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引言20世纪50年代,反应停作为一种镇静剂进入欧洲市场,且发现其对减轻孕妇晨吐症状特别有效.众所周知,在认识了它的致畸作用,尤其是引起短肢畸形后,于1961年被停止使用.
作者:徐泽锋;肖志坚;郝玉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造血细胞表达谱系专一性抗原是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的理想靶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降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源性,加强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手段.针对CD20、CD52、CD33的工程抗体Rituximab、Campath-1H和Mylotary已应用于临床治疗,在低度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银星;杨纯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异基因骨髓移植后主要的感染性并发症之一.CMV病一旦发生,病死率很高.为了降低患者CMV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移植成功率,对移植患者进行抗CMV的预防性治疗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异基因骨髓移植后CMV感染的预防性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小津;李彩霞;吴德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脐带血富含造血干细胞,并具有免疫原性低,无肿瘤细胞污染,来源广泛,获取容易等优点,使得脐血成为骨髓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极佳替代来源.但是单份脐带血所含有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数不足以满足成人移植的需要,在体外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进行体外扩增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及扩增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明辉;田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续2002年第六期485页)8 二磷酸盐现在已有的选择包括:骨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罹患与死亡的主要原因.氨羟二磷酸二钠(pamidronate)和clodronate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已显示二磷酸盐治疗的明显好处.
作者:陈森;方力维;肖志坚;郝玉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中的大量应用,骨髓移植(BMT)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的差异性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更好地解释临床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合理地加以解决,研究人员从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动员后外周血与骨髓来源的移植物进行了比较,初步得出了BMT与PBSCT差异的理论基础.
作者:魏永强;冯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原因,除了药物和移植物对宿主的排斥反应之外,病毒感染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不同的病因决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效果以及预后,因此有必要对病毒性出血性膀胱炎加深认识.本文将综述目前这一方面的有关进展.
作者:卢育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类微量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并行、多样、微型化和自动化的特点.本文对近年来生物芯片的制作过程及其在血液肿瘤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郝麟;朱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聚酰胺-胺型(polyamidoamine, PAMAM)树枝状聚合物是一种新兴起的非病毒类纳米材料载体,可有效地转染外源基因进入细胞.本文对其结构特征及转染机理作一综述.
作者:康文英;王鸿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