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归巢受体与恶性淋巴瘤播散的研究进展

仲照东;邹萍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 肿瘤播散, 归巢受体
摘要:归巢受体是一类位于淋巴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通过与其配体的结合选择性地使淋巴细胞向特定组织部位归巢,不仅在淋巴细胞发育、活化和机体免疫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恶性淋巴瘤细胞的生长,提高肿瘤侵袭能力,广泛参与恶性淋巴瘤的播散过程,并与临床预后相关.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相关文献
  • B型肝炎流行国家中输入新鲜冰冻血浆对于受者B型肝炎表面抗体以及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流行状况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归巢受体与恶性淋巴瘤播散的研究进展

    归巢受体是一类位于淋巴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通过与其配体的结合选择性地使淋巴细胞向特定组织部位归巢,不仅在淋巴细胞发育、活化和机体免疫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恶性淋巴瘤细胞的生长,提高肿瘤侵袭能力,广泛参与恶性淋巴瘤的播散过程,并与临床预后相关.

    作者:仲照东;邹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液处理过程中的红细胞溶血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洗提低亲合力非特异性天然抗体后降低供血者中HIV1/2抗体EIA反应假阳性率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骨髓移植的差异性研究

    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中的大量应用,骨髓移植(BMT)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的差异性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更好地解释临床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合理地加以解决,研究人员从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动员后外周血与骨髓来源的移植物进行了比较,初步得出了BMT与PBSCT差异的理论基础.

    作者:魏永强;冯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恶性血液肿瘤的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

    造血细胞表达谱系专一性抗原是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的理想靶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降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源性,加强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手段.针对CD20、CD52、CD33的工程抗体Rituximab、Campath-1H和Mylotary已应用于临床治疗,在低度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银星;杨纯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献血者手臂皮肤消毒对浓缩血小板细菌污染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D40-CD40L在血液病中的作用

    CD40-CD40L作为一种重要的共刺激信号,在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异常变化直接或简接地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其在白血病、淋巴瘤、再障及骨髓移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黄海雯;傅晋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国副孟买表型的分子遗传分析:确定一新的非功能性FUT1等位基因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性治疗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异基因骨髓移植后主要的感染性并发症之一.CMV病一旦发生,病死率很高.为了降低患者CMV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移植成功率,对移植患者进行抗CMV的预防性治疗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异基因骨髓移植后CMV感染的预防性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小津;李彩霞;吴德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后EDTA抗凝血持续体外溶血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RHD序列分析:一项为指导预防输血疗法RhD抗原致敏的检测新技术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进展

    脐带血富含造血干细胞,并具有免疫原性低,无肿瘤细胞污染,来源广泛,获取容易等优点,使得脐血成为骨髓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极佳替代来源.但是单份脐带血所含有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数不足以满足成人移植的需要,在体外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进行体外扩增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及扩增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明辉;田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聚合物介导的基因治疗

    聚酰胺-胺型(polyamidoamine, PAMAM)树枝状聚合物是一种新兴起的非病毒类纳米材料载体,可有效地转染外源基因进入细胞.本文对其结构特征及转染机理作一综述.

    作者:康文英;王鸿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病毒性出血性膀胱炎的诊治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原因,除了药物和移植物对宿主的排斥反应之外,病毒感染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不同的病因决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效果以及预后,因此有必要对病毒性出血性膀胱炎加深认识.本文将综述目前这一方面的有关进展.

    作者:卢育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B7-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双信号分子模型的建立以及肿瘤免疫研究的深入,发现缺乏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是肿瘤细胞逃逸免疫应答的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将共刺激分子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已取得了巨大进展.本文就共刺激分子的结构、功能以及近年来B7-1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作者:张屹;王建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应用试纸条检测浓缩血小板中细菌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台湾红细胞同种抗-Mia的免疫学特征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间隙连接与造血调控

    间隙连接是细胞间的一种直接通讯方式.本文介绍间隙连接的结构、功能和在造血组织中的分布,综述间隙连接与造血调控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安莉莉;吴克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STAT5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关系

    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活化子5(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5,STAT5)是一种与DNA结合的转录蛋白,具有A、B两个亚型,分别由不同的基因所编码.二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和不同的生理功能.STAT5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调节细胞的凋亡,并与多种血液系统疾患的发病有关.本文就STAT5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陈森;王建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