA与α1-抗胰蛋白酶富集区域(Ⅰ区)及IgG分布区域(Ⅱ区),细化比较其中蛋白点数.结果 3名健康志愿者的原始血清及经ASPMK、PMPEK、MARS处理的血清样本2-DE图谱中蛋白质点数分别为589±83、611±45、798±26及810±20个,CV分别为41.1%、28.6%、23.5%及22.9%,组内匹配蛋白质点数分别为424±50、523±34、713±18及734±19个.在Ⅰ区和Ⅱ区,经PMPEK及MARS处理的血清样本蛋白质点数均较经ASPMK处理的样本获原始血清多.结论 预处理可提高血清样本2-DE分辨率及重复性;以PMPEK及MARS处理血清效果优于ASPMK.

    作者:李天旺;黄志祥;郑奔容;邓伟明;王敏;古洁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P16、Ki-67在人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P16、Ki-67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20例乳腺普通型增生、20例乳腺不典型增生、60例乳腺导管内癌进行检测,测定不同乳腺病变组织中P16、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表达范围和表达强度在乳腺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导管内癌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率在在乳腺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导管内癌逐渐增高,但在乳腺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低级别导管内癌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中、高级别导管内癌与乳腺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低级别导管内癌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乳腺疾病的病理诊断工作中,对不同乳腺病变组织进行P16和Ki-67双重标记,有助导管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作者:黄小英;田英;李晶;关伟南;陈水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