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合酶链反应微量残留病检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王国蓉;徐燕;冯四洲;邱录贵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微量残留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监测
摘要:微量残留病(MRD)检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几种常见的白血病移植治疗采用PCR检测MRD的临床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相关文献
  • 080.用HCV RNA阳性和抗体为阴性检测供血者HCV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IgM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高IgM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发病的分子机制涉及到CD40和CD40L.本文拟就高IgM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万长春;邱录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062.捐献Hb镰状细胞后去白细胞滤器堵塞变量测定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基因芯片在恶性血液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生物学技术 ,已成为研究疾病基因组学的颇为有用的工具.本文就基因芯片技术在恶性血液系统肿瘤的分类、发病机制、预后和可能的药物靶标的寻找等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郑培烝;陈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068.Kna/Knb多态性的鉴定和Knops基因分型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肝静脉阻塞症

    肝静脉阻塞症(VOD)是大剂量放疗/化疗毒性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10年来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有下降趋势,但目前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时VOD的发生率仍达20%~40%,死亡率为50%~70%.本文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VOD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断防治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洁;朱康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过继免疫治疗中树突状细胞的研究现状

    与目前的流行趋势相反,阻碍过继免疫治疗中树突状细胞(DCs)发展的大问题并不是缺少疾病或肿瘤特异性靶点,不是无法辨认真正的排斥肿瘤的抗原,也不是无法平息到底是体液还是细胞免疫起到了关键作用的争论.同样也不是是否刺激了MHCⅡ(包括MHCI)分子的抗原,是皮内注射还是外周淋巴结注射,或者怎样精心培养以获得后的DC表型,这些都不是问题所在.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的大障碍不是一劳永逸地确定抗原的佳形式、载体或佐剂的类型.讨论四聚物是否适用于不明靶点的研究,意见达成一致却可能迷失要点.相信动物模型的研究人员无法确定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什么.看过大部分用DC进行各种临床治疗报道的人或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是基础研究的一些障碍阻碍了其大好前景,其实这些是不是问题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063.以2种密度生物素标记红细胞可同时和重复测定循环红细胞容量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077.使用INTERCEPT血液系统制备血浆的临床前安全试验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071.采用网络计算机辅助输血管理系统作血液成份受血者的床边鉴定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保存12周的红细胞

    现代液体红细胞保存体系运行良好,使一个国家供应的异体红细胞安全、廉价,并且有效率达到95%.现代红细胞保存系统在临床上用途广泛,如可为自身输血提供血液,可为战场上的手术输送血液,避免献血者接触新生儿,显然如果延长红细胞的保存期将会有更大的益处.然而,由于衰老的红细胞具有使血流不畅,细胞破裂后一些有毒性的脱出物可能使外伤病人的死亡率增加和导致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进一步研究建立更好的红细胞保存体系仍然很重要.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076.用非标记抗体测定抗-D的亲和力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087.荧光细胞计数免疫血液学实验方法的改进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胃肠道出血、血管发育异常、心血管疾病和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综合征

    任何确定的止血障碍都有其典型的特定临床表现.比如,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会产生皮肤粘膜出血(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典型性血友病(先天性缺乏Ⅷ因子或Ⅸ因子)表现为关节或肌肉的出血.我们认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中的大分子量(HMW)多聚体的细微缺失--称为血管性血友病综合征-2A型(VWS-2A)-临床表现为黏膜下层血管异常所致的胃肠道(GI)的出血,即血管发育异常.因为是解剖学意义上的出血,所以不能说明其与止血障碍的潜在关系.我们对该问题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主动脉狭窄与出血性胃肠道血管发育异常之间的关联,特别是以VWS-2A解释这种关联,以及置换狭窄性瓣膜术治疗出血性血管发育异常效果显著这一事实.我们的观点是未被研究透彻的VWS-2A能够解释许多老年病人的出血性GI血管发育异常,特别是由除严重主动脉狭窄外的心血管疾病引起的VWS-2A.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输血传播西尼罗病毒

    西尼罗病毒(WNV)属黄病毒科黄热病毒属.黄热病毒属的其它成员包括登革热病毒、扁虱热传播性脑炎、黄热病,日本脑炎和圣·路易斯大脑炎病毒.1937年Smithburn及其同事首先从白尼罗河源头乌干达北部的西尼罗河地区一例37岁妇女的血液中分离出WNV,按照当时的情况,新分离的虫媒病毒的命名以获得该病毒的地理名称命名.那例妇女参与了昏睡病监视项目,并且在抽血的当天有38.1℃的发热,分离出的病毒在恒河猴大脑内和鼻内接种以后导致发热和脑炎(但是当给予静脉注射时只有发烧)以及诱导了免疫.非洲绿猴脑内接种该病毒没有使其患上脑炎,仅有发热,感染该病毒后做鼠生物实验,发现3只恒河猴中有2只血液中含有该病毒达9天.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1)作为一种天然的抗凝物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来源、结构、基因组成及其表达调控机制已基本明确.研究表明TFPI-1除了抑制凝血的功能外,还有促进血小板聚集、调节细胞增值和迁移等作用.一些血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血浆中TFPI-1的水平均有明显升高,研究TFPI-1与这些疾病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伟;朱广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治疗进展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又名骨髓纤维化伴髓样化生等,是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中预后差的一种,中位生存期5年.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为巨核细胞及单核细胞克隆性增生释放的细胞因子介导骨髓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骨髓纤维化的唯一方法.近年来针对病因的研究使改善症状的治疗效果也有所提高.应根据患者的预后来选择治疗方法.本文对骨髓纤维化的传统药物治疗及新的治疗手段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桂新;冯四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057.同种红细胞输血花费的一项系统性回顾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088.供血者核酸检测法筛查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可预防输血相关传染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073.输入IgA缺乏有抗-IgA的供血者的单采血小板成份不增加输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